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深圳市交警局召開新聞通氣會稱,深圳市交警局以汽車電子標識為載體,在深圳市具有代表性的新區大道、深南大道等道路的13個路口36個方向建設了公交優先通行系統,並於即日起正式啟用。
    
    深圳目前已有500輛公交車安裝電子標識卡。新華社 發
    原標題:公交車13個路口獲優先通行特權
    憑電子標識向紅綠燈發送優先通行指令,交警稱不會影響路口整體通行能力
    深圳新聞網訊 8月15日,深圳市交警局召開新聞通氣會稱,深圳市交警局以汽車電子標識為載體,在深圳市具有代表性的新區大道、深南大道等道路的13個路口36個方向建設了公交優先通行系統,並於即日起正式啟用。
    13路口每天3.4萬人次乘客受益
    市交警局副局長馮新毅表示,市交警局以汽車電子標識為載體,以RFID技術為手段,全國首次以技術創新為導向,在全市具有代表性的新區大道、深南大道等道路的13個路口的36個方向紅綠燈停車線70米的範圍內建設了公交優先通行系統,已覆蓋福田、南山、鹽田、龍崗、龍華5個行政區。目前已經在500輛公交車上安裝電子標識,並於8月1日起運行監測。
    馮新毅介紹,這500輛安裝了汽車電子標識的公交車,在進入路口時,汽車電子標識感應設備就會檢測到,並向紅綠燈發送優先通行指令,紅燈或綠燈狀態即時發生調整。如果所在方向為綠燈,而公交車是在綠燈即將結束時駛入路口,綠燈將自動延長1至8秒的時間,確保公交車以不停車的方式順利通過路口。如果所在方向為紅燈,紅燈時間立即縮短,綠燈將提前8秒啟動,以確保進入路口的公交車以最短等待時間通過路口。
    深晚記者了解到,預計途經該批路口的公交車,在安裝汽車電子標識後,以每個路口每天至少獲得150次的優先通行進行計算,13個路口可以獲得近2000次的優先通行,可至少累計縮短公交車等待時間68000秒。以每輛公交車半座17人計算,公交優先每天受益人群超過34000人。
    8月15日,深圳市交警局召開新聞通氣會稱,深圳市交警局以汽車電子標識為載體,在深圳市具有代表性的新區大道、深南大道等道路的13個路口36個方向建設了公交優先通行系統,並於即日起正式啟用。
    通過設計確保路口通行能力均衡
    深晚記者發現,在系統試運行期間,不少不了解政策的市民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公交先行的政策是好的,不過如果公交車一輛輛不停地過,該方向一直是綠燈,其他方向的車輛豈不要等很長時間的紅燈了?」家住蓮花二村的高先生質疑道。
    對此,市交警局回應稱,在紅綠燈配時調整設計上採用了雙周期補償的方式,對因公交優先通行而縮短綠燈通行時長的方向,在下一周期將給予綠燈延長,從而統籌兼顧各方車輛的通行需求,確保路口整體通行能力的均衡。
    「沒完沒了的放行下去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設置在紅綠燈一個周期內綠燈自動延長只有一次,時間最多為8秒。」深圳市交警局科技處科研所副所長曾令根表示,如果延遲期間還有其他公交車通過,那麼下一個綠燈會提前8秒啟動。經過深圳交警的前期調查,此政策不會影響路口整體通行能力。
    下一步,深圳市交警局計劃擴大優先通行的服務範圍,並進一步擴大路口建設範圍,打造生命救援通道,通過與120急救系統進行對接,為急救車等具有特殊生命救援性質的特定車輛安裝汽車電子標識,給予優先通行。「我們計劃2年至5年的時間內深圳市所有機動車都裝上汽車電子標識。」他說。
    記者體驗公交優先通行系統
    安裝電子識別標識,啟動公交優先通行路口運行效率如何呢?15日下午,深晚記者來到新區大道民寶路口,乘坐公交車進行體驗。
    在民寶路口前一站,記者登上了從福田交通樞紐開往大浪服裝基地的15路公交車。當公交車距離路口40多米時,綠燈閃動,即將轉換成紅燈,如果按正常情況,這意味著還需要等下一個綠燈才能通行。這時紅綠燈旁LED屏上突然出現「公交優先,綠燈延時2秒」,相應的綠燈時間在此出現2秒的延長,記者所乘坐的公交順利通過該路口,無需等待。
    15路公交車司機朱師傅告訴記者,信號燈智能化控制以後,通行效率大大提高。「等候時間減少了,跑起來順暢多了,等紅燈的時間也大大縮短,以前高峰期一個周期通過兩三輛公交車,現在應該在四五輛以上。」朱師傅開心地說。(記者 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