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待動物只是犯罪的開始

2020-12-06 小李zz

萬物皆有靈,你不愛,也別傷害。

4月初有網友爆料,山東理工大學一名16級大四學生範源慶虐待流浪貓。在貓還存活的情況下,用剝皮、掏腸、火燒、電擊等方式虐待!並拍攝視頻通過微博、QQ等社交平臺公開宣傳販賣。慘遭毒手的大部分為學校內的流浪貓,兩個月內已有80隻被虐至死。事件一經披露,便引起眾怒。

面對如此惡劣的行為,大眾當然希望能嚴懲不貸。4月9日晚,山東理工大學官博的回應處理,並不令人滿意,再次引起大眾熱議。隨後,範源慶在其微博發表致歉書。

範源慶致歉信

但面對虐待動物和在網絡上發表血腥暴力視頻,所造成的傷害和影響,僅僅一句道歉,就夠了嗎?範源慶的行為已經嚴重違反法律法規、觸犯人倫底線、違反社會公德,並給廣大網友造成嚴重的身心損害,還可能給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響。尤其還有銷售視頻牟利的情節。凡此種種,絕不是一紙貌似誠懇實則避重就輕的致歉信能夠化解的。

5月28日,一名反虐貓志願者王某發微博稱,自己在4月8日在新浪微博曝光山東理工大學學生範源慶虐貓事件,該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但隨著民眾和媒體的參與,更多施虐者被曝出,也逐漸挖出了其背後的黑色產業鏈。因此,虐待動物團夥對本人懷恨在心,利用非法手段獲取了我的身份證信息、手機號、現住址、公司地址、家庭成員信息等,並肆意在網上傳播,散布謠言、虛構事實,嚴重侵犯了公民隱私,並嚴重影響我的正常生活。多名反虐待動物志願者也同時收到了「人肉」威脅,虐待動物團夥更以此事為噱頭開展「定製虐殺動物」活動。

隨著事件幾度發酵,大眾對於虐貓虐狗黑色產業鏈的關注愈增。據多名網友反映,範源慶只是虐貓鏈條中的一環,其背後還有更大的虐貓群體。一位曾在虐貓群內「臥底」的志願者王泡芙稱,範源慶虐貓事件後,她進入虐貓群聊潛伏。王泡芙介紹,初期進虐貓群聊只需付費購買虐貓視頻,不過後期群聊管理人員提高警惕,進群需提供原創虐貓視頻,按管理員指令做出對應的虐待方式。王泡芙提供的多張群聊截圖顯示,有人在群內發表,「最想虐的是嬰兒」「我想虐女人」「虐小孩更爽」等話語。「現在他們可能是虐貓虐狗,以後就有可能延伸到人類弱勢群體,比如老人和孩子。」王泡芙說,她覺得等那時就太晚了。志願者向記者發來部分「美利堅愛國貓」虐貓群中的短片和聊天截圖,這些短片多在幾十秒到5分鐘內,內容包括活剝皮懷孕的母貓、洗衣機洗貓、以及熱水燙貓。視頻中的貓叫聲悽厲,伴隨著拍攝者的咒罵。群內聊天截圖顯示,有暱稱為「美男子馬吳天驍」的群成員稱他10歲,喜歡虐貓,還反問,「未成年保護法知道嗎?歡迎來人肉我。」王泡芙說,現在還沒有關於虐殺流浪動物相關的法律條文,這也讓部分虐貓者鑽了漏洞。

