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更多人會稱之為天竺鼠或者叫天天,無論怎麼叫都有個「鼠」字,但其實他們和倉鼠根本不同科。首先飲食部份,豚鼠的飲食和兔子很接近,需要大量的乾草為主食,搭配少量的豚鼠糧,還有新鮮的蔬菜和水果,而不像倉鼠可以食用高比例的五穀雜糧。身體構造的部份,豚鼠的牙齒從門齒到兩旁的臼齒都會一輩子生長,但是倉鼠只有門牙會不斷的生長。豚鼠臉頰兩側沒有頰囊另外豚鼠的胃腸道類似於兔子的構造,發展成適應草食性為主的飲食。
豚鼠生性溫和,至少我很少看到脾氣火爆的豚鼠,絕大部分都是生性害羞容易緊張鳴叫,不過我的臨床經驗是豚鼠雖然敏感,但對於環境緊迫的承受力是比兔子強的。但當然還是要避免任何不必要的緊迫,有時候巨大聲響或是明亮的環境,引發的反應可能不至於休剋死亡,但是產生的「應激反應」還是有可能導致胃腸道蠕動減緩而併發後續相關問題。
養豚鼠有以下的優點,壽命比倉鼠的二到三年來的久,平均大約可以活六到十年。飼養空間比兔子更小,一般來說成體的體重大概接近一公斤上下。個性非常溫馴,比較少像兔子有些具有攻擊性或是無聊和發情時會啃咬人的手腳、用力蹬腳發出噪音和向前撲人等動作。環境衛生容易保持,毛髮代謝也比兔子來的慢,且不用像狗常常需要美容或是洗澡。
我在醫院最常碰到關於豚鼠的疾病和兔子很相像,就是牙齒的問題,尤其豚鼠的臼齒是兩側都往舌頭端傾斜,因此只要當牙齒過長的時候,就會影響吞嚥而導致大量口水外流,如果你發現這樣的狀況,應該立即就醫檢查,這樣的原因大多來自於草給的不夠導致牙齒生長大於磨損速度,解決方式往往需要手術處理。難產或是子宮方面疾病。飲食比例失當導致的骨質酥鬆或是泌尿道結石或感染。
豚鼠的肝臟非常敏感,有時候牧草或豚鼠糧碰到水或是尿液,導致發黴容易引起急性肝衰竭,檢查方式之一就是透過驗血,豚鼠的肝臟指數範圍和犬貓不同,如果犬貓正常的肝指數,對於豚鼠來說卻已經是嚴重的肝損傷,所以當豚鼠不吃的時候最好帶到特寵專科醫院做肝臟檢查。另外一樣常見問題的就是飼主自己當醫生,餵食頭孢等非豚鼠使用的抗生素、感冒藥或是使用犬貓的跳蚤藥物導致的人為因素中毒。腫瘤或是腳底炎。其他就是趾甲過長或是耳朵過多分泌物等小毛病。
飼養豚鼠最重要的就是每半年定期檢查牙齒,飲食和兔子一樣需要大量纖維還有水,少量澱粉還有糖份的攝取。
最重要的觀念就是「節育」,公豚鼠如果沒有結紮,年老的時候過量的「雄性素」可能導致肛門周圍肌肉無力而發生糞便囤積在肛門口的狀況。母豚鼠一般在八個月齡前骨盆腔末端未完整鈣化,寬鬆的骨盆徑容易生產,如果在此之前沒有生產過,則鈣化的骨盆腔將不利於生產,從此之後再交配懷孕都會容易發生難產,加上仔豚鼠一出生毛髮牙齒均已發育,體型相對於其他動物比例較大,所以和犬貓的交配適合年齡是不同的。所以如果你要讓你的母豚鼠生產,最好在五到六個月齡之前即交配而且順利產子,否則之後最好都不要再讓你的豚鼠受孕,並且最好要通過節育手術來避免子宮發炎和腫瘤。有時想想,這樣嚴苛的生殖限制,難怪豚鼠會在野外已經滅種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