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歲著名書法家,因不滿醜書當道,主動寫聲明退出書協

2021-01-17 騰訊網

古有子罕「以不貪為寶」、公儀休「婉拒贈魚」、劉寵「不道一錢輕」、海瑞的「剛正不阿」,古代文人的高風亮節實在令人欽佩。

只是,古代文人的風採,在我們現代文人的身上似乎少有體現。

現代文人的圈子裡,不乏有有著真才實學的真正的大師,但是名沽名釣譽之輩也不在少數。

近些年的中國書法家協會就是這樣一個「真假參半、多虛少實」的組織,組織裡有不少渾水摸魚,真實水平不得而知的人,這樣的中國書法家協會多少讓人有些失望。

書法是代表了我們國家深厚的文化底蘊的一種藝術文化,不同的書法作品,代表了不同的含義;不同的書法字體,代表了我們國家不同的歷史文化。我們國家幾千年的歷史變遷,也一步步的體現在了我們的書法文化上,每一個書法字體、每一個書法作品,都代表了我們每一段不可抹滅的歷史。

篆、隸、楷、行、草,每一個字的背後都有著屬於自己文化印記。只有我們中國人能懂得自己國家的文字,只有我們中國人才能明白這一個個方塊字後所蘊含的意義。

而李逸野老先生就是這樣一個,在書法這一藝術上頗有造詣的大師。

他所擁有的文人風骨,足以與古代墨客相媲美。他淡泊名利精神與蔑視俗世凡塵的靈魂都無一不在告訴我們他那一顆嚮往自由的心。

戰地重傷轉「戰場」

1951年,作為一名朝氣蓬勃的青年人,李逸野先生作為一名新華社戰地記者,跟隨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可惜時運不濟,他在一次採訪中身負重傷,不得已離開了這片包含著他的青春的戰場。

1954年,李逸野先生傷愈轉業,參加了《開封日報》的工作。同時,他也愛上了書法著這個包含著上下幾千年文化的富有靈氣的藝術。自此他將書法界看作了他的新的戰場,開啟了他的新的徵程。

為了練好書法,他加入了中國書法家協會,出入之時,為了讓自己的書法更進一步,他常常與人交流心得,也得到了不少建議,這些都讓那時的他受益匪淺。

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書法家協會進入的人越來越多,李逸野先生越來越覺得,協會裡的人的思想與自己的想法差距越來越大,他認為,書法應該注重基礎,理解傳統,寫書法的人需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被別人左右。他覺得,書法值得每個書法人潛下心來研究,靜心研究書法,才是對書法的尊重。

然而,其他人與他的想法並不相同,他們開始追求名利,開始了自己創造書法,每天都在寫一些讓別人看不懂的「醜書」。

90年代時,中國書法家協會開始更換證件了,協會給李逸野先生寄件,信中表示:若沒有按時繳納會費,就會按照自動退出協會處理。

李逸野先生感到非常失望,他認為,現在的中國書法家協會已經不是他心目中最初的那個給人單純快樂、讓人受益無窮的中國書法家協會了。

於是李逸野先生在書信背後回復道:「請按照規定處理吧。」

晚年大成草書現

退出協會後,李逸野先生表示不想與那些沽名釣譽的人為伍,於是潛心在家搞研究,靜心學習書法和文學。

20年過去了,李逸野老先生重新回到了我們的視野裡,他被人們稱為「藝壇隱者」,在這20年裡,李逸野老先生的書法魅力不僅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褪色,反而愈發成熟了。尤其是李逸野先生的草書,早年的稚嫩的靈氣不但沒有消失,反而隨著時間的沉澱,慢慢散發出了屬於自己的氣質。

正所謂字如其人,老先生如此的淡泊名利,嚮往自由,熱愛文學、書法,他的作品中也少了一股子「紅塵」的氣息,反而流露出一股淡淡的清雅氣質,這與李逸野老先生的氣質相互輝映。

烏龍事件惹人嫌

自李逸野老先生漸漸回到我們的視野中的時候,忽然有件事情冒了出來 :有人驚訝的發現,原來李逸野老先生也是中國書法家協會的會員,這件事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然而88歲的老先生一點也不妥協,強硬地回復道:「粗學寫字,從未奢想當書法家。二十年前就退出了協會,早已不是貴會會員。」並且表示這是一場誤登,一定要將他從中國書法家協會刪除。

