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馬是食草動物,為什麼連兇猛的鱷魚和獅子都不敢招惹它?

2020-12-05 科學獵奇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在食物鏈中,食草動物大都處於食物鏈的底端,它們的上一級就是食肉動物,因此大多數食草動物的天敵就是食肉動物。但是,在自然界中,並不是所有的食草動物都有天敵,比如陸地上最大的動物大象就沒有天敵。除了大象外,在非洲大草原上,還有一種食草動物,它也是連獅子和鱷魚都不敢招惹的存在,它就是河馬。那麼,為什麼獅子和鱷魚都不敢輕易招惹河馬這種食草動物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河馬

河馬是非洲獨有的一種食草動物,同時也是非洲體型第三大的哺乳動物,其體型僅次於大象和犀牛。河馬是偶蹄目河馬科河馬屬下唯一的物種,不過,說起來它也不算孤獨,因為在非洲它還有一位「親戚」,那就是河馬科倭河馬屬下的倭河馬。

相比起河馬龐大的體型來,倭河馬就顯得小巧多了,它僅有平均1.6米左右的體長、80公分左右的肩高以及平均200公斤左右的體重,這個體型與一頭野豬差距不大。由於它的頭部比較短圓,再加上體型較小,所以它也不像河馬那樣主要生活在水中,而是生活在西非的密林之中。不過,這樣的棲息環境也不是沒有好處,起碼很少會有食肉動物來打擾它,而它作為一種有草就能活的動物也落得自在。

▲上圖為成年倭河馬

比起倭河馬來,河馬的體型是它的接近10倍。現存的河馬一共有4個不同的亞種:河馬指名亞種(尼羅河河馬)、東非亞種、南非亞種以及西非亞種,它們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這幾個亞種除了分布上有差異外,體型相差都不大,成年河馬的體長平均在3米左右,肩高平均在1.5米左右,體重雄性平均1.5噸,雌性平均1.3噸。

河馬算是一種兩棲動物,它待在水中的時間要比陸地上多,這是因為河馬的四條腿比較短,在陸地上行走對腿的壓力太大。其次,河馬的體表沒有毛髮覆蓋,在熱帶的非洲,極容易被曬傷、脫水,所以,它們除了夜晚,白天很少上岸,並且它們的食物也主要以水生植物為主。

河馬與大多數的非洲食草動物一樣都是群居動物,不同的是,河馬群中的首領為大個體的雌性,通常一個河馬群至少有10頭以上的河馬組成,甚至一些大的族群成員超過了100隻。

雖然在陸地上,河馬的「小短腿」最快也只有20公裡每小時的移動速度,但是在水中,它就變成了「靈活的胖紙」,它不但能夠在水中靠四肢遊動,還能夠潛入水下半個小時不用換氣。

為什麼說獅子和鱷魚都不敢招惹河馬?

在說原因之前,我們首先要說一點,那就是在水中鱷魚和獅子確實不敢招惹河馬,但是在陸地上,遇到獅群,河馬只能成為「挨啃小天使」,畢竟在陸地上河馬的靈活性大打折扣,這讓它無法首位兼顧,因此,在食物匱乏時,獅群是會攻擊陸地上落單的河馬的。

那麼,在水中,為什麼獅子和鱷魚不敢招惹河馬?

首先是獅子。獅子雖然是貓科動物,而且大多數的貓科動物都喜歡水,比如老虎就是「遊泳健將」,但是,獅子卻對水沒有什麼好感,除了日常的飲用和遷徙時不得不過河外,獅子對水甚至連碰都懶得碰一下,這就造成了獅子在水中幾乎沒有什麼戰鬥力。

在水中,獅子的靈活性、捕獵能力都降到最低,即使是一頭成年雄獅要過河,都要在河邊觀察很久,目的就是確認附近水域中沒有鱷魚出現,因為一旦在水中遭遇鱷魚,它可能命喪鱷口。

對於河馬來說也是一樣的,河馬在水中有很強的靈活性和戰鬥力,在面對毫無戰鬥力的獅子時,獅子是唯恐避之不及的,畢竟河馬是有名的暴脾氣,而且還有很強的領地意識。

因此,水中的戰鬥力極差,是獅子不敢招惹水中河馬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鱷魚。鱷魚與河馬可謂是一對「冤家」,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鱷魚主要生活在水中,而河馬也是如此,而且二者在分布上有很大的重合,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這兩種都有極強領地意識的動物沒少發生爭鬥。但是,除了鱷魚能夠偷偷獵殺小河馬外,鱷魚就從來沒有贏過。這是為什麼呢?我們詳細的來說一下。

