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罐頭食品那麼好吃,中國人為什麼不吃?

2021-01-16 澎湃新聞

原創 祝博士 鳳凰養身研究所

今日專家

周培根

上海海洋大學 食品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 教授

聽說過「末日罐頭」嗎?四萬元人民幣一套的那種。

以前沒發現,外國人這麼喜歡搶東西。剛搶完手紙,又搶上了罐頭。

最近,美國Costco超市的一波操作驚呆了各路網友。

他們推出的一款「末日罐頭套裝」,包括230個罐頭和30個桶裝食品, 保質期長達30年。8499.99美元的套裝,可供一家四口吃上一整年。

- 圖片來源:網絡 -

Costco還對此提供送貨服務,畢竟重達1800磅(約816千克)的罐頭食品,不是每個人都能搬回家的。

疫情之下,囤罐頭被提上了外國民眾的日程。但是,對外國人如此熱愛的罐頭,中國網友卻紛紛表示:

沒有興趣,略帶嫌棄。

-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

01

被國人誤解的「罐頭」

一直以來,中國都是罐頭食品的生產大國,但國人的「罐頭」消費量卻很低。在國外,罐頭食品的「待遇」恰恰相反。

據不完全統計,美國罐頭食品的人均年消費是90千克,歐洲約50千克,日本約23千克。

英國最大的罐頭食品製造公司透露:一個英國普通家庭一周內常會吃掉15個「罐頭」。

在國人的印象中,罐頭食品總被打上了「有防腐劑」「不新鮮」「沒營養」的標籤。試想一下,你上次吃罐頭食品是在什麼時候?

其實,我們對罐頭食品的這些刻板印象都是錯誤的。

02

什麼是罐頭食品?

所謂「罐頭食品」,也叫罐藏食品,其實就是將經過一定處理的食品裝入鍍錫薄板罐、玻璃罐或其他包裝容器中,經密封殺菌,使罐內食品與外界隔絕而不再被微生物汙染,同時又使罐內絕大部分微生物死滅。

正是因為消除了引起食品腐敗的主要因素,罐頭食品才可以在室溫下長期貯藏。

03

罐頭食品,並不需要防腐劑

罐頭食品並不需要添加防腐劑,就能達到長期保存的目的,其實非常安全。

之所以能夠長期保存而不變質,完全得益於密封的容器和嚴格的殺菌手段。

罐頭食品的製作一般需要經過原料的預處理、裝罐、排氣、密封、殺菌、冷卻、保溫檢驗、包裝等工序。

裝罐後的原料經過巴氏消毒處理,絕大部分的微生物可被殺滅。密封前的排氣處理使罐頭內部為真空狀態,負壓狀態下罐頭的密封性更好,可有效隔絕外界空氣進入,防止食物中微生物的滋生。

04

罐頭食品,比你想像的有營養

罐頭食品採用的是巴氏消毒,滅菌溫度一般在120℃,而蔬菜、水果類罐頭滅菌溫度更低,一般在80℃~90℃。在這樣的溫度下,罐頭內的大部分營養成分都能被很好地保留下來,僅有極少數不耐熱的維生素會被破壞。

我們在炒菜時,油鍋溫度能達到200℃,罐頭食品的滅菌溫度還沒有炒菜時高。德國的科學家分別研究過巴氏消毒後和新鮮烹飪的青豆胡蘿蔔,兩者中的絕大部分營養成分差別不大。

05

什麼樣的罐頭才是「好罐頭」?

由於罐頭食品有金屬包裝、玻璃瓶包裝、軟包裝等包裝形式:

正常的金屬罐應外形完整,不變形,不破損,無鏽點,底蓋向內凹;

玻璃瓶罐頭的金屬蓋中心應為略向下凹陷,透過瓶身看其內容物,應形態完整,湯汁清晰,無雜質。

如果罐頭包裝出現膨脹或者凹陷,有可能是密封不良引起的,說明食品可能存在變質,不應購買。

06

開罐後,如何保存?

