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海運發燒 臺中港去年客運量達12萬人次(圖)

2021-01-07 中國臺灣網
兩岸海運發燒 臺中港去年客運量達12萬人次(圖)
2013年01月06日 10:36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大陸平潭到臺中港的「海峽號」(右)已成兩岸海運直航載客主力之一;停泊在一旁的「麗娜輪」(左)也蓄勢待發,期盼春節前開航平潭到臺北港航線。圖片來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1月6日消息 大陸遊客赴臺不但造成兩岸航空航班大熱門,海運也開始發燒。尤其是臺中港更是「爆量」,一口氣從2011年的25000多人次,上衝到2012年的近12萬人次。航運界人士預測,繼臺中港後,基隆港和臺北港,都可能成為臺灣今年快速竄升的兩岸新熱點。

  據臺灣《旺報》報導,2011年兩岸海運直航及「小三通」旅客數約為162萬人次,2012年到11月止為154萬人次,若以2011年同期估算,去年全年旅客可能微幅多於2011年,尤其臺中港大幅成長更是異軍突起。

  臺當局「交通部」統計,臺中港2011年兩岸直航旅客數為25000人次,2012年估計卻大幅成長接近至12萬人次,主要是「中遠之星」和「海峽號」客輪運量明顯增加。

  臺中兩岸旅客快速成長,去年3月開始跑定期航線的「海峽號」是主力。「截至去年11月底,我們船已載運約10萬人次。」代理「海峽號」的華岡船務公司董事長洪清潭說,兩岸來往持續發燒,預估今年旅客數更上看16萬人次。

  除了看好臺中港今年兩岸渡輪持續火紅,北部的基隆港和臺北港今年也可望成為新的兩岸海運直航新熱點。對於「臺閩之星」和「麗娜輪」都期盼加入兩岸直航,臺當局「交通部航港局」表示仍在審核中。

  身兼華岡船務公司和東聯航運公司董事長的洪清潭說,只要臺北港完成海關、檢疫等設施,且通過核准,就可讓「麗娜輪」開航福建平潭到臺北港航線,期待春節前上路。他說,「若順利開航,我估計今年就能有18萬人次,比臺中港還高」,臺灣人口主要還是集中在北部,搭「海峽號」的以陸客居多,但以後「麗娜輪」將吸引更多臺客。(中國臺灣網 焦源源)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相關焦點

