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參崴 二手車天堂

2021-01-07 中國青年報

    沒去海參崴之前,滿腦袋都是軍艦、海港要塞、西伯利亞大鐵路終點等略帶神秘的詞語。對這個曾經屬於我們,如今被俄羅斯人稱為符拉迪沃斯託克的山城,我一直想去看個究竟,但是幾天回來,「二手車」卻成了此行印象最深的一個詞。

    從綏芬河出境,經歷了「傳說」中的27公裡走兩個小時的綠皮火車,就到達了格羅傑克沃城。與我們一同進關的是一群群穿著時髦但拖拉肩扛巨大編織袋的俄羅斯美女。看著她們腳登細細的高跟鞋,卻一人對付一兩個大包,實在讓人頓生憐香惜玉之情。聽導遊說,這些人大部分不是自己做生意,而是中國商人僱他們帶貨。

    也就是從格城開始,二手車就與我們一路同行。我們坐的是一輛韓國大宇旅行車,看車的古老模樣足有20年以上,司機開關車門的時候,都要用一隻手使勁按著車門的上半部,鑰匙才能發揮作用。這樣的車,空調自然都是擺設。不過,夏天很少超過30攝氏度的俄羅斯遠東地區,開著車窗倒也舒適。

    在靠近海參崴的地方,幾座山峰掩映在綠樹中,遠遠望去,山坡和山谷中密密麻麻的是一座座小別墅。導遊介紹說,俄羅斯私有化時,每家分到一塊土地,可以用來種菜,也可以蓋別墅。海參崴的居民每周都會開著自己的車來度假。

    海參崴三面環山,一面向海,是俄羅斯的旅遊勝地。港口是這座城市的心臟,它分為軍港、商港和漁港,與世界很多國家都有海運往來。進入城市,除去較為破舊的公共汽車、有軌電車,二手私家車無處不在。

    據導遊說,因為海參崴距離日本、韓國近,所以有大量的日韓二手車運過來,價錢極其便宜,2000~3000美元就能買一輛不錯的車,更便宜的才幾百美元。對於款式、顏色,買車人可以提前向經營二手車的公司訂貨。這裡養車很便宜,一年500盧布的費用,大約相當於兩三百元人民幣。

    站在金角灣的高處,我們看到剛剛到港的一艘貨輪,正在向下吊卸顏色各異的二手車。我們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工人的裝卸速度非常快,平均兩三分鐘一輛。

    便宜的二手車,使海參崴的汽車保有率非常高,80萬人口的小城,40萬輛車,除去老人和孩童,幾乎人手一輛。由此帶來的交通擁堵也成了這個城市面臨的新問題。

    我們一次出遊回來,趕上下班的高峰,竟然在一個路口堵了20分鐘的車。但是司機都非常文明,沒有人按喇叭。因車走走停停,並肩「爬」著的私家車車主或是公共汽車上的乘客,有時還會打量我們這些老外。

    遇到過一件有意思的事。一位看上去六七十歲的海參崴大爺,一邊開著他的老款豐田,一邊吃著東西,與我們的車並行。看到我們無聊地看著街景,竟然抓了一把他正在吃的東西,伸手要遞給坐在我前面的同事。但就在此時,車流有點鬆動,我們的車向前走了一段,雙方沒有交接好。這位大爺竟然開著車,執著地跟在我們後面,最後邊行駛邊探起一點身子,成功地把一把豆子遞給了我的同事。我同事說,要永遠保留一顆豆子,記住海參崴人的友情。

    海參崴的法律規定,只有周末才能舉行婚禮,因此周六周日會在大街上看到許多婚車。當然這些被五顏六色的鮮花與純潔的白紗裝飾起來的婚車,大多也是二手車。

    於是,看著喜氣洋洋的新人,想起過關時,手拽腳踢巨型編織袋的美貌女郎,感慨許多。經歷了動蕩,俄羅斯人似乎也放下了貴族的架子。不過,當看到開著二手車的新人,身著結婚禮服,按風俗手捧鮮花走向烈士墓時,一個更有衝擊力的念頭湧了上來,俄羅斯仍舊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刻板而遵守規則,青年人追求物質但不忘傳統。

    

