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8月份我們拿到了宏碁新品Switch 10這款2in1電腦,也對其進行了評測;今天我們再次拿到了Switch 10這款產品,然而比較前者卻不太一樣。相信不少人會認為Switch 10是一款產品的名字,可實際上以宏碁今年新品電腦命名方式來看,這是一個系列產品的總稱,就比如本次評測的是這款2in1電腦也叫Switch 10,但是與之前那款產品確實不一樣。
簡單又複雜的命名讓人有些疑惑,首先在此說明一下有關Switch 10產品命名的問題:在8月份評測的產品型號為SW5-011-18PY,本次產品型號是SW5-012-18VL,命名上有些細微的不同而產品也有著不少區別,在外觀上有著極為相似的設定,為了區分兩者我們將SW5-012-18VL這款產品注釋為宏碁Switch 10商用版。
不足600g體重 宏碁Switch 10商用版評測
宏碁Switch 10是定位於商用的2in1產品,可拆卸式的機身設計使得這款產品具備了良好的便攜性,雖然沒有強大的性能供遊戲玩家使用,但是對於商務用戶、輕度電腦用戶而言,這樣的產品無疑是較為合適的選擇。
可能在過去性能至上的時代,Atom並未給用戶留下什麼太好的印象。到了智能移動時代,Atom處理器攜低功耗以及實用的性能捲土重來,成為了平板電腦、2in1筆記本電腦等行動裝置的最佳硬體解決方案。作為一款基於Atom平臺的2in1產品,宏碁Switch 10商用版在性能與體積上擁有較好的平衡,那麼宏碁Switch 10商用版相比上一款產品有哪些不同之處,今天我們就來解析一番。
宏碁Switch 10商用版在外觀設計方面與消費版有著不小的區別,總體而言機身整體更加精緻、做工也更為出色一些,Switch 10商用版外邊框小了一大圈,這是對比兩款產品之後最為直觀的區別。Switch 10商用版頂蓋部分同樣採用了交叉形的細密拉絲紋理,並且是鋁鎂合金打造,同時在頂端位置採用了普通的塑料材質,這樣可以保證WIFI信號不被金屬材料屏蔽。
宏碁Switch 10商用版頂蓋設計
頂蓋金屬LOGO
Switch 10商用版整體設計風格更加簡潔,機身部分沒有太多的裝飾,配色方面除了頂蓋部分的淺藍之外,屏幕邊緣採用了金屬銀噴砂以及黑色鏡面邊框,全貼合屏幕保證了黑屏狀態下的較好視覺。因為簡潔設計,Switch 10商用版取消了屏幕下方的Windows觸點按鍵,在機身右側設置了物理Windows鍵,這也是為什麼Switch 10商用版要比消費版機身更加小巧。
取消了Windows觸點按鍵
這款機器採用了10.1英寸1366×768解析度IPS觸控顯示屏,因此顯示效果非常出色,而1366×768解析度雖然在大尺寸的筆記本上顯示效果比較粗糙,但是放在10英寸級別的產品上來看的話,屏幕的效果還是比較細膩的。如果是上到1920×1080解析度的話,雖然更加細膩,但整體的視覺體驗就不像現在這麼好了。
採用10.1英寸1366×768解析度IPS觸控顯示屏
Switch 10商用版依舊只有前端搭載了攝像頭,而並沒有搭載背部攝像頭,這一點略顯遺憾,畢竟作為一款2in1產品來說,拆下來當平板電腦使用的頻率還是很高的,沒有背部攝像頭的話,想要拍攝一些景物、事物就變得不可能了。
Switch 10商用版在追求輕便的道路上,其實付出了不少的代價,除了基本的硬體性能之外,還包括接口。由於機身比較小巧,而且會儘量做的比較纖薄,因此Switch 10商用版在接口配置上要比傳統筆記本電腦精簡不少。那麼Switch 10商用版的接口配置情況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鍵盤底座僅配備一個USB接口
首先鍵盤底座部分的接口不多,只在右側配置了一個USB 2.0接口,這個接口用來插滑鼠還是非常不錯的。此外就是屏幕底部與鍵盤連接的接口,左右兩側是磁力定位口,中間則是控制信號的連接點。
機身左側接口配置
機身部分,也就是屏幕部分,Switch 10商用版在左右兩側提供了一些常用接口,並且還設計了一些功能鍵。首先我們看到機身左側從上至下配置了拾音器、Micro SD卡槽、Micro USB、Mini HDMI以及一個電源接口。
機身右側接口與按鍵配置
左右揚聲器設計
在機身右側則只是配備了一個音頻輸出接口,而該機的功能物理按鍵也都被設計在這一側。這裡可以看到一個電源開關、音量調節鍵以及一個物理Windows鍵,鍵盤底座的擴展接口自然是被設計在機身邊框底部,屏幕下方的兩側是揚聲器。
