圖:多款臺灣知名品牌的胃腸藥均使用到有問題的碳酸鈣 中國時報
【大公報訊】據中新社臺北十八日消息:臺灣「衛福部食藥署」18日在臺北公布第二波對胃藥廠的稽查結果,19家藥廠的23種胃藥違規使用食品級或食品添加物許可證的碳酸鎂或碳酸鈣,違規藥品須在22日前全部下架。
據「食藥署風險管理組」組長李明鑫介紹,此次查出的違規胃藥包括應元化學製藥的豐田豐胃優錠、臺灣田邊製藥新竹廠的田邊胃保錠及胃腸藥錠、臺灣陽生製藥的易而善胃腸藥錠、胃克能錠等;涉事藥廠已被要求停止生產相關藥品,待改善後通過查核才能復工。
上月底,臺灣爆出多家藥廠在胃藥中使用工業用碳酸鈣或碳酸鎂,引發輿論抨擊。
李明鑫18日表示,4月13日至17日進行的第二波查核,違規藥廠使用的是食品級許可證的碳酸鎂或碳酸鈣,雖然對民眾健康危害不大,但依規定藥品主要成分必須使用有許可證的原料藥(指用於生產製劑的原料藥物)。
違規藥品須在22日前全部下架。李明鑫說,對違反規定的業者,可依「藥事法」處罰6萬元至30萬元新臺幣。
他透露,目前已有三家藥廠主動回收涉案產品,並封存庫存品。
另據中央社報導:這次島內知名廠牌胃藥紛紛中鏢下架,製藥界預測臺產胃藥、洗腎病患的鈣錠將會缺貨。
業界預測恐現缺貨潮
皇誼藥局開業藥師黃雋恩18日指出,出問題的金十字酵素胃腸藥顆粒等臺產胃藥,大都是廣告做很大的成藥,消費者耳熟能詳,如今不準販售,貨架上空了一塊,已經快要沒有胃藥可以賣,聽說藥廠方面也在找有證照的碳酸鈣原料藥,貨源卻不夠。
黃雋恩說,臺產胃藥出事後,還沒有民眾退貨,也沒人抱怨服藥出問題或吃了沒有效,由於藥品還在下架回收中,將繼續留意是否有民眾投訴。
臺灣區製藥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威仁說,碳酸鈣除了用於製造製酸劑胃腸藥,還有洗腎病患使用的鈣錠,估計臺灣每個月需要1000萬錠,相關藥廠使用的碳酸鈣沒有原料藥證,不符合藥事法規,只能停產,預期將會暫時缺藥好幾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