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秦巴生態保護和林業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

2021-01-09 漢中市人民政府

2020年,我市採取一系列有效舉措傾力推動林業事業高質量發展,全市秦巴生態保護和林業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 

秦巴生態保護深入推進。編制出臺《漢中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組織開展縣級實施方案編制和秦嶺保護區勘界立標試點,順利完成巴山生態環境保護6個專題研究。全面推行「山長制」,設立市、縣、鎮、村四級山長1920名,設置山長公示牌1794塊。持續開展「五亂」問題整治,全年新排查65個「五亂」問題,已按時間節點完成整改。建立健全「山長+檢察長」工作協作機制、考核機制和督辦制度等,開展「當好秦巴生態衛士守護漢中綠水青山」宣誓籤名活動,營造了全社會共建、共享、共治秦巴生態保護的濃厚氛圍。 

生態扶貧覆蓋面不斷擴大。續(選)聘護林員8531名,佔年既定目標任務數的170%。872.95萬畝集體所有國家級公益林實現補償資金全覆蓋。新實施的2.2萬畝退耕還林項目中,在貧困戶中實施面積就達1.003萬畝,佔比45.6%。全市29個符合條件的國有林場和森林公園相繼面向貧困戶提供生產經營場地或直接設置公益崗位聘用務工。市本級林業工程項目持續向貧困地區傾斜,累計向貧困縣區安排林業重點工程項目30個,下達項目資金5.04億元。 

造林綠化紮實有效推進。全市完成營造林62.02萬畝,其中人工造林7.79萬畝、封山育林10.5萬畝,退化林修復12.5萬畝,森林撫育31.23萬畝;組織帶動全民開展「四旁」義務植樹854.8萬株。全市18個村被國家林草局授予「森林鄉村」稱號。

森林資源管護取得新成效。全面落實天然林資源管護責任,嚴格林地審批和林木採伐源頭管理,紮實開展林業有害生物防控,累計防治作業48萬畝次,其中無公害防治作業44.9萬畝,無公害防治率93%,全市松材線蟲病蔓延趨勢得到有效控制,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遠低於4.6‰的省控指標。同時,高頻次開展森林防火宣傳,加大對火災隱患的排查檢查力度,森林火災受害率遠低於0.9‰的省控指標。 

野生動植物保護取得新成果。累計巡查各類自然保護地、野生動物棲息地8000餘平方千米,清查農家樂、飯店酒店、集貿市場、肉製品經營店等各類經營場所1386家次,先後查處野生動物類案件42起。與陝西理工大學籤訂項目合作協議,栽植秦嶺石蝴蝶人工繁育苗1000餘株。同時,禁食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處置高效推進,全市11個縣區所有處置補償工作已全部完成。 

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取得階段性成果。《漢中市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預案》已原則通過了省級評審組審查。整合優化後,全市共有自然保護地41處、淨增加3處,總面積3189.87平方千米、淨增加93.04平方千米。漢江溼地保護區範圍及功能區劃調整取得重大進展,11月30日省政府第28次常務會議審定通過了漢江溼地保護區調出比例為20.74%的「過渡性方案」,為我市市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大利好。 

林業產業發展不斷壯大。大力扶持發展幹雜果、中藥材、木本油料、食用菌、苗木花卉、森林旅遊以及中蜂、林麝特種養殖等7大主導產業,全市經濟林總面積已達497萬畝。發展森林休閒旅遊地60餘處、興辦農家樂674家,年接待遊客超600萬人次,林業經濟總產值超百億元。同時,積極開展技術推廣、技術培訓和技術服務,建成科技示範縣1個、科技示範點23個,技術示範推廣13.5萬畝,舉辦技術培訓152期,培訓林農7586人次。 (漢中日報)