相關焦點

  • 俄羅斯海參崴的由來
    從1860年沙俄逼逼迫清政府籤訂《中俄北京條約》後,遠東40萬平方公裡包括海參崴就離開了中國的版圖。1871年沙俄開始在此處擴建軍港,為了抹除中國的痕跡,他們驅趕、tusha中國人,修建富有自己國家風格的建築。到了1955年,整個海參崴再也沒有中國的痕跡了。
  • 近代史——海參崴篇
    建國後,在黨和人們的不懈努力之下,我們收回了香港、澳門等許多國土,但同一時期被沙俄割佔的海參崴卻遲遲無法收回,甚至可能永遠無法收回,這是為什麼呢? 第二,海參崴的居民基本上都是俄羅斯人。
  • 俄羅斯|海參崴留學了兩年半時間 海參崴這個城市學名
    在俄羅斯 海參崴留學了兩年半時間 海參崴這個城市學名 符拉迪沃斯託克 在一百多年以前還是中國的地盤 現在改名留學圖一是俄羅斯勝利日 每年的5月9日 都會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 基本上所有的俄羅斯人都會集中到市中心參加 就如圖烏泱烏泱的人我第一次是早上七點就去站好最佳的觀看位置等到九點開始所以去海參崴的最佳時機也是五月初了
  • 海參崴,俄羅斯人口中的「舊金山」
    海參崴,被俄羅斯稱為符拉迪沃斯託克,簡稱符市,位於亞歐大陸東北部,阿穆爾半島最南端。清朝時為中國領土,隸屬於吉林將軍。1860年11月14日《中俄北京條約》將包括海參崴在內的烏蘇里江以東地域割讓給俄羅斯帝國,俄羅斯帝國將其命名為符拉迪沃斯託克,俄語意為「統治東方」 。
  • 海參崴對俄羅斯來說有多重要?
    不過大家還是習慣叫它海參崴(wǎi)。乘坐火車來到海參崴,只見海水拍打著堤岸,海鷗在海面上自由飛翔,那高聳的樓房,那歐式的圓頂建築,那街道上清一色的金髮女郎,東方的海參崴港口何時成了西方人的樂園。在1860年以前,海參崴長時間屬於中國領土,歸清朝吉林將軍管轄。
  • 海參崴的雕塑與消失的中國地名
    如果不是中國人出版的地圖上保留的「海參崴」的名字,她的長長的俄文名字就會在160年的時光下,遮蓋掉海參崴的中國痕跡。俄羅斯人是非常注重歷史的民族,如今前蘇聯地區的主要城市,都遍布各種雕塑和紀念碑,就是很好的證明。
  • 中國的海參崴是如何變成俄羅斯的符拉迪沃斯託克的?
    在臺灣海參崴是正式名稱,而在中國地圖上這個城市的正式標註則為「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是對俄文名字的音譯。 如今,海參崴為俄羅斯遠東最重要的城市,是俄羅斯海軍第二大艦隊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所在地,總人口約60萬。海參葳港是三面臨海的優良天然港灣,貨物吞吐量居全俄之首,是俄羅斯在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港口。海參崴一年中有4個月是結冰期,但藉助破冰船可全年通航。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 周蓬安:一言難盡海參崴(一)
    周蓬安:一言難盡海參崴(一)海參崴,中國人的習慣稱呼,意為一個盛產海參的窪地(崴即『窪地』的意思)。而俄羅斯人則將這個地方叫作「符拉迪沃斯託克」,就是「控制東方」的意思。按照俄國人的記載,該城建於1860年。
  • 海參崴到處是中國老鄉(圖)
    電梯鬧心 美女養眼   在海參崴逗留期間,無論公幹還是私訪,使我感到不適的是賓館的電梯。這裡的電梯窄小到只能擠進三四個人,而且多數沒有樓層顯示,如果兩個高大肥碩的俄羅斯人捷足先登的話,別人就可能擠不進去了。並且,電梯啟動後,噪音很大,好像是臺爬坡的拖拉機,轟轟隆隆地上上下下。
  • 海參崴的俄羅斯民風
    海參崴是天然不凍港,也是一座充滿了歐式風情的海港城市。它已經成為俄羅斯在遠東地區的第二大城市,同時也是俄羅斯在遠東的第一大港口城市,處在中俄朝日的交匯地帶,戰略地位顯要。通過多年的宣傳,俄羅斯人已經把這裡看成了本國國土,在俄羅斯人的觀念裡是清朝放棄了這片土地。
  • 海參崴:故土與領土之爭
    7月2日,新浪微博俄羅斯駐華大使館高調紀念其遠東城市海參崴建城160周年,甚至公開強調其俄文名「符拉迪沃斯託克」意思是「統治東方」。
  • 我國是怎樣失去海參崴的,其價值有多重要
