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愛頂嘴和不愛頂嘴的孩子,長大後的性格差異不是一星半點

2021-01-08 錦春育兒經

你還記得第一次兒女頂嘴的樣子嗎?

我記憶非常清楚,因為我女兒一直都是貼心小棉襖,在我心中的我說什麼她做什麼,非常懂事兒。但在8歲的時候,因為買一件裙子她在商場跟我頂嘴。當時感覺腦子裡像火山在噴發,我剛想發飆的時候,女兒的一句話讓我冷靜下來,她說:「這是我的裙子,憑什麼每次都要你做主」!

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這麼多年自己是多麼的「強權」,我也非常竊喜那一次女兒選擇了頂嘴,選擇了表達自我,要知道愛頂嘴和不愛頂嘴的孩子,長大後的性格差異會很大,不是一星半點。這是我在李玫瑾教授的講座中聽到的。

李玫瑾教授在講座中談到:「孩子的天性並非服從」,這與心理學家的結論很像,我之前在一本書中讀到:「頂撞是孩子成長必然階段,是孩子確定自我權利的一種方式」。而這張強調自我的方式,在孩子2歲左右孩子的叛逆、天天把「不」掛在嘴邊,其實就是最初的反抗,這有助於孩子更獨立自信。

心理學家的實驗也印證了頂嘴的孩子和不頂嘴的孩子,長大後性格的差異。當時選擇了2-5歲的孩子,此時正是性格形成的關鍵階段,分為2隊,一隊是頂嘴組(反抗比較強烈)、一隊是不頂嘴(反抗性較弱)組。經過長時間的跟蹤調查,得到下面的結論:

喜歡頂嘴的孩子,80%長大後具有較強的獨立判斷能力;不喜歡頂嘴的孩子,只有24%的孩子長大後能夠自我行事,但是依然喜歡依賴他人。

所以在哈佛大學從教的育兒專家Pamela Li認為孩子頂嘴並不一定是壞現象!除了孩子獨立性格的差異以外,在情緒調節能力上,頂嘴的孩子和不頂嘴的孩子差別也很大。

心理學家表示,孩子頂嘴是因為內心的無助和困惑,認為自己權利被剝奪無力反抗,用頂嘴來找到心理平衡,這其實是一種情緒的調節,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情商更高,活得也不憋屈。

其實這是一種情緒調節的方法,但如果不頂嘴的孩子面對這種權利被剝奪的狀況,內心也有無助和困惑卻選擇壓抑,看似是懂事兒的表現,其實是對性格的壓抑。

這種孩子可能是為了討好父母選擇隱藏自己的情緒,也可能是恐懼父母,總之他們不擅長表達情緒。這也暗示著將來他們可能成為老好人的角色,或者是不懂表達情緒、情商不高的人。

德國心理學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表示:「隔代人之間的爭辯,對於下一代來說,是走上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

但不得不承認,大多數家長面對孩子頂嘴第一反應都是「這孩子翅膀硬了!」我們鼓勵孩子強調自我,同時也要維護父母這個角色的尊嚴,必須讓孩子敬重我們。我在李玫瑾教授的演講中,總結出3步應對方法。

首先是冷處理,面對孩子頂嘴,對孩子表達我理解你很生氣,但是你這種表達方式不對,我們都冷靜一下,一會再說!其次,教孩子學會表達情緒,當自己不滿的時候,要讓孩子直接說出媽媽你這麼做,我很不開心,而不是你是一個專制的媽媽!最後,你可以告訴孩子,你可以用語言說服我,而不是頂撞我!

如果你能做到這三步,不但學會讓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學會如何表達情緒,還能幫助孩子建立邏輯關係,還能完善孩子的性格。李玫瑾教授一直強調,孩子3-6歲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期,父母要下功夫把孩子培養成樂觀、自信、懂得情緒管理的高情商孩子。

最後我為所有粉絲分享2套,塑造孩子好性格、好習慣的書籍。第一套是來自原創早教領導品牌歪歪兔的《歪歪兔全情商彩圖注音讀本》,這是一套銷量已經累計超過5000萬冊的兒童教育書籍,我給孩子看這套繪本的時候,就感覺在情商培養的教育方法上特別專業。