肉類或果蔬類罐頭一經打開,如果罐體採用馬口鐵材料,馬口鐵遇到空氣後容易氧化,會破壞食物中的維生素C。

如果一次吃不完,剩餘的罐頭食品應及時倒入搪瓷、陶瓷或塑料食品容器中,用保鮮膜封好暫存,或存放於冰箱中,但仍應儘快吃完。

- 圖片來源:祝博士 -

糖醬類和果醬類罐頭一次吃不完,則應把罐口遮蓋好或倒入其他容器中,用保鮮膜封好,在2~3天內吃完(秋冬季節可多儲存幾天),因為這類罐頭糖度一般都在40%~65%,具有防腐作用,不易變質。

這類罐頭在保存時,可將罐體覆蓋並保證儘量處於密封狀態,也可以將罐中的食物倒入其他帶蓋容器內,並置於冰箱冷藏室保存。

保質期長、便於運輸,是罐頭的優勢,如果因為自身的優點而「背鍋」,可能真的有點冤。

如果你懶得做飯,與其點不健康的外賣,還不如來份罐頭食品更健康,營養又下飯。

編輯:楊白

題圖來源:原創

文章選載於2020年第4期《祝您健康》雜誌

原標題:《罐頭食品真的不新鮮又沒營養嗎》

作者:周培根 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 教授

原編輯:王幸

原標題:《外國人:罐頭食品那麼好吃,中國人為什麼不吃?》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鯡魚罐頭那麼臭,貓都不吃,為什麼每年還大量生產?看完解惑了
    鯡魚罐頭那麼臭,貓都不吃,為什麼每年還大量生產?看完解惑了鯡魚罐頭,可以說是一種神奇的存在。味道十分的臭,讓人吃起來難以下咽。小編第一次見到鯡魚罐頭,就是在極限挑戰中得知的。既然這麼難吃,為什麼每年還是會大量的生產呢?看我那你就知道了。其一,鯡魚罐頭是以荷蘭為首的國家的傳統食物。這個說出來可能大家難以理解。不過就像中國的臭豆腐一樣,除了中國人,外國人很少有膽量去嘗試的。不過我們中國人已經吃習慣了,反而覺得是種美味。在荷蘭人眼中的鯡魚罐頭就像我們看待臭豆腐一樣,雖然臭,但是味道極好。
  • 外國人:中國人什麼都吃,為什麼不吃這種肉?網友:你吃個試試
    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中國的美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一直以來中國人在吃上面都非常講究,美食的種類也非常多,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幾乎沒有不能吃的食物,中國人也非常喜歡吃各種肉食。不過外國人卻表示,中國人什麼都吃,為什麼不吃這種肉?
  • 鯡魚罐頭被稱作「黑暗料理」,為什麼卻有那麼多瑞典人喜歡吃呢?
    鯡魚罐頭被稱作「黑暗料理」,為什麼卻有那麼多瑞典人喜歡吃呢?世界上有很多在人類看來有很多奇怪的食物,例如外國人就覺得我們中國人的臭豆腐就很奇怪他們也理解不了我們為什麼喜歡。這裡有一種食物在別人看來,別說吃了,聞一聞就受不了,噁心嘔吐。
  • 盤點在外國人眼裡是垃圾在中國卻是美味的食品!
    說起吃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沒有我們更有發言權,我們吃外國人吃的食物,吃外國人不會吃的食物。好些食物還是外國人認為不能吃的東西,也會被我們開發成美味,當一些外國人嘗試了我們中國人做出來的他們認為不能吃的食物往往都大嘆好吃。
  • 外國人提問,為什麼大多數中國人不喜歡,原汁原味的歐式麵包?
    像外國人吃的很多食物漢堡、三明治、熱狗等等食物,麵包甚至在三餐中也重複出現。就有外國人拿他們吃的麵包提問道:為什麼大多數中國人不喜歡原汁原味的歐式麵包?我們可以看看外國人吃的麵包,就知道我們為什麼不喜歡了。外國人吃的麵包比我們吃到的麵包更硬,這是因為他們在做麵包的時候只會放很少的一些酵母進行烘焙。而在我們身邊獲得的麵包更軟,在味道上主要以甜味為主。
