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說寶寶滿月要「挪窩」到姥姥家,真不是迷信,科學解釋為娃好

2021-01-08 育兒秘籍

文|秘籍君

我一個朋友昨天剛滿月,原本是一件喜慶的事,她終於「重見天日」,寶寶也「脫胎成人」,一家人高高興興辦滿月禮。但是,禮罷婆婆卻說她:趕緊帶寶寶「挪尿窩」,到姥姥家住幾天。

一聽這話,我朋友就不高興,感覺婆婆是嫌棄他們母子倆了,還說她的屋裡是「尿窩」。後來,身邊的老人忙解釋說,「挪尿窩」是一種傳統習慣,各地的叫法不同,有的叫「挪窩」、「出窩」等,意思就是寶寶滿月了,娘家人要來接女兒和外孫,讓寶寶到姥姥家住幾天。我們老家的風俗是女寶寶住6天,寓意長大做什麼事都很麻利、順利;男寶寶住5天,寓意長大後身材魁梧,健健康康。

所以,老人說寶寶滿月要「挪窩」到姥姥家,真不是迷信,也不是嫌棄小寶寶,寶媽別多想,科學解釋是為娃好。

「挪窩」對產婦和寶寶健康更有利

坐月子時產婦和寶寶都要待在屋子裡,而且還要捂得嚴嚴實實。有些家裡老人講究的,連窗戶都不讓開,說是怕產婦和寶寶吹風受涼。這樣一來,屋裡空氣流通就不太好。而產婦要排惡露,寶寶又是拉了尿了,屋裡的味道可想而知。而悶了一個月的床褥子、寶寶小包被等也容易滋生細菌,對產婦和寶寶健康不太好。

而滿月「挪窩」後,家人會把產婦房間清掃一下,床單、被褥、寶寶小包被等拆洗一下。室內也開窗通風,換換氣。這其實也與現在科學坐月子和產後護理理念契合。科學坐月子要求,產後室內要勤通風,床褥、被套要勤洗,這樣對產婦和寶寶的健康更有利。

「挪窩」後寶寶可以見很多人,以後不怕生

另外,寶寶「挪窩」後,意味著離開家,除了熟悉的家人又要見其他一些親友。如果被家人抱出去,還會見一些陌生人。或許,一開始寶寶會因為怕生而哭鬧,但見的人多了慢慢膽子就大起來了。而「挪窩」到姥姥家(各地風俗不同,也有到其他親友家的),周圍人就會逗「外孫兒」,就會有很多人跟小寶寶互動,對寶寶大腦發育也是有好處的。

從科學育兒來看,是鼓勵寶媽和家人經常與寶寶互動的,而「挪窩」剛好符合這一要求。有人給寶寶互動,逗寶寶笑、抱抱寶寶、拉拉寶寶的小手,這些都能引起寶寶的注意,喚起寶寶做出反應,不管是肢體活動,還是大腦發育都有好處,而且以後慢慢還能不怕生了。當然,也要注意衛生。

「挪窩」後夫妻短暫分離,對寶媽身體恢復和寶寶獨得專寵更有利

我們知道,女性產後身體需要一個恢復期,即便是出了月子也不能立馬與老公有親密行為。所以,滿月「挪窩」帶寶寶到姥姥家住,寶媽可以短暫與老公分離,這樣避免因為情不自禁影響寶媽身體恢復,也能避免造成感染。

而另一方,寶媽與寶寶有了排除寶爸在外的獨處時間,可以讓寶寶獨得媽媽專寵,不會出現寶爸覺得老婆只在乎小寶寶冷落自己而生悶氣、衝寶媽發火。畢竟,有時候男人也是很幼稚的。這樣暫時「挪挪窩」,寶寶也不會因為「第三者」身份,被寶爸敵視,這也是一種好處。

寶媽們,你家寶寶滿月後「挪窩」了嗎?

