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經過近兩個月的「大修」,平安大街環境整治提升工程示範段——張自忠路基本完工。700米的大道中央增設了3米寬綠化帶,遍植花木,綠色風景將在春天拉開。同時,通過適當縮窄機動車道、設置行人過街安全島等,推動整條大街由主幹道路功能轉型為綠色交通道路,讓人們健步悅騎。
道路沿途綠蔭相伴
平安大街全長7公裡,橫貫東城、西城。2020年10月下旬,東城區圍繞交通優化、綠化改造、風貌治理三方面,對平安大街進行整治提升。率先啟動治理的是作為示範段的張自忠路。
去年發布的首都核心區控規中明確提到,老城要「慢下來、靜下來」。張自忠路西起交道口南大街,東至崇雍大街,全長700米,現有道路寬度達到40米到50米之間,且林蔭覆蓋率低、舒適性低,這與老城的發展方向並不相符。
在不減少車行道數量的情況下,東城區城管委為張自忠路中央增設了3米寬的綠化隔離帶,這條隔離帶以喬、灌、花、草相結合的復層景觀為主,上層為鄉土樹種國槐,下層栽種月季,底層配植宿根花卉、綠籬色帶,並輔以西府海棠等時令花卉,讓一年四季景色不斷變換。同時,在張自忠路兩側,樹池連通達250延米,並設置景觀小品、提升景觀節點,將整條路段綠化率提升至25%。
灌木地被種植將於今年開春進行。
機動車道瘦身讓路
「綠色」不僅體現於外在風景,也同樣成為大街交通改造的關鍵詞。在公交專用車道、非機動車道寬度保持不變,不影響大街現有通行能力的前提下,大街適當縮窄了機動車道寬度,進行機動車道「瘦身」。
「瘦身」騰出的空間,全部讓路於慢行。在段祺瑞執政府門前,有一處人流量較大的過街人行道,是來往行人過街的必經之地。此前,這條道路寬度達29米,過街距離長,中間缺少安全隔離空間,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通過增加中央隔離帶、進行機動車道「瘦身」,這裡增加了行人過街安全島,讓過街寬度從原來的29米縮短至單側過街寬13.3米,行人可在安全島稍作停留再通過另一側,安全性、舒適度大幅提升。
不止安全島,機動車道「瘦身」騰出的空間還用於拓寬街角人行空間、後移斑馬線等,讓慢行優先、公交優先,營造健步悅騎的宜人環境。
沿街還原傳統風貌
除了交通和綠化,風貌治理也是整條大街治理提升不可或缺的部分。
位於張自忠路的新日電動車店,改造前廣告牌匾超高超寬、雨水管裸露在外、店面風貌雜亂,與緊鄰的仿歐洲古典風格磚木結構建築群格格不入。改造中,設計師為其提供「民國風」設計方案,既有西式的壁柱、線腳,又有中式的裝飾細部,形成「中西結合」的效果,與周邊建築群融為一體。
像該店一樣,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東城區為沿街居民、商戶提供傳統、民國、新中式等「菜單式」選項,並傳承幹擺、絲縫、淌白等傳統建築砌築工藝,改造、修繕建築立面6800平方米,使傳統風貌與現代生活氣息融合共生。
下一步,東城區將妥善做好張自忠路段收尾,並積極謀劃平安大街地安門東大街段、東四十條段的整治提升工作,圍繞各段文化歷史塑造風貌特色,打造玉河古道、靖恭繁華、雙亭憩園、貝府書香等景觀,讓其成為富含京韻的獨特風景。(記者 李瑤/文 王彥高/攝)
責任編輯: 楊懿瑾 【來源:北京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