  • 電影芳華的戰士為什麼丟棄肉罐頭?這2種蔬菜罐頭更好吃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薩沙講史堂第五百零三期】(軍事系列第222講)中越戰爭中軍用食品不多,罐頭就那幾種。照常理來說,當年的人吃肉少,應該更喜歡肉罐頭。實際卻截然相反,解放軍戰士卻很喜歡兩種蔬菜罐頭。薩沙也喜歡其中之一的酸辣菜罐頭,聽薩沙說一說吧。
  • 為什麼外國人會說:中國人吃豬,西方人吃豬肉?偏見一覽無餘
    豬作為一種可食用動物,它的角色充當和老外吃的牛羊並沒有什麼區別,只不過我們吃的豬肉要比老外多,所以一些老外就站在西餐文化上對我們吃豬肉的行為進行評價「中國人年年都是豬年!中國人除了豬的叫聲不吃其他都吃」等等這種類似評價。
  • 土豆那麼好吃,又能解餓,為什麼沒有成為中國人的主食之一?
    土豆,在中國人眼裡,既能當菜,又能當飯,既然那麼厲害,為什麼土豆沒有成為中國人的主食之一呢?為什麼後面水稻和小麥種的比粟多了呢?因為水稻和小麥的口感好啊,特別是新收穫的水稻和小麥,比粟好吃多了。而粟又比黍好吃,能種粟就不種黍,直到人們學會利用小麥和水稻做成各種美食,主食的地位才發生轉變。
  • 外國人好奇:中國人吃米飯的時候為什麼不用勺子?
    外國人好奇:中國人吃大米飯的時候為什麼不用勺子?其實對於老外來說也是有一個特別好奇的問題,就是中國人吃大米飯不用勺子,這到底是為啥呀?說起來我們在烹飪方式上面中餐講究熟食,比方說燉燜煮炒等等,為了得到一個熟識的效果,往往就會把食物切碎,切碎的食物對於筷子來說特別容易夾取,所以從這點上面使用筷子肯定是當然的,但是相反的是老外烹飪食物的時候喜歡用煎炸煮炒烤往往都是一些比較大塊的食物,吃到嘴裡面必須用刀切碎之後才可以,所以當車的誕生也就容易理解了。那麼為什麼我們在吃大米飯的時候不用勺子用筷子呢?
  • 中國人一年吃掉5億兔頭,外國人嫌棄:這怎麼可以吃
    我們就來看看外國人是怎麼嫌棄兔子頭的,在歐洲像法國這些國家,他們也是吃兔肉的,但相對於我們國家他們只會選擇兔子的四條腿作為食物,而兔子頭則會集中起來掩埋,根據法國萊茵郵報稱:一些商家抱怨稱,我們歐洲人不吃兔子頭,我們只好把處理好的兔子頭掩埋掉,每年還要為此付一筆不小的錢。
  • 這些外國人理解不了的食物,在中國人眼裡卻是天下美味!
    在中國,似乎什麼東西都可以搬上餐桌,但也卻真的是好吃到想哭!但是在外國人眼裡,總是有那麼幾種永遠接受不了的中國菜。NO.1:各類的炸蟲子在那些特色小街上,我們總能看見一些各類的奇葩食物比如。。。炸蟲子,什麼 竹節蟲 蜈蚣 蠍子 知了,這個不只是老外接受不了,就連小編我也實實在在吃不下去啊!NO.2:松花蛋在外國人眼裡,皮蛋就是惡魔生的蛋,是黑色的,他們認為這種蛋吃了會讓人邪惡,並且說皮蛋有一種臭味,裡面的黃像是發黴到發綠的肉。其實小編覺得,皮蛋其實挺好吃的,尤其是做成皮蛋瘦肉粥。
  • 外國人費解:中國人什麼入侵物種都敢吃,為什麼卻唯獨不敢吃這個
    外國人費解:中國人什麼入侵物種都敢吃,卻唯獨不敢吃這個,網友:那是你不了解我們!入侵物種對於中國人來說,很多都是物極必反,本來是準備入侵中國的,沒成想,卻成了中國人餐桌上的美味,一度吃到絕種,還要靠人工養殖。
  • 德國蘆筍罐頭為何中國造?德媒:中國人不愛吃白蘆筍
    參考消息網4月16日報導 中國人不愛吃白蘆筍,所以出口到世界各地?與西班牙人、法國人不同,德國人愛吃細蘆筍?——德國一家電視臺在中國採訪時聽到了這樣的說法。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4月9日報導,德國私人電視臺Pro7本周播出了一檔節目,介紹白蘆筍從中國到德國的「旅途」全程。
  • 我國賣不動的商品,出口到印度後卻風靡一時,當地人:真好吃
