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槍案防彈衣被擊穿解析:軍隊制式手槍 鋼芯子彈

2021-01-17 中國警察網


  9月16日,廣州警方在一次抓捕中,遭遇販毒嫌疑人黃某持槍反撲,儘管警方最終將黃某擊斃,但行動中警員林雲中彈受傷,協助警方開鎖的鎖匠譚飛龍中彈犧牲,令人心痛。


  據廣州警方披露,當天警方包圍了一棟自建民宅,林雲、譚飛龍是在偵察嫌疑人所在樓層時遭遇嫌疑人槍擊。事發前,林雲將自己的防彈衣讓給了鎖匠譚飛龍,林雲左手、腹部共被擊中3槍,3槍均為貫穿傷,暫無生命危險;譚飛龍背部中彈,防彈衣被擊穿,搶救2個半小時後身亡。

  廣州警方將這一細節公布後,不少網友質疑,能被手槍擊穿,譚飛龍穿的防彈衣是不是性能太差、或者是偽劣產品?警方的防彈衣當然可能存在質量問題,但從警員林雲左手、腹部所中的3槍全為貫穿傷的情況來看,更可能的是嫌疑人使用了穿透力很強的手槍。

  而防彈衣的防護性能也有明確的分級標準,譚飛龍烈士所穿的防彈衣性能未有公布,但根據廣州警方近年公開的招標信息,警方普遍採用的軟質防彈衣防護等級一般為3級,防護性能符合國家《警用防彈衣標準》中GA3級的相關要求能有效阻止1979年式7.62mm輕型衝鋒鎗發射的1951年式7.62mm手槍彈(鉛芯)穿透。


  廣州市區槍戰警方破門擊斃毒販 1名平民身亡

  據南方都市報報導 9月16日晚,廣州市海珠區南田路發生激烈的警匪槍戰。荔灣區公安分局民警在對製毒窩點開展抓捕時,遭遇犯罪嫌疑人黃某(男,51歲,廣東省人)瘋狂槍擊。儘管警方最終將黃某擊斃,但民警林雲中彈受傷,協助警方開鎖的群眾譚飛龍中彈犧牲。

  廣州警方曾通報,林雲、譚飛龍是在偵查嫌疑人所在樓層時突然遭遇嫌疑人槍擊。事發前,林雲將自己的防彈衣讓給鎖匠譚飛龍,林雲左手、腹部共被擊中3槍,3槍均為貫穿傷,目前已脫離生命危險。譚飛龍背部中彈,防彈衣被擊穿,因傷重搶救無效身亡。

  身穿防彈衣為何還會被手槍擊穿?廣州警方披露的細節引起不少網友質疑。昨日,南都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並非譚飛龍所穿的防彈衣性能差,而是犯罪嫌疑人使用的手槍穿透力極強。犯罪嫌疑人使用的是奧地利G LO C K手槍,這款手槍在國外專門裝備軍警使用,屬大口徑的制式手槍。況且,這次犯罪嫌疑人還使用了鋼芯子彈。

  犯罪嫌疑人被擊斃時還有十餘發子彈

  南都記者獲悉,廣州南田路的槍戰事件並非一次孤立案件的收網,而是「5·6」緝毒專案延伸案件。近期荔灣警方在某K T V抓獲陳某等涉毒嫌疑人,隨後在天河區查獲一批製毒工具,收繳冰毒3300克。幾次收網行動後,深挖出犯罪嫌疑人黃某(綽號「撈哥」)與他人一起製毒的線索。

  經偵查,荔灣警方成功鎖定涉毒案主要犯罪嫌疑人黃某藏匿在海珠區南田路一棟小居民樓,這正是後來槍戰發生的地方。9月16日下午1時許,包括林雲在內的9名辦案民警來到該居民樓,目標嫌疑人黃某就鎖定在樓內。