首先,與河馬衝突的鱷魚不是別的,正是世界上體型第二大的鱷魚尼羅鱷,而它的對手主要是河馬的指名亞種,也就是尼羅河河馬,二者的主戰場就是非洲尼羅河流域。

作為非洲最大的鱷魚,尼羅鱷有著平均3米的體長以及500多公斤的體重,並且尼羅鱷長著一張血盆大口以及高達1000公斤的強大咬合力,這個體重和咬合力數據,就算是最大的大貓東北虎都望塵莫及。那麼,它為什麼還怕河馬呢?原因有三點:

第一,體型差距

雖然尼羅鱷就足夠大了,但是在成年河馬面前還是差了很多,最起碼的體重就差了3倍左右,在如此巨大的體型差距下,兩種在水中生活的動物,顯然尼羅鱷佔不到什麼便宜。

第二,習性

尼羅鱷是一種獨居動物,而河馬是一種高度群居的動物,所以,二者相遇,往往是一條尼羅鱷對一群河馬,這種情況下,尼羅鱷只能是灰溜溜的逃走,不然就是這種下場:

第三,攻擊方式

這是最主要的一點,尼羅鱷雖然長著一張血盆大口,但是奈何它的上下頜開合角度非常的小,面對河馬這種全身渾圓的動物,它根本就下不去嘴。而河馬就不同了,它的嘴巴最大可以張開到180°,再配合上長50公分的四顆獠牙以及800公斤的咬合力,它可以瞬間將鱷魚重傷。

因此,這才是鱷魚怕河馬的原因,畢竟自己空有一張大嘴,卻咬不住河馬,而河馬雖然牙齒稀疏,但有四顆獠牙,顆顆致命。

總結

說鱷魚和獅子不敢招惹河馬並不準確,因為在陸地上,獅群就敢獵殺笨重的河馬。不過,在水中,河馬卻是獅子和鱷魚都不敢招惹的存在,主要原因就是河馬在水中戰鬥力不減反增,而且它還長著一張真正的血盆大口,反觀鱷魚,雖然有強大的咬合力,但是它的傷害是建立在能夠咬住對方的基礎上的,面對渾圓的河馬,它確實一點辦法都沒有,而且一個不小心就會被河馬咬傷。

