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富陽記者站 駱炳浩 裘一琳 通訊員 邱水燕 何玲秀)近日,富陽淥渚鎮黨委書記羊獻民開好村級考核情況通報會後,又匆匆前往2公裡外的聯繫點——蓮橋村慰問困難黨員,「慰問金叫他們過來領,和我們送上門去,感受的暖意是不一樣的。所以,年關即使最忙,我也不能少跑這一趟。」
村裡的弄堂彎來繞去,但羊獻民熟門熟路,分別走訪了3戶困難黨員家庭。「路走得多了,自然就熟,這和人是一個道理,走得勤了,人也和你親。」羊獻民說。
「羊書記對老百姓的事上心!」困難黨員老袁給記者說了羊獻民在大走訪時的一件事:本村癱瘓病人徐建龍的床前,羊獻民掏出1000元錢塞給他,當問到需要什麼幫助時,他不好意思地說想要一張可以躺下來的輪椅,羊獻民當即記在本子上。沒過幾天,殘聯就送來了摺疊輪椅,圓了徐建龍的願望。
從最後一戶困難黨員家裡出來,天色開始暗下來,羊獻民又與蓮橋村黨總支書記孫建元一起去踏看小流域治理工程施工現場。邊走邊聊,孫建元對羊獻民感激地說:「謝蓮自然村自來水改造工程,前幾天水利部門同意立項了。你記得嗎,1月4日那天,市領導來調研,是你提了村民吃水難問題,為我們爭取到了上級支持。」(下轉第2版)
(上接第1版)
黨員幹部只有多用腳步丈量民情,百姓才有更多幸福可以期待。去年冬天以來,淥渚鎮結合住夜值班、聯村駐村指導、「網組片」民情聯繫等制度,在鎮村幹部中開展領導聯片、班子聯村、科室幫村、幹部幫戶的「雙聯雙幫」活動,把「老百姓的家門走得進、坐得下、聊得起,有否為老百姓辦過事,老百姓是否滿意」作為此項活動的落腳點,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記好「民情日記」,圍繞群眾所思所想、所願所盼,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地幫辦實事。
「走基層接地氣,感情投入是前提,聯繫制度是保障。」淥渚鎮專門設立「雙聯雙幫」活動聯絡辦公室,實行「問題匯報卡、項目推進卡、情況調查卡、督查反饋卡」四卡機制,並建立月報制度,並將此作為年終考核和評優評獎的重要依據,確保聯繫群眾工作「一竿子到底」。
幹部是否真的接地氣,助民之舉、惠民之果便是檢驗物。峴口村今年50歲的村民邵會松說:「幹部接地氣,群眾得福氣,咱門前的這條路就是最好的見證。」峴口村至閬塢村這段鄉道,由於運輸石灰石的重車常年碾壓,到處坑坑窪窪。聯繫峴口村的鎮長洪金元、聯繫閬塢村的鎮人武部長孫熔在走訪時聽到了群眾的抱怨。為此,鎮黨委、政府決定投資近百萬元,提前實施路基工程,預計本周可完成路基平整、壓實工作,確保春節期間安全暢通。
從田間地頭回到機關大樓,作決策更有準頭。2013年,淥渚鎮以群眾需求為導向,集中財力辦好鎮中心幼兒園遷建、孝子灣文化公園(一期)工程建設、閬塢溪小流域整治等十件實事,進一步壓縮「三公」支出,財政可用資金向民生工程、重點項目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