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妹與恐龍》:關於辣妹我們知道得夠多了,來聊聊恐龍吧!

2021-01-16 vlog睿媽生活

《辣妹與恐龍》這部4月新番正如其名,描述名為「楓」的辣妹在喝醉酒後,不小心把恐龍帶回家一起過生活的故事。在這充滿日常與無釐頭的故事中,卻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用睿媽表示的話,大概是這樣:

這問題雖然亂七八糟,卻有種遠古的浪漫。恐龍化石在1677年被發現時,被認為是和蜥蜴相近的物種,日後理查歐文(Richard Owen)爵士於1842年創立了「恐龍」(Dinosauria)這個字詞來定義這些古生物,英文原意是「恐怖的蜥蜴」。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恐龍化石在各地被發現,科學家也開始逐漸發覺這群動物的高度多樣性。換句話說,要了解恐龍,就要進一步建立新的分類將之區隔,再逐一研究。本文認為,沒有了解恐龍,就無法正確地看懂《辣妹與恐龍》。本文將從《辣妹與恐龍》中透過觀察恐龍的行為、型態、食性等,根據現有的科學研究,推測該恐龍可能的種類。更重要的是,光是「無法了解恐龍」這點,對於全世界的恐龍迷來說簡直是一種恥辱,不能再忍了。關於辣妹我們知道的夠多了,來聊聊恐龍吧!

恩,就是這隻。

在《辣妹與恐龍》,楓跟筆者有著同樣的疑問,但她知識管道有限,只好趁超商打工時看恐龍雜誌、向打工前輩田口小姐詢問恐龍的情報,到她家中查看圖鑑,但發現找不到一模一樣的恐龍,這也難怪,畢竟圖鑑上的恐龍是想像出來的,真正的模樣為何沒人見過。因此我們的討論必須繞個圈,先知道學理上是如何辨別恐龍的,才有可能從中找出最有可能的種類。而其中,有幾個關鍵點有助於我們辨別《辣妹與恐龍》中的恐龍為何。

《辣妹與恐龍》第03話

爬蟲類?鳥類?恐龍的身世之謎

1860年代,英國生物學家赫胥黎開始研究鳥類起源之謎。達爾文於1859年出版《物種起源》幾年後,德國的採石工人劈開一塊石灰巖板,發現裡面有1億5000萬年前的骨骼。它有類似爬行類的利爪和長尾,羽毛和翅膀卻像鳥類,赫胥黎把它命名為「始祖鳥」,並發現它與細顎龍屬(Compsognathus)之類的小型食肉恐龍有著不可思議的相似度;由於細顎龍也約在同時期登場亮相,赫胥黎因此提出一項激進的想法:鳥類是恐龍的後代。但自理查歐文創立「恐龍」這個字詞以來,大多數人都認定「恐龍=恐怖的蜥蜴=爬蟲類」這樣的論述,往後這項爭議在正反兩端來來回回擺蕩了100年。

但近年來,鳥類由恐龍演化而來成了古生物學界的普遍共識。古生物學家Stephen L. Brusatte更是認為,鳥類本身就是恐龍。支持這項說法的證據有:始祖鳥的存在(儘管後來證明,始祖鳥亦非鳥類,而是介於有羽毛恐龍和鳥類之間的過渡物種)、懷孕恐龍身上擁有與鳥類相同的「髓質骨( medullary bone)」(其主要功用為貯存鈣質,以作為爾後蛋殼的主要原料)、在中國遼寧及其他地方發現了有羽毛的恐龍化石等等、到了2010年代,因為孔子鳥等現代鳥類和鳥型恐龍間的過渡物種也相繼被發現、填補了原本化石材料上的空白,從鳥類基因庫內的分子生物學推斷,也完全確定了「鳥」和「鳥型恐龍」之間的演化關係。

回到《辣妹與恐龍》,也同樣可觀察出恐龍與鳥類的親近。在第3話的恐龍頻道中,我們看到恐龍並不害怕鳥類,甚至餵食它們,但對於爬蟲類(蛇)、哺乳類(貓)較為害怕。

《辣妹與恐龍》第03話

《辣妹與恐龍》第01話

《辣妹與恐龍》第04話

另外在第4話,楓半認真地拿著剪刀對恐龍說,「恐龍應該就跟蜥蜴一樣,尾巴斷了還會再長回來。」此時的恐龍露出了驚恐的表情,顯示出它與蜥蜴是不同的。在第5話恐龍跟楓一起跨年倒數時,更是從窗外跳了出去。這是否是恐龍渴望(像鳥類一樣)飛翔的證據呢?