扭曲的心理聚集在一起,就是罪惡的開端。現在實在虐待動物,以後就有可能延伸到人類弱勢群體,等到了那時,一切就都晚了。

對待動物殘忍的人,對待人也必不會仁慈。——叔本華

相關焦點

  • 戀童癖與虐殺貓:從虐待動物開始的暴力犯罪
    逼迫她成人戀童癖視頻還反覆給她洗腦,告訴她「大人和小孩做這種事是正常的」女孩抑鬱,曾經嘗試自殺大學生虐殺80隻貓4月9日,網曝山東理工大學大四學生範源慶虐待流浪貓只貓的過程拍成視頻在網上公開售賣兒童和小動物,其實很像他們都那麼柔弱很容易輕信別人卻沒有自保的能力早就有研究調查表明 虐待動物和每一種暴力犯罪
  • 虐待動物為什麼也是犯罪?
    美國對動物的保護是出奇的嚴格,虐待的話,隨時可能被判刑。這樣的案例很多,如:一名學生因周末把狗放在後院,出去玩了兩天,小狗因為兩天沒飯吃餓得嗷嗷叫,被鄰居報了警,學生回來後被起訴虐待動物罪。還有一位學生因將自己兩歲的小博美犬擊打致死而被控虐待動物罪成立,被判14天監禁,三年內禁止再次領養動物。
  • 高達70%的暴力犯罪全部是從虐待寵物開始的,對此你怎麼看
    虐待動物的進階模式就是施暴於人大量研究證明,虐待動物與對人類的暴力犯罪有直接聯繫。外國學者曾做過一項調查,調查顯示折磨和殺害非人動物這種行為,會使人類對人也相當程度的冷酷無情。那些折磨或因毀壞下等造物而高興的人,不會有很大的同情心或者對他們的同類友好。
  • 動物虐待 A Begining Of The Worst
    只是反社會人格病變以及危害的開始昨天下午在威海西北山附近一男子開奇瑞將一條寵物狗栓在車門後面時而快時而慢的發動車子拖行狗狗。連環殺人案與動物虐待緊密相關,並且關聯度如此之高,以至於你很難找到一個殺手不是從虐待動物開始犯罪行為的。家庭暴力(虐待孩子、配偶和老人)與虐待動物緊密相關。犯罪者往往通過虐待動物來控制受虐的婦女兒童。受虐的婦女出於對寵物的恐懼常常只能被迫忍受。家暴家庭的動物虐待超過非家暴家庭11倍以上。
  • 童年時期喜歡虐待動物的人,成年後會更容易犯罪嗎
    首先,有虐待動物心理的不一定是不好的人。通常來說,小動物象徵著善良、可愛、忠誠、治癒,無論是快樂還是難過,它們始終培養在人們左右,不離不棄,而願意養寵物的人,幾乎都有一顆柔軟的心。但是,有人養寵物不是為了愛,他們用虐待的形式滿足自己特殊的欲望。
  • 虐待動物者有暴力傾向
    本報海口3月12日訊(記者吳懿斌)省小動物保護協會副會長劉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有關部門經多年的研究顯示,虐待動物的人大多數會發展成為使用暴力侵犯他人的人。  劉傑說,孩子在被虐待後往往通過虐待動物發洩他們所受的傷害,幼年殘忍對待動物的人在成年後更具有暴力傾向,孩童時代虐待動物與成人後犯罪這二者之間具有極大的相關性。
  • 面對虐待動物事件,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這些年來,整個社會對虐待動物事件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一方面是人們對動物權利愈發重視,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故意傷害虐待動物與其他犯罪密切相關,例如對人的暴力。如果你看過一些和變態殺人狂相關的報導和劇集,或許就對這樣的情節不陌生了,那些變態殺手在做出傷人舉動前,都曾有過虐待動物的行為。
  • 面對虐待動物事件,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這些年來,整個社會對虐待動物事件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一方面是人們對動物權利愈發重視,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故意傷害虐待動物與其他犯罪密切相關,例如對人的暴力。「最常見的模式是,虐待孩子的父母利用虐待動物來控制家裡其他人的行為.......虐待動物根本上是一種關於權力與控制的犯罪。」
  • 從虐待動物到虐待人,背後有著共同的心理基礎
    面對這些令人反感的事件,除了引起人們的不滿和憤怒之外,也促使人們開始討論對虐待動物行為的相關立法,以及對這些虐待動物者的心理、精神和道德等方方面面展開討論和爭議。而其中一個最基本的問題便是「為什麼他們要虐殺動物?」虐殺動物心理的背後,與人與人之間更普遍的暴力行為,有著什麼樣的共同基礎?
  • 虐待動物法律責任分析
