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種億萬年前古生物,第3種被普遍認為未滅絕

2021-01-10 自然界小偵探

獅鼻鱷,一種小型鱷形超目動物,體長僅有一米左右,生存於白堊紀時期,其化石在馬達加斯加島被發現,其奇特的鼻子特徵跟獅子有相似之處,因此得名,專家還發現獅鼻鱷的口齒並不向食肉動物,因此獅鼻鱷可能為植食性或者雜食性。

麝足獸 ,生存於2.55至2.51億年前的一種似哺乳爬行動物,但並不是真正的哺乳動物,麝足獸身形龐大,身體可生長至5米長,前肢往兩側伸展,類似現代蜥蜴,牙齒則跟豬相似,為草食性四足行走動物,其化石在非洲南非地區發現。

蛇頸龍,史前大型水生爬行動物,主要生活在海洋中,擁有長長的脖子,頭部看起來偏小,身軀像蛇,鰭腳猶如四支很大的划船的槳,在民間傳說中的水怪,例如尼斯湖水怪等普遍被認為就是尚未滅絕的蛇頸龍類古生物。

狗鱷,一種外形和恐龍類似的古鱷魚,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在溫帶地區有少量存在,一般棲息在淡海水區域,其四肢發達,具有很高的觀賞性,而且可能還是個「遊泳健將」,狗鱷曾經稱霸一時,甚至能捕食劍齒虎。

犬頜獸,生活在三億二千萬年前的一種很接近哺乳動物的爬行動物,屬於真犬齒獸,也是最大的犬齒獸類之一,其早期分布範圍較廣,在麼美洲、非洲、中國地區,甚至是南極洲都有發現其化石存在,犬頜獸喜食腐肉,是當時一個常見的掠食者。

