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太陽神鳥金飾圖案

2021-01-10 華夏經緯網

    

    太陽神鳥金飾圖案正式成中國文化遺產標誌

    國家文物局正式公布採用金沙「四鳥繞日」金飾圖案作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四鳥繞日」金飾2001年出土於四川成都金沙遺址,畫面是四隻神鳥圍繞著太陽飛行,專家也將其命名為「太陽神鳥」。這是本世紀中國考古的一個重大發現。

    據國家文物局辦公室主任彭常新介紹,由國內著名專家聯名推薦的這一金飾圖案構圖嚴謹、線條流暢、極富美感,是古代人民「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豐富的想像力、非凡的藝術創造力和精湛的工藝水平的完美結合。結合公示期間收集到的社會公眾建議,國家文物局最終確定中國文化遺產標誌上方採用簡體中文「中國文化遺產」;下方採用漢語拼音「ZHONGGUOWENHUAYICHAN」,各民族自治地方可使用當地少數民族文字,在對外交往工作中可使用英文「CHINACULTURALHERITAGE」或其他國家文字。標誌的標準色彩為金色,也可根據不同需要使用其他顏色。標誌核心位置的金飾文物圖案,除配合文字使用外也可單獨使用。

    相關連結

    ■獲評的四大理由

  造型精煉天生好徽識

    據國家文物局介紹,太陽神鳥圖案寓意深遠、構圖嚴謹、線條流暢、極富美感,是古代人民「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豐富的想像力、非凡的藝術創造力和精湛的工藝水平的完美結合。其造型精煉、簡潔,具有較好的徽識特徵。

    崇拜太陽凝聚民族精神

    太陽神鳥圖案是中華先民崇拜太陽藝術表現形式的傑出代表之作,以此作為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強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表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文物出土表現保護成果

    太陽神鳥金飾2001年出土於成都金沙遺址,是21世紀我國考古的一個重大發現,體現了中國文物保護工作的成果。太陽神鳥圖案所表達的追求光明、團結奮進、和諧包容的精神寓意,彰顯了中國政府和人民保護祖國文化遺產的強烈責任心和神聖使命感。

  動感十足蘊涵和諧包容

    圖案中向四周噴射出十二道光芒的太陽,呈現出強烈的動感,象徵著光明、生命和永恆。十二道太陽光芒與四鳥的「十二」與「四」是中國文化經常使用的數字,諸如十二個月、十二生肖、四季、四方等等,表達了先民們對自然規律的深刻認識。環繞太陽飛翔的四隻神鳥,反映了先民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體現了自由、美好、團結向上的寓意。而整體完美的圓形圖案寓意民族團結、和諧包容,圓形的圍合也體現了保護的概念。

    "太陽神鳥"金飾

    "太陽神鳥"金飾外徑12.5釐米,內徑5.29釐米,厚度0.02釐米,重量20克。外廓呈圓形,圖案分內外兩層,都採用了透空的表現形式。內層圖案為等距分布的十二條弧形齒狀芒飾,芒飾按順時針方向旋轉。外層圖案由四隻等距分布相同的鳥構成。鳥均作引頸伸腿、展翅飛翔的狀態,飛行的方向與內層圖案的旋轉方向相反。在紅色襯底上觀看,該金飾內層圖案很像一個旋轉的火球或太陽;外層圖案中的鳥很容易使人聯想到神話傳說中與太陽相關的神鳥,據此,專家學者將其定名為"太陽神鳥"金飾。

    通過對"太陽神鳥"金飾進行成分分析,確定其含金量達到了94.2%。系先用自然砂金熱鍛成為圓形,然後經過反覆錘鍊,最後根據相應紋飾的模具進行刻劃和切割,體現了中華民族對太陽崇拜的習俗。

來源:新聞晨報  2008年06月13日

 

 

 