  毒販是各類罪犯中最兇殘的一類,較大的毒販往往裝備有致命性武器。警方內部流傳,「毒槍同源」、「有毒必有槍」,販毒案與槍案緊密相連。從安全角度考慮,林雲和辦案民警沒有貿然行動,決定進入樓內充分分析地形等情況後,再決定抓捕方案。但由於小樓為自建住宅,居民不多,民警耐心等候一個多小時後,依舊沒法打開大樓門禁進入樓道。隨後,辦案民警聯繫到經常協助警方工作的鎖匠譚飛龍前來幫忙。

  開鎖後順利進入居民樓,林雲主動請纓去案犯所在樓層偵查,譚飛龍也主動提出上樓配合。穿著林雲讓出的防彈衣,譚飛龍俯身觀察著門鎖,林雲則緊握手槍在旁警戒。

  連續的槍聲響起,嫌疑人黃某手持槍枝,突然開門向外連開數槍,企圖奪路而逃。林雲下意識用身體堵住門口,用力推了一把譚飛龍,提醒他快速撤離。林雲左手動脈中槍,腹部也被擊中兩槍。譚飛龍背部中槍,防彈衣被子彈擊穿,倒在血泊中。歹徒並沒有就此罷休,邊射擊邊往外逃竄,樓內上下的民警立即同時開火,將黃某壓制退回屋內。

  「參與抓捕的民警都是好樣的!」知情人告訴南都記者,目標嫌疑人黃某當時備有長短兩個彈夾。至其被擊斃時,長彈夾放在旁邊,只剩下一發子彈,短彈夾已經插入槍中,還有十餘發子彈。而樓內上下將黃某壓制退回屋內的民警,當時手槍內的子彈分別為3發和2發,他們卻讓其他戰友先撤退請求支援,自己堅持壓制住黃某。

  抓捕行動實際還有些「意外」,窩點內除黃某外,還出現其他涉案嫌疑人,所幸這些人沒有武器在身。9月21日上午11時,廣州警方曾向媒體通報,至發稿時為止,南田路製毒案的「阿輝」等另外兩名涉案嫌疑人已被警方先後抓獲。4名協助和包庇犯罪嫌疑人潛逃的嫌疑人也紛紛落網。目前,該起案件已由市公安局牽頭,繼續在偵辦中。

  受傷警員3處槍傷全為貫穿傷

  受傷後,林雲和譚飛龍被送往醫院救治。當晚9時許,經醫院全力救治,譚飛龍因傷重不治身亡。知情人士介紹,他屬流血過多休克性死亡。林雲經手術搶救脫離生命危險。穿著防彈衣的譚飛龍為何還會被手槍擊穿死亡?這是事後警方遭受質疑最多的地方。

  軍事《講武堂》欄目專家分析認為,身穿防彈衣還會被手槍擊穿,從民警林雲左手、腹部所中3槍全為貫穿傷的情況來看,很可能是嫌疑人使用了穿透力很強的手槍。

  事實也的確如此。南都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嫌疑人黃某使用的是一把奧地利格洛克(G LO C K )手槍,這款手槍在國外專門裝備軍警使用,是大口徑制式手槍。而且使用的是穿透力強的鋼芯子彈,配備了滿滿兩彈夾。

  黃某使用的格洛克手槍具體型號暫不清楚。但以格洛克公司最早的格洛克17式9毫米手槍為例,該槍使用的是9毫米魯格彈,標準彈夾容量為17發,從1983年開始成為奧地利陸軍制式手槍。現今格洛克手槍已經發展出4種口徑、8種型號,並被40多個國家的軍隊和警察裝備使用。格洛克手槍不但小巧輕便,而且機構動作可靠,容彈量大,擊發速度快。

  《講武堂》欄目專家認為,奧地利格洛克手槍威力在54式手槍之上,再加上配有鋼芯子彈,擊穿目前警用的G A 3標準防彈衣完全有可能。

  警方內部人士分析表示,譚飛龍的犧牲還要考慮到槍戰現場環境等其他因素,因為在樓梯內發生槍戰,譚飛龍和民警躲避時只有上樓或下樓兩個途徑,此時犯罪嫌疑人進行槍擊,子彈有可能擊中防彈衣不能遮蔽的地方,在猛烈火力下救援也存在困難,可能導致搶救不及時。