相關焦點

  • 致敬2020 決勝2021,我市召開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和...
    為全面抓好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和持續推進大氣汙染防治,以優異的生態文明建設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1月8日下午,我市召開2021年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和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部署會。   會上,市生態環境局方林苗局長通報了我市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和大氣汙染防治進展情況及下步工作安排。   方局長指出,去年我市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取得有效進展。
  • 富錦市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物保護工作顯成效
    為進一步加強轄區野生動物資源的安全,打擊各類涉獵違法犯罪活動,自入秋以來,富錦市林業和草原局結合「綠劍2020專項行動」與工作實際,多舉措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為候鳥「保駕護航」。重拳出擊,聯合檢察院、森林公安局和食藥環大隊共出動警力、人員50餘人次,破獲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案件6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名,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 青海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取得新成效
    我省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有短芒披鹼草、無芒披鹼草、髮菜、蟲草、紅花綠絨蒿、羽葉點地梅6種(均系國家Ⅱ級)。  2010年以來,青海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不斷加強,在珍稀動物資源調查與研究、遠程視頻網絡監測、全省野生動植物第二次資源調查、人與野生動物間的衝突和依法打擊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效。  我省積極開展和爭取資源項目調查工作。
  • 塑林區生態文明形象 做林業生態建設脊梁
    這片綠色林海的守護和經營者——內蒙古大興安嶺林業管理局,成立於1952年,是國家和自治區設立的實施生態保護與建設的事業單位;1995年,按照國務院的要求,整合林管局生產經營職能組建了中國內蒙古森林工業集團,同時保留了內蒙古大興安嶺林管局機構和林業行政管理職能。
  • 蓮都區生態林業發展中心榮獲 「浙江省森林生態保護突出貢獻集體...
    日前,省林業局通報表揚浙江省森林生態保護突出貢獻集體和個人,蓮都區生態林業發展中心榮獲「浙江省森林生態保護突出貢獻集體」稱號,全省共有48個集體獲得該稱號。松材線蟲病防治工作獲麗水市市長吳曉東批示肯定,並要求在蓮都實踐的基礎上全市推廣「雲森防」平臺。 二、野生動物保護實現「兩個率先」,當好生態「衛兵」。一是率先全面完成在養野生動物處置工作。全力保護野生動植物,嚴管嚴控野生動物非法交易和濫食野生動物。
  • 瀟湘林業70年丨強化全方位生態保護——湖南林業發展成就之生態...
    紅網時刻推出《湖南林業70年》系列報導,敬請關注。常德溼地美景。紅網時刻記者 李璐 長沙報導湖南是我國南方重點林區省份,茫無際涯的綠色林海是這片土地上最寶貴的生態資源、最厚實的生態底蘊。守護綠色,是林業人責無旁貸的使命與擔當。多年來,三湘林人以敢為人先的勇氣,採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保護措施,使全省生態資源得到有效保護,持續推進林業高質量發展。
  • 海南長臂猿保護取得成效 逐步脫離滅絕境地
    2019年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揭牌成立,2020年海南長臂猿保護研究中心獲批成立,政府部門對長臂猿的保護和研究工作一直在開展推進並不斷深化。過去幾十年間,海南省霸王嶺林業局和海南霸王嶺自然保護區聯合霸王嶺森林公安實施了最為嚴格的棲息地保護措施,多次開展清山行動,嚴格禁止森林偷獵行為發生,並在長臂猿活動的周邊鄉鎮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工作,宣傳保護長臂猿的重要性,嚴防非法捕獵行為發生,為海南長臂猿的生存安全提供保障。在長臂猿的棲息地修複方面,海南省林業部門和民間組織都付出了努力。
  • 「韶關」野生動物資源保護成效顯著
    韶關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林業部門開展了全市石漠化區域綜合治理、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修復、全市野生動物主要棲息地內陸生野生動物資源監測等項目,石漠化地區森林植被恢復、南嶺生態修復、陸生野生動物資源保護都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
  • 探索適合蒙山森林生態系統修復模式 臨沂全面實施森林質量提升試點...
    造林綠化、森林質量提升作為生態建設的核心內容,已成為提升生態承載能力和生態環境容量的治本之策。當前,臨沂缺林少綠、生態脆弱的基本林情仍然沒有改變,森林資源整體質量不高、功能脆弱,仍然是我市林業生態建設面臨的最突出問題。
  • 自然資源廳蒞攀調研生態保護修復管理工作
    2021年1月6—7日,自然資源廳生態修復處處長單鑫率隊到我市調研煤矸石生態修復及生產礦山生態修復管理工作,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楊林陪同調研。調研組一行先後實地調研了攀鋼礦業公司、攀煤集團公司、仁和區太平鄉摩梭河片區煤矸石生態修復工作情況,並召開座談會,聽取了我局、相關縣(區)政府、有關企業、各縣(區)自然資源主管部門關於煤矸石及生產礦山生態修復管理工作開展情況、存在問題、意見和建議的匯報。調研組對我市生態修復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並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 新左旗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新左旗農牧和科技局認真貫徹執行《動物防疫法》及發展畜牧業的有關方針、政策,落實全區動物防疫視頻會議、全區生豬生產恢復和非洲豬瘟防控工作會議精神及《農業農村部關於做好近期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和全旗春季動物防疫工作會議和畜牧獸醫專業工作會議精神,積極完成2020年動物疫病防控各項工作任務