責任編輯:虞鷹

相關焦點

  • 太陽神鳥金飾圖案正式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圖)
    四川新聞網訊 (本網記者 蔣亮) 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自8月3日至13日向社會公示後,經國家文物局2005年8月15日第15次局長辦公會議研究決定,正式採用四川成都金沙遺址出土的金飾圖案作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8月16日,國家文物局發出了正式啟用公告。
  • 金沙太陽神鳥: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
    新華社成都8月3日電 題:金沙太陽神鳥: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  新華社記者童芳  它來自三千年前的古蜀,從泥土中一波三折地被翻找出來,它被選定為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它就是成都金沙遺址出土的商周太陽神鳥金飾。
  • 單霽翔揭秘:太陽神鳥為何成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曉鈴)出土於成都金沙遺址的太陽神鳥金箔,十多年前被評為了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如今,它更是成都城市的一張文化名片。中國出土文物眾多,為何太陽神鳥這片小小金箔,能成為文化遺產標誌?12月15日,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在來蓉參加2019中日韓名記者對話會間隙,饒有興趣地揭秘。
  • 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太陽神鳥金箔:照耀古今的光芒
    2005年,她從1600餘件候選圖案中脫穎而出,被選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成為數以萬計的中國文化遺產的代表和象徵。她,就是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太陽神鳥金箔!該件藏品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具有重大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是研究商周時期古蜀先民金器製作工藝、青銅文明以及深層次的意識形態的重要實物資料。2.標誌寓意中國文化遺產標誌中英文文字採用「中國文化遺產」,「China Cultural Heritage」。
  • 聽文物講故事|金沙太陽神鳥: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
    它來自三千年前的古蜀,從泥土中一波三折地被翻找出來,它被選定為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它就是成都金沙遺址出土的商周太陽神鳥金飾。成都金沙遺址是21世紀我國第一個重大考古發現,太陽神鳥金飾就是從金沙遺址出土的「國寶重器」,被定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同時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只有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才能欣賞到這件獨一無二的國寶。它不過手掌大小,整體呈圓形,上面的圖案分為內外兩層,外層由四隻首尾相連的飛鳥構成,朝逆時針方向飛行。
  • 「文化遺產標誌」起爭議 雙鳥圖與太陽神鳥誰合適
    浙江省餘姚河姆渡遺址博物館館長葉樹望認為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雙鳥朝陽」更適合做中國文化遺產標誌。今天他們已正式向國家文物局發去報告,對正在公示中的中國文化遺產標誌提出建議。   中國文化遺產標誌是新中國第一個用於文物保護的標誌
  • 「中國文化遺產」啟用首個標誌 以太陽神鳥為原型(圖)
    「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圖形    中新網8月10日電 據光明日報報導,新中國建國以來第一個文化遺產保護的標誌——「中國文化遺產(ChinaCulturalHeritage  該標誌採用的太陽神鳥圖案來自2001年出土於成都金沙的太陽神鳥金飾,它是21世紀我國考古的一個重大發現。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說,該標誌所表達的追求光明、團結奮進、和諧包容的精神寓意,彰顯了中國政府和人民保護祖國文化遺產的強烈責任心和神聖使命感,體現了對古人的尊重、對歷史真實的尊重、對文化遺產的尊重。據了解,啟用後的「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將按照有關規定在全國範圍內推廣使用。
  • 鎮國之寶太陽神鳥金飾:三千年前的飛天夢(圖)
    專家點評   太陽神鳥金飾,作為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象徵著中華民族追求光明、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太陽神鳥金飾又隨神舟六號飛船遨遊太空,象徵著中華民族如神鳥一樣  故宮博物院的金銀器專家丁孟介紹說,古蜀部族是中國最早開採和使用黃金的部族之一,早在三千年前,他們就掌握了砂金加工技術,太陽神鳥金飾就是用自然砂金加工製作成的。先要把自然砂金進行熱鍛,然後反覆錘揲成薄如紙的金箔,再繪製圖案和鏤空雕刻。工藝精湛的太陽神鳥金飾,充分表現出三千多年前中華先民的思想和智慧。
  • 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太陽神鳥,有什麼象徵意義?
    華夏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那麼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是什麼樣子的呢?又有什麼象徵意義呢?圖片來自網絡圖案的正中描繪的是順時針旋轉的太陽,一共放射出12道光芒,象徵12個月;周圍逆時針飛翔的四隻鳥,象徵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個季節
