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後漢書 西域傳》記載:「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繳外獻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從古至今,象牙一直都被視若珍寶,象牙雕刻也應運而生。一些以象牙製成的工藝品價值十分昂貴,足以與黃金媲美,這也導致了不少非法偷獵者們展開了對大象的瘋狂獵殺,利慾薰心之下,一頭一頭大象失去了生命,被割掉了象牙。人們在四川金沙考古時曾發現過一批象牙,結果挖到一半,專家們非但沒有繼續探查,反而要求大家埋回去。
金沙遺址出土象牙
我國文化源遠流長,歷史文物眾多。在2001年,四川金沙村一處工地上道路正在施工,工人們挖著挖著,忽然發現了一根森森白骨,旁邊還放著一件看上去十分古老的石器。工人們察覺出異常,上報給了領導。領導趕緊報給了考古部門,考古人員趕到以後,一番對現場的勘察後,立即把此處封鎖下來,認定這裡應該有歷史遺蹟,經過鑑定,果然發現了商周時期的古遺址,這便是著名的金沙遺址。
金沙遺址一經問世,迅速轟動了全國的考古學界。在這個遺址中,人們發現了很多來自商周時期的文物,這些文物的出土具有重大參考價值,讓人們更加深入了解那個時期的歷史。隨著考古的不斷深入,一批又一批珍貴的文物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然而在接下來的挖掘中,專家們卻發現了一個特殊的點,這裡有一處深坑,裡面填滿了象牙。粗略統計下來,在這個深坑中埋藏的象牙至少有一千根。人們觀察這些象牙的數量不僅龐大,就連體量也非常巨大,不少象牙的長度已經接近兩米,這讓工作人員們都十分吃驚。
象牙與祭祀活動
象牙整齊陳列在洞內,其中有一小部分已經被製作成了工藝品,這些工藝品造型精巧,可見那個時期的工匠們技藝相當精湛。有一部分象牙則被切割成了塊狀,以待雕刻。看到這個巨大的象牙坑群,人們就已經意識到了商周時期的人們早已開始有象牙貿易,並且做成了精美的工藝品。
這個坑裡的,如此龐大數量的象牙到底是用來做什麼的?專家們查閱了一些相關的史料後認為,這一批應該是用於祭祀時使用。之所以這樣說主要還是得益於其他方面的佐證,伴隨著金沙遺址出土的有不少文物,其中有一件平行四方形玉璋,這個玉璋上描繪有一個人手拿一根象牙祭祀的行為,而且這些象牙也全部出現在祭祀區,故專家有此推斷。
那麼這些人們在祭祀時,在祈禱什麼呢?通過目前的考古資料來看,有專家表示,人們當時舉行祭祀儀式可能是在鎮殺水怪。在金沙一帶,李冰修建都江堰以前,這裡的水患還是比較嚴重的,古人們一邊挖渠治水,一邊希望通過祭祀活動祈禱神明鎮殺水怪,讓人們免受洪澇災害。之所以選用象牙,或許是因為古人認為大象體格巨大,力量充沛,具有鎮殺水怪的能量。
然而就在人們對象牙發掘到一半時,有專家卻指出要立即停止對這些象牙的挖掘,趕緊埋回去,離開此地。為什麼專家不再挖掘,反而還要重新把象牙深埋地裡呢?原來這一片的文物在地裡已經埋藏了很長時間,在不採取任何安全措施的情況下貿然取出,文物瞬間就會被氧化,很有可能毀於一旦,甚至一觸碰就會變成粉末消失。以我國當時的技術,也很難保證能夠將這些象牙妥善保存。與其把這些文物全部挖出來之後再保存,不如暫時先放棄將其挖掘出來的想法,重新深埋地底,等以後相關技術成熟之時,再重新發掘。
雖然當時很多人對文物都有著發掘的欲望,但大家還是聽從了考古專家的意見,重新把這些文物埋了回去。他們的行為也貫徹了那句話,中國的歷史文化遺產重要的不是開發而是保護。
結語
物以稀為貴,在這世間總有一些人為了增加文物的價值,採取一些非常手段,他們甚至會摧毀其他同時代的文物,讓自己傻手中的文物變成孤品,藉此抬高其身價。這種行為無論是專家還是我們普通人看來都是不能接受的,也是深惡痛絕,畢竟每一件文物都極具歷史參考價值,不能完全用金錢來衡量。有的時候我們就是要忍痛割愛,不能因為貪圖一時的利益,就把珍貴的文物肆意取出,任其遭到破壞。不當取時不取,取則盡心維護,這才是對文物的尊重和傳承。
參考文獻:《後漢書 西域傳》
圖片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