這套書一共共分為8冊,包含了行為習慣、性格教育、情緒管理、品格教育、逆商教育、社會交往教育、財商教育、性教育。可以說包括了孩子成長的方方面面,性格教育這冊書致力於把孩子培養成樂觀、自信、開朗的孩子,與李玫瑾教授的觀點很像,她曾經說過,我寧願我的孩子不上明白大學,也要他活得快快樂樂。

當然性格是基礎,想要一生活得快快樂樂,還需要良好的情緒管理,當遇到困難、壓抑情緒的時候如何表達、如何釋放就需要情緒管理的能力。當遇到人生的挫折很容易打消自信心,不知道如何跨越的時候,就需要逆商幫孩子走出來。所以我認為這套書非常實用,分享給所有家長。

除了培養性格以外,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也是塑造好性格的基礎。這也是歪歪兔旗下的書籍《歪歪兔獨立成長童話系列》,10冊書有10個好習慣的培養。包括做作業不馬虎、上課集中聽講、做事不拖拉、不找藉口。

還包括遇到困難別放棄、找到自己的閃光點、做事細緻、勇於表達、學會和別人分享、不要盲目聽信別人的話。是針對學齡前孩子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好幫手!

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身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所以說當孩子頂嘴時,請淡定一些,看一看是不是自己出了問題!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坦言:愛頂嘴和從不頂嘴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差異會很大
    不同的性格造就孩子不同的人生。性格會影響這孩子的行為舉止,思維方式,而這些都會影響的孩子的生活方式,學習態度。李玫瑾教授曾經多次在多個場合表示,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和塑造的最重要階段,孩子85%~90%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在這段時間形成的。不同的環境塑造不同性格的孩子。
  • 李玫瑾直言:愛頂嘴和從不頂嘴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差異會很大
    不同的性格使孩子們的生活有所不同。性格會影響孩子的行為和思維,從而影響孩子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態度。李玫瑾教授多次提到,3-6歲是塑造和塑造孩子性格的最重要步驟,在此期間,孩子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的形成達到了85-90%。根據環境的不同,會形成不同個性的孩子。一些孩子的父母會發現他們喜歡頂嘴。當父母說一句話時,他會有無數巨話反駁你。
  • 李玫瑾教授:愛頂嘴和不愛頂嘴的孩子,長大後性格有很大差距
    李玫瑾作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對青少年以下孩子的心理問題有深入的研究和了解。李玫瑾教授的講座也講述了很多關於教育孩子的問題。家長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可以乖乖的,這就涉及到了頂嘴的問題,不少的孩子都特別愛頂嘴,尤其是在青少年的叛逆期中,頂嘴頂得格外厲害。每次一頂嘴,父母和孩子之間就必然會吵架,實在是讓人頭疼的不得了。
  • 愛頂嘴和不敢頂嘴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差異明顯,家長別不在意
    張女士鄰居家的兒子也和張女士的兒子差不多大,鄰居是一個脾氣非常暴躁的人,面對孩子做錯事情,張口就打罵。而鄰居的兒子只能在一旁默默不作聲。其實小時候"愛頂嘴"和"不敢頂嘴"的孩子,在長大之後性格還是有明顯差異的,家長要極其重視。
  • 愛頂嘴的孩子和不頂嘴的孩子,長大後差異明顯,父母別不在意
