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是世界上最有意思的存在,卻也會製造出悲傷,生死矛盾就是如此。世界上的人口數以億計,新生命誕生的同時,也有人悄悄離世,上演著一出出人世間的悲喜劇。面對生死離別,最無奈地就是沒有看到親人最後一面,留下一生遺憾。也有些人由於迴光返照的出現,能和親人見上一面,帶著幸福離開。為什麼有些人會有迴光返照,而有的老人臨終前卻沒有迴光返照?
迴光返照,實際上是人體的一種特殊應激反應。人的大腦是在最後一刻停止運轉的,在其他器官即將走向衰竭時,信號會傳給腦部的中樞神經。為了最大限度挽回機體的各項功能,中樞神經系統會調節身體參與的能量以及激素物質,使得身體維持暫時的運轉。此時,一直累積在身體中的三磷酸腺苷就發揮了作用,不斷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用以維持身體的正常運轉,人就會出現短時間的清醒,言語功能基本恢復,食慾也能逐漸增加。
當然,這種情況並不能持久,一旦身體中存在的三磷酸腺苷消耗殆盡,也就沒有了能量來源,最終會走向消亡。迴光返照的持續時間也就因人而異,有人是幾小時,也有人可能持續二十多個小時。迴光返照是否會在老人身上出現,也是有條件的。第一身體內有充足的三磷酸腺苷等釋放能量的物質,第二大腦並不存在缺陷。如果滿足了這兩個條件,迴光返照出現的生理條件已經具備了,另外就是精神上的條件了。
迴光返照的出現,需要具備哪些精神上的條件?
這和老人的主觀心理有著很大的關係,內心有未了心事以及有迫切想見的人,迴光返照出現的可能性就會增大。否則,即便具備了生理上的調節,迴光返照也難以出現。這一點也是可以理解的,一個對生活並不滿意的老年人,本身就沒有強烈的求生欲望,迴光返照之後又能幹什麼呢?
對於子女或者家屬而言,要想不給自己留下遺憾,能夠最大限度地爭取和家人相聚的時間。迴光返照顯然成為了最後的希望,為此在平時生活中就要儘量給老人營造幸福的生活環境,多多陪伴老人,讓他們對生活充滿信心。如此一來,在最後時刻才不至於留下遺憾。
當然,迴光返照的時間畢竟有限。作為子女或者親屬,還應該對人臨終前的一些生理反應早做了解。首先觀察其吐出來的氣,看哈到掌心的氣是否是涼的;其次看大小便,糞便顏色是否已經轉變為白色,小便氣味中是否有濃濃的酸味;再看耳鼻,耳朵是否已經變得乾枯,鼻子是否已經歪斜。若是有了這些情況,也應該花點時間多陪伴老人。
曾經聽人說,人到臨終前出現的迴光返照,是因為捨不得自己的親人。其實也有點道理,至少從精神因素上來講是這樣。也有人會問,迴光返照是否存在救活的希望。從生理因素來看,並非是沒有可能的,至少能夠為一些身患重疾的人,留有更多的救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