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空中,沒人會聽到你的尖叫聲。我相信,即使不是在真空的太空中,也不會有人聽到你的尖叫聲!憑藉突破性的女主人公,嚴肅但感性的類型風格變化,以及直接從噩夢中撲面而來的異形蟲,《異形》系列似乎已經形成了完整而獨特的電影體系。但其實,《異形》系列電影的生命周期與異形怪物本身有很多共同之處,同樣暴力、混亂,甚至差點導致了約翰·赫特的死亡。
自從編劇丹·奧班農寫了一個僅二十多頁、名為《記憶》的劇本,講述一些太空乘客由於收到附近星球的求救信號而從冰凍眠睡中醒來,但不確定接下來故事該如何發展之後,該系列就一直處於持續變化的狀態中。從《異形》的鬼屋恐怖片,到續集的火爆動作戲,再到第三部電影的沉悶監獄戲,乃至更加詭誕的《異形4》,這些電影彼此之間都經歷了相當大的變化。
但這些續集其實只是眾多異形項目中的一部分,還有更多作廢或沒能製作出來的異形電影你可能還不知道。例如...一部發生在一顆居住著大量修道士的木製星球上的《異形3》!喬斯·溫登執導的《異形5》!甚至還有一部電影叫做《星際怪獸》——雖然沒有「異形」簡潔時髦,但也描述的很準確!
下面是你可能還不知道的十部未能會與我們見面的異形電影。
10.尼爾·布洛姆坎普的《異形5》
經過這麼多年後,有人之所以敢再次踏上諾斯託羅莫號主要是因為最近觀眾們對異形系列電影重新產生了興趣。不僅有一款備受好評的遊戲《異形:隔離》極力模仿了第一部電影的恐懼氛圍和缺乏火力的動作風格,而且導演尼爾·布洛姆坎普也透露了他想要製作第5部異形電影。
這位南非導演憑藉獲得奧斯卡提名的外星種族隔離寓言故事《第9區》和顛覆性的科幻動作片《極樂世界》,成為了當下最令人期待的科幻電影導演之一,他對於延續異形系列電影的濃厚興趣也令許多影迷格外興奮。從他分享的概念設計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令人高興的經典元素的回歸:重新設計的抱臉蟲,復活的希克斯下士,戴著太空騎師頭盔的雷普利...
但隨著《普羅米修斯》不出意外的成功,雷德利·斯科特對異形系列的創作興趣持續高漲,多次表示還有更多《異形》前傳系列的創意要搬上大銀幕,《異形5》的存在變得不再有必要。在《異形:契約》上映前,雷德利·斯科特不無嘲弄地透露,《異形5》連劇本也沒有。連導演尼爾·布洛姆坎普也表示,《異形5》的希望已經不大了。
9.初版《異形大戰鐵血戰士》
當保羅·安德森執導的《異形大戰鐵血戰士》終於在2004年上映時,其實影迷們等待這兩個標誌性外星怪物的銀幕之戰已經等了二十多年。1990 年《鐵血戰士2》問世時,許多眼尖的觀眾在鐵血戰士的收藏室裡看到了異形的脊椎骨架。
自那時起,出現了無數《異形大戰鐵血戰士》漫畫和大批質量參差不齊的尷尬遊戲。可惜結果安德森的電影讓人失望,不過考慮到他執導了4部糟糕的《生化危機》電影和雷·史蒂文森主演的《三個火槍手》,也就見怪不怪了。
不過當你知道九十年代初的《異形大戰鐵血戰士》劇本初稿基於1989年的漫畫書改編,出自《地獄男爵》編劇彼得·布裡格斯之手,而且絕對不是發生在地球上,只會覺得更遺憾。
8.詹姆斯·卡梅隆的《異形2》(第一稿)
20 世紀福斯當初並沒有計劃要拍異形續集。當然,這部電影獲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功,即使是在當時續集電影還沒那麼泛濫的年代,每家電影公司也都企圖打造出長期經營、收益與日益遞增的電影系列(《虎膽龍威》顯然是個反例)。當詹姆斯·卡梅隆對他的製片人表示感興趣之後,《異形2》基本就已經有了眉目。