    孩子們的性格一旦在小的時候形成了,就很難改變。同時,孩子們的性格有時候在他們的言行舉止上都會有所體現,例如有些孩子喜歡頂嘴,有的孩子則比較順從,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孩子的不同性格。01愛頂嘴的孩子和不頂嘴的孩子,長大後差異明顯小麗生育了兩個孩子,一個女兒一個兒子。
  • 愛頂嘴和不愛頂嘴的孩子,長大後人生大有不同,父母要留心
    3歲後,隨著孩子意識的逐漸清晰,會擁有屬於自己的性格,這個性格不是天生的,不同的生活環境、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同的興趣愛好都會影響孩子的性格。愛頂嘴和不愛頂嘴的孩子,長大後人生大有不同,父母要留心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講一些大道理,這時會出現「頂嘴」的情況,不管父母說什麼,孩子總是會反駁回去,也會有另一種情況發生,有的孩子不管父母說什麼都乖乖地聽著,從不和父母頂嘴。這樣「兩極分化」的態度,也反映了兩種孩子今後不同的人生,父母要多留心。
  • 教育專家曾言,愛頂嘴和從不頂嘴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差異會很大
    教育專家曾言,愛頂嘴和從不頂嘴孩子,長大後性格差異會很大其實不同的性格造就孩子不同的人生這句話在育兒雜誌上出現過,性格會影響孩子的行為舉止語言方式,思維方式,而這些都會影響的孩子的生活方式,學習態度,孩子性格其實非常重要,性格影響人生未來這樣列子在我們生活中會遇到很多很多,有很多人性格不好未來或者工作中會影響到家庭
  • 「愛頂嘴」和「不頂嘴」的孩子,將來性格差異大,父母別不當回事
    原來在兩個孩子小的時候,面對父母的說教卻有著不同的反應,大兒子比較倔強,每次都會和我閨蜜頂嘴,然後把我閨蜜氣的半死,自己也愛頓揍;而小兒子就比較聽話,每次被教育的時候都是全盤接受,不會說一個「不」字。但是如今長大後的兄弟二人,性格上的差異非常大,愛頂嘴的老大日子過得風風火火,不僅自己創立了一家公司,而且還很有自己的想法;而小兒子卻恰恰相反,生活平淡無奇,工作也是一個小員工,雖然聽話懂事,但是也沒有一點要升職的跡象。
  • 愛頂嘴和幾乎不頂嘴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差異會很大,家長要留心
    孩子的性格往往能夠影響孩子的一生,對於大多數父母來說,都希望自家孩子乖巧懂事,都希望孩子將來不和自己頂嘴,不與父母長輩對著幹,那麼愛頂嘴的孩子與不愛頂嘴的孩子長大了會有什麼不同呢?一、愛頂嘴的孩子1.以自我為中心從小喜歡和父母頂嘴的孩子大多數比較有自己的想法,當和父母意見觀點不同時,孩子大多數會反對父母,和父母頂嘴,這樣的孩子長大後眼裡容不得半點沙子,並且以自我為中心,當別人對自己不友好時,孩子會用力的進行反擊,還捍衛自己的尊嚴。
  • 愛頂嘴和不頂嘴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差別很明顯,家長越早重視越好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常言道,龍生九子各不相同。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性格,在行為上也會有不同的表現,有的喜歡與父母頂嘴,有的則比較溫順聽話,而且孩子在長大後這種差異更為明顯。上學後,兒子不是與老師頂撞就是和同學發生糾紛,學習成績也很差,一度還有厭學情緒。反倒是女兒學習非常努力成績一直很好,現在年齡長大一點後更加地懂事,有時間還會給父母分擔家務照顧弟弟,是人們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沒想到姐弟之間性格居然會有這麼大的差別。那麼,「愛頂嘴」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嗎?
  • 「愛頂嘴」和「不頂嘴」的孩子,性格差異太大,家長要引起重視
    很多父母都對愛頂嘴的孩子感到十分頭疼,因為不管父母們說什麼他都聽不進去。但是很多父母在感到頭疼的同時,卻沒有採取任何行動去幫助孩子改變。因為父母們覺得孩子愛頂嘴是一件很正常不過的事情,等孩子長大後他們自己就會懂。就是父母們的這種心理才導致了孩子在長大後變得十分叛逆。
  • 《隱秘的角落》說出事實,愛頂嘴和不頂嘴的孩子,長大性格差異大
