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敏兒,你的過去我來不及參與,你的未來我奉陪到底!
最近好友推薦我看了一部只有12集的網劇《隱秘的角落》,看完之後,我的心裡久久不能平靜,雖然只是短短的12集,但是涵蓋反應了生活中太多的東西。
劇裡的那句「一起爬山嗎」,也隨著火了起來。
三個十歲左右的孩子,一起去爬山,卻無意間用相機記錄下一起謀殺案。換作是我們,我們應該會趕緊報警,或是嚇得落荒而逃吧。
可是那三個孩子卻沒有,他們反過來用相機裡的證據勒索殺人犯30萬。
當我看到這裡的時候,我真的倒吸一口涼氣,這部劇,打破了我們對孩子的認知。
你永遠猜不透那些表面活潑稚嫩的孩子心裡到底想什麼,也不知道,在我們看不到的一面,他們到底有多可怕。
當那些隱秘的角落被揭開,也給我們的心靈沉重的一擊,:原來每個壞孩子的陰暗角落,都是一點一點累積而成的。
劇中最大的爭議就是「壞孩子」朱朝陽。
朱朝陽的父親因為出軌和母親離婚,離婚後父親很快就重新組建了新的家庭,朝陽便跟著母親生活。
當父親和後媽有了女兒朱晶晶後,便對朱朝陽越來越冷落。
父親對朱朝陽的情況知道的極少,偶爾陪他,也總是會提妹妹朱晶晶,甚至經常因為朱朝陽繼母的一個電話,而草草結束。
就這樣,朱朝陽對父愛的渴望,漸漸變成了失望。
而與之相反的是朱朝陽的母親,離婚後的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朱朝陽身上,他把朱朝陽當成了一切。
她辛苦工作,為了兒子不再婚,把所有心血都放在兒子身上。
她把兒子的生活起居照顧得很好,但她卻從來不會和孩子溝通,她從不關心孩子的心裡到底想要什麼,她只關心朱朝陽的成績。
學校裡的朱朝陽其實是孤獨的,儘管他是學霸,可同學們卻都不怎麼喜歡他,甚至有時會欺負他。當老師像朱朝陽的母親反應這個情況的時候,朱朝陽的母親卻還是只關心成績。
劇中,她對朱朝陽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就是:「其他的都不重要,你只管好好學習」。
可是,其他的,真的都不重要嗎?
她一味地和朱朝陽抱怨著父親的各種不好,訴說自己的種種不易。
面對這樣為自己付出一切,用母愛壓制住自己的母親,朱朝陽除了順從,不知道還能怎麼做。
其實對於離異家庭來說,痛苦的並不是父母分開,而是那讓人窒息和扭曲的愛。
朱朝陽就是這樣,父愛的缺席,母愛的沉重,讓他的心靈變得越來越陰暗。
其實朱朝陽在害死妹妹之後,父母是可以拉回他黑化的人生的,可是母親的歇斯底裡,父親和他談話偷偷用的錄音筆,讓朱朝陽徹底絕望。
他覺得父親背叛了他,而母親只會讓讓他順從。
他看不到希望,感覺不到愛!
我們以為孩子什麼都不懂,但其實他們什麼都懂!
當孩子感受不到家庭溫暖的時候,他又怎麼會變成一個溫暖的孩子。
最終,渴望得到溫暖的朱朝陽,徹底黑化,走上了一條扭曲的人生之路。
他由一個學霸天才變成了一個,滿腹心計,借刀殺人的「最壞的孩子。」
可是我們回過頭來想想,朱朝陽是從一開始就是個「壞孩子」嗎?
答案顯然是:不是。
他一開始不過就是一個渴望得到溫暖,渴望得到關心和被愛的一個可憐的孩子。
當隱秘的角落被血淋淋地揭開,我們除了恐懼和震驚,更多的卻是心酸。
有時候毀掉孩子的不是別人,正是父母本身。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家,是愛與溫暖的傳遞通道,也是恨與傷害的傳遞通道。
――蘇珊福沃德《原生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