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新手媽媽帶娃記,分享育兒經驗。歡迎關注,點讚和轉發。
「恭喜恭喜,你媳婦生了,是個大胖小子!」
這句臺詞是不是很熟悉?電視劇裡,媳婦生產後,護士或者接生婆告訴產婦家人這句話時,婆婆都會笑不攏嘴,有時候甚至還要大擺宴席,放鞭炮慶祝。
以前生孩子總是追求「越胖越好」,那從科學來講,
真的是越胖越健康嗎?
當然不是的!
在過去很長時間中,由於生產力發展水平不高,很多人都是飢一頓飽一頓,地裡的收成好的年份,全家還可以吃飽,鬧饑荒的時候,餓死的不計其數。
在這種社會背景下,能吃飽吃好是非常奢侈的,如果孕婦生下的孩子白白胖胖,正說明這家的生活水平很高,只要孕婦吃得好,孩子才會更加重。
但是現在溫飽早就不是問題,每家孕婦往往還會享受到家人的「加餐」,孕婦吃得多,長得壯,腹中胎兒自然也更胖,體重更重。
孩子太胖對產婦順產來說,兇險異常
老家附近有位高齡產婦(35歲以上的孕婦就算高齡產婦了哦),懷孕期間,為了保胎也不運動,老公每天換著花樣做美食,水果補品也沒斷過,但生孩子的時候太遭罪了,順產一天都生不出來,宮縮痛得死去活來,最後助產士發現孩子太大,卡住了,擔心孩子在裡面太久缺氧,就建議順轉剖,最後孩子抱出來一稱九斤多,手臂和腿真像米其林輪胎。
英國理查斯博士在跟蹤3900名新生兒體重及成年後的智商水平後,發現出生體重越重的孩子智力越低。
孩子過胖,媽媽生產的時候很痛苦,孩子也擔風險;如果在孕期控制飲食,讓寶寶體重保持一個較輕的範圍,是不是更科學呢?
並不是的!
有個朋友,小時候是早產兒,體重只有四斤多,慢慢長大後,外形看起來比正常的孩子更加瘦弱,而且抵抗力差一些,經常生病,而且稍微運動一下就會氣喘甚至暈倒。
這也許是個例,但身邊出生體重偏輕的人,長大後體能方面確實要弱一點,所以為了讓寶寶更容易生出來,而節食是非常不可取的。
新生兒寶寶過重或者過輕都不好。
那麼,多少斤才是最好的體重呢?
兒科醫生告訴我,如果是男寶寶,體重大約3.3公斤;如果是女寶寶,體重大約3.2公斤。新生出的寶寶如果是5-8斤都算正常體重。
有的爸媽可能想了,我家寶寶出生的時候體重比較輕,給ta多餵奶,就可以跟上別的孩子體重了。
其實,寶寶的身高體重標準值,在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數值。
在三個月左右,一般的體重會長到6.5到7公斤左右;
到一周歲,平均體重是9公斤,兩歲平均體重12公斤,三歲到15公斤;
一般出生時的身高是50公分左右,到一周歲到長到75公分,兩周歲85公分,三周歲長到95公分左右。
今日互動:
說說你家寶寶出生的時候幾斤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