  • 這件商周時期的「太陽神鳥」金飾,代表了古代哪些歷史文化?
    這件古代蜀人的金飾——「太陽神鳥」金飾,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考古發掘品,而是由建築工地渣土中揀選出的,所以金飾埋藏的層位天系和準確用途等信息已不可獲得。金飾經鑑定是用「自然砂金址鍛為金箔」,再用尖硬物刻畫切割製成。
  • 「太陽神鳥」金飾圖案成為成都市城市形象標識核心圖案
    「太陽神鳥」金飾圖案成為成都市城市形象標識核心圖案 世界知名城市都有自己的形象標識成都市城市形象標識(zhi)揭曉,太陽神鳥「代言」成都不同顏色輔助圖形分別適用於宣傳城市整體形象、家居形象、投資形象和旅遊形象  四川新聞網12月30日成都訊(記者侯敬文)成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今日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
  • 看見文物|商周太陽神鳥金飾:三千年前的飛天夢
    圖案分為內外兩層,均採用鏤空的方式表現。內層圖案中心為一沒有邊欄的圓圈,周圍等距分布有十二條順時針旋轉的齒狀芒,芒呈細長獠牙狀,外端尖,圖案好似空中旋轉不停的太陽。外層圖案由四隻相同的逆時針飛行的鳥組成,它們等距分布於內層太陽的周圍,引頸伸腿,展翅飛翔,爪有三趾。首足前後相接,向著同一方向飛行。飛行的方向與內層太陽芒紋的方向相反。
  • 太陽神鳥金箔:古蜀人留給今人的藝術遺產
    成都金沙遺址出土的古蜀太陽神鳥金箔。  有3000年前金箔上的太陽神鳥圖案,我們就這樣擁有了3000年後今天的中國文化遺產標誌。  隨著我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發展,也需要一個象徵性標誌來作為號召。有關機構,許多的學者,都開動腦筋,要設計出一個理想的文化遺產保護標誌。當然這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設計方案要在廣泛的層面得到認同,可不是隨便一個什麼圖案就可以取來做標誌的。既然是設計文化遺產保護標誌,人們首先想到的是由現成的文物圖像上提取典型元素進行設計。
  • 十大國寶級文物:戰國水晶杯、商周太陽神鳥金飾,你都知道多少?
    1983年10月,馬踏飛燕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1985年銅奔馬以「馬超龍雀」這個名稱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業的圖形標誌,並一直被沿用至今。1986年被定為國寶級文物。戰國水晶杯2.水晶杯,戰國時期器具,國家一級文物,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90年浙江省杭州市半山鎮石塘村戰國墓出土。收藏於浙江杭州博物館。中國考古界泰鬥蘇秉琦先生見到此杯,即贊為國寶。
  • 互襯中萌生互動「,3000年前的「太陽神鳥「展示出最簡潔的美
    我是一名基層的文物工作者,"太陽神鳥"對於我來說並不陌生。作為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十多年來,每當看到"四鳥繞日"的圖案,我都會被它最簡潔的美所驚豔、震撼。當然了,也為能使用這一標誌而感到驕傲和自豪。由於圖案上的畫面是四隻神鳥圍繞著太陽飛旋,因此也稱為"四鳥繞日"。整個圖案如同一幅現代剪紙作品,線條簡潔流暢,充滿韻律和動感。「太陽神鳥」金飾蘊含追求光明、團結奮進、和諧包容的精神寓意。每一個看過「太陽神鳥」金飾的人都不禁驚嘆古人的想像力及鑄造技藝的精湛。因此國家文物局在2005年將"太陽神鳥"金飾圖案公布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
  • 單霽翔:太陽神鳥代表了古代中國人民的智慧
    本報訊(記者 吳曉鈴)出土於成都金沙遺址的太陽神鳥金箔,十多年前被評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中國出土文物眾多,為何太陽神鳥這片小小金箔,能成為文化遺產標誌?12月15日上午,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來蓉參加2019中日韓名記者對話會。
  • 金沙遺址的太陽神鳥或許能告訴你答案!
    太陽神鳥商周太陽神鳥金飾為商州時期的金器。2001年出土於金沙村,現收藏於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商周太陽神鳥金飾整體為圓形薄片,外徑12.5釐米,內徑5.29釐米,厚度0.02釐米,重20克。圖案分內外兩層,內層等距分布有十二條旋轉的齒狀光芒;外層由四隻相同的逆時針飛行的鳥組成。商周太陽神鳥金飾圖案目前被國家文物定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同時其本身亦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聽說最近金價又上漲了。看著玻璃罩中的金沙國寶,不禁想伸手觸摸!就見保潔阿姨跟著後面一頓擦……話說這3000多年前的古蜀金飾,造型奇美,工藝精湛,更是透著無盡的神秘氣息。
  • 成都大運會主體育場:「太陽神鳥」圖案完成拼圖
    中新網成都8月18日電 (記者 賀劭清)18日,位於成都東安湖體育公園的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以下簡稱「成都大運會」)主場館主體育場頂部,由12540塊彩釉玻璃組成的「太陽神鳥」圖案「飛」上屋頂,將「太陽神鳥」金飾放大了近270萬倍的史上最大「太陽神鳥」圖案完成拼圖。
  • 如果國寶會說話——太陽神鳥,照耀古今的光芒
    圖片源自網絡它,是人類的生命之光!全世界五大古代的文明的發源地,都無一例外的出現過太陽崇拜。這輪可以放在手掌上的太陽,自始至終都是個謎。有人說,旋轉的火球是太陽神,四隻鳥是太陽神的四位使者,寓意東、西、南、北四個方位。有人說,旋轉的火球是太陽神,四隻鳥是是太陽神的四位使者,寓意東西南北四個方位,有人說旋轉的火球是太陽,四隻鳥是託負太陽,在天上運行的神鳥,講述著中國「金烏負日」的古代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