相關焦點

  • 地球上戰力極強的5種古生物,第3種被認為仍有可能存在
    古巨蜥,一種已滅絕的超大型巨蜥,生存於更新世的澳洲大陸,早期被估計它們最大約有7米長,它們還有可能是最巨大的有毒脊椎動物,其戰鬥力不言而喻。克柔龍,也叫長頭龍,是世界上最大的上龍類之一,生活在海洋裡,有1億年歷史。這種食肉動物身長達11米,頭部與鱷魚相似並長有4隻強壯的腳蹼,現今許多地方的存在的水怪都被懷疑是史前生物克柔龍,例如中國的獵塔湖水怪,這也說明這是一種有可能仍然存在的古生物。
  • 5種滅絕已久的古生物,第3種分布中國,距今4千萬年
    奇角鹿的滅絕標誌著鼻角動物的最終滅亡。曲帶鳥,是一種巨型不會飛的鳥類,曲帶鳥是一個長久的物種,是一個生存了4000多萬年的家族,但其種類卻不多,總共只存在5個亞科,在恐龍滅絕之後,曲帶鳥仍在偏僻的南美大陸上佔據著食物鏈的頂端,繼續扮演著陸地霸主的地位。
  • 5種被認為已滅絕的動物,第3種僅存中國,仍剩有活體
    拉斯維加斯豹紋蛙,又稱維加斯谷蛙,主要分布在內華達州的克拉克縣等地區,在克拉克縣曾發現了10個拉斯維加斯豹紋蛙的標本,現在被認為是已滅絕動物,經過仔細探查後依然不能發現它們的影蹤。東部美洲獅,屬美洲獅亞種,因其常棲息深山,因此也被叫做山獅,曾經分布在加拿大東南部、美國東北部,絕跡多年,已經超過 80 年未出現蹤跡,於2018年正式被宣布滅絕。白鰭豚,分布於中國長江中下遊區域的一種淡水鯨類,為中國特產,在野外已經絕跡很多年,被大多人認為是已滅絕的一個物種,但事實上白鰭豚並沒有完全滅絕,仍剩有極少數的活體存在。
  • 盤點:6種億萬年前的古生物,第4種在近代疑有目擊
    古海龜,這是白堊紀存在的肉食性海龜,大約生活在7500萬-6500萬年前,這種海龜可以長到跟汽車一樣大,體長達3.5米,它的喙裡沒有牙齒,上下頜也很脆弱,可能主要以軟體動物水母為食。龍王鯨,龍王鯨是生活在3000多萬年前的一種海洋哺乳古生物,為現代鯨類的近親物種,也被稱為械齒鯨,最早發現於美國路易斯安納州,其平均身長達到18米之大,在近代疑仍有目擊,馬尼波戈是出沒於加拿大馬尼託巴省馬尼託巴湖的不明動物,目前對於其的解釋就有龍王鯨的說法。
  • 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5.5億年前的海底躺著一群形似樹葉的動物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團隊與美國學者合作,在我國湖北三峽地區的石板灘生物群中,發現4種形似樹葉的遠古生物。與真正長在樹枝上的葉子不同,這些「樹葉」實際上是形態奇特的早期動物,它們生活在遠古海洋底部。
  • 盤點5種瀕臨滅絕的動物,第3種被認為是家驢的祖先
    蘇門答臘虎,是現存體型最小的虎亞種,身上布滿了許多黑色間隔條紋。因蘇門答臘虎棲息的環境遭到嚴重破壞,野生蘇門答臘虎僅存400隻。軍艦金剛鸚鵡,一種分布於美洲熱帶地區的鸚鵡,體羽大部份為青綠色,喙為黑色。在2012野生的軍艦金剛鸚鵡總數僅有37隻,很有可能已經全部滅絕。
  • 6種百萬年前的古生物,第4種有存活下來的可能
    鏟齒象,這是一種在千萬年前就已出現的十分特化的象類,它們直到四百萬年前才滅絕,主要生活在亞歐大陸,非洲地區,在北美洲也有發現,擁有奇特的外貌以及生活習性。恐貓,生活在五百萬到一百多萬年前的貓科動物,這類古生物在早期曾與短劍劍齒虎共存過一段時間,可以算是一種比較特別的劍齒虎,分布範圍較廣,亞歐大陸,非洲,北美洲等地區均有發現化石。碩鬣狗,這類古生物是一屬史前巨大的短面鬣狗,在我國地區就有發現過非常完整的碩鬣狗化石,因為碩鬣狗的體型很大,因此它們的靈活度可能沒有現代鬣狗那麼高,大約生活在三百萬年前到五十萬年前期間。
  • 2.52億年前,導致海洋生物大滅絕的元兇是誰?
    二疊紀末大滅絕4月26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科研團隊與美國學者合作,對地球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海洋生物滅絕展開研究。2.52億年前的二疊紀末,一次史無前例的生物大滅絕,讓超過80%的海洋生物和大部分陸地生物滅亡。這是有史以來海洋生命遭受的最慘烈打擊。對於滅絕因何發生,數十年來科學界提出很多假說。
  • 5種相貌奇異的古生物,第3種生存在一億年前,至今仍被發現蹤跡
    皮卡蟲,又名皮凱亞蟲,是寒武紀時期大量生存在海洋中的動物,外形奇異,猶如現代的鰻魚一般,皮凱亞蟲的化石最早是被人在1911年與加拿大地區所發現。是現今脊椎動物最早的祖先生物。麗齒獸,二疊紀時期頂尖的掠食生物,在當時是首種長出犬齒的生物,在生物進化史上稱得上是又一重大突破。