《辣妹與恐龍》第05話

這些都一再說明了,這隻恐龍與爬蟲類相去甚遠。但在《辣妹與恐龍》中,恐龍並沒有羽毛、髓質骨等特徵(又或者說,我們尚未觀測到),是否可歸納為鳥類的祖先,仍有待進一步的檢驗。

蜥臀目(Saurischia)與鳥臀目(Ornithischia)之分

時間來到1888年,英國古生物學家哈利希裡(Harry Seeley)建立了以骨盆形式作為依據的分類方式,將所有的恐龍區分為蜥臀目(Saurischia)與鳥臀目(Ornithischia)兩大類,開啟了當代恐龍分類的濫觴。於是獸腳類和蜥腳類恐龍基於骨盆的形式較類似原始的爬行動物而被併入蜥臀目底下,鳥臀目則被認為是另一個獨立的演化支。

區分恐龍是蜥臀目或鳥臀目十分重要,鳥臀目恐龍可分為鳥腳類(Ornithopods)如禽龍、鴨嘴龍;甲龍類(Ankylosaurus)如楯甲龍;厚頭龍類(Pachycephalosauria )如厚頭龍;以及角龍類(Ceratopsia)如三角龍等。蜥臀目可分為獸腳類(Theropods)和蜥腳類(Sauropodomorphs),前者包括我們熟悉的暴龍,後者包括長頸的雷龍和梁龍,現代鳥類亦是在蜥臀目的分類下。總而言之,若楓能帶恐龍去做一次X光檢查,相信對於該恐龍的辨識會有很大的助益。

恐龍的食性辨別

《辣妹與恐龍》的主軸之一,正是兩者互動的日常,當然也包含進食。我們從這些片段得到了寶貴的研究資料。第1話時,楓原本把恐龍當成貓一般的寵物,想讓它吃貓罐頭(原料多為魚、肉類),恐龍拒絕並且想吃楓正要吃的泡麵,儘管泡麵中也含有豬肉萃取物,但可從中得知恐龍對肉類的興趣不高。在第5集,更是吃了蕎麥麵。

另一個值得觀察的地方是,恐龍到楓打工的便利商店吃關東煮,它吃的是雞蛋、蘿蔔、蒟蒻。但我們絕不能據此推測,這隻穿越時空到令和的恐龍就是一隻偷蛋龍(Oviraptor)。當初Henry Fairfield Osborn在敘述偷蛋龍時,以為偷蛋龍正在偷竊原角龍的蛋,但根據Philip J. Currie在1996年的研究,偷蛋龍當下極可能是在保護自己的蛋,而後面研究亦證實了偷蛋龍屬的母恐龍有在巢邊孵蛋的行為,換句話說,偷蛋龍正好相反,是一隻「護蛋龍」。至於恐龍會吃蛋嗎?目前還沒有相關發現。但在《辣妹與恐龍》中,答案是肯定的。

恐龍到辣妹打工的便利商店吃關東煮這邊還有一個有趣的地方:這是一隻拒吃辣味香腸的恐龍。是排斥辣味?還是排斥肉類?我們不太清楚,但到了第5話,恐龍吃了一口新年擺飾的門松,雖然它最後吐掉了,可能是植物演化導致恐龍吃不下、又或是松木的針葉並非它過去的食物;這揭示了該恐龍可能是植食性動物。

綜合討論:恐龍可能是?

綜合以上的論述以及在《辣妹與恐龍》中觀察到的恐龍型態,我們導出該恐龍有以下特徵:

兩腳行走。為雜食或植食性。前肢有5趾、後肢卻只有4趾。身高矮於人類,從比例來看應介於80-120公分高。沒有尖角、裝甲、尾槌、頭瘤等特徵。符合這些以上條件的恐龍有:

稜齒龍屬(Hypsilophodon)

稜齒龍的骨架模型

這是最有可能的屬,雖然稜齒龍是直到白堊紀才出現的恐龍,但它符合了上述提到的所有條件,保留了手掌有五個指骨,每個腳掌有四個指骨這種原始特徵。正如其名,這種恐龍有著稜狀的牙齒。有可能像鹿一般咀嚼低矮的植被。可惜的是,《辣妹與恐龍》中並沒有看到恐龍的牙齒。

板龍屬(Plateosaurus)

板龍是最早被命名的恐龍之一,是三疊紀晚期出現的恐龍。長頸部的特徵與我們在《辣妹與恐龍》觀測到的恐龍類似,而且同樣也是植食性恐龍。但板龍的大小與動畫中的恐龍相去甚遠。