  • 碧水青山滿眼春——「十三五」期間張掖市林草生態工作綜述
    碧水青山滿眼春——「十三五」期間我市林草生態工作綜述張掖日報記者祁曉蓓「十三五」期間,我市全域林草植被大幅增長全市通過實施「一園三帶」生態工程建設,全面加強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生態建設成效顯著。全市森林面積達到888.4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15.65%,森林蓄積量2021.49萬立方米。綜合治理沙化土地534.15萬畝,封禁沙化土地47.93萬畝,實現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連續20年持續減少目標。全市可利用草原面積達3225.07萬畝,草原植被蓋度達48.7%。
  • 市生態環境局:生態環境部海洋司和太湖東海局有關領導來我市調研交流
    5月14日-15日,生態環境部海洋司副司長張志鋒和太湖東海局金左文副局長對我市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試點工作進展情況進行了座談交流,並實地參與規劃編制組的一線調研活動,規劃編制領導小組組長徐家保副市長,市政府馬偉副秘書長,市生態環境局唐光普局長、姚寧副局長先後陪同。
  • 萍鄉林業邀「您」堅守防疫陣線——拒食和保護野生動物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和萍鄉市委、市政府依法防控新冠肺炎決策部署,廣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和鞏固我市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決定》成果,市林業局再次積極行動、統籌安排,要求各地林業部門充分結合疫情防控要求,不斷創新拒食和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活動內容和活動形式
  • 保安全促發展獸醫工作取得新成效
    本報訊(記者高飛)2015年,各級獸醫部門緊緊圍繞「努力確保不發生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不發生重大動物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的目標任務,防範動物疫病風險,加強動物源性食品安全監管,獸醫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 關於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建議
    近年來,我市下重手治理環境汙染突出問題,解決了一些突出環境問題,但受地處偏僻、遠離重工業區等思想觀念的影響,對部分非法重金屬採礦點打擊力度不大,聽之任之,管理不到位,甚至存在死灰復燃的現象,造成了地表破壞、水汙染等嚴重問題;對部分建築工地灰塵、礦區灰塵、運輸車灰塵等監管不及時,對少數企業偷排偷放跟蹤監管不到位,對農作物秸杆和農村垃圾焚燒缺乏監管,燃放鞭炮禁令沒有得到有效落實等,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汙染
  • 保護秦嶺|秦嶺野生動植物保護見成效~
    112月10日,參考消息刊發了《秦嶺野生動植物保護見成效》。文章如下:令人驚嘆的中國秦嶺——南北之間的天然分界線——近年來在野生動植物保護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據新華社報導,秦嶺主要位於中國西北的陝西省,面積超過5萬平方公裡,因有多種植物和野生動物而被稱為中國野生動植物的基因庫。當地林業部門的數據顯示,這座山脈有大約3800種種子植物和587種野生動物,其中112種是哺乳動物,418種是鳥類,39種是爬行動物,18種是兩棲動物。秦嶺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四個物種:大熊貓、金絲猴、羚牛和朱䴉,都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我市4個林木良種通過審定、4項成果鑑定達到國內外同類研究領先水平
    近年來,我市林業部門充分發揮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驅動力的作用,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推進林業科學技術進步,大力實施示範推廣,先後承擔國家公益性林業行業科研專項、國家林業局重點科研、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示範資金等各類項目10餘項,林業科技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為我市生態建設、林業可持續經營和林業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 我市舉行「愛鳥護鳥·禁食野生動物」鳥類放飛主題活動 劉鳳庭張瑞...
    作為河北省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月系列活動之一,11月23日,由省林業和草原局、市政府共同主辦的「愛鳥護鳥·禁食野生動物」鳥類放飛主題活動在北戴河鴿子窩公園舉行
  • 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現 怒江金絲猴種群數量明顯增加
    瀘水管護分局工作人員、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專家和片馬鎮護林員到高黎貢山瀘水段西坡片馬轄區進行野外監測,發現了怒江金絲猴群。「我在一個山嶺蹲守,看到猴子從那邊過來了。我邊拍邊數,最後數到有149隻。太高興了,以前沒有拍到過這麼多。」護林員周華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