    就像我們的老哥們兒,印度他們境內的這些人動手能力是特別強大的,雖然在很多方面他們都是以開了掛組成,但是在食物的製作這一方面也是有很多讓人不能夠接受的事情,比如說他們經常吃手抓飯,在食品以及各個方面給人的感覺似乎有點不講衛生。然而在我們中國有很多滯銷的食物,到達他們印度境內,已經遭到了瘋搶。
  • 這種長在海巖石的海鮮,中國人非常喜歡吃,外國人卻很嫌棄!
    小愛一個月的工資也就那三四千塊錢,但是每個月最少就要吃掉兩千多塊錢的海鮮,畢竟這個海鮮真的是太好吃了呢。這種長在海巖石的海鮮,中國人非常喜歡吃,外國人卻很嫌棄!相信大多數人都吃過海鮮,也知道海鮮一般都是生活在海洋裡面,但是卻有一些海鮮卻不是,畢竟它是生活在「海巖石」上呢。小愛今天要給你們安利一種海鮮,這一種海鮮非常的珍貴,其實它的名字叫做「鵝頸藤壺」。
  • 老外很糾結,為什麼中國人連狗肉都吃,卻不吃這種肉?
    導語:老外很糾結,為什麼中國人連狗肉都吃,卻不吃這種肉?中國的菜品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各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美食,大到八大菜系小到街頭小吃,每道菜都做的有滋有味,讓人吃過後回味無窮,始終想念那個味道。
  • 全世界都在搶罐頭,除了中國人
    △哪怕世界末日,中國人都不吃罐頭這種強烈的反差感,從數據上也可以看得一清二楚。而中國,一直就對這種「加工食品」不感冒,不僅因為我們是農業大國,還因為數千年流傳下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飲食文化。食材務必求「鮮」,吃東西要就講究「細嚼慢咽」。光是鍋碗瓢盆,咱從遠古時代就有灶、鼎、鬲、甑、釜、甗、鬹、斝等數種,煮不同的東西要用不同炊具,喝不同的酒要用不同的觥。
  • 老外疑惑:那麼好吃的火雞,中國人為什麼不吃?中國吃貨:柴老大
    老外疑惑:那麼好吃的火雞,中國人為什麼不吃?中國吃貨:柴老大 在肉類食材中,雞肉的地位是很高的。不僅營養豐富味道好,價格也很便宜。最主要的是它脂肪含量比較低,是一些減重人士最喜歡的肉。都說雞的全身都是寶,的確是這樣的。無論是哪個部分單拿出來都能做出一道美食。
  • 世界第一臭的鯡魚罐頭,為什麼國外還那麼多人喜歡吃?
    世界第一臭的鯡魚罐頭,為什麼國外還那麼多人喜歡吃?平常都說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其實我們在生活中經常可以遇到一些比較奇葩的美食,而這種奇葩美食還是以國外居多。相信印度的美食是很多人所接受不了的,尤其是整一個印度美食的製作過程,那真是是可以用奇葩來形容。不過印度美食也算不上是世界最奇葩的食物,因為它的味道還算是比較正常的,而是在小優眼中最奇葩的食物,應該就是國外的鯡魚罐頭了。
  • 為啥外國人相信:只要動物的背部面向太陽,中國人就會吃它?
    文/小奇奇為啥外國人相信:只要動物的背部面向太陽,中國人就會吃它?網際網路是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在網絡上發表評論,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會刷到一些外國人評價中國菜的視頻,又好笑又好氣。然後誇張地告訴大家,太難吃了,中國人怎麼會吃這種東西。當我們吃一些他們沒有吃過的東西,老外又說「中國人馬上就要除了人不吃,剩下的中國人都成。」這話說的就不對了,我們也不吃火箭。與這些奇奇怪怪言論相同或者相似的還有非常多,外國人還說中國人吃的東西全都是背朝太陽的。本小編從來沒有見過背部不面向太陽的動物,但是中國人也並不是所有動物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