相關焦點

  • 寶寶滿月要挪窩?說說滿月之後父母常做的7件事,滿滿的喜悅感
    習俗一:滿月「剃毛頭」寶寶滿月最普遍的習俗之一就是剃胎毛,俗稱「剃毛頭」,這可是寶寶人生第一次正式的理髮哦~寶寶由奶奶抱在懷裡,剃頭的師傅也要專門請慈眉善目的老師傅,而這第一刀胎毛要與事先準備好的一小撮狗毛、貓毛混一起,用紅線繞成團團,掛在嬰兒床的帳鉤上,俗稱為「可壯娃娃的膽」。
  • 滿月習俗:小孩滿月都有哪些習俗?為啥還要在姥姥的灶臺前撒尿?
    滿月的習俗關於小孩滿月,民間有很多傳統的習俗,雖然現在的80後、90後母親不是很認同,但是很多地方的老人們,舊觀念依然很重,滿月禮仍然堅持傳統習俗。孩子滿月時,最重要的一個習俗就是給孩子理髮,民間也稱之為鉸頭。
  • 寶寶滿月就要剃胎毛,剃胎毛會讓頭髮長得更好?聽聽醫生怎麼說
    曉雯家的寶寶剛滿月,到姥姥家過滿月,姥姥說要剃胎毛,講究個老風俗,孩子以後會有福氣。曉雯覺得天氣還有些冷,這麼早剃了胎毛,不會讓寶寶著涼感冒吧!姥姥還有些不高興,人家都講究這個,你不讓剃,萬一對孩子不好怎麼辦。曉雯不想看姥姥傷心,就依著姥姥剃了胎毛,不過這心裡確實不情願。
  • 為什麼孩子見到某些老人會大哭?不是迷信,而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比如,有些人會在買房子的時候帶著寶寶,要是哭鬧,就證明房子風水不好,不適合居住。更有甚者,認為孩子能感知生死。如果突然對老人哭鬧,則暗示老人命不久矣!那麼,作為生活在「五星紅旗」下的「新人類」,我們真的要相信這些嗎?我就曾遇到過類似的事情:那時二寶剛滿7個月,我推著嬰兒車帶他下樓曬太陽。
  • 寶寶晚上出門會招髒東西?別迷信,真正原因是這些
    後來,跟幾個到場的姐妹聊天時,她們也說,自己家裡的老人也曾說過這樣的話。依依說:其實,我對這種事情也是半信半疑的。寶寶很小的時候,有幾天一直哭鬧不止,晚上睡覺一點也不踏實。婆婆帶寶寶去輸了液,但是一直沒退燒。於是,婆婆就說要看看香。看香人說,有東西跟著寶寶,要我們燒紙錢送一下。我其實是不信的,但是我婆婆很相信在這種事情,於是就照著做了。讓我沒想到的是,不多久寶寶真的退燒了。
  • 傳說貓頭鷹一笑,就有人要去世了?還真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的!
    文/行走天涯傳說貓頭鷹一笑,就有人要去世了?還真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的!隨著人類科技文明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都是唯物主義者了,不再相信一些迷信的事件,但是世界上確實還存在著很多用科學無法解釋的事情。不過也許是因為人類科技發展有限的原因,比如說曾經在農村地區一度被認為是迷信事件的貓頭鷹笑容,在如今就被科學家公認是存在科學依據的!什麼是貓頭鷹笑容?
  • 「姥姥,奶奶說你怎麼總來蹭飯」孩子的無心之說,讓姥姥落淚!
    時下獨生子女父母不在少數,這也就衍生出了既「爸爸好還是媽媽好?」之後的又一世紀性難題「姥姥好還是奶奶好?」老人們幫忙帶孩子的情況並不少見,年輕的父母忙於工作,自然無瑕照顧孩子。老人們有充分的育兒經驗以及足夠的時間,照看起孩子來也很得心應手。
  • 家裡來了燕子和蜜蜂是好兆頭,科學還是迷信?別說!還真有點道理
    家裡來了燕子和蜜蜂是好兆頭,科學還是迷信?別說!還真有點道理 關於家裡來了蜜蜂和燕子是好兆頭的這種說法,應該說在很多地方都有吧,尤其是農村,直到現在一些邊遠山區可能都還遺留著這樣的說法。
  • 滿月挪尿窩、肚子形狀分男女,老太太令兒這麼多,你聽過幾個
    從懷孕到生娃兒養娃兒一路走來,雖然寶寶是媽媽自己在帶,但是家裡的老人、親戚也會給意見,有些關於生娃兒、養娃兒的老太太令兒,要是不經歷還真沒地方聽說,好多都是懷孕後第一次聽說的,覺得挺新鮮、挺有意思的,分享出來看你有沒有聽過呢?
  • 民間故事:娃姥姥的帽子,咋不能戴?奶奶:老人東西,小孩戴不得
    不是說她的婆婆有多好,而是娘家人還不如婆家人親。說實話要不是她那媽媽,他也不會嫁到婆婆家,嫁給一個腿腳不利索的男人。說是什麼衝喜?父親去世當年,就把自己給許配了人家。衝喜,衝的是自己的悲,給的是他們的喜吧。當然不是親生母親,現在的娘家除了黃土裡的父親,就沒有一個真正的親人。還好老天眷顧,婆婆脾氣好,老公踏實能幹,還得一胖小子。
  • 寶寶剃「滿月頭」的三個誤區,很多家長都會犯,等到後悔為時已晚
    孩子剃「滿月頭」寓意著吉祥?不妨來看看科學的解釋。 但其實,這些大多源於封建迷信思想,並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婆婆天天嘮叨著要給孩子剃胎髮,就是所謂的「滿月頭」。