並表示:「只求活時乾淨,死後清淨,如此而已。」還祝中華大地早培養出新書法「高風」。

這個退會聲明一出,引得人們議論紛紛。

爭議連連引人談

說完了李逸野老先生的完美履歷,我們也不能忽視李逸野老先生的各種短板。

李逸野老先生剛正不阿、不屑與那些弄虛作假、水平不到家、沽名釣譽的性格的確令人欽佩。

只是,李逸野老先生老先生的自負卻是讓他飽受爭議。

李逸野老先生十分自得於他的草書。他曾說,他認為自己的草書水平十分之高,可以超越北宋著名書法家黃庭堅、明朝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祝枝山,甚至還覺得自己的草書,可以與「草聖」懷素媲美。

這大家都認為李逸野老先生太過自負,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或許老先生的性格有些過於自負,不過瑕不掩瑜。李逸野老先生對待「醜書」不屑與之為伍的態度,和他追求藝術高峰的精神也不能被人們忽略。

這樣的李逸野老先生才更加貼近了我們的生活,仿佛這個書法大師似乎跟我們家裡的固執老人有些相似。

對於我們而言,「會員烏龍」事件只是一場鬧劇,但對於李逸野老先生而言,這是他對於自己書法理解的證明和擁戴。

這件事情裡,我也有著自己的觀點,我認為對於書法來說,創新固然重要,只是一切的創新都要建立在你的基本功夠紮實的情況下。地基沒有打好,高樓大廈談何說起,就算建成了,也只是「金玉其外,敗絮其內」。由此可見基礎的重要性。

創新是我們進步的前提條件,只有跟從時代變化,我們所學、所有才能長長久久地流傳下去,只是創新的前提就是傳承,你不將文化傳承下去,只留下一個空留創新的空殼子,那麼書法還是真正的書法嗎?沒有了書法自己所蘊含的獨特魅力,那麼,書法不就只是個空殼子嗎?文化的底蘊又從何談起呢?

小結:

所以我們在做任何事情、學習任何技能之前,都要將自己的基礎打好、基本功練好,只有這樣,你的事情才能踏踏實實幹好、技能才能完完全全掌握。

在李逸野老先生身上我們也能學到很多,不管是李逸野老先生的堅持自我、潛心研究的精神,還是他過於自負,因此飽受爭議的事件中,我們都可以知道很多。

李逸野老先生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然而,他的自負的性格也是我們要引以為戒的。

不管做什麼事情,我們都要戒驕戒躁,保持一顆平常心,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正確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的真實定位,盡力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時刻自省,找到自己的錯誤,鞭策自己更進一步,讓自己成為更優秀的自己。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向李逸野老先生一樣找到正確的道路,堅持真正的自己。