班龍屬(Megalosaurus)

班龍是生存於侏羅紀中期歐洲的肉食恐龍,又稱為「巨齒龍」。這張修復圖與該恐龍之極度相似。但由於《辣妹與恐龍》中我們看不到恐龍的牙齒,很難斷定恐龍是否為巨齒龍。如果單憑藉想像圖與其相似來下定論是很危險的。

禽龍屬(Iguanodon)

禽龍為大型植食性動物,但由於禽龍是最早被發現的恐龍之一,古生物學者至今仍努力為之進行分類,也因為許多恐龍與禽龍相似、實際大小也與動畫中的恐龍相去甚遠,跟上述班龍的討論一樣,只能說是有著形態上的類似。更何況,禽龍最大的特徵-尖銳拇指並沒有出現在《辣妹與恐龍》中。

結論:我們需要更多的《辣妹與恐龍》,為了研究用途。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辣妹的許多想法是錯誤的。比如她認為恐龍跟蜥蜴一樣,認為恐龍應該吃肉(辣味香腸、貓罐頭)、認定恐龍是從侏紀穿越到令和…都不足以採信。

這個研究最大的障礙就跟目前所有古生物研究遇到的障礙相同-缺乏更多的觀察、紀錄與發現。我們需要更多的《辣妹與恐龍》,為了研究用途。比如我們最想知道的骨盆形狀與牙齒,要等楓帶恐龍去照X光才能得知,對於食性我們有一些歸納性的整理,但也沒有肯定的答案。只能用它吃過的食物(拉麵、蒟蒻、蘿蔔、門松、雞蛋等)來推測恐龍可能為植食或雜食性。我們亦無法解釋這隻恐龍為何擁有智能、能使用筷子之類的工具、能玩牌聽懂人話、甚至可以進行牌局、到神社參拜的高度智慧。太謎了,恐龍的存在不論在《辣妹與恐龍》或是這個世界都是一團謎。本文說穿了,或許只是匯整可疑的觀點將之歸納,讓後續的研究者持續鑽研,但只要有這種向真實前進的意志,即使這次失敗,我們終究會達到目標吧。