相關焦點

  • 媒體解密廣州槍案防彈衣被擊穿:嫌犯用鋼芯彈
    廣州警方曾通報,林雲、譚飛龍是在偵查嫌犯所在樓層時突然遭遇嫌犯槍擊。事發前,林雲將自己的防彈衣讓給鎖匠譚飛龍,林雲左手、腹部共被擊中3槍,3槍均為貫穿傷,目前已脫離生命危險。譚飛龍背部中彈,防彈衣被擊穿,因傷重搶救無效身亡。身穿防彈衣為何還會被手槍擊穿?廣州警方披露的細節引起不少網友質疑。
  • 研製了新型9毫米口徑子彈,達到鋼芯穿甲效果
    近年來,除了在軍用制式槍械研發上不斷加大投入之外,俄羅斯軍工部門在新型彈藥的研發上也成果不斷。繼去年成功研發出「蟒蛇」手槍之後,俄羅斯中央精密機械研究院近日再度傳出喜訊,為這款手槍量身研製了一款新型9毫米口徑子彈。與普通手槍子彈不同,這款子彈同時具備了無噪音和超強的穿透性。
  • 三級頭到底有多強,俄羅斯K6-3鈦合金頭盔防彈測試
    現代毛子自己都不用鈦合金而改用超強芳綸之類的防彈纖維了,所以鈦合金只能說是7-80年代毛子搞不出來類似凱夫拉的纖維而折中的一種替代解決辦法。按照標準來說,K6-3隻能防護9x19mm和7.62x25mm手槍彈的直射, Oxide也不知道是從哪裡搞來了一頂正品K6-3,然後拿了一堆槍進行測試。
  • 古代軍隊的盾牌能擋刀劍,現代軍隊拿的盾牌能擋住子彈嗎?
    古代軍隊的盾牌能擋刀劍,為什麼都21世紀了,還有軍隊在用盾牌,那麼現代軍隊拿的盾牌真的能擋住子彈嗎?玩過《彩虹六號:圍攻》的玩家們應該都會對遊戲中進三位配備盾牌的攻方反恐幹員印象深刻,他們的盾牌能抵擋大部分子彈,而有的盾牌甚至安裝了閃光系統可以致盲正面的敵人,而來自法國GIGN的幹員更是裝備一塊超大全身盾牌一旦展開,除了隊友基本沒人能傷到。
  • 中國防彈衣暢銷世界,英國士兵用了都說好,可為何解放軍卻很少裝備?
    就拿軍警最常裝備的防彈衣來說吧,中國的防彈衣技術是全世界公認最好的!就連一向要抵制中國產品的印度,軍隊使用的防彈衣材料也是從中國進口的!不過相比全副武裝的美軍士兵,咱們解放軍戰士卻很少裝備防彈衣,這是為什麼呢?
  • 頭盔到底能不能防彈?
    那時候防彈衣的發展水平十分有限,只能沿用金屬鎧甲的形式,儘可能擋點彈片和小口徑子彈。又重又難用的金屬鎧甲防彈衣,使得軍隊無法大規模裝備。之後軍方又想了下,這子彈和彈片打中身體不一定會死。但要是打頭上了那肯定兇多吉少。做頭盔也,沒金屬防彈衣那麼複雜,一塊金屬板拿機器衝壓打磨幾下就出來了。因此在那個技術水平匱乏的年代,只保護最重要部位的頭盔,成為單兵防護性價比最高的方式。
  • 海豹突擊隊最愛用的四種武器,最後一把狙擊槍無懼任何防彈衣!
    USP手槍,這個名字聽起來怎麼這麼熟悉呢?相信不少人都會想到當下比較火的射擊遊戲:穿越火線,這是一把標配武器,基本上被看成比較弱,比較垃圾的手槍,殊不知USP45通用自動裝填手槍也曾是海豹突擊隊的專用手槍,該槍同樣是德國貨,跟MP5同出一家公司。
  • 多數防彈衣都會在近戰中失靈,即使穿不透也會受內傷!
