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張譯談在《好傢夥》中扮演的蘆焱 |
搜狐娛樂訊(莊自修/文 馬森/圖 小明/視頻)由李晨、張譯主演的戰爭劇《好傢夥》【觀劇】正在北京衛視首播,搜狐視頻同步播出中。該劇講述講述了皖南事變後「種子人物」輾轉上海和西北的傳奇往事。在劇中,張譯扮演與屠先生黨內對立的蘆之葦(若水)的兒子蘆焱 ,是地下黨設定的「種子」。作為一顆種子,蘆焱普通、單純、善良,在無意識的狀態下捲入一股洪流之中,多有身不由己的意味。相較於張譯近年飾演的角色,不少觀眾覺得也許更具複雜性的「時光」一角更適合他,但在張譯來看,李晨骨子中有桀驁不馴的氣質,是個帥才,更適合「時光」,而自己就是蘆焱。但他不認為自己就是輔佐的那個人,而是將自己定位於專注於一件事的人。
之前對張譯的印象停留在,低調、謙遜、認真、戲好的層面上,初次見面,確實也印證了這些印象。頭一次遇見一個演員面對記者和攝像差不多彎腰九十度鞠躬,說辛苦了。但謙遜不等於沒有稜角,談論與蘭曉龍、李晨的合作,他兄弟情深的回憶彼此的相遇相知。面對「和李晨合作八次都不煩嗎」的調侃,他一本正經的詳述不煩的理由;聊到《好傢夥》這部劇,他感同身受的替這部戲的創作團隊嘆不易,直言劇好不需要通過花絮之類的幕後故事去宣傳;說起「給自己加戲」的舉動,他表示演員不是背臺詞的機器,每一天都在創作,而優秀的編劇,他們是歡迎演員在規定情景之內修改劇本的。但是對於「戲霸」的稱謂,以行話來解釋,張譯多次強調,這是一個貶義詞,而他也不是「戲霸」。
感覺你更適合時光這個角色?
——不,晨骨子裡有桀驁不馴的東西,更適合時光
搜狐娛樂:你怎麼理解蘆焱這個角色?
張譯:這個角色在原始的小說當中,它叫零,零代表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知道。這個人一開始就是一個極其單純,什麼都不知道的一個善良人,有熱血,但是後來他發現自己竟然無意識的被捲入到了一股洪流之中,而且到最後的時候,他願意站在洪流之中為之搖旗吶喊,為之付出自己的一切。
搜狐娛樂:不少觀眾覺得你的氣質更適合扮演時光這個角色,你覺得呢?
張譯:不不不,我覺得李晨更適合時光,他真的更像他,我確實有點像蘆焱。(怎麼說?)時光身上有桀驁不馴的東西,我覺得這跟晨骨子裡的東西有點像,晨是一個做帥才的人,我不是。
搜狐娛樂:你認為自己是輔佐的那一個嗎?
張譯:不是輔佐,比方說我們倆現在,包括像我們個人的成長和工作的方式,以前小的時候我們在一塊看不出來什麼,現在長大了,你會發現,我可能更適合做一件事情,就是不停的做,不停的做,就做這一件事情。晨呢,他同時是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他的面寬。我是往下走,我們不一樣。但是我們互補,這是一個很奇妙的事情,所以我覺得他其實更像是時光。
搜狐娛樂:《好傢夥》能夠播出李晨非常感慨,你是什麼心情?
張譯:我們倆應該是同病相憐。
搜狐娛樂:李晨是《好傢夥》的出品人,戲沒賣出去感慨很正常,作為演員戲延播很正常,你為什麼也會感慨?
張譯:那不一樣。我不是出品人,我也不是監製,但是我做的事其實跟他也差不離,最早我給晨打了電話,給找的導演,我覺得我是有點負責前端的,晨是負責後端的,但說到底,無論我們是什麼樣的職務,我們幾個兄弟綁在一起這麼多年了,我跟李晨十一個戲在一起合作,從2001年開始到今天已經是十五年的關係了。然後和蘭曉龍,1997年我們倆就是戰友,這都是自己家人的事,就是說不清楚的一種滋味。你明明知道這是個好東西,不播出,你都替它惋惜。所以很難說這個滋味,真的很複雜性。
搜狐娛樂:蘭曉龍的作品你基本上都會參與,為什麼?
