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8月05日訊經過兩隻狗打架的地方,腿上被打輸的狗咬了;晚上躺在床上睡覺,蛇爬到床上把手咬了;早晨穿上剛洗過的衣服,背上讓馬蜂給蟄了;周末只是去爬山鍛鍊,脖子讓隱翅蟲給叮到潰爛了……
翻看杭城各大醫院的急診記錄,最近由小動物造成的「杯具」似乎特別多。怎麼回事?昨天,記者諮詢了各醫院皮膚科主任,專家們表示,溫度升高動物也會變得異常兇猛。
六七月犬傷門診增20%
暑假了,12歲的杭州女孩倩倩最喜歡上爺爺奶奶家,因為爺爺養的寵物狗「小白」就跟蠟筆小新家的小白一樣溫順、粘人,特可愛。但最近,小白脾氣變了。這不,倩倩的腿上就被它咬了一口,送進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急診。
「那天我剛進門,手裡拎著早餐,小白衝上來就在我腿上咬了一口。」倩倩無辜地說。
天熱了,像倩倩這樣被狗咬傷的人也就多了。據杭州預防保健門診部犬傷門診統計,六七兩個月平均每天有307位病人就診,相比四五月門診量猛增兩成。雙休日人數尤其多,很多複診病人來打疫苗,醫生忙得不可開交。
隱翅蟲找上門,只能吹不能打
昨天中午,在採訪杭州市中醫院皮膚科主任陶承軍時,金女士頂著烈日來就診,脖子上的一個大膿包把在場的人都嚇了一大跳。
「最先是個紅包,因為又癢又痛,我擦了點花露水,沒什麼效果。現在都開始化膿了。」金女士說,自己上周末去爬了下山,原本以為是被蚊子咬的,現在看來肯定不是。
聽聽病人的講述,再看看化膿潰爛的傷口,陶主任斷定是被隱翅蟲給咬了:「對付這種有毒的小蟲子,光擦花露水當然不起作用。」
隱翅蟲的外形像螞蟻,體長一般不超過1釐米。此蟲能飛能爬,喜歡呆在陰暗潮溼的地方,所以像西湖邊、植物園這些綠化越好的地方越多。
「隱翅蟲其實只是爬到人皮膚上而已,它們不會咬人。但大家出於本能保護自己,就動手把它們打死,卻不知此蟲在臨死時會分泌出大量毒液,對人的皮膚具有很大的腐蝕性。」
所以,陶主任給大家的建議是,碰上隱翅蟲的時候,大家別用力打死它們,只要用嘴衝它們輕輕吹口氣趕走就好。
夏天是動物最活躍的時節
為什麼天一熱,各種小動物就頻頻傷人?
杭州市中醫院皮膚科主任陶承軍說:「像蛇、蜈蚣、馬蜂、隱翅蟲、蜱蟲等等小動物,冬天的時候都在冬眠,根本沒機會出來傷人。而一到天氣變熱,它們就紛紛出來活動,發情、交配、繁殖,還要覓食,跟人接觸的機會多了,自然傷人的概率也就高了。」
至於狗在夏天經常咬人,原因之一就是,隨著天氣變熱,狗狗們的情緒也變得暴躁易怒,所以一不順心就愛攻擊人。
同時,天熱的時候,人的活動也比天冷時增多,可衣服卻越穿越少,完全暴露的肌膚,失去衣物的保護,也就變得更容易受傷。
夏天易攻擊人的十種動物排行榜
根據杭城各大醫院急診的接診數據,杭州有蟎蟲、狗、蛇、隱翅蟲、馬蜂、蜈蚣、蜱蟲、黑螞蟻、毒蜘蛛、以及蠓等十種小動物在夏天最會攻擊人。
Top1蟎蟲:肉眼看不見,多藏身於涼蓆的縫隙中。
Top2狗:在餵食的時候靠近,以為有人跟它們搶食,此時最容易攻擊人。
Top3蛇:杭州主要有蝮蛇、五步蛇、眼鏡蛇和銀環蛇四種毒蛇。其中,蝮蛇的數量最多,通常在水邊、平地、田野、雜草處活動。
Top4隱翅蟲:本身不咬人,只是人在拍打時,其分泌出的毒液會腐蝕皮膚。
Top5馬蜂:又叫「黃蜂」,屬於肉食性動物,一般以蒼蠅、蚊子等小蟲子為食。隨著城市生活垃圾增多,蒼蠅等蟲子孳生,有了充足的食物後,原本生活在叢林裡的馬蜂也轉移到城市。
Top6蜈蚣:毒液中含有溶血蛋白質和組胺樣物質兩種毒性成分,越大則毒性越強。
Top7蜱蟲:吸血節肢動物,分硬蜱和軟蜱,常見的硬蜱身體只有半粒芝麻大小,吸血後,身體慚慚變大,像個大蜘蛛。這種蟲子不僅吸血,還傳播瘧疾等傳染病。
Top8黑螞蟻:螞蟻的毒呈酸性,可以用鹼性肥皂水(別用香皂)、蘇打水、3%氨水、4%碳酸氫鈉等清洗傷口。
Top9毒蜘蛛:被毒蜘蛛咬後,急救方法與被螞蟻咬的相同。
Top10蠓:俗稱「小咬」。蠓叮吸人血時,被叮咬部位會奇癢無比,清涼油、皮質類固醇會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