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石油腐敗醜聞持續發酵

2021-01-09 新華網客戶端

  近期,巴西國家石油公司腐敗醜聞持續發酵,致使主要股指博維斯帕指數接連下挫。巴西聯邦審計法院院長奧古斯託·納德斯此前對媒體表示,巴西石油腐敗案可能是巴西「史上最大腐敗醜聞」,其中涉及購買美國加州帕薩迪納市的煉油廠、裡約熱內盧煉油及石化項目、購買伯南布哥州阿布雷烏埃利馬的煉油廠等。

  巴西總統羅塞夫稱,在巴西「不存在有罪不罰的現象,不給腐敗和墮落存在的空間。」目前,巴西檢察機關已經對多家與巴西石油有業務往來的承包商提起訴訟,主要調查將集中在2004年和2012年招標以及合同中的違規行為。

  2014年3月,巴西國家石油公司煉化和供應業務前高管科斯塔涉嫌洗錢和貪腐被捕,他在認罪協議中指認,超過30名國會參議員和眾議員涉案。巴西國家石油公司貪腐案逐漸浮出水面。

  2014年12月中旬,巴西南部巴拉那州聯邦法院受理了對巴西國家石油公司腐敗案中36名被告的訴訟。這36人被指控涉嫌腐敗、欺詐和洗錢等罪名,其中有巴西6家最大建築工程承包商高管,他們涉嫌聯合賄賂巴西國家石油公司官員並協助他們向執政黨提供政治獻金。警方估計,此次涉腐金額總計約38億美元。

  美國司法部已對該公司發起刑事調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其開展民事調查。2015年1月9日,巴西國家石油公司在其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發布的聲明中指出,巴石油的兩名前高管保羅·科斯塔及雷納託·杜克確實在操作中有違規行為。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時間的推移,巴西國家石油公司腐敗案將對巴西宏觀經濟產生更深層次影響。國際評級機構惠譽稱,巴西國家石油公司曝出醜聞或將給該公司與其設備供應商的談判帶來負面影響,如影響籤署合同時關於生產、儲存、卸貨等條款,進而引起交貨延遲從而影響到長期產量增長。此外,巴西國家石油公司的未來信貸資質也將惡化。該公司的資本結構和過度投資計劃,以及目前面臨的各項腐敗指控和調查,使其分身乏術,幾乎沒有空間來吸收額外大量的財政負擔的衝擊並維持其當前評級水平。

  巴西金磚國家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保羅·羅貝爾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對此表示贊同,認為短期內巴石油的腐敗案不會對此前已經招標成功的包括中國公司在內的桑託斯盆地的貝拉鹽下層油田的開採造成太大影響,但隨著腐敗案的升級,涉案人員越來越多,巴西國家石油公司經濟狀況將惡化,政府或將做出調整。