鍵盤底座部分,Switch 10商用版也是有一些變化的,整體外觀雖然沒有太多區別,但底座卻要有分量不少,這是因為商用版的鍵盤底座增加了一項擴展功能,那就是第二塊硬碟。該底座內置了一塊500GB容量的機械硬碟,為機身提供了容量擴充的功能,如果在這個基礎上添加第二塊電池的擴展,想必會有更好的表現。
底座具備硬碟擴展功能
相對於卡扣式的連接方式而言,磁力式連接在插拔上更加便利。一般來說,磁力式設計都會採用一左一右涼快兒磁鐵來做到定位,這樣在用戶插入屏幕的時候,就不會導致偏差而造成損壞。我們可以看到,Switch 10商用版鍵盤底座連接處的左右兩側各有一個黑色的梯形磁鐵,它們兩個就保證了插入屏幕時的磁力定位。
擴展接口與固定槽
測試磁吸附的力度夠不夠大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作為一部筆記本電腦來說,我們會按照自己之前的習慣,以各式各樣的姿勢來持握筆記本,這樣屏幕如果突然失去控制掉下來,那損失就大了。
鍵盤按鍵的手感在目前2in1產品中算是不錯的
宏碁Switch 10的平板部分有562g,而鍵盤底座為646g,我們通過不同的持握位置來測試,磁貼的吸附力道還是很大的,鍵盤底座和屏幕都沒有脫落的情況,但是當我們再多施加一些力度甩動機身時,還是會感覺到有些危險。
外觀了解之後,接下來,我們首先對Switch 10商用版的電池續航能力進行了評估。相信這也是不少用戶非常關心的問題。
我們選擇的測試軟體是PowerMark,它和PCMark、3DMark一樣,也是由FutureMark公司開發推出的。它會持續不斷的循環運行一組測試腳本,其中包括四種常見應用:上網瀏覽,文檔處理,視頻播放,3D遊戲,從而儘可能的貼近絕大多數用戶的實際使用情況。
PowerMark 續航能力基準測試
考慮到通常用戶在延長筆記本的續航時間時,會把電源管理設置為省電模式,因此我們在測試之前也是如此設置,同時禁止筆記本在一段時間後自動降低亮度,禁止關閉屏幕背光,禁止自動睡眠。與此同時,我們讓WiFi保持在開啟狀態,從而模擬出用戶的真實使用狀態。
模擬用戶使用情況
續航能力測試結果
將電源調節至省電模式,經過一段時間的測試後,最終得到7小時10分的測試成績,這樣的續航成績在同類型產品中的表現比較處於主流水準。當然實際應用中會與理論測試有一定的差異,具體使用時間還要根據用戶的使用情況來做判斷。(註:圖中67%代表測試使用量,最終成績屬於估算值,存在一定誤差)
最後我們再來了解一下Switch 10商用版的散熱體驗。我們的測試方法依然是在25攝氏度的室溫下,讓這款本本運行Furmark拷機軟體,從而讓GPU工作在較高的負荷下。經過20分鐘左右的時間,分別查看這款本本的內部核心溫度以及機身表面溫度。
其實如何判別散熱性能好壞,最高溫度代表不了什麼。散熱通風口的溫度絕對是最高的,如果不是,那就是只能說明散熱有問題。當大部分熱量堆積於散熱通風口附近位置,且其他部位的溫度沒有高於40℃,那就可以確定散熱系統設計屬於比較合理的。
頂蓋溫度
屏幕溫度
我們主要測試宏碁Switch 10商用版屏幕部分的溫度表現,而且這是一款無風扇設計的產品。首先可以看到宏碁Switch 10商用版的熱量大都集中在正對屏幕的左側區域,也就是頂蓋部分的右側區域,這裡的最高溫度在43℃左右,比體溫高一些,因此能夠明顯感覺到熱量,而手掌經常握持的機身邊角部分的溫度並不高,大概與體溫持平。
因此,Switch 10的整體散熱體驗還是不錯的,雖然能夠感覺到明顯的熱量,但是手部經常接觸的位置還是比較清涼的,並且這種高負荷的狀態在實際使用中很少出現。
評測小結:
宏碁Switch 10商用版是Switch 10整個系列中的一款產品,整個機身重量不足600克,拿在手中的體驗還是不錯的,作為一款10英寸的2in1電腦,配備全貼合IPS顯示屏保證了良好的視覺體驗,接口以及按鍵的設計較為合理,得益於Atom平臺的低功耗,該機並沒有風扇設計而且在溫度方面有著較為可觀的表現。總的來說,如果您需要一臺輕便小巧的Windows產品,那麼Switch 10值得推薦。
7Acer Switch 10詳細參數
宏碁Switch 10是定位於商用的2in1產品,可拆卸式的機身設計使得這款產品具備了良好的便攜性,雖然沒有強大的性能供遊戲玩家使用,但是對於商務用戶、輕度電腦用戶而言,這樣的產品無疑是較為合適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