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色字頭上一把刀,石榴裙下命難逃。世上有好多貪色的人,最終沒有落得好下場。本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如此,故事採用荒誕的筆法,意在勸喻世人,要懂得潔身自好,珍愛自己。讀者諸君如果能從中獲得一些人生的感悟,筆者定會倍感欣慰。
明宣宗時期,有一個姓宣的書生,長得一表人才。雖然日夜誦讀聖賢書,卻並沒有受到薰陶,天生一副好色的本性,見到好看的女子,一雙眼睛總會滴溜溜地盯著看,滿臉猥瑣的表情,毫無顧忌。
這一天,宣書生在文友家裡做客回來,見春色明媚,信步順著山路往山裡走去,一路觀賞風景。不知不覺間,到了傍晚時分,他急匆匆地下山。忽然看見迎面走過來一名女子,長得非常漂亮。宣書生驚為天人,一雙眼睛色眯眯地在女子身上掃來掃去。兩人擦肩而過的時候,宣書生故意伸著頭,往女子身上靠近。
女子閃身躲過,怒斥道:「看你書生打扮,為何如此無禮?與市井之徒又有什麼兩樣?」宣書生嬉皮笑臉地說:「娘子如此美麗,實在讓小生情不自禁!小生願和娘子親近親近,不知娘子可否賞臉?」
女子「呸」了一聲,急匆匆地走了。望著女子的背影,宣書生心癢難耐,身不由己地跟在後面。走了不遠,到了一座山谷,山谷裡有幾間草屋,女子進了草屋,關上柴扉。
宣書生走上前,敲起門來。不一會,女子打開門,看見宣書生,滿臉怒色,說道:「你竟然如此無恥,跟蹤到家裡來了。」宣書生訕笑著說著愛慕的話語,側身擠進屋裡。只聽屋裡傳來一個老婆婆的聲音,喊道:「翠蓮,你在和誰說話?」
緊跟著,走出來一位老婆婆,大約七八十歲了,看見宣書生,忙客氣地請他入座,吩咐翠蓮煮茶。翠蓮輕聲說道:「你自己找死,怪不得我!」轉身燒開水去了。
老婆婆陪著宣書生敘話,宣書生講了自己的身世,詢問起翠蓮是她什麼人?老婆婆講,翠蓮是她最小的孫女,兒子媳婦在千裡之外做生意,留下小孫女陪伴她這個孤老婆子。
宣書生大著膽子表達了對翠蓮的愛慕,想娶翠蓮為妻。老婆婆笑著說:「你是世家子弟,我們是山野村民,門不當戶不對的,攀不上親。」
宣書生跪在地上,哀求老婆婆成全。老婆婆生氣地站起來,說道:「你是讀書人,應該通曉事理。古話說得好,男兒膝下有黃金,你怎麼可以為了女色,下跪求人?真是好笑!」說罷,進到裡屋,再也不理他。
宣書生跪地不起,大聲說道:「我喜歡翠蓮,你如不答應,我就不起來。」過了好一會,老婆婆走出來,說道:「年輕人,這是你自己要求的,以後如果後悔,怪不得我。」宣書生信誓旦旦地表示,絕不後悔。
老婆婆擺出幾個酒菜,拉出翠蓮,同意了婚事。吃罷晚飯,翠蓮和宣書生住在了一起。翠蓮嘆一口氣,說道:「色字頭上一把刀,現在後悔還來得及!」宣書生色眯眯地說:「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我有什麼好後悔的?」
宣書生住了幾天,感覺身體不適,打不起精神。這一天,早上醒來,他發現躺在一座孤墳外,周圍根本沒有什麼草屋。他大驚失色,站起來跑下山,回到家中。
過了不久,宣書生臥病在床,吃了不少藥,不見好轉,眼看就不行了。母親細細追問,宣書生講了他的遭遇。母親知道遇上邪事了,趕緊請來道長救治。
道長搖頭嘆息說:「真是報應,誰叫你好色呢?你遇上了病狐,傳染上了怪病。我能救你的命,卻治不好你的病。這種病不能見陽光,只能躲在屋裡不出來。一旦被陽光照射,就會頭暈目眩,生不如死。」
母親很是氣憤,懇求道長去捉拿狐狸。道長說:「怪不得她們,她們本來躲在墳墓裡,不願招惹是非,是宣公子貪戀美色,死纏爛打,自尋死路。再說了,她們早已搬到別處去了,找不到了。」
宣書生吃了道長的藥丸,病好了,但是,從此不敢出門,只有晚上或者不出太陽的日子,才敢出來走一走。過了不到十年,他得了重病,一命嗚呼了。
歡迎大家關注點讚留言評論,「正經說文史」祝讀者諸君福壽安康!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