相關焦點

  • 巴西建築巨頭Odebrecht和Queiroz Galvao陷入醜聞難翻身
    巴西建築巨頭Odebrecht和Queiroz Galvao陷入醜聞難翻身  Mark Fang • 2018-11-14
  • 1954年巴西總統被逼自殺:內閣深陷腐敗醜聞
    自從1889年巴西宣布成立共和國以來,已發生過多次涉及總統的政治風波,其中最令人震驚的是1954年,熱圖利奧·瓦加斯總統在反對派重壓下自殺身亡,這起事件對巴西政界的影響持續數十年。   曾被譽為巴西「窮人之父」   瓦加斯被稱為巴西最富爭議的政治人物,他先後兩次當選總統,統領巴西的時間長達18年,更在這個南美大國留下深刻印記。
  • 中遠海運工程順利承運巴西國家石油公司FPSO模塊
    中遠海運工程順利承運巴西國家石油公司FPSO模塊。中遠海運工程供圖中新網天津12月2日電 (記者 張道正)記者2日從天津港保稅區企業中遠海運工程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遠海運工程」)獲悉,由其負責承運、大連中遠海運重工負責總承包建造的巴西國家石油公司FPSO模塊成功完成裝載任務,並在大連順利起航,海運航行裡程達12000海裡。
  • 士兵殺戮事件持續發酵,國防部下令必須徹查
    據澳大利亞國防部此前披露,在2009年至2013年期間,澳大利亞特種部隊在阿富汗犯下了令人髮指的戰爭罪行,隨著該事件持續發酵,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捲入這一醜聞。這一消息的傳出,讓荷蘭成為繼澳大利亞、美國、紐西蘭、加拿大等國後又一捲入襲擊平民醜聞的國家。針對媒體的報導,荷蘭國防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稱已經就此事展開了相關調查。據了解,這名向荷蘭媒體透露消息的退伍軍人名為塞爾維耶·霍爾茨肯,霍爾茨肯向媒體表示,在2007年中旬時候,他所在的部隊正在執行巡邏任務,負責尋找並拆除道路邊的簡易炸彈。
  • 「金磚國家」巴西,到底是讓什麼給搞窮了?
    但後來巴西政府逐漸擺脫了對IMF等的依賴,因為它發現了兩顆新的搖錢樹——巴西石油和淡水河谷公司。巴西本來是一個石油進口國,在20世紀70~80年代,90%的石油都要依賴進口。不過這種局面在在20世紀80年代之後發生了改變,1974年,巴西在坎 普斯海域發現石油,到1982年,該海域日產原油已經達到50萬桶。
  • 巴西亞馬孫大火持續 動物被燒焦
    當地時間8月11日,巴西亞馬孫叢林Apui附近,巴西環境與可再生自然資源研究所(IBAMA)的一名消防隊員在大火後的灰燼中拿起一隻燒焦的食蟻獸。當地時間2020年11日,巴西亞馬遜Apui大火持續,滅火工作持續展開。圖為消防員舉起一條燒焦的蛇。
  • 老鼠屎、毒橄欖:歐洲食品醜聞頻發,不只有毒雞蛋
    近年來,食品醜聞也不時發生。圖片來源:路透社  巴西腐肉  2017年3月,部分歐盟國家宣布禁止進口來自巴西的肉類產品,此前警方在進入銷售渠道的巴西肉類產品中發現了腐敗變質的問題。2016年,德國共從巴西進口了11萬4千噸鮮肉和肉產品。不過,德國有關當局聲稱,在德國銷售的這些肉產品絕對沒有問題。  巴伐利亞麵包店裡的老鼠屎  今年早些時候,德國消費者保護組織」食品觀察「宣稱,在巴伐利亞幾家大型連鎖麵包房裡發現了黴菌和老鼠。
  • 「禁狗令」爭議持續發酵 哈爾濱將召開新聞發布會
    「禁狗令」爭議持續發酵 哈爾濱將召開新聞發布會   人民網將持續關注事件進展。
  • 牛羊發酵飼料的好處
    飼料經益生菌發酵後,含有大量有益菌群,在腸道裡面能夠改變牛羊的腸道的微生物環境,更易被消化吸收;飼料中含有有益菌群,增加了牛羊的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發生,減少養殖過程中抗生素等藥物的使用。
  • 美國重整在拉美軍力部署 盯緊石油劍指反美國家
