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希望孩子能夠成為一名熱愛學習的「學霸」,但其實不用等到上中學之後才能發現孩子是否適合學習。很多事情都是有跡可循的,「學霸」和「學渣」的差距真是一眼就能看出來。而「學霸」和「學渣」之間差在哪兒?
育兒專家李玫瑾表示:光看眼神就知道了。因為「學霸」的眼神是非常堅定專注的,而「學渣」是飄忽不定的,因為他們的注意力往往沒有辦法集中在學習身上,長此以往這樣下去,學習成績更是被搞得一塌糊塗。
為什麼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
家長總是打斷孩子
很多家長都很熟悉這樣的一個場景,孩子在房間裡面學習,而自己這個時常擔心孩子有沒有口渴,或者是關心孩子們學習進度究竟到哪裡,所以時不時以送水送水果為理由進去查看。而家長的這種行為就是習慣性的打斷了孩子專注學習的時間,讓孩子的思考斷斷續續。慢慢的,孩子也會把其他不相干的事情當成藉口來打斷學習,根本沒有辦法集中注意力。
家長沒有以身作則
孩子的習慣養成往往關聯於家長的身體力行,其實有的時候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也是為了能夠吸引父母的注意。很多父母在陪孩子玩的時候也會感覺到不耐煩或者是偷偷玩手機,這樣會讓孩子感覺沒有沒關注,所以安全感極低。因此為了能夠吸引家長的注意力,孩子通常也會找別東西來讓家長把關注點重新放到自己身上。而到學習這個場景當中,就會變成沒有辦法將注意力集中在學習這件事情上。
沉迷網絡,對其他的事物不感興趣,自然就沒有辦法集中注意力
因為現在家庭條件越來越好,所以基本上每個家庭都會有手機和平板電腦,而孩子們開始接觸這些電子產品的時間,也比大人早了很多。現在很多大人都沒有辦法抵抗手機的誘惑,經常沉迷於玩手機,又何況是小孩子呢?因此越來越多的小孩開始沉迷於手機網絡,與網絡裡的大花花世界相比,學習確實看起來無趣了很多,想讓他們好好學習更是難上加難。
注意力不集中的後果
成績落後
而在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產生的最直接的後果就是成績落後。因為孩子沒有辦法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聽老師講課,總是分心於窗外發生了什麼事或者是在書本上畫小人,根本連知識點都沒有學會。而在課後做作業的時候也是三心二意,總是溜號或者偷偷玩手機,這樣子就會根本沒有辦法跟上學習進度,成績又怎麼會好呢?
做什麼事都三分鐘熱度
而注意力不集中的後果,並非僅僅存在於學習上,甚至在平時的興趣培養或者是做事上都是三分鐘熱度。因為他們的注意力非常容易被得到轉移,即使自己當時非常喜歡一件東西,也會因為其他事情的介入,使他們的熱度被逐漸消散掉。這就導致了他們學習沒有辦法取得很好的成績,而興趣培養也沒有辦法繼續的得以施展,最終很有可能導致一事無成。
容易成為問題孩子
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常常會在上課時做一些小動作,影響別的孩子學習,從而又有很大的概率去引發學生之間的矛盾。而在上學期間由於年紀很小,學生還沒有辦法養成理智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也會爆發更大的爭執,甚至會出現打架的情況。所以孩子一旦有注意力不集中的跡象,就一定要馬上改正,如果等孩子成為問題學生,那就晚了。
如何讓孩子上課注意力集中
家長要以身作則
家長在培養孩子方面一直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表率是培養孩子助力問題當中的第一步。讓整個家庭環境都營造出一種自律的氛圍,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與孩子互動的時候就要將全部身心放在孩子身上,工作時就要認真工作,而不是被手機剝奪掉注意力。用實際行動去教導孩子,做一件事的時候就要全身心的投入,而只有將這一件事完成之後,才能夠繼續開展下一件事情。
老師要增加課堂的趣味性
與此同時,想讓孩子上課時集中注意力,其中更加重要的是希望老師能夠增加課堂上的趣味性,能夠通過有趣的教學方式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如果老師只是死氣沉沉的對本宣科,那麼孩子很容易被其他外界的因素所幹擾,而如果老師能夠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融入孩子感興趣的方式和語言,那這樣孩子溜號的機率也會大大的減少,反而會對書本更加的感興趣。
為孩子創造一個無網絡的獨立學習空間
現在很多家長就意識到,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不要讓孩子在太小的時候就接觸到網絡,或者說至少要為孩子創造一個沒有網絡的獨立學習空間,就是說學習期間一定要禁止接觸到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這並不意味著不讓他參與線上課堂或者線上教育,而是指在他需要專心寫作業的時候,一定要將這些電子產品從他的眼前拿走,不要讓這些娛樂產品轉移他的視線。
所以一旦發現自家孩子出現容易走神的苗頭,就一定要及時糾正,否則對於他以後的學習和成長都是一件有害的事情。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與家長共同努力,從學校和家庭兩個環境共同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孩子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以及專心的成果,這樣才能夠讓孩子成為「學霸」也就指日可待了!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都用什麼小妙招,在評論區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