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存在著許多環境奇特的城市,有的位於乾旱沙漠中(埃及盧克索),有的藏在溫暖溼潤的雨林裡(馬來西亞古晉),還有的被稱為「世界盡頭之城」(阿根廷烏斯懷亞),特別是那些處在極端環境中的城市更加引人關注,比如位於北極圈裡面的朗伊爾城,這裡也是由人類建立的距離北極點最近的一座有人定居的城鎮。
朗伊爾城,這座人類最北的定居地是挪威的屬地(位於斯瓦爾巴德群島),基於其北極圈內的位置(北緯78度13分,東經15度33分),這裡距離北極點僅有1000餘公裡,每年的11月到來年的2月都是黑漆漆的極夜狀態,而到了4月至8月的時候,又會轉換為全天候白晝狀態,此時也是遊客來到朗伊爾城最理想的旅遊時機。
由於寒冷地區人們的生活節奏緩慢,所以朗伊爾城居民每天都有大把時間用來揮霍,可以說過得十分瀟灑,當地生活資源雖然有限,但養活全城2000多號人口問題不大,同時還是因為人口少,競爭壓力也小,加之社會福利政策優越,所以人人都不擔心失業和溫飽的問題。
但當地人也有兩大顧慮,那就是「出生」和「死亡」。由於當地可利用資源有限,在這座世界最北的城鎮裡,生育是被明令禁止的,而在特殊的低溫環境中,人死之後也不能埋入地下(否則產生的細菌會在土壤中長期存活),因此「非法」死亡也是違法行為。
當你來到朗伊爾城旅遊時,可能在大街上看到的當地人以年輕力壯的男男女女為主,幾乎看不到挺著大肚的孕婦和老人。不明緣由的外來遊客或許以為它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城鎮,而真實的情況卻是當地人最無奈的舉措。
當生活在朗伊爾城的人達到退休年齡或者生了重病時,必須儘快離開此地(猝死除外),去到其他地方養老或治療,否則就會觸犯當地法律,甚至被強制遣送(以防死在此地);另外,孕婦也必須在臨產前3個月離開朗伊爾城,因為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在這裡生育。這種看似「不近人情」的地區政策,實際也是被環境所迫,同時這也是維繫小城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手段。
正是由於斯瓦爾巴德群島的環境寒冷,常年低溫,特別有利於農作物和植物種子的儲存。所以,英國人在聯合國的支持下,於2008年投資了約9800萬美元在朗伊爾城建立了全球最大規模的種子庫,為「可能來臨」的「世界末日」,以及「瀕危植物」做了提前準備。
據說,截至2018年初,斯瓦爾巴德群島的全球種子庫已收錄來自世界各地的農作物和植物種子樣本約100萬件,它們全部被封裝深藏於當地的地下儲存室內。朗伊爾城的居民還為這座種子庫取了形象的名字——末日方舟。
朗伊爾城除了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的地下種子庫之外,同時也是世界各地遊客嚮往的一處世外桃源和旅行勝地。雖然這裡地處北極圈內,但小城的建築卻以顏色豐富而著稱——無論民居還是公共設施,幾乎每一座房子都被塗上了鮮豔的顏色。
朗伊爾城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至今僅僅110多年的歷史。在1906年的時候,開始有英國人在斯瓦爾巴德群島上開發煤礦,之後來此「淘金」的歐洲人便紛至沓來。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受戰爭影響,朗伊爾城也成了一座無人居住的空城,煤礦企業相繼關閉。
「二戰」結束後,更多的英國人、挪威人和其他歐洲人陸續回到朗伊爾城,開始重建家園,開採煤礦,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煤礦徹底枯竭。此後,朗伊爾城居民開始主動進行「轉型」,並逐漸發展成了以各種科學研究實驗為主的地方,「全球種子庫」就是其中一個重要項目。如今,越來越多的遊客從世界各地來到朗伊爾城感受這座「世界最北、定居人口最多」的城鎮特色,其中最主要的亮點就是當地的彩色建築以及周圍獨特的山地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