  • 兩岸全面「三通」十周年 實現「一日生活圈」
    其中,「小三通」航線更新3艘客船,閩臺海上客運全部實現網絡售票,完成客運量215.2萬人次,同比增長10%;臺灣地區貨運車輛運營區域從平潭島延伸到福建全省,海運快件物流通道初步形成,海峽兩岸實現天天有航班往來,全年完成對臺港口貨物吞吐量1820萬噸、貨櫃吞吐量75萬標箱。
  • 福州馬尾對臺跨境電商貨物海運直航專線首航
    中新社福州10月27日電 (章盈旖 丁林怡)福州馬尾-臺灣跨境電商貨物海運直航專線首航儀式,27日在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海盈碼頭舉行。福州馬尾-臺灣跨境電商貨物海運直航專線首航儀式在福州市馬尾區海盈碼頭舉行。
  • 兩岸海運快遞重啟 廈門是大陸惟一試點城市
    日前在廈門舉行的第六屆海峽論壇傳出消息,海關總署同意廈門市試點開展對臺海運快件業務,以後到臺的很多快件都有望踏上「海運之旅」。  記者昨日採訪發現,廈門對臺海運曾試運行過一段時間,但因虧損而停運。此次重啟對臺快件海運業務,將有望改變時效性低、通關慢等問題。而對於普通市民而言,通關海運寄送快件到臺灣,成本也將比當前更便宜。
  • 2018年臺灣人赴大陸預計首度超過400萬人次(圖)
    2018年臺灣人赴大陸預計首度超過400萬人次(圖) 2018-12月7日電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2018年1月至10月,臺灣人赴大陸比2017年同期增加超22萬人次,全年預估將首度超過400萬人次。
  • 陸客赴臺灣遊激增 今年有望超250萬人次
    今年1月至9月大陸赴臺民眾,總人數已達189萬人次,較去年同期成長54%,以這速度增長,大陸遊客赴臺灣可望突破250萬人次大關,尤其自由行人次更大幅成長。臺灣夜市    隨著兩岸觀光交流頻繁,海峽兩岸臺北旅展主辦單位針對此次參加旅展的大陸人士,進行「大陸民眾赴臺旅遊意願調查」,以了解今年陸客對臺灣的最新印象。
  • 廈臺企業將聯手構建跨境電商海運通路
    原標題:廈臺企業將聯手構建跨境電商海運通路  新華網福州2月12日電(記者胡善安)記者從廈門市政府辦獲悉,廈門企業象嶼集團今年將與臺灣企業吉時航運、關貿網路、新竹物流以及順豐快遞等企業合作,構建海運快遞跨境電商幹線運輸通路。   今年廈門市將規劃建設「三位一體」的跨境電商園區。
  • 西安公交逐步恢復 3月4日出車2335輛客運量44.83萬人次
    隨著復工復產,西安公交也逐步恢復,華商報記者從西安市公交總公司獲悉,3月4日,西安公交出車2335輛,客運量為44.83萬人次,相當於用平日1/3的車拉了1/10的乘客。
  • 臺當局大力推動新南向政策 2020年目標250萬人次
    月1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為吸引新南向旅客,繼給予菲律賓免籤外,「行政院」正積極評估再給予越南、印度尼西亞免籤待遇,減少籤證障礙,除與越南建立外,盼爭取與泰國、菲律賓建立觀光合作平臺會議,藉此協商互送旅客推廣觀光,預計2020年來臺國際旅客中新南向國家佔
  • 湄洲媽祖祖廟接待謁祖進香臺胞逾300萬人次
    新華網福州12月3日電(曾潔瓊 林劍冰)據福建莆田市湄洲島國家旅遊度假區管委會統計,截至11月,湄洲媽祖祖廟接待謁祖進香臺胞已逾300萬人次近30年來,一撥又一撥的臺胞紛至沓來,謁祖進香,大大增進了兩岸民眾的交流交往。兩岸海空直航的先後開通,更為兩岸媽祖文化交流打開了方便之門。2006年,湄洲—金門海上直航旅遊的開通,使湄洲島成為福建居民赴金馬旅遊的第三個口岸,大大方便了臺胞赴湄州媽祖進香。
  • 713萬人次湧入 臺南走春觀光客比去年增加10%
    臺灣長達9天春節年假即將結束,臺南市區10日仍是人車壅塞,不少外地遊客直呼「人擠人真的很有過年的感覺」。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統計,初一至初五共計713萬人次到臺南旅遊,較去年同期增加10%,拜觀光人潮所賜,多數旅宿業早已預訂一空,初一住房率超過8成,初二至初四更平均達9成5以上,幾近滿房。
  • 「兩岸製造」小米紅遍臺灣 2萬臺紅米54秒售罄
    2013年12月9日,首批紅米手機在臺灣銷售。頭頂「平價機皇」的光環,1萬臺紅米手機在9分50秒內售罄。12月17日,第二批1萬臺在1分08秒內售罄。12月23日,8000臺紅米在25秒內售罄。2014年1月13日,2萬臺紅米54秒售罄。  這背後,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這是一部擁有「兩岸產業基因」的手機。設計、品牌在北京,配件製造在臺灣。
  • 第12屆海圖會今日在臺開幕:廈門元素隨處可見 首度迎來卡通吉祥物
    第12屆海圖會  地點:臺北臺中南投、面積:11000平方米、參展機構:300多家、圖書:近10萬種30萬冊
  • 來臺觀光人次今年衝900萬人 全臺飯店業展開"大廝殺"
    華夏經緯網2月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去年來臺旅客800萬人次達陣,「行政院長」江宜樺將今年目標一舉加碼到900萬人次,積極朝千萬人次邁進,喜迎大幅成長的觀光客,各大飯店業者已展開拓點廝殺戰,包括晶華、「國賓」、六福外和老字號天成大飯店接連開出副品牌「蜂巢旅店」,就連誠品生也推出精品旅館分杯羹。眾業者不惜砸重金開新飯店,就是要搶攻持續增長的陸港澳新馬自由行市場。
  • 2020年春晚觀眾規模達12.32億 日本網友發彈幕「實在是好棒!」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剛剛發出一份觀眾「大數據」:當晚國內有225家電視頻道對春晚進行同步轉播,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600家媒體對春晚進行了直播報導。直播期間,通過電視、網絡、社交媒體等多終端多渠道,海內外觀眾總規模達12.32億人,其中新媒體端直播用戶規模為6.06億人,到達人次達11.16億次。網絡正向評價比率達98.65%,相對去年提升了1.67個百分點。
  • 第十四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交易總額達73.77億元
    三天時間進館人數達15萬。交易成果豐碩。本屆茶博會交易總額達73.77億元,較上屆增長12%。其中:現場交易2.47億元(茶葉8552萬元,茶包裝、茶機械9650萬元,茶器具4210萬元,拍賣及鬥茶賽獎金419萬元,其他茶產品1857萬元);意向交易71.3億元(茶葉27.1億元,茶包裝、茶機械23.97億元,茶器具12.9億元,茶配套及其他7.33億元)。參展成效顯著。
  • 國慶北京客運量將達1.6億人次 地鐵動物園站限流
    記者從市交通委獲悉,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預計全市客運量將達到約1.6億人次。北京市交通委主要從加強運力、嚴控施工兩方面,保障市民擁有一個出行便利安全的國慶假日。  另外,國慶節前交通路政部門將完成239座立交橋天橋的綜合整治,全面提升使用功能和外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