    前段時間山東理工大學大四學生虐待流浪貓一事,也是激起軒然大波,該學生通過多種暴力手段對流浪貓進行虐待、拍攝視頻,並通向公眾傳播虐貓視頻。最後該生被山東理工大學予以退學處理,未作犯罪處理。
  • 「動物N號房」:虐待視頻明碼標價,施虐者不乏未成年人
    2015年,美國紐約州人道協會(New York State Humane Assiociation,簡稱NYSHA)的哈羅德·霍維爾(Harold Hovel)博士發表了《動物虐待和人類暴力的相關性》的報告。他研究了美國近百萬起犯罪案件,統計後發現了這樣一個規律:大部分暴力犯罪的囚犯都曾虐待過動物,甚至痴迷於虐待動物。
  • 虐待動物事件頻發卻僅遭道德譴責,禁止虐待動物要專門立法嗎
    出於對生命價值的尊重,也出於對人們尤其是未成年人的保護,堅決反對虐待動物理應成為社會共識。虐待動物僅遭道德譴責實際查處案由各不相同在每次發生虐待動物事件後,關於虐待動物行為和虐待動物立法都會引發公共討論。「面對層出不窮的動物虐待事件,我們還能做些什麼」是很多次討論中被提到的問題。
  • 挪威警方將成立動物維權部門打擊虐待動物行為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央社」4月27日報導,挪威政府27日表示,警方將成立一個調查虐待動物的部門,因為「會傷害動物者通常也會傷害人」。挪威農業部長裡斯奧格(Sylvi Listhaug)說:「首先,照顧我們的動物很重要,所以要讓它們能享有它們應有的權利,且在它們的權利遭到侵害時,有人能夠採取行動保護它們。」
  • 禁止虐待動物需要專門立法嗎
    《法治日報》記者採訪得知,虐待動物分為兩種類型:主動虐待和被動虐待。用高跟鞋踩、用火燒等虐待動物的行為是主動虐待;被動虐待通常是因為對寵物的忽視和不當照顧,例如使寵物脫水、飢餓、不適合動物的居住環境等。在網絡上以「虐待動物」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可以看到多則關於主動虐待動物的新聞。
  • 虐待動物者,可能還會虐待人!請及時糾正孩子的「怪癖」!
    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虐待動物的行為屢見不鮮:  2018年5月,一名15歲少年為了出名直播虐貓,每天按照粉絲們的要求虐貓,只要給錢,就會使出各種喪心病狂的手段。  2016年6月,某直播平臺團隊進山林虐殺野生動物以博取關注。
  • 男人用開水澆貓,虐待動物會發展成虐待人嗎
    有些人認為:「喜歡虐待殺害動物的人,會發展成暴力犯罪或殺人犯,是社會毒瘤,處罰該保安是否太輕,起不到震懾作用。」近幾年的調查中,比較著名的是美國排名前五的著名心理研究實驗室密西根大學,在去年5月給出過一篇調查文章。研究對象為103名密西根州立監獄因為暴力犯罪入獄的犯人, 其中78% 的受試者承認在小時候虐待過動物。
  • 大四學生虐貓被學校退學,那些虐待動物的人會對人施暴嗎
    大家看到的可能只是範某虐貓這孤立事件,實際上這背後可能潛藏著危險的因素,很有可能虐貓的下一步就是對人施暴,進行暴力犯罪。這並不是危言聳聽,空穴來風。世界反家暴聯合會曾在50所反家暴庇護機構做過調查,結果顯示:85.4%的受庇護婦女和63%的受庇護兒童反映家中動物受到虐待,83%的庇護保護機構員工反映庇護案件中會同時出現家中動物受到虐待的現象。
  • 反虐待動物法立法之路還有多遠?
    近幾年,民眾對於反虐待動物已經達成了一定共識,社會輿論對於出臺反虐待動物法的呼聲也越來越高。近日,北京愛它動物保護公益基金會和浙江理工大學動物法研究所聯合召開專題研討會,探討目前我國反虐待動物法的障礙與路徑選擇,與會的專家學者認為,是時候制定一部針對所有動物的《反虐待動物法》了。
  • 動物版「N號房」,領養貓咪販售虐待視頻,可「定製化」虐貓
    文章導語:動物版「N號房」,領養貓咪販售虐待視頻,可「定製化」虐貓 近日,中國山西太原發生有男子用開水燙死懷孕母貓的虐打事件,事情爆發後,引起群情激憤,該名虐貓男子也被公司開除。但有網友發現,其實虐待動物這事情,已經從個人行為,變成一個「黑色產業鏈」。
  • 快評|反虐待動物,立法要知難而上
    反虐待動物立法要知難而上近日,山西太原一男子以偷吃香腸為由用開水澆燙懷孕母貓,當場使其腹中4隻即將臨盆的小貓全部死亡。這起惡性虐待動物事件引起社會輿論關注,使反虐待動物法的立法問題再次回到公眾視野。類似虐待動物的事件並非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