相關焦點

  • 河馬,獅子也不敢招惹的非洲巨獸,每年有數百人命喪河馬之口
    河馬是這個組合之中唯一一個半水生哺乳動物,白天,河馬在水中休息,順便吃點水生植物,而到了晚上,河馬就會上岸去尋找陸地上的草和樹葉食用。對於一個完全吃素的龐然大物而言,每天的進食量自然是不會少的。一般來講,河馬一個晚上的食草量就可以達到四五十公斤。一個完全吃素的動物,卻能夠讓非洲草原上兇猛的掠食者敬而遠之,這聽起來就讓人覺得精神振奮。
  • 鱷魚再牛也不敢惹它,咬合力超過2000磅,就連獅子也怕!
    鱷魚再牛也不敢惹它,咬合力超過2000磅,就連獅子也怕!鱷魚是一種非常兇殘的動物,它們的咬合力是非常驚人的,飼養員將一根牛骨頭扔到鱷魚的嘴裡,鱷魚咬起骨頭來毫無壓力,只聽見咬碎骨頭的聲音。因此,鱷魚也是憑藉著強大的咬合力在水中埋伏,經常偷襲前來飲水的動物,抓到獵物之後,將其拖入水中,用出死亡翻滾,直接奪取獵物的生命,萬物相生相剋。鱷魚也有害怕的動物,那就是河馬,別看河馬長相笨拙,它的咬合力是非常驚人的,它的咬合力超過了兩千磅,當獅子招惹河馬的時候,河馬也會一口將獅子的腦袋咬碎。
  • 為什麼河馬不怕鱷魚,鱷魚也不攻擊河馬?
    我們都知道,鱷魚不僅是頂級的掠食者,而且像水域中的壟斷性捕食者,幾乎可以殺死任何動物。在這個答案中,我所說的水域是指內陸水域,如河流、湖泊等,而不是海洋。即使是這個新生代有史以來最大的陸生動物,成年非洲叢林象也不喜歡呆在水裡,當大型鱷魚在附近時,它可以藐視其他動物,如老虎、獅子等。
  • 河馬吃草的,為什麼獅子鱷魚都不敢吃它?
    圖片:河馬和鱷魚 要想知道為什麼獅子鱷魚都不敢吃河馬,就先讓我們分別的了解一下這三個主角吧。獅子的軀體比較大,視覺,嗅覺,聽覺都比較發達,牙齒,爪子都是非常的鋒利,它的尾巴也能用來作為武器,在非洲屬於食物鏈上層的貓科食肉動物。平均體重差不多二百公斤左右,生活在草地草原上,慣用伏擊的方式捕食目標獵物。
  • 獅子吃豹子膽,戳醒午睡河馬,慘遭暴躁河馬一口「爆頭」狠甩!
    獅子吃「豹子膽」,戳醒午睡河馬 ,慘遭暴躁河馬一口「爆頭」狠甩!提到水中霸主、很多人都會第一時間想到鱷魚,鱷魚縱然兇猛、但是在它面前不過就是個玩具而已,這個「它」就是河馬了,河馬體型龐大、皮糙肉厚、力大無窮。
  • 鱷魚有著「水中霸主」之稱,為什麼河馬卻不怕它?
    河馬和鱷魚是同一生境中衝突最多的兩種動物,而且鱷魚向來就有「水中霸主」之稱,在非洲最常見的鱷魚就是世界上體型第二大的鱷魚尼羅鱷,這是連「草原之王」獅子都忌憚的存在。那麼,為什麼是在獅子面前是「挨啃小天使」的河馬卻不怕鱷魚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河馬大多是食草動物,為什麼它們的下頜和牙齒如此發達?
    一提到食肉動物,你可能立馬想到張著血盆大口的老虎或獅子,它們的鬍鬚都被血染成了紅色。而對於一般的食草動物,情景畫面就溫和了許多,它們慢悠悠的啃著樹葉或綠草,時不時還眯著眼睛。水中的河馬歷來被認為是食草動物,在動物園中經常會看到它們吃大西瓜的場景,看起來十分呆萌。
  • 為什麼河馬總是欺負鱷魚,遇上獅子就成了「挨啃小天使」
    河馬,世界上的現存三大食草巨獸之一,長著一個誇張的大嘴巴和世界上最發達的犬齒,而且性情兇猛好鬥。它是非洲淡水河湖中的土霸王,連大名鼎鼎的尼羅鱷都經常受它欺負。然而,這樣一個實力不俗的傢伙,遇上獅子卻往往只有挨啃的份兒,因此有網友戲稱它為「挨啃小天使」。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食草的河馬,為何獅子鱷魚都不敢動它?其實河馬是個「戰坦」
    那麼非洲獅和鱷魚真的不敢對河馬下手嗎?其實敢不敢是一回事,能不能吃到河馬肉是另外一回事。其實在非洲,獅群是唯一個敢對成年河馬下手的動物,不過發生這種攻擊河馬的行為十分少見,因為獅子在捕獵的時候也會權衡利弊和風險,攻擊河馬其實是下下策,只有餓懵逼了才會對河馬下手。
  • 獅子瘋狂圍攻河馬,結果招來兇狠報復,獅子下場極其悲慘!
    獅子瘋狂圍攻河馬,結果招來兇狠報復,獅子下場極其悲慘!河馬的體型非常龐大,即使是兇猛的獅子也很少會招惹它,不過這天獅群卻抓到了一個絕妙的機會,瘋狂的圍攻河馬,結果招來兇狠報復,獅子下場極其悲慘!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 河馬的天敵是什麼動物,河馬為什麼不怕鱷魚,它們的關係很微妙!