    這不僅是為了加強對整個南美和加勒比海地區的控制力和實施其「全頻譜作戰」(full-spectrum operations)計劃,也是為了獲得當地豐富的石油資源。但這些舉動遭到拉美多國領導人的反對,與美國的關係進一步惡化。
  • 華爾街巨鱷卡爾·伊坎持續看好石油股,投資者可以跟嗎?
    在疫情流行期間,石油的需求大幅下挫,利益相關方在持續尋找全球石油復甦的哪怕星點線索。對於那些在遭重創的能源股中尋找長期投資價值的投資者來說,現在可能是逢低吸納的好時機嗎? 儘管緩慢的經濟復甦正在提振原油價格,但是這似乎仍然遠不足以解決這一市場的長期供需失衡問題。
  • 秘魯擁有相當大的油氣潛力,本因此受益,但其石油產業卻瀕臨崩潰
    油價大幅走弱、監管不一致、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秘魯大部分陸上石油工業所在的亞馬遜地區持續不斷的衝突,這些因素共同引發了一場石油危機,將秘魯石油行業帶到了崩潰的邊緣。秘魯國家礦業、石油和能源協會(SNMPE)最近承認了這一點,該協會發布了一份媒體聲明,要求中央政府採取措施扭轉危機。
  • 慈濟緬甸「米撲滿」活動 讓善的效應持續發酵!
    慈濟緬甸「米撲滿」活動 讓善的效應持續發酵!(圖片來源:鳳凰佛教)一念善、一把米,緬甸「米撲滿」善的效應持續發酵!「慈善供餐不怕人吃垮」,慈悲濟世一念心,愛在循環!他持續日存一把米,2014年開始,另外又買了一塊田,這塊田的收成完全捐給慈濟行善,成為名副其實的「福田」。而去年底,他也回到臺灣受證成為慈濟志工。烏丁屯說,如果證嚴法師給他錢,他可能很快就用完了,但是證嚴法師給他的「慈悲」,才是他受用一生的「資糧」。
  • 「馬肉醜聞」警示歐洲 加拿大建議歐洲人吃海豹肉
    【環球時報記者 皓然】「馬肉醜聞」拉響歐洲的食品安全警報,隨著該事件持續發酵,歐洲多國的食品檢測體系面臨嚴重的信任危機。加拿大媒體則藉機建議英國以及歐盟諸國引進海豹肉「度過肉食危機」。最新民意調查顯示,由於擔心意外吃到馬肉,英國目前已經有1/3的成年人拒絕購買快餐食品,7%的人索性戒葷茹素。
  • 咖啡烘焙 巴西喜拉多咖啡 巴西咖啡風味 在家如何衝煮巴西咖啡
    巴西的咖啡種植地主要以兩種地形為主,一種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一種是200米以下的巴西平原。主要種植並且被大家熟知的品種就是波旁(包括黃波旁、紅波旁、平豆山度士)。巴西咖啡的口感表現主要以低酸度、堅果類風味、均衡、醇厚度適中。
  • 獄守暴行被偷拍成電影曝光 南非監獄腐敗令人震驚
    腐敗透頂的監獄看守也許做夢都不會想到,他們竟然不知不覺地在一部秘密電影中「飾演」了主角,成了名聞遐邇的「明星」,更不會想到他們雞姦少年犯,為成年犯人拉皮條,向犯人販賣古柯鹼、大麻、酒精、槍枝,以及其它一些令人吃驚的犯罪活動竟然成了這部影片的內容。  最讓他們不敢相信的是,偷偷將監獄看守的這些骯髒行為拍攝下來的竟然是4名重刑犯(如上圖)。
  • 微生物發酵飼料的研究進展
    1.1 固體發酵飼料 固體發酵又稱為固態發酵,是將粗飼料作為發酵原料,添加混合有益菌種進行發酵的過程,發酵產物中營養成分高、適口性好,還可對原料中有毒物質進行降解。發酵微生物菌種主要有黴菌、酵母菌及細菌的一些類群。
  • ...82歲前國王生活奢靡 深陷腐敗醜聞「落跑」 仍住中東七星級酒店
    據《太陽報》本月8日報導,西班牙前國王胡安·卡洛斯(Juan Carlos)因貪腐醜聞自我流放國外,但近日被媒體NIUS網站拍到從私人飛機上走下來,正準備入住世界上最奢華的酒店之一——阿布達比七星級酋長皇宮酒店的總統套房。
  • 反腐報導「重色輕腐」 網友不明真相圍觀性醜聞
    說到男貪官,就想著去捕捉其包養情婦的點點滴滴;說到女貪官,則深挖其「以色謀權」的方方面面;炒作官員隱私,披露貪官的個人習性如迷信風水、求神拜佛等成了習慣;描寫一些低級趣味的情節,甚至胡編亂造……近年來,少數媒體為吸引受眾眼球,把官員生活醜聞當成「香餑餑」大肆炒作,損害了反腐倡廉新聞報導的嚴肅性,也影響了新聞媒體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