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相信很多人都曾聽過爺爺奶奶給自己講的恐怖故事,雖然故事情節不見得精妙,但想法和創意卻是一絕,聽完了保管晚上睡不著覺。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花瓶姑娘」的故事,90後對於這個故事一定不會太陌生,堪稱是一代人的恐怖記憶。
所謂的「花瓶姑娘」源頭來自燕壘生的志怪小說《奇譚怪事錄》中的一篇名叫《裡小人》的故事。
故事裡說,在古時候流傳一種「仙藥」,只要人吃下後身體組織包括骨骼都會變軟,甚至能將身體放進甏裡。而有些長期生活在甏中的裡小人,身體會慢慢與甏粘合在一起,從此甏就成了裡小人的身體,如果甏打碎那麼裡小人也會當場斃命。
《裡小人》的故事曾一度廣為流傳,以至於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有人利用大家恐怖和好奇心理來賺錢。
每當趕集和廟會的時候,在街頭就會出現一個小屋子,這個小屋子正中間的花瓶上有一個女孩子的臉,就是所謂的「花瓶姑娘」。
但要看花瓶姑娘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需要你先買了「看票」才能進入這個小屋子,很多孩子以為是真的也就哭著鬧著要家長花錢買了。
在沒有智慧型手機,電視還是黑白有線電視的時代,在街頭有很多的雜技表演。有些表演甚至被捧到了「文化遺產」的地步,比如說中國古典戲法「三仙歸洞」其本質也是在欺騙人們的眼睛,但這至少是屬於表演藝術類型。
而「花瓶姑娘」不一樣,這是一種「展覽騙局」,因為人體根本就不可能進入到一個小小的瓶子中,那麼這個騙局到底是如何布置的呢?
其實原理很簡單,不過是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而已。首先「花瓶姑娘」要先將下巴放到花瓶口上,再用布幔把四周包圍成一個半圓,並把鏡子的邊緣遮擋住。由於「花瓶姑娘」的身體被鏡子擋住,觀眾所看到的是兩面鏡子對半圓布幔的反射影像,因此根本看不出任何破綻,人頭就好像長在花瓶上一般。
如果有到現場看過的人就知道,在「花瓶姑娘」的身邊往往會有人守著,這人就是為了避免遊客上前去摸,或者是湊太近去看。因為一旦湊太近去看,那麼「花瓶姑娘」就很快露出破綻了。
除此之外,解說員往往還會滔滔不絕來進行「天馬行空」的解說,好讓人更加相信自己眼前所看到的,並且沒有空隙去思考。一般來說小孩子基本上是看不出什麼破綻的,而大人只要留點心便能看破了。
這種騙局自然是無法長久的,很多人被騙了一次後,再告訴身邊的人不要被騙,願意花錢觀看的人自然越來越少。沒有了市場久而久之「花瓶姑娘」在街頭也就慢慢的消失了,成為了80後與90後一代獨有的「恐怖記憶」。不過這樣的騙局確實沒有存在的必要,相信很多花過冤枉錢的人,看完都後悔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