這位炙手可熱的年輕導演剛憑藉第一部《終結者》一鳴驚人,全世界向他敞開懷抱。確切來說是異形向他敞開懷抱。而且不只一個,而是數十個,於是第二部電影變成了火力全開的的火爆動作片。其實卡梅倫非常熱衷於這部續集,甚至早在完成《終結者》之前就寫了劇本首稿。
在福斯判斷他是否是合適導演人選的時候,他遞交了第二稿,其中刪除了一大堆好東西:包括更多紐特家人的戲份,雷普利稱抱臉蟲是一個行走的性器官,在卵室體內還有很多兇猛的白化小異形。
7.喬斯·溫登的《異形5》
顯然卡梅倫也在未能拍攝的第五部異形電影上簡單花了一些時間,不過在《異形大戰鐵血戰士》最終投入製作後就被徹底擱置了。"對我來說,那就是《科學怪人大戰狼人》。就像環球把他們的銀幕資產拼湊在一起,坐收漁利...榨取收益,"他說,相信這麼做會毀掉整個系列的品牌。他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的。可以說這部續集,甚至《普羅米修斯》,都有可能斷送了這個系列。
不管怎麼說,隨著卡梅倫的放手,《異形5》徹底沒戲了,但在此之前喬斯·溫登已經寫了一個劇本,大概是為了彌補他創作《異形4》劇本時的失誤。事實上在喬斯·溫登創作的另一個《異形4》的結局中,雷普利和考爾在地球迫降,所以他希望第五部電影由此開始。
可惜西格妮·韋弗對重回地球的設置不感興趣,她希望回到第一部電影裡的外星星球上。不過喬斯·溫登回歸地球的設想在《異形大戰鐵血戰士》中得到了實現...
6.星際傳奇:異形
《異形3》的製作周期堪稱一場磨難,如果不是因為可能會破壞一些保密協議或者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誹謗訴訟,在某種程度上這個過程完全可以寫成一本很棒的內幕揭露暢銷書。參與該片的眾多編劇包括大衛·杜西,他當時也在改寫十三年後他首部賣座大片《星際傳奇》的劇本。
在讓能夠夜視的反社會分子範·迪塞爾油在一座外星星球上與一群夜間肆虐的怪獸對決之前,他先把這種想法運用到了異形電影中。大衛·杜西是個打零工的劇本寫手,從《亡命天涯》到《魔精2》中都有他的貢獻。所以他於1989 年完成的《異形3》劇本初稿,可能是天才之作,也可能非常荒謬。
首先,他的劇本主角不是雷普利,而是一座監獄星球兼礦石冶煉廠裡的新角色,他們在層層巖石之下發現了抱臉蟲。福斯沒有採用他的任何創意,因為西格妮·韋弗是這個系列最大的看點之一,最後大衛·杜西將他的大多數想法重新改造成了《星際傳奇》。
5.星際怪獸
在《異形》誕生之前,它叫做《星際怪獸》。如上文所述,丹·奧班農寫了《記憶》劇本的第一幕,但尚不清楚這群好奇的船員追尋求救信號來到這座未知行星之後會發生什麼。然後他前去法國處理《沙丘》中斷的改編工作。
瘋狂導演亞歷杭德羅·喬多羅斯基的這部影片最終告吹,但歐洲之行使奧班農遇到了一大堆擁有科幻創意的頭腦...包括異形之父H.R.吉格爾。於是有了反派之後,奧班農終於完成了他的劇本。
但是,第一稿劇本仍然非常不同。一方面,當時它叫做《星際怪獸》,聽起來很糟糕。而且沒有生化人阿什,也完全沒有公司的相關情節。雷普利是一個花花公子,雖然劇本指出,船上乘員男女皆宜(因此人名用於男性或女性演員都合適)。還有,結局雷普利死了,最後異形模仿她聲音、搭乘她的逃生艙來到了地球......這一悲劇性結局在今年的《異星覺醒》中得以實現。
4.威廉·吉布森的《異形3》...