  • 3.5億年前的古生物,熬過了3次生物滅絕,卻被拿來養雞
    此前曾有科學家指出,太陽將在幾十億年後發生毀滅,人類將在地球脫水後走向滅絕。人們不由得想到,地球已經發生過五次生物大滅絕,像恐龍這類無法適應環境改變的生物都已經滅絕,但有一物種卻存活了近3億年,總共熬過了三次世紀大滅絕,現在卻常常被人們用來餵雞,實在是讓人哭笑不得。
  • 3.5億年前的古生物,熬過了3次生物滅絕,卻被拿去餵雞
    此前曾有科學家指出,太陽將在幾十億年後發生毀滅,人類將在地球脫水後走向滅絕。人們不由得想到,地球已經發生過五次生物大滅絕,像恐龍這類無法適應環境改變的生物都已經滅絕,但有一物種卻存活了近3億年,總共熬過了三次世紀大滅絕,現在卻常常被人們用來餵雞,實在是讓人哭笑不得。
  • 活了3.5億年的古生物,逃過3次物種大滅絕,如今卻淪為雞飼料
    筆者-小文很多人都討厭蟲子,認為蟲子是一種極其噁心的生物,話雖如此,蟲子卻是地球上生命力最頑強並且難以滅絕的生物,就比如人們討厭的蟑螂就是如此。那麼,究竟有沒有一種蟲子成功逃過地球多次物種大滅絕,並且活了數億年之久呢?答案是有的,只不過,這種蟲子現在的下場卻很慘。有一種在三次地球物種大滅絕中存活下來的古生物,按理來說,它應該成為生物學家的保護和研究對象,但令人意外的是,如今它們卻淪為了雞飼料。
  • 4種滅絕後仍存在的生物,最後一個是中國特有品種,滅絕後又重現
    鴞鸚鵡,一種夜行性鸚鵡,臉跟貓頭鷹相似,所以叫鴞鸚鵡,它是世上唯一一種不會飛行的鸚鵡,是紐西蘭地方性物種,20世紀40年代曾一度絕跡,被認為已滅絕,在十幾年後人們才又發現鴞鸚鵡,現仍屬於極危物種。裏海馬,被認為是滅絕千年的一種古老馬種,個體較小,看起來就像是矮種馬,1965年一位美國人才重新發現了這一種珍貴的馬種,便啟動了繁育計劃,雖然難度巨大,但最終還是取得了成功,現今依舊是處於滅絕邊緣的一種動物。
  • 這幾種古生物中,它曾是海洋中的霸主
    在歷史的長河中,從地球上有生物開始,這些生物經歷了無盡的歲月,有的發展為更高級的物種,有很多的海生物轉變成陸地上的生物,但是有的也泯滅在時間的長河中,就如我們在遊戲中見到的劍齒虎、始祖鳥和三葉蟲等,讓我們來看看這幾種古生物中你還認識幾種。
  • 盤點5種兇猛的滅絕動物,第4種至今仍被目擊發現
    巨鬣狗,鬣狗是一種兇殘的動物,巨鬣狗主要生存在歐亞大陸及北非、中國西北地區,生存年代在5百萬-1.2千萬年前,其體型是現今最大鬣狗的四倍之大,是當時名副其實的頂級掠食者。美洲擬獅,也叫殘暴獅,生存於冰河時期,全長約4.5米,曾經廣泛分布於美洲地區,分布範圍甚至涉及到了北極圈附近,從其骨骼化石看來,美洲擬獅無疑是當時北美最可怕的頂級食肉動物。
  • 被認為早已滅絕,但在現實中卻還活著的9種罕見動物
    ,但在現實中卻還活著的9種罕見動物! 角島鯨是地球上最稀有的鯨種,其實這個名字是2003年才被確認,因為在此之前,科學家們只看到死掉的標本在海灘上出現,因此許多人都認為角島鯨已經滅絕,目前已知的角島鯨數量還是未知,
  • 5種兇悍史前動物,第3種存在一億年,迄今未滅絕
    安氏中獸,因其化石在蒙古和中國地區發現,因此也叫蒙古安氏中獸,生活於距今3500-4000萬年前,是一種身體粗壯的哺乳動物,是曾出現過的最大的陸生哺乳類食肉動物之一,體型甚至大過現今的亞洲象,是一個兇悍至極的掠食者。
  • 10種已經滅絕的動物,其中一種可以秒殺霸王龍!
    蒙古安氏中獸,大約45到36百萬年前,是一個巨大的食肉哺乳動物。5億2500萬年前古生代早期寒武紀時期的代表性海洋肉食性生物,體長從數十釐米至數米。
  • 5種已滅絕的動物,第一種10萬年前滅絕,可能有倖存者
    【5種已滅絕的動物,第一種10萬年前滅絕,可能有倖存者】第一種,北美獵豹,起源於400萬年前北美洲地區的貓科動物,大約10萬年前滅絕,它們與現代的獵豹很長得很像,但體型要大得多,幾乎和現代的非洲獅一樣大,被阿茲特克人稱為「奎拉米特利」,因發現過疑似蹤跡,被認為有一些個體可能倖存下來。
  • 5種極度瀕危的動物,第3種多年未見其蹤影,或已全部滅絕
    奧裡諾科鱷魚,一種大型淡水鱷魚,它們是頂級掠食者,任何出現在它領地內活動的生物都將會成為它的食物,如此兇猛的鱷魚卻已瀕臨滅絕,野外可能不及百隻。白鵜鶘,一種大型水禽,嘴下有一橙黃色皮囊,樣貌非常的奇特,主要棲息於沼澤地帶,中國地區只見於新疆和青海湖,在2012年被認為是瀕危物種。僧海豹,一種古老而稀有的海豹,這種海僧海豹曾經數量眾多,在熱帶海域中很普遍存在,性格非常的友好,由於人類的狂捕濫殺,目前未再見過僧海豹的蹤影,被人懷疑已全部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