    海參崴這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國人對其著特殊的情懷。早在明朝的時候,海參崴就已經是我國外東北地區的固有領土,到清朝的時候,外東北隸屬於吉林將軍管轄。海參崴位於亞歐大陸東北部,阿穆爾半島最南端。1860年清政府被迫與沙俄籤訂了《中俄北京條約》,將包括海參崴在內的烏蘇里江以東地區割讓給沙俄政府,沙俄將海參崴改名為符拉迪沃斯託克,俄語意為統治東方。至此海參崴離開了我國的懷抱。明清時候,我國對海參崴的開發利用沒有達到國家戰略層面,明朝時國家發展重點在江浙滬地帶。而清朝時,國家發展也是集中在中原腹地及東南沿海,對外東北地區的開發也是比較少。
  • 海參崴地理位置如此重要,為何不被清政府重視?
    熟知歷史的朋友們也知道,在清朝時期,符迪拉沃斯託克是屬於中國的領土,它原本的名字叫做海參崴。後來沙俄入侵,逼迫清朝政府籤訂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把海參崴佔為己有。從地理位置來看海參崴十分重要,在如今的時代背景下,如果我國東北多一個出海的港口,那麼對地區的經濟發展肯定有諸多好處。而且,要是海參崴還是中國的,那麼中國就有權開發附近領海海域,尋找海底的資源。
  • 沙俄侵佔海參崴後,當地的中國人去哪兒了?
    一、海參崴為沙俄侵佔海參崴這個名字或許對於許多人而言都是似曾相識卻又較為陌生,不少人下意識以為名字的由來在於當地盛產海參,但實質上它的字面意思在於「海邊的漁村」。不過一如人民對於海參崴的陌生熟悉,中國亦是如此。因為它曾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今時今日卻並不屬於中國。海參崴自古以來便多是屬於中國政府所管轄的,即便清朝時期依舊如此。
  • 中國為什麼沒有趁蘇聯解體的機會收復海參崴?
    海參崴(俄文名符拉迪沃斯託克,意為「徵服東方」),是俄國濱海邊疆區首府,也是俄羅斯遠東地區人口最多的城市和最重要的軍事基地。它位於中朝俄三國交界處,三面臨海,擁有優良的天然港灣,地理位置重要,是俄國在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港口。
  • 符拉迪沃斯託克有個中國名字叫「海參崴」
    俄使館的第一條微博竟獲10多萬個點讚,點讚的人大概不知道,符拉迪沃斯託克有個中國名字,叫海參崴。1860年改名之前一直叫這個名字,也一直是中國領土,滿族人的祖先肅慎就在這一帶生活。唐朝時海參崴是渤海國的率賓府地,元朝時稱「永明城」,歸遼陽行省管轄;明朝時朱棣在海參崴設衛所,隸屬「奴爾幹都司」,清朝時屬吉林琿春協領管轄。
  • 海參崴,每當看到這個名字,我的眼裡總是充滿了淚水
    隨著歲月的洗禮,在成長中對歷史的了解和自己心智的成熟,才越加感覺到我們這個民族幾千年走下來,這一路是多麼的艱辛和坎坷再次看到海參崴這個地名,是這兩天的一個新聞,說的是一位中國遊客去海參崴旅遊,在某旅行網站上預訂了酒店,結果因為種種誤會,該網站將酒店訂到了歐洲的希臘,並讓客戶自己打車去,該公司給報銷打車費。為此小編還專門寫了一篇文章調侃《客服神建議:從俄羅斯打車去希臘!
  • 沙俄時代的海參崴罕見老照片,100多年來中國人在這裡消失了
    海參崴曾是中國領土,隸屬於吉林將軍管轄。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將海參崴劃給沙俄,從此被俄羅斯人改名為符拉迪沃斯託克,意為「統治東方」,這足見俄羅斯人的野心。現在的海參崴是俄羅斯遠東最重要的城市,俄羅斯的太平洋艦隊就在這裡。
  • 九龍島和海參崴於同一年被割讓,為什麼兩者情況卻截然不同?
    在《北京條約》中清政府追加了賠款,還將香港全境都租給了英國,此後英國人便在這裡進行殖民統治,並且在《北京條約》中清廷還承認了《璦琿條約》的合法性,將包括庫頁島及海參崴等地全部割讓給了俄國。要知道庫頁島的面積可有兩個臺灣島那麼大,而海參崴亦是外東北唯一的出海口、遠東最大的不凍港,竟然就這麼拱手相讓,實在是令人氣憤不已。
  • 揚威海參崴!北洋政府出兵遠東護僑往事(上)
    文:蕭冰眾所周知,海參崴是東北亞的良港名城,但每每提及此地,國人心中總有說不出的酸楚——160年前腐朽落後的清政府將其與外東北之廣袤河山拱手相讓!北洋政府,即便在內亂不寧的情形下,曾毅然出兵宣示國威:陸軍收復外蒙、護送西伯利亞華工;海軍軍艦駐紮海參崴護僑,多少給了國人一些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