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去海參崴之前,滿腦袋都是軍艦、海港要塞、西伯利亞大鐵路終點等略帶神秘的詞語。對這個曾經屬於我們,如今被俄羅斯人稱為符拉迪沃斯託克的山城,我一直想去看個究竟,但是幾天回來,「二手車」卻成了此行印象最深的一個詞。
從綏芬河出境,經歷了「傳說」中的27公裡走兩個小時的綠皮火車,就到達了格羅傑克沃城。與我們一同進關的是一群群穿著時髦但拖拉肩扛巨大編織袋的俄羅斯美女。看著她們腳登細細的高跟鞋,卻一人對付一兩個大包,實在讓人頓生憐香惜玉之情。聽導遊說,這些人大部分不是自己做生意,而是中國商人僱他們帶貨。
也就是從格城開始,二手車就與我們一路同行。我們坐的是一輛韓國大宇旅行車,看車的古老模樣足有20年以上,司機開關車門的時候,都要用一隻手使勁按著車門的上半部,鑰匙才能發揮作用。這樣的車,空調自然都是擺設。不過,夏天很少超過30攝氏度的俄羅斯遠東地區,開著車窗倒也舒適。
在靠近海參崴的地方,幾座山峰掩映在綠樹中,遠遠望去,山坡和山谷中密密麻麻的是一座座小別墅。導遊介紹說,俄羅斯私有化時,每家分到一塊土地,可以用來種菜,也可以蓋別墅。海參崴的居民每周都會開著自己的車來度假。
海參崴三面環山,一面向海,是俄羅斯的旅遊勝地。港口是這座城市的心臟,它分為軍港、商港和漁港,與世界很多國家都有海運往來。進入城市,除去較為破舊的公共汽車、有軌電車,二手私家車無處不在。
據導遊說,因為海參崴距離日本、韓國近,所以有大量的日韓二手車運過來,價錢極其便宜,2000~3000美元就能買一輛不錯的車,更便宜的才幾百美元。對於款式、顏色,買車人可以提前向經營二手車的公司訂貨。這裡養車很便宜,一年500盧布的費用,大約相當於兩三百元人民幣。
站在金角灣的高處,我們看到剛剛到港的一艘貨輪,正在向下吊卸顏色各異的二手車。我們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工人的裝卸速度非常快,平均兩三分鐘一輛。
便宜的二手車,使海參崴的汽車保有率非常高,80萬人口的小城,40萬輛車,除去老人和孩童,幾乎人手一輛。由此帶來的交通擁堵也成了這個城市面臨的新問題。
我們一次出遊回來,趕上下班的高峰,竟然在一個路口堵了20分鐘的車。但是司機都非常文明,沒有人按喇叭。因車走走停停,並肩「爬」著的私家車車主或是公共汽車上的乘客,有時還會打量我們這些老外。
遇到過一件有意思的事。一位看上去六七十歲的海參崴大爺,一邊開著他的老款豐田,一邊吃著東西,與我們的車並行。看到我們無聊地看著街景,竟然抓了一把他正在吃的東西,伸手要遞給坐在我前面的同事。但就在此時,車流有點鬆動,我們的車向前走了一段,雙方沒有交接好。這位大爺竟然開著車,執著地跟在我們後面,最後邊行駛邊探起一點身子,成功地把一把豆子遞給了我的同事。我同事說,要永遠保留一顆豆子,記住海參崴人的友情。
海參崴的法律規定,只有周末才能舉行婚禮,因此周六周日會在大街上看到許多婚車。當然這些被五顏六色的鮮花與純潔的白紗裝飾起來的婚車,大多也是二手車。
於是,看著喜氣洋洋的新人,想起過關時,手拽腳踢巨型編織袋的美貌女郎,感慨許多。經歷了動蕩,俄羅斯人似乎也放下了貴族的架子。不過,當看到開著二手車的新人,身著結婚禮服,按風俗手捧鮮花走向烈士墓時,一個更有衝擊力的念頭湧了上來,俄羅斯仍舊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刻板而遵守規則,青年人追求物質但不忘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