    媽媽看起來很關心兒子,對兒子很好,但言語和動作不容反抗,是很強勢又很愛訴苦的女人。朱朝陽養成了不和媽媽頂嘴的性格,但眼神中流露出來的是對媽媽的反抗,壓抑的情緒轉變成「黑化」,讓他的媽媽難以相信。如何對待孩子,教育孩子,永遠是一堂上不完的課題。有的孩子不需要責罵,自己就懂得體諒家長,有的孩子責罵無數次,也是一耳進一耳出。而孩子們被罵之後不同的反應,也會影響到他們長大以後的性格。
  • 家有愛頂嘴和不愛頂嘴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完全不同,家長別大意
    有兩個好朋友,那天在一起分享自己的兒童經理,靜靜和玲玲是同齡的好閨蜜,有一次說起來自己兒童時期的經歷:靜靜現在的事業很成功,是一名公關外交經理,但是靜靜說從小的時候就喜歡頂嘴,特別是和父母,當然不是無緣無故的頂嘴,當父母或者老師、同學有冤枉他的情況,他就會還嘴回去,之前很多同學都不和他一起玩,在父母和老師眼裡,自己也是個不好好學習的反面教材。
  • 「頂嘴」和「不頂嘴」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差異明顯,家長別不在意
    大多數小孩子都是很調皮的,而且經常惹惱父母,除此之外,犯錯誤更是常見的,因此,孩子由於自身的錯誤行為自然是少不了挨罵的。而對於父母親的教育,不同孩子的表現是不一樣的。有一些小孩子在小小的年紀就非常喜歡頂嘴,當父母教育他們的時候,他們會不滿意,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 李玫瑾:孩子愛頂嘴,首先就是父母不合格,3句話讓孩子不再頂嘴
    在家庭日常教育裡,家長們都希望自己能有一個聽話懂事又不頂嘴的好孩子,但現實好像並不總是和理想的期待一樣,孩子有自己的性格,有自己的思想,面對違背自己想法的事時,孩子可能選擇頂嘴。李玫瑾教授送大家三句話,不打不罵,你的孩子也能變得聽話,不愛頂嘴。當孩子頂嘴時,父母學會說3句話,對孩子的幫助很大。
  • 你家孩子愛頂嘴還是不頂嘴?心理學家直言:長大後性格差距很大
    1、多鼓勵孩子萌媽經驗說V孩子長大之後的性格如何,其實能從他們的行動中就能知道一二,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免不了要訓斥他們,但孩子在被父母訓斥之後,做出的反應也是不一樣的。心理學家直言:孩子愛頂嘴還是不愛頂嘴?長大之後的性格差距很大。你家孩子是哪種行為呢?
  • 愛頂嘴和不頂嘴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差異非常大,家長可別不當回事
    每一個小朋友骨子裡都會帶有一種叛逆感,有的小朋友可能表現得不是那麼的明顯,而有的小朋友這種性格則會尤為的突出,最普遍的表現是在喜歡頂嘴上,而針對小朋友的這一種調皮現象。有很多的爸爸媽媽都會感到非常的苦惱,甚至有的大人會覺得愛頂嘴的小朋友是沒有教養的表現,而且如果是在外表現出這一特徵會讓爸爸媽媽覺得很丟人。
  • 孩子愛頂嘴和不愛頂嘴,長大後差距有多大?父母別不當回事
    這才短短幾天,由於受到了奶奶的溺愛,樂樂就從一個小紳士變成了愛頂嘴的孩子,媽媽十分苦惱,孩子變得愛頂嘴了,也開始後悔當初讓奶奶幫忙帶了。很多孩子天生一副伶牙利嘴,不管家長說什麼話他們都能頂上兩嘴。在很多父母心中,這樣的孩子是聰明的,但如果形成愛頂嘴的習慣,長大後很可能就會形成一些負面影響。愛頂嘴和不愛頂嘴的孩子,長大後區別有多大?
  • 孩子愛頂嘴怎麼辦?李玫瑾:父母學會說這3句話,孩子將來更優秀
    家長在帶娃過程中,有快樂也有痛苦,比如,孩子漸漸長大,在不知不覺中愛與家長頂嘴,把寶爸寶媽們氣得頭腦發熱。 但是許多家長對於孩子愛頂嘴這個壞習慣還真是沒辦法,只能一次又一次被熊孩子得逞。
  • 孩子愛頂嘴,是家長不合格?李玫瑾教授:送你3句話讓娃不再頂嘴
    01孩子愛頂嘴,是家長不合格?李玫瑾教授:送你3句話讓娃不再頂嘴相信不少家長都經歷過這樣的情景,平時在管教孩子時,他們非但不聽還總是以各種理由來"堵"父母,言語之中振振有詞,有時讓人覺得哭笑不得,有時又讓父母覺得很生氣。其實孩子頂嘴是叛逆的表現,也是不服父母管教的體現。那麼這種狀況是否是父母不合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