    ,那麼這些美軍特種兵穿的先進防彈衣一點都不防彈嗎?關於防彈衣很多人對它的認識都不同,有的人限定於射擊遊戲之中只會覺得防彈甲會不會很快爆掉,有的人覺得防彈衣分嚴格的一二三四五六級,覺得好的防彈衣能絕對防彈,其實不然,真實的戰場中沒有士兵好說自己的最高級別防彈衣能近距離擋住大口徑的子彈傷害,即使平時做過實驗防彈衣有這個防彈能力,可能在戰場之上不一定哪一槍甚至比理論中的子彈口徑很小還是能將防彈衣射穿了。
  • 不同子彈切開後的照片,第一組消音彈結構特殊,最後一組軍迷再也挪...
    子彈,現在軍事戰爭中常規殺人武器。常規子彈結構簡單,主要由底火、發射藥和彈殼以及彈頭組成。子彈進入彈膛後,擊針撞擊底火,因而發射藥燃燒,彈殼內膨脹,產生瞬時高壓將彈頭暴力推出。以極快的速度出膛,打向目標。雖然子彈結構簡單,但軍迷們還是忍不住想要知道裡面到底是些什麼玩意。如果偶爾有機會到國外遊玩,說不定會有切開子彈的衝動。
  • 近乎完美的武器:柯爾特M1911手槍,可靠性高、故障率低
    M1911是美國研製的自動手槍,它於20世紀初開始研製,並從1911年開始在美軍服役。 M1911是美軍從1911年開始裝備的制式手槍,直到1985年才被新式手槍所替代,其服役時間長達70多年。
  • 抗日劇裡說棉被加水可以擋住子彈,是真的嗎?
    棉花,也就成了許多人眼裡,對付鳥銃子彈的「法寶」。明朝文學家朱國楨的《湧幢小品》裡就記載,用七斤棉花浸泡曬乾後做成棉甲,就能「鳥銃不能殺傷」,堪稱明朝版的「防彈衣」。當然,朱國楨畢竟沒上過戰場,這防彈效果,也有誇張成分。1592年萬曆朝鮮戰爭打響前,為對付日軍的鳥銃,明軍入朝作戰前,還專門做過實驗:在露天掛一些高七尺浸溼了的大棉被,然後拿鳥銃瞄準了打。結果在八十步的距離上,鳥銃就能擊穿兩層棉被。
  • 武漢商人淘寶賣防彈衣,一萬多一套,中東、北非的客戶都來了
    顧勇抓起手邊的防彈衣往身上一套,飛速衝出營房。一束強光射得他無法睜眼,但他依然能感覺到半空中盤旋的那架武裝直升機。直升機開火了。子彈「嗒嗒嗒」地從他頭頂、身邊掠過,擊中了身後的鐵皮營房,他聽到有人慘叫著倒地,擋在他面前的那個德國人,連中數彈,後仰著飛了出去。
  • 一把不一樣的左輪手槍CF火線蟒蛇-天鷹屬性詳解
    這把左輪手槍不能與自動步槍那樣掃射,只能連射。所謂的連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點擊滑鼠左鍵進行射擊,以最快的速度把一個彈巢打光。從彈道圖可以清晰的發現,子彈居然沒有飄出靶子中的圓圈、這左輪也太穩了吧!蹲下連射時更加穩定,子彈沒有一發飄出圓心。
  • 美國軍方大力推動女兵防彈衣改造
    對於美國軍隊來說,在戰場上作戰的女兵,長期以來並沒有真正屬於她們自己的「防護服」,因為她們所穿的一直都是男子版的防護服(儘管有些是改良版,但是改動有限),不過現在,情況終於有所改變了。
  • 這種動物自帶防彈衣,有人開槍打它被反殺
    時至今日,人類只需拿上一桿槍,就能戰勝地球上絕大多數生物,不過凡事總有例外,有一種個頭不大的小動物,卻能抵擋住子彈的攻擊,它就是犰狳。犰狳的盔甲不僅能防彈,甚至還能把子彈反彈回去,從而反殺對手,別不相信,這可是真實發生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