相關焦點

  • 重慶88歲著名書法家李逸野,因不滿醜書當道,專程寫退書協聲明
    這也因此惹惱了著名書法家李逸野老先生,甚至一生氣主動退協,並杜絕烏龍寫退協聲明。 戰地記者轉戰書法界 李逸野,1929年出生在重慶塾江縣,他還曾有一個非常富有詩意的名字蕭詩寒,仿佛是如今我們愛看的小說中男主的名字。
  • 重慶88歲老書法家,因不滿醜書橫行,兩次主動退出書協
    二.李逸野兩度退出書法家協會 然而,李逸野加入中國書法家協會不久之後,卻選擇了退出,甚至還是兩度主動退出。既然李逸野非常熱愛書法,那麼他為何會退出書法家協會呢?畢竟在書法家協會當中,李逸野可以跟更多的書法家進行交流學習,他的書法造詣也能夠得到提升。
  • 中國書協:這13位「書法家」被除名!還是同1天,意味著什麼?
    中國書協:這13位「書法家」被除名!還是同1天,意味著什麼?提起中國書協,書法愛好者不會陌生。著名的「亂書大師」王冬齡就是中國書協,並且還是江蘇書協負責人。王大師寫的一手「亂書」,意境深遠,令人嘆為觀止。由此可見,中書協不乏大師級人物。
  • 醜書怎麼了?把醜到極致,認為是美到極致!真是「醜冤」了
    如今時代在變化,資訊時代加快了信息傳播的速度,也正因如此,很多人開始通過營銷來賺取自己的利益。很多書法大師寫的字明明毫無美感可言,但是卻受到人們的熱烈吹捧,就因為營銷到位。從專業的角度來看,這些「醜書」大師們學的字根本不規範。最近一段時間,美協主任表示:希望中書協被儘快撤銷,只要這樣中國書法界才能回歸正常。
  • 網友:讓當今書協汗顏
    每當我們提到當今的書法家協會,除了戲謔、嘲諷,更多的或許是恨鐵不成鋼的無奈心情。其實最初的幾屆的書協確實發揮了不少積極作用,能夠進入書協的書法家也是非常有實力的,比如課代表今天要介紹的著名書法家劉炳森先生。
  • 舒城縣百名書法家義寫春聯贈市民
    李衛生攝農曆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2021年1月12日上午,舒城縣舉辦「農商行杯」百名書法家送春聯暨千名藝術家「六送」活動。啟動儀式上,舒城縣文聯主席張克武、縣書協主席王東升、縣農商行行長程耕分别致辭,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統戰部長王庭美宣布活動正式開始。舒城溪濱公園裡,來自該縣各地的一百多名書法家們在不同區域揮毫潑墨。市民們紛紛趕來,爭相拿走自己喜愛的春聯。
  • 寧波著名書法家、老報人周律之先生逝世 享年90歲
    12月30日上午,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昨晚11時許,我市著名書法家、老報人周律之先生因病逝世,享年90歲。  周律之先生1930年出生,名樂,字律之,為西泠印社社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顧問,寧波市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寧波書畫院名譽院長,寧波詩社名譽社長。  周律之家學深厚,祖父周澄曾創辦「翰墨林」印社,三代傳承,聞名甬上,其兄周節之亦是篆刻名家。
  • 醜書代表創夢幻書法,拋棄傳統毛筆用孔雀毛,還十分不滿現代漢語
    同時,很多書法家還說過,他們開創了新的書體,這是值得鼓勵的事情,因為有人有勇氣做了這件事。於是乎,這些醜書代表們開創出了一種新的書體——醜書。醜書就是隨著你的想像力,由著你的性子,放開你的手腳,大膽的在宣紙上揮毫潑墨。這些書法家們就是這樣,憑藉著這個本領,他們創作了亂書、吼書、射書等。
  • 顏真卿63歲的「極品醜書」,將楷、行、草融為一體,這字驚到我了
    當代書法界有很多書法家的字,在早年的時候,偏向於「傳統」,並且功力較為紮實,而到了中年的時候,往往喜歡寫一些「醜書」,很多人不理解,認為是書法走向了倒退。其實不然,書法的「美」與「醜」並不是以世俗意義上單純的「好看」與「不好看」來評定的。
  • 「小書法家」作品剛寫完就被「搶」走
    中國江蘇網1月31日訊 本報1月25日聯合南京汽車南站,徵集「小小書法家」,和南京著名書法家們一起,在汽車南站為旅客們免費寫春聯,讓旅客們帶著「年味」回家。活動收到了三十多份報名簡歷,最後四位「小小書法家」脫穎而出。昨天上午,書法家們的寫春聯處,成了汽車南站最熱鬧的地方,不少拿到了春聯的旅客,當即就打電話回家「炫耀」,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 【名家題賀】盛世同慶七十華誕·全國十省市青年書協網絡書法聯展