正如前面提到的,製作第三部異形電影的過程就像拔牙一樣。而且給異形拔牙還得先分離他的上下顎,這就使得痛苦的過程更加漫長了。《星際傳奇》的大衛·杜西並不是唯一一個被臨時找來出謀劃策的編劇,顯然福斯希望把每個有創意的人都叫來頭腦風暴一番。
為了給《異形3》打造一部像樣的劇本,他們更有趣的嘗試之一就是邀請威廉·吉布森入夥。實際上吉布森創作過的電影劇本並不多,他更重要的身份是一個多產、大受歡迎且很有影響力的科幻小說作家,他幾乎單槍匹馬打造了塞伯朋克流派。
可能是由於《神經漫遊者》的成功以及許多人企圖將其改編成電影,所以吉布森被聘來創作《異形3》的劇本,他後來將之稱作"塔科夫斯基人"。他的電影也捨棄了雷普利,使之昏迷不醒,主要講述希克斯和紐特在一處太空基地的購物中心中戰鬥,而且異形也被設計得像愛滋病病毒一樣通過空氣傳播。
3. ...埃裡克·雷德的《異形3》
由于吉布森版本的《異形3》與福斯循規蹈矩的作風有點偏離,所以最終也沒有採用(哪怕異形與主教內臟中的粘性物質進行了基因改造,也毫無用處、毫無意義)。第二個嘗試攻破《異形3》保護殼的劇本來自於埃裡克·雷德,他最出名的劇本是恐怖片《血屍夜》和《搭車人》。
埃裡克·雷德的劇本是在脅迫之下創作的,在不足兩個月的時間內完成了初稿。他稍後描述稱:"我完全不承認這個劇本,因為它並不是我的劇本。它是太多故事風暴但又嚴重缺乏時間倉促而就的產物,其結果只是徹底的廢話。"
這麼說就有點過於苛刻。其中也有一些不錯的想法,影片開始是一支太空陸戰隊發現《異形2》結尾的蘇拉科號飛船上的船員都被撕裂了,而後異形被安置在了太空中一座生物穹頂裡的美國小鎮上,最終高潮是當地居民與大量異形全面開戰。
2. ...文森特·沃德的《異形3》
埃裡克·雷德倉促而就的劇本於事無補,對於福斯的高管來說有點太特立獨行了。在這個時候他們原本設想同時製作兩部續集,但因為埃裡克·雷德的故事偏離太遠,他們只好放棄了。然後輪到杜西的劇本,也沒有人喜歡。於是他們找到了文森特·沃德。
這位富有想像力製作出《美夢成真》和《愛在我心深處》的導演最初很牴觸,可能他確實對一部續集不感興趣。最終電影公司還是成功激起了他的興趣(可能是錢給足了),他開發出了雷普利的逃生艙迫降在一座修道院模樣的衛星城上的故事框架。最重要的是,雷普利回來了!
雷普利以異形系列中最怪異的故事創意重回大銀幕居然被福斯開了綠燈,整部影片發生在一個木製的星球上,而它的居民全是些反對新技術的修道士。而且這部影片甚至還開始投入製作了,他們確實已經打造了一些木製的場景。修道士們相信異形就是對他們罪行的某種宗教審判。
1.異形:工程師
國外觀眾對《普羅米修斯》的普遍共識是它浪費了一個好機會。或者更嚴厲的會批評它一團糟。在開創這個系列三十年後,雷德利·斯科特終於回歸,利用一些未解答的問題與第一部《異形》電影聯繫了起來:韋蘭公司到底是做什麼的?與諾斯託羅莫號降臨的這個星球上的太空騎師有什麼關係?異形到底從哪裡來的?這些問題不一定需要答案,但斯科特回歸該系列的承諾令人過於興奮了。
不過在看過這部電影之後,觀眾發現它其實是一部馬馬虎虎的《異形》前傳,而且含糊其辭偽裝它的本質,以經不起推敲的內在邏輯和模稜兩可的哲學思維故作高深。這部電影原本可以非常不同的。劇本的初稿叫做《異形:工程師》,雖然仍然遠非完美,但相信要比我們現在看到的《普羅米修斯》要好的多。
在影片結束時,《普羅米修斯》沒有給出答案。編劇喬·斯派茨透露,異形是由一個高等種族創造出來的武器,麥可·法斯賓德飾演的生化人也更加邪惡,而勞米·拉佩斯飾演的科學家也沒那麼虔誠。而且暗示耶穌其實是一個工程師,異形就是為了懲罰他的人性而創造出來釘死他的。顯然《異形:工程師》才是一個真正的起源故事......[Tom Baker]
還有哪些夭折項目可能比我們目前看到的這些異形電影更好的嗎?歡迎在下面留言評論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