  • 為何老人常說貓躲起來的時候不要找?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
    不知道現在是否會有一些人能夠察覺到了,隨著我們現在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我們人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和從前相比較起來來說的話,也是有了明顯的不同的,無論是我們現在人們的生活環境還是生活質量或是一些其它的方面都可以十分明顯的察覺得到,可以說也正是因為如此,我人們的生活才變得更加的幸福。
  • 人死後為什麼要停屍三天?這並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人死後為什麼要停屍三天?這並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六十歲後過世是年終正枕,是老死。六十歲前是夭折。老人過世子孫就要守孝,如果過世的老人的子孫在外工作,即使遠隔千裡也要趕回來奔喪,否則會被說是不肖子孫。
  • 黃鼠狼進家不能「打」?科學家說出原因,還真不是迷信!
    黃鼠狼進家不能「打」?科學家說出原因,還真不是迷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黃鼠狼是一種寓意不好的動物。黃鼠狼經常去村裡搞破壞,要麼咬爛莊稼,要麼就是偷家禽食用,所以很多人討厭黃鼠狼,但是農村老一輩人經常會說,家裡進黃鼠狼千萬不能打,科學家說出原因,還真不是迷信!下面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民間傳說黃鼠狼會跳迷惑人心的妖嬈舞蹈,而且黃鼠狼報復心很強,如果打死一隻黃鼠狼,它的親戚朋友,甚至子孫後代都會來報復。
  • 關於嬰幼兒的這些傳統迷信,寶媽們可別信,不然會害慘了寶寶
    到醫院的時候才發現寶寶的乳頭又紅又腫,已經潰爛了,還好送來的及時,一旦發炎可能會有生命危險,看著自己的寶貝孫女送上手術臺的那一刻,婆婆一下跌坐在地上後悔不已。很多傳統迷信說法看似很在理,但其實是沒有任何科學道理,甚至很多因為相信迷信,而給寶寶造成一定的傷害比比皆是,所以這些迷信並不是那么正確,反而給生活帶來很大影響。哪些在生活中常聽到傳統迷信,是完全不可信的呢?
  • 給寶寶理髮,是該「剃」還是該「刮」?老人說的話不一定對!
    寶寶滿月,在很多地方都是一個特別的日子,長輩們會在這個時候給寶寶安排一些「儀式」,比如:剃胎髮!有些媽媽還會把剃下來的胎髮,做成毛筆、吊墜,或者一些比較有意思的物品,然後存放起來,當作是一種留念。現在,有一個令很多寶媽糾結的問題:滿月頭到底該「剃」還是「刮」呢?
  • 為啥村裡老人說跑進家中的刺蝟不能殺?科學研究表明,真不是迷信
    這無疑是對一些弱小的動物宣判了死刑,但是當今時代人類對保護動物的多樣性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成就,很多被人類過度捕殺的動物,現在都生存了下來,還專門成立相關的動物保護法,然而在以前在農村的小夥伴,肯定就有遇到過一些小動物,然後老一輩人說不準殺也不準抓來玩,就像是刺蝟這種小動物。那麼為啥村裡老人說跑進家中的刺蝟不能殺?
  • 為何老人都說飛進家裡的飛蛾不能殺?科學表明還真不是唬你的
    但是老人們卻告訴我們飛進家裡的飛蛾不能殺,還以為這是迷信,沒想到科學表明還真不是唬你的。其實飛蛾對於老人們來說是一種寄託,如果你們家有人去世,那麼當你們守著靈堂的時候,就經常會有飛蛾飛進來。老人們總說這是死去的親人回來看望家人,所以一定不能殺掉。
  • 奶奶滿月給寶寶刮眉毛,盼望著好看點,結果成了「無眉怪」
    答案是不一定的,這樣的做法更多的是一種古時候的習俗,迷信而已,是沒有什麼科學依據的。嫌孩子眉毛太淡,奶奶親手把眉毛刮沒一位寶媽生了個大寶,大寶的五官長的還可以,看起來也很乖巧可愛。但是就這眉毛看起比較稀疏還很淡,於是寶寶的奶奶就想了一個法子,等孩子滿月的時候把眉毛給剃光,這樣後面就會越長越多,越長越濃。
  • 剛出生的寶寶就會喊「媽媽」,說得通的解釋不是奇蹟,是科學
    她說她家寶寶很聰明,月子裡好像就能聽懂大人話似的,特別乖。就算是哭鬧,稍微哄哄就好了,而且尤其喜歡聽媽媽說話。更重要的是,當時出生的時候就會喊「媽媽」。聽她這麼說,大家都笑話她「過分了」,母愛再泛濫,也不能誇張到說孩子會喊媽媽啊。但是,表妹堅稱,寶寶剛出生時在產房哇哇大哭,然後就是喊了一聲「媽媽」,當時在場的醫務人員都聽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