    鱷魚為什麼不咬河馬,河馬不怕鱷魚嗎?其實這跟它們的體型和力量有很大關係,我們都知道,河馬在陸地上是僅次於犀牛,大象的哺乳動物,體長可以達到4米,光是肩高都可以達到1.5米左右,成年後可以體重可以達到3000-3500千克,擁有一張恐怖的巨嘴,牙齒長而銳利,加上皮厚肉燥的身體,就算是鱷魚它也不放在眼裡。
  • 兇猛的鱷魚為什麼不敢打河馬的主意,河馬:吃它就像嚼口香糖一樣
    鱷魚和河馬是非洲草原上的河流中的常客了,這兩類動物經常在同一塊領域活動,但神奇的是兩種動物就算離得非常近,鱷魚都不敢主動出擊。
  • 兇猛的鱷魚,為什麼不會吃河馬呢?真相沒你想的這麼簡單!
    兇殘無比的鱷魚,為什麼不會吃河馬呢?真相沒你想的這麼簡單!無所畏懼的鱷魚經常潛伏在水中捕捉一些獵物,就連是兇猛的獅子在過河時也有可能會被它按入水中,不過在野外有一種動物它卻並不敢動,那就是河馬,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明明一個吃肉一個吃素,鱷魚卻害怕河馬,這是什麼原理?
    這裡的優勢不限於它是食肉動物還是食草動物,畢竟很多食草動物也沒有什麼天敵,因為它們的體格龐大,同時攻擊力也很強。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非洲草原的「食草界霸王」——河馬。最喜歡攻擊人類的動物之一提到河馬,很多人都會想到動物園中長著大嘴,外表看起來憨憨的它們,不過事實上,如果你在非洲大草原上探險,一定要遠離河馬,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你同時看到了獅子和河馬,那麼,建議你寧可靠近獅子也不要靠近河馬,雖然它們不吃肉,但是它們每年殺死的人類數量,可要比獅子多不少。為何河馬喜歡攻擊人類呢?
  • 闢謠:鱷魚連大型的水牛都敢攻擊,就是不敢攻擊豹子?
    鱷魚攻擊水牛不敢攻擊豹子,這純屬是謠言,因為,在非洲,尼羅鱷在水中連獅子都敢攻擊,在東南亞地區,灣鱷可是連孟加拉虎都敢攻擊的存在,更不用說比獅虎都小的豹子了。那麼,鱷魚敢攻擊水牛不敢攻擊豹子的謠言是從哪裡來的呢?我們簡單的來闢一下謠哈。
  • 3.5噸重的河馬大戰鱷魚,瘋狂起來管你是誰,不服就幹!
    3.5噸重的河馬大戰鱷魚,瘋狂起來管你是誰,不服就幹!要說在水裡戰鬥力最強的動物,很多人都會在第一時間想到鱷魚,畢竟鱷魚有水中霸主的稱號,它憑藉強大的咬合力和絕招死亡翻滾在水中稱霸,就連作為草原之王的獅子都不敢輕易招惹它。
  • 水中霸王鱷魚,抓一隻牛都是輕而易舉,為什麼卻不敢吃河馬呢?
    我們對鱷魚的印象應該是停留在水中霸王這一層面,因為它的全身看起來就像附著著一層厚厚的盔甲,而且它在捕捉自己的獵物的時候表現得非常的兇猛,這導致了很多動物看到鱷魚就仿佛面臨著一場巨大的災難,但是實際上卻有一種動物是鱷魚不會嘗試的,它就是河馬。鱷魚為什麼不吃河馬呢?
  • 河馬帶著孩子上岸覓食,沒想到被岸上的獅子攻擊,孩子:快走!
    每一種動物都它存在的道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不是無緣無故的存在,它都是整個生態系統中的一個關鍵節點,如果失去了某一種生物的存在,可能直接就毀了整個生態系統。河馬是現存的三大食草巨獸之一,它長著誇張的大嘴巴和最發達的犬齒,性情兇猛好鬥,是非洲淡水河湖中的「土霸王」,連大名鼎鼎的尼羅鱷都忌它幾分。鱷魚根本就不是河馬的對手,只要河馬出現,鱷魚如果不及時躲避,就會被黑馬扼住命運的」咽喉「,河馬是食草動物,這天河馬帶著孩子準備到岸上覓食,小河馬跟在媽媽身邊,一步步的從河裡走出來了。
  • 河馬和獅子大戰後,河馬痛得癱倒在地,鏡頭拍下全過程!
    河馬和獅子大戰後,河馬痛得癱倒在地,鏡頭拍下全過程!動物之間較量的成功與否,有很大一部分都取決於體型大小,在於體型龐大的動物較量時,它們排山倒海的氣勢讓人膽戰心驚,膽子都被嚇破了,就別說大戰一場了,河馬是草原上體型最大的動物之一,除了體型龐大之外,強有力的嘴巴也是它們有力的武器,河馬的嘴巴可以張開180度。
  • 暴怒的河馬到底有多厲害?就連獅子都不敢去惹它,36計走為上策
    暴怒的河馬到底有多厲害?就連獅子都不敢去惹它,36計走為上策大自然千奇百怪,它也是最神秘的,往往也令人十分的好奇。大自然孕育了很多的生命,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動物它們的生存狀態又是怎麼樣的呢?它們真實的狀態跟我們想像的肯定會有所差距,到底是驚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