張譯:沒有基本,就是都會。首先還真是不能忽略我們兩個人之間的情意,1997年,我們就變成了同一個部隊的戰友,他住一樓,我住三樓,他那時候經常幫助我,給我推薦好看的書,好看的電影,讓我去了解更多的只是,然後把一些「損友」介紹給我,因為他,我跟他們變成了好朋友。確實是一個這麼多年的情意,然後還有作品上的互相了解。從第一部《士兵突擊》到《我的團長我的團》,再到《好傢夥》,大家彼此之間很默契,我對他的編劇技法,他對我表演技法都非常熟知。
——演員不是背臺詞的機器
優秀的編劇允許演員在規定情景之內修改劇本
搜狐娛樂:大家都稱你為戲霸,那在這部劇的話有沒有給自己加戲?
張譯:戲霸是一個貶義詞。(不是)。我是這個行業的,你相信我,我跟你說的一定是行業內部的行話。(難道不是一種對自己工作的負責?)你相信我姑娘,因為我從業二十年了,這個不是一個好詞,我也不是這樣的人。
搜狐娛樂:那在拍攝過程中,有沒有針對角色給出一些自己的意見?
張譯:當然,每一個人都會有,但這個東西不叫戲霸,這是概念上的問題,每個人都會有。我們幾乎每一天都在創作,演員不是一個背臺詞的機器,一個好的編劇,優秀的編劇,諸如蘭曉龍、高滿堂老師、陳平老師這樣優秀的編劇,他們一定是歡迎演員去在規定情境之內,在人物的內在邏輯之上去進行修改。
搜狐娛樂:今年陸續有五六部電影上映,頻繁曝光對你生活和工作有什麼影響?
張譯:我不覺得是頻繁的曝光,其實我已經儘可能的減少曝光了。只要是在戲的播出的宣傳期以外,我很少露面。對我的生活沒有影響。對我的工作來講,是一個不斷的提高和促進,因為確實是你和越來越多的優秀的班底來合作,優秀的導演合作,你會學到很多東西,我今年也三十多歲了,也該好好的把自己再提升一下了,我覺得跟他們合作就有點像讀研究生一樣。
搜狐娛樂:在電視劇和電影拍攝上,怎麼平衡?
張譯:沒有刻意的說我一定要去拍電影,然後不拍電視劇,沒有。確實是因為現在的市場環境,可能電影更適合我一些,電視劇確實是有一些,我不希望看到的一些東西,就是它的市場其實不是很健康。這個沒有辦法,所以我也是呼喚著行業能夠儘可能的恢復它健康的秩序。
搜狐娛樂:不少觀眾從你近期飾演的角色身上看到一種黑色幽默,有點無辜,但又有點搞笑。
張譯:對,《追兇者也》裡面確實是有那種黑色幽默的成份,《潘金蓮》也會有,《潘金蓮》會是一個,我相信你看完之後會特別特別喜歡,它黑色幽默程度更大。確實,我喜歡黑色幽默,但是我還不是一個特別熟練的喜劇演員,我會在這方面繼續研究和探索。
搜狐娛樂:那這種黑色幽默,是你自帶的氣質,還是表演出來的?
張譯:可能是這些年有一些自嘲吧,習慣性的自嘲,慢慢不經意間就把它帶到作品裡面去了。
搜狐娛樂:以後會走喜劇這條路嗎?
張譯:黑色幽默和喜劇其實是一個大範疇內的兩個方向,實際上是兩個方向,我現在還沒有完全在電影當中給自己定型、定性。我希望在電影裡面,我再多摸索一些角色,再給自己下一個結論。
搜狐娛樂:你之前的採訪曾提到對自己的長相不是很滿意,那現在有多部優秀作品加持,是不是有個更多話語權?
張譯:沒有話語權變多,我依然是一個比較被動的一個演員,不過長相這事其實我早就不惦記了,不想了,因為人慢慢大了,應該注重的是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