相關焦點

  • 新番點評:漫改新番辣妹與恐龍
    辣妹與恐龍,2020/04,漫畫改編。今天給大家講個……非常迷的一部作品:辣妹與恐龍;標題看著還行,就是妹子x恐龍的治癒日常唄,不過這畫風真心勸退啊。。。不過本著不放棄每一部動漫的聖母原則,刺蝟我打開了第一集:用心品味之後,果然還是沒有改變之前的想法……故事由某日睡得翹毛的辣妹講起,說是這妹子某天晚上出去浪,喝斷片之後,迷迷瞪瞪回到家,第二天醒來之後……發現家裡跟回來一隻流浪恐龍?!哎,槽點很多不知從何說起……總而言之,這恐龍的真是簡約線條,單一色彩啊?!
  • 四月新番:美女家住了頭恐龍,完全可以當寵物養!
    在今年即將開播的四月新番裡,有一部相當搞笑的新番,名字叫《辣妹與恐龍》,這是一部漫畫改編的動畫,劇情圍繞辣妹楓與恐龍的日常生活展開,是一部充滿了笑點的日常番;另外從情報上得知這部漫畫不僅動畫化,而且還會出真人版,不過對漫迷來講還是看動畫版的好些。
  • 中國最野性辣妹の進化史
    響應廣大辣妹的心聲,今天就給大家再來一波,靜靜子20多年風流史,咱從頭細說。 1993年,劉曉慶給姜文拉來投資拍攝《陽光燦爛的日子》,靜靜成為了那個百裡挑一的「米蘭」。
  • 《辣妹甜心》曝海報 吳宣萱常立琳「交換人生」
    由陳凌執導,演員吳宣萱、常立琳、盛英豪、賈超、黃一嘉共同出演的校園喜劇電影《辣妹甜心》於今日曝光了一組人物海報,海報中的兩位女主角俏皮可愛,辣妹與甜心的碰撞反差感十足,趣味的「混搭」風讓不少觀眾對這部電影十分期待:「不知道交換人生後的兩個人會發生怎樣有趣的事
  • 維多莉亞談離開辣妹組合:是「改變一生」的時刻
    來源:新浪娛樂維多利亞辣妹組合新浪娛樂訊 據外媒報導,為了給自己的生活增加更多情趣,維多莉亞·貝克漢姆(Victoria Beckham)做出了決定性的告別。在最新一期英國《時尚》雜誌上,前流行天才成員、如今的時裝設計師維多莉亞坦誠談起2001年離開辣妹組合的決定。貝嫂在公開信中說:「記得多年前,我看著親愛的朋友埃爾頓·約翰(Elton John)在拉斯維加斯的舞臺上演唱《Tiny Dancer》,好像第一次領悟到,唱歌對他而言就像氧氣不可或缺。那是一個改變一生的時刻——雖然我喜歡唱歌跳舞,但卻並不是我激情所在。」
  • 我們終於知道恐龍的屁眼長什麼樣了
    這是一個令人好奇的問題,目前古生物學家基於最新恐龍化石獲得了答案。  美國鹽湖城自然歷史博物館館長萊利·布萊克稱,在我從事古生物學記者的職業生涯中,我一直想知道:恐龍的屁眼長什麼樣?當我撰寫關於恐龍生物學的《我心愛的雷龍》一書時,在關於繁殖的一個章節中探索分析了侏羅紀時期恐龍的生活真相。
  • 我們終於知道恐龍的菊花長什麼樣了!
    當我撰寫關於恐龍生物學的《我心愛的雷龍》一書時,在關於繁殖的一個章節中探索分析了侏羅紀時期恐龍的生活真相。迄今尚未發現一個保存完好的恐龍屁眼結構,一些恐龍模型和雕像也經常會出現關於恐龍「菊花」位置的爭議,某些錯誤的「菊花」位置會導致恐龍便秘。
  • 74歲黃百鳴夜店嗨唱3辣妹相伴
    搜狐娛樂報導,黃百鳴當天凌晨在夜店享樂,身旁還有年輕女子與他貼臉熱聊,桌子上擺著各種酒,黃百鳴手裡拿著麥克風,顯然是還沒唱夠。在昏暗的燈光下,依然能看出黃百鳴面色紅潤、目光如炬,未見一絲疲憊感。目擊者爆料,當晚共有三名美女圍繞在黃百鳴身邊,清一色都穿超短褲露出雪白大腿,其中一名辣妹一直坐在黃百鳴身旁,黃百鳴時不時地湊上前與她近距離聊天。不過黃百鳴從頭到尾都正襟危坐。
  • 我們終於知道了恐龍的屁眼是什麼樣子
    我們很少能看到恐龍身上柔軟的肌肉和組織,我們了解鸚鵡嘴龍的方式和其它古生物一樣,都是通過化石,而化石通常能保存骨骼,而皮膚和其它軟組織在恐龍死亡後容易腐爛,不容易被保留下來。 不過也有罕見的所謂「木乃伊」恐龍出土,恐龍身上的軟組織能夠提供最真實的細節。
  • 如果《侏羅紀公園》成真,你願意養哪種恐龍?
    它整天惹是生非,卻跟皇后區的黑小子們合得來。每當他們唱起饒舌音樂,它都會跟著一起舞動。有些時候人們也會用角鼻龍來追蹤,不過效果不是很明顯,它們總是感冒。別問我為什麼,隨便翻開一本恐龍的科學書、科普書甚至幼兒讀物,只要上面有彎龍一定會有恐龍在咬它,所以你知道它有多美味了吧。肯德基、麥當勞、漢堡王,各個快餐店都愛它愛得不得了。
  • 鳥類:帶毛的恐龍是我們的祖先
    答案是——恐龍。早在1.6億年前,最早的鳥類就已經出現了。在我們印象中,恐龍可是個大傢伙,龐大的阿根廷龍身長可達40米,它的一截腿骨就有2.5米高,把它的大腿骨豎直放在家裡,差不多就能夠到房頂啦。進化成鳥類的當然不是這些大塊頭,而是一些身上長有羽毛的小型恐龍。科學家發掘出了很多遠古化石,這些化石就是那些帶毛恐龍留下的證據,告訴我們鳥類確實是由它們進化而來的。
