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陪你走到最後的,只有你自己
0 1
前幾日,接單群裡發布了一個單子,單子要求從榮格心理學解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良久沒人接單,商家又重發了一次,問了句:「有誰讀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會就出來接單,200元」
這時有個新人問:「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什麼?詩歌?還是散文?」
我當時看到,就回答了她:「是一本小說啦!米蘭昆德拉的代表作。」
她又問:「米蘭昆德拉是誰?」
我笑了,沒有嘲諷的意思說:「百度應該知道!」然後她就消失了,我想她應該是去查去了
可是不久,那個提問的女孩就又回來了,她說「查到了,那是一個捷克作家,在文壇有點地位。」又問:「榮格又是誰?」
這下我回了個無語的表情,不想再答理她。
心裡默默吐槽:群主咋把這樣勤學好問的孩子拉進來了。
且不說我有沒有耐心回答她的問題,就算我有耐心講,就光榮格的心理學理論我都能給她說一個下午,等我給她講完了,這個單子也沒了。
生活中這樣的人還很多,勤學好問,指哪打哪,自主學習能力不強,遇到困難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去問別人,這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怎麼辦?
簡單的問題還好,別人願意花個兩分鐘跟你解釋一下,萬一是複雜的,自己不去了解,別人三言兩語也根本講不清,就如上面提到的這個例子。
0 2
我特別喜歡居裡夫人的一句話:路要自已走,才能越走越寬。
人不可能永遠生活在溫室裡,他總歸是要去到外面的世界。總歸要一個人獨自處理所遇到的苦難,獨自解決問題。
或許是性格問題,我從小就不是一個喜歡纏著別人問東問西的人,遇到解決不了的事要麼百度要麼詞典。
讀書的時候,有作業不會,有題目沒聽懂,我從來不舉手問老師,自己看書找答案,自己思考。
也可以說我是怕老師吧!
但是長久以來,我確實養成了獨立思考的好習慣,大多數自己能解決的問題,不會麻煩別人。
也並不是說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不能問別人,但是要知道,每個人的時間都非常寶貴,可能他在幫你解決問題的時候,自己也在為另一個問題困擾。
而且越長大越會發現身邊能商量的人卻越來越少,甚至沒有人可以商量,這時候,我們又該去依賴誰呢?
03
沒有人必須在你需要的時候幫助你
不應該過分依賴別人,自己能解決的事情不要去打擾別人。
學會獨立成長,學會獨自解決問題,面對風雨,是我們每個人的成長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