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烈犬,你們會想起什麼?在我的腦海中,烈犬的經典形象就是《貓和老鼠》裡那隻讓湯姆一看到就魂飛魄散,聞風喪膽,趕緊逃之夭夭的狗。
它長著如炬般的豆豆眼,熱愛齜牙咧嘴嚇唬人,血盆大口裡排列著參差不齊的牙齒,口水伴隨著喉嚨裡翻滾的嗚嗚聲噴湧而出。
如果你是一個好奇心大於求生欲的小孩,敢於做個湊上前去仔細觀察的勇士,那麼在對峙一首詩的時間之後,你將有90%的概率迎來一場橫跨三條街的馬拉松跑。風吹過額頭的溼發,腎上腺素在血管裡奔流,胸口要爆炸了,但是大腦依然倉促而堅決地給你發出本能般的吶喊:「快跑!!!」
當你實在跑不動了,站在原地大口喘氣的時候,扭頭一看,那隻找你麻煩的烈犬,早已消失於茫茫人海,與你相忘於江湖。
從某種意義上說,達布就是這樣一頭烈犬。大多數時候,它都處於一種溫順、平和的狀態。此時,就像普通狗狗一樣,它是一個有溫度的毛絨玩具,任君把玩,怎麼搓怎麼捏都不惱。
然而,當它處於炸毛狀態的時候,那你就要小心你的言行了:人家可是長牙的猛虎啊!有好幾次,達布屢次討食未果,心裡正憋著一股氣呢,不巧六樓小孩又很不識相地咧著嘴哭嚎。一股無名火瞬間衝上腦門,達布嗖的跳下沙發,站在門口就開始罵街。要不是門關著,估計它能罵到人家家裡去。
鑑於此,我每次點外賣都會很貼心地備註上:「家有惡犬,餐放門口,敲門即可。」每一個外賣員都很有默契,門敲三下,立刻下樓,萬一跑得慢了,可不是鬧著玩的。
然而,今天我要說的主角,並不是達布這種尋常的烈犬。在我爸平時遛狗的濱江公園,聚集著一大批狗友。平時大家到了此地,狗狗互相追逐奔跑,人類聚成圈子吹水打屁。大家兵分兩路,互不幹擾,好不快活,堪稱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模範樣本。這隻狗,就是滿地瘋跑的狗子中最普通的一隻。
話說有一天,它的主人因為某種原因,不能再養它了。於是主人準備把它送到鄉下親戚處,也算是替它尋了一個歸宿。找了一個晴朗的周末,主人開車十餘公裡,將它送走。
誰知,主人剛剛回城,屁股還沒有坐熱,就接到了電話:「你家狗跑了!不知道去哪裡了!」兩天之後,主人發現狗子回來了,雙目呆滯,垂頭喪氣,如喪考妣。用我爸的話說:「就跟鬼打了一樣。」
主人大吃一驚,又驚又喜。因為狗子從來沒有去過鄉下,它是怎麼一路尋回來的,路上又遇到了什麼,一概不知。
話說狗子回家之後,性情大變。平日裡挑肥揀瘦,聞不到肉味不睜眼的狗子變得殷勤無比。可能是出於被遺棄的恐懼,它連白米飯都吃的津津有味,吃完後還要對主人搖搖尾巴,舔舔手,討好之情,溢於言表。
可是,這實在是一隻命途多舛的狗子。太平日子沒過幾天,主人又起了扔狗之心。狗狗是充滿靈性的動物,一看氣氛不對,說什麼都不肯上車,就縮在自己的籠子裡,嗚嗚地吼,誰來趕咬誰,拿棍子都不行,沒有人能近他的身。
主人著實無奈,只得連狗帶籠子一起搬到車上,開車出城。這次,他特意選了一個三十多公裡他自己都沒有去過的水庫,將狗丟下,揚長而去。他回來時候心想,這鬼地方,可能連人都找不回來了吧,別說是狗了。
半個月後,這隻狗又奇蹟般地出現在他家門口。這一路上長途跋涉,它只能靠翻撿垃圾桶過活,飢一頓飽一頓,狗早就餓的皮包骨頭。
它的肚皮緊緊貼著肋骨,肋骨根根分明,伴隨著呼吸一起一伏。狗子一看到主人,高興都來不及,腿一軟,直接暈過去了。
於是主人就把它抱回家養了幾日。狗子高興地直哭,眼淚一個勁地流。可是單純的狗子哪裡知道,它視為全部生命的主人,此刻卻在暗暗跺腳,發誓一定要甩掉這個包袱和麻煩。
一天夜裡,狗子睡的正香,毫不知情的它被主人連籠子帶狗子一鍋端,第三次踏上了遺棄之路。
趁著夜色茫茫,主人開車前往一百多公裡之外的異地。為了防止狗子記路,他還把籠子外面罩上一層厚實的黑布。籠子放在後座,起初狗子拼命掙扎,又嗚嗚地哭,最後終於沒了聲響。
主人始終沉默地開著車,車子在黑暗的夜裡疾馳而過,他不敢也不願望向籠子一眼。他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這下總該能把你甩了吧。」主人暗暗想著,把籠子拎下了車,狗子在裡面一動不動。
主人覺得不對勁,一把掀開了遮蓋的黑布。他驚得說不出話來:籠子裡面鮮血橫流,狗子躺在血泊之中一動不動。
原來,狗子察覺到主人的心思,悲憤到難以自抑,在路上不知什麼時候就咬舌自盡了。
我爸說完這個故事的時候,酒桌上的人都沉默了。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因為真實,所以悲傷到觸人心弦。
為了活躍氣氛,我又講了那個浙江小狗被遺棄,千裡回家只為了咬主人一口的新聞。果不其然,他們哄堂大笑,桌上又洋溢著快活的空氣。
人們很快會把它的故事拋之腦後,畢竟人類是比金魚還要健忘的物種。我始終記著那個自盡的小狗。我想像著它倒在血泊之中,奄奄一息卻掙扎著抬起眼皮最後一次看看他最愛的主人的樣子。它看到只是一片搖晃著的黑暗。
所以我寫下了這個故事。古代人們把貞潔的婦人稱為烈女,這隻狗子用生命書寫了什麼叫做忠誠,我覺得稱他為「烈犬」也是實至名歸。
狗性相通,人性卻變幻莫測,各有不同。我只希望,這隻小狗會成為最後一隻「烈犬」,每一個迷路的孩子都能找到充滿愛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