  • 歐陽娜娜第一次被誇辣妹,她下意識反應太激動,陳偉霆嚇得不敢亂動
    歐陽娜娜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是甜美的,乖巧的,十分軟萌的,可這一次陳偉霆是罕見地誇歐陽娜娜穿的很辣妹,原以為歐陽娜娜聽了會很害羞會反駁,可沒想到她的反應遠比我們想像中激動得多。
  • 認識恐龍,這一本就夠了
    說起恐龍,我的第一反應就是《侏羅紀公園》裡的那些出逃的恐龍,它們讓世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讓那些試圖通過它們獲利的人得到了應有的懲罰。當時我就在想,如果恐龍沒有滅絕,那我們現在會是什麼樣子,會有我們的生存空間嗎?
  • 揭秘史前「恐龍天敵」,據說一口能吃掉一隻恐龍,專家:你想多了
    儘管如此,人類對恐龍滅絕的探索從未止步,然而,澳大利亞科學家研究發現,在遠古時代有種體型非常龐大的青蛙一口吃掉一隻恐龍,還是它的天敵。乍一看還真的覺得是無稽之談,在7000萬年前,哪有動物的體型能夠比恐龍還大,要知道有些恐龍的體型已經超過50米,許多動物在他們眼裡都是小螞蟻,即便它們能夠把恐龍吃掉,那也得一口口的啃,一口吞掉實在是太誇張了。
  • 辣妹探店
    閒逛之餘,辣妹在解放碑找到了一家「古州萬城」重慶小面,門口這位拉小提琴的美女成功吸引了我。透過玻璃門望進去,裡面古色古香的裝修風格讓我突然明白,原來吃麵也可以在這麼高大上的地方進行。北方多為拉麵,顧名思義用手拉制而成,拉麵要做得軟滑但有韌性,絕非易事,需對力度控制得宜,剛中帶柔,才能做出佳品。反觀南方麵條,卻重柔中帶剛,關鍵在於做面時的力度,麵團和好後,利用人體的彈跳力以大竹壓之,麵團壓簿,最後切成麵條。
  • 關於恐龍的電影,你知道多少?
    關於恐龍的電影,你知道多少?大家都看過侏羅紀世界等恐龍電影,小時候看過的恐龍大片現在還深深的刻在腦海裡,很多人小時候都喜歡恐龍,還不停地詢問大人恐龍是怎麼滅絕的。小編為大家找到恐龍電影大全裡這十部評分很高的電影。
  • 在淘寶花28塊搞定了整套辣妹穿搭,get卡戴珊同款後……就這?
    缺:版型有些問題,大胸穿得時候容易往上縮,需要不停地往下拽。這件大露背的上衣到手個人沒有很喜歡,買來拍拍照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也就30塊錢,所有的問題看在價格上都能忽略。衣服本身的設計都是跟圖片上一樣的,但是面料薄到極點,只能誇我們攝影師太會拍了,把一件我沒辦法穿出門的裙子拍成了這樣。優:上身效果還不錯。缺:面料薄、線頭多、沒有型,就40塊錢喝杯喜茶不香嗎?
  • 鳥類:帶毛的恐龍是我們的祖先
    答案是——恐龍。早在1.6億年前,最早的鳥類就已經出現了。在我們印象中,恐龍可是個大傢伙,龐大的阿根廷龍身長可達40米,它的一截腿骨就有2.5米高,把它的大腿骨豎直放在家裡,差不多就能夠到房頂啦。科學家發掘出了很多遠古化石,這些化石就是那些帶毛恐龍留下的證據,告訴我們鳥類確實是由它們進化而來的。說到羽毛,這估計是鳥類最顯著的特點了。鳥類的羽毛五彩斑斕,把鳥兒裝點的非常美麗。從形態上區分,鳥類的羽毛有片狀的正羽和蓬鬆的絨羽兩種。在鳥類身體表面、翅膀以及尾巴上,覆蓋著片狀的羽毛就是正羽。
  • 資深辣妹教授夜店暗語 開泡吧車讓你"滿分上頭"
    ,上頭、下頭、嚶嚶、行情王這些夜店暗語都是什麼意思嗎,且聽兩位夜店資深辣妹給你深入細緻講解。。。 當然了,去夜店行頭要備齊,想要撩到中意的人,還需要開合適的泡吧車去才行。推薦幾款能在夜店外就讓人嗨起來的新車。先來一輛基本款的小跑,寶馬Z4。這樣的小跑適合小鮮肉。車身短小精悍,軟頂敞篷夠拉風,LED大燈在夜晚的街上很搶眼。這樣精緻的小跑,適合泡吧之後再出去兜個風。最關鍵的是,50萬左右的價格,算是比較「親民」了。
  • 我們是怎麼知道恐龍長什麼模樣的?
    我們在博物館裡已經看過足夠多的霸王龍模型,也瀏覽過手繪或數碼成像的霸王龍圖像,因此在看到這種掠食性恐龍的時候,你可以一眼就認出它來。但是,你如何能確定霸王龍的樣子呢?在現實生活中,從來沒有人見過它們,即使保存最完好的骨架化石往往也只有90%的完整性。被稱為「古生物藝術家」的專家們的確會根據確鑿的證據(骨頭、羽毛和皮膚碎片等)來進行再創作,但也經常需要在已有信息的基礎上做出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