    》、《中國書法家網》、《今日頭條》邀請名家:【序 言】歲在己亥,金秋十月,盛世華誕,普天同慶,群賢匯聚,謹以國粹翰墨、古風雅樂、虔敬之心,致敬於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全國十省市青年書協網絡聯展。,隴南市政協委員,隴南市武都區政協常委,武都區文聯副主席,作家協會主席肖文飛: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學術部主任,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學博士,清華美院書畫高研班書法工作室導師,中國人民大學畫院特聘教授,中央文化管理幹部學院藝術學院客座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青少年工作委員會委員,文化部青聯中國書法篆刻藝術委員會委員,永和書社社員
  • 書協沾「官氣」緣於藝術阿附權力
    中國書法家協會行書委員會委員遆高亮認為,若干年前已被判刑的官員至今才被書協開除,「有點晚了」。(北京青年報 4月6日) 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對於官員加入書協繼而腐敗而言,無疑是藝術跪拜在權力「石榴裙下」,增添了「官氣」,增添了「名氣」,增添了「撐腰」的砝碼。就算中國書法家協會行書委員會委員遆高亮認為,若干年前已被判刑的官員至今才被書協開除,「有點晚了」。
  • 書協成了自娛自樂的小圈子!書法家離讀者越來越遠了!真奇怪
    1.書協的,什麼蘭亭獎的,那都是他們自娛自樂,我們路過的,吐口口水就行了2.畢卡索說:我16歲時就能畫得和大師一樣好看了,但一輩子也沒能達到小學生的水平!寫的越好越醜越叫勁。難登大雅之堂。人民大會堂,中南海,軍委大樓這種字連門都不讓進,百姓也不願掛家中。寫個匾可能還影響門店生意,只圖個學術認可,沒啥好。5.你說的對極了,不大眾的東西不實用,只讓小部份人懂的東西是早晚被唾棄或被淘汰的東西,這是規律,那些自以為是的人,還是少自喻高明為好。
  • 當代著名書法家焦國強—筆走龍蛇 銀鉤鐵畫
    藝術簡介:焦國強,河北省香河縣人,自幼酷愛書法,書法師從楊再春、曾來德先生,多次受教於原中書協副主席張飆,並得到原中書協副主席、草書委員會主任胡抗美、北京書協副主席田伯平、李有來先生等書法名家的指導。現為: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 北京書法家協會會員草書是我國書法字體中的一種字體風格,這種字體受到許多人的喜愛,它的書寫形式非常的隨性,有獨特的字體表現力。
  • 軍事博物館館長袁偉將軍,11幅行書作品欣賞,網友:可進中書協
    當然在能準確表達意思的同時,把字寫得好看點固然好,但一定要分主次。其實我們所說的古代所謂的書法家,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不管是蘭亭序,還是其它什麼,其實都是作者寫的文章。古代可沒有隻會寫字,不會寫文章的所謂書法家。」對於袁偉將軍的觀點我是支持的,小編也認為,任何跟文化有關的藝術形式都與學問相關,包括篆刻、雕塑、建築等,此外另一個重要因素是與藝術觀以及個性有關,再有就是天賦,缺一不可。
  • 著名書法家胡問遂,22幅精品書作欣賞,承襲二王筆法,自成一體
    胡問遂胡問遂先生乃貨真價實的書法家,很早就喜歡他的字。與任政先生、舒同先生、啟功先生,還有隸書大師劉炳森先生等人的字體作為印刷用。好像任政先生開了先河,但小編更喜歡胡問遂先生的墨寶。胡問遂胡問遂先生是當今書法界真正的一代大家!所臨北魏《始平公碑》大氣磅礴,後生有志書法者,眾星捧月,異口稱神。
  • 《功力深厚 書至化境——著名書法家陸正祥佳作欣賞》
    陸正祥,著名書法家。出生於安徽青陽,祖藉桐城,家學淵源。早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南京師範大學文物專業研究生班、中國書法家協會培訓中心。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蘭飛藝術研究院副院長,江南詩畫院副院長兼秘書長,甘肅隴原魏徴書畫院名譽院長,中國水墨藝術研究院常務秘書長,江蘇省國畫院特聘書法家,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會員等。
  • 江湖再現新醜書:拿魚竿勾著毛筆胡鬧,這次連中書協都看不下去了
    在射書與吼書之後,大家還記得有一些什麼書法被稱為書法市場之中的亂象?近期一個上海的某書法家開始玩起了「甩書」和「釣書」。可能大家比較陌生,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一種特別的獨創醜書。比較有意思的一點就是這一位所謂的書法大師再一次引起了書法愛好者的熱議,甚至有太多的網友聲稱這些老人家怎麼了,愛好書法沒有問題,但也不至於這麼糟蹋書法啊,這樣子是圖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