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魚能夠識別出主人嗎?觀賞魚和人類的互動性差,是有原因的

2020-12-05 譁仔說魚

對不起,我是譁仔!

歡迎朋友們再一次回到這個有點不一樣的寵物魚專欄,我就是那個魚和熊掌已經兼得的譁仔。

最近有魚友問譁仔:觀賞魚可以像貓狗一樣認識自己的主人嗎?

哇!魚友們的問題越來越有難度了,不偷偷補課,有時連譁仔都覺得應付不來了。

其實,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要想回答清楚,我們需要考慮三個角度的問題,才能比較有說服力地解決這個難題。

首先,我們要解決觀賞魚記憶力的問題。

這倒是不難,譁仔今年上半年就發表過一篇文章,專門解釋了魚的記憶問題,證明魚的記憶至少有六個月,而非謠言所說的七秒。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搜一下那篇文章學習一下。

其次, 我們要解決的最大難題是——觀賞魚可以識別出你是它的主人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恐怕就需要很專業的魚類學知識了。

今天譁仔就來挑戰這個高難度,嘗試從專業的角度分析一下魚的視覺問題,進而來論證它「能不能認出主人」的問題。

在我正式開始分析以前,您可以嘗試在心裡默默給出自己的答案,看看你的答案是不是和譁仔的答案一樣。

好了,開始吧!

友情提示:本文適合求知慾旺盛的觀賞魚發燒友,不適合不求甚解的觀賞魚殺手。預計閱讀218秒。

非友情提示:譁仔所有的文章,包括這一篇,都拒絕任何個人、任何公司和任何媒體的善意轉載,更加拒絕那一小撮疑似不孕不育的偽原創作者的惡意洗稿。請你們自重!

觀賞魚是近視眼嗎?

答案是——是。

不僅是近視眼,而且少數魚類還是徹底的睜眼瞎。

觀賞魚的眼睛的構造和人眼不一樣,它的眼角膜弧度小,晶狀體是圓球形,而且毫無彈性。

如果你玩攝影,其實你可以把魚的眼睛理解為定焦鏡頭,只不過這個鏡頭可以上下前後左右自動旋轉一定角度而已。

而且,它的焦點距離魚體很近,大多只有幾釐米~幾米之間,在這個範圍內,它是有可能很清晰地捕獲你的影像的,如果超過距離,它只能很模糊地看到有個玩意兒在動,但是已經看不清你具體是個什麼東西了。另外,在完全清澈的水體中,魚眼可以看到的極限距離是40米,超過40米,對於魚類來說,那就是夜晚了。

另外,就算你在魚眼的定焦範圍之內,你也必須出現在魚眼的可視角度範圍之內,換句話說,你不能出現在觀賞魚眼睛的盲區。

假設魚在水裡,而你在魚缸外面,以魚眼的中心點為圓心畫一個97.2度的立體圓錐,在這個圓錐範圍之內的物體,魚眼才可以看到,超過這個範圍,魚眼就完全看不見了。

假設把魚撈起來,這就排除了光線折射的幹擾,魚眼的可視範圍範圍反而縮小了,可視範圍就變成一個接近60度的圓錐體了。

因為魚眼不能調焦,再加上有盲區的存在,所以觀賞魚其實就是一個可視範圍比人類小很多的的近視眼。

不過,只要你站在觀賞魚眼睛的定焦範圍之內,它還是可以把你看清楚的。

可是,光是看清楚還不夠,我們還有有必要知道——觀賞魚可以辨色嗎?

觀賞魚是色盲嗎?

假設觀賞魚是可以識別主人的,那它會不會因為我們換了一套行頭就不認識我們了?

上文提到了,魚眼也是有視網膜的。

魚眼的視網膜上有兩種特別的細胞——視杆細胞和視錐細胞。

視杆細胞是用來識別光線的,換句話說,周圍環境中有沒有光是由視杆來感知的。

而被魚眼抓取的物體身上有什麼顏色,這就是視錐細胞的任務了。

用專業一點的話來說:視杆細胞接納光線的強弱,司光覺;視錐細胞接納光波的長短,司色覺。

在自然水環境中,如果你的觀賞魚是日行魚,它們的眼睛一定是既能感光,又能感色;

如果你的觀賞魚是夜行魚,它們的眼睛也是可以感光的,但是感色能力極弱,甚至完全沒有感色能力。

而那些生活在400米以下的深海海水魚,除了少部分魚類外,它們的眼睛大多是個擺設,基本是連感光的能力也喪失了。當然啦,也是沒有人會拿深海魚來飼養的。

另外,離海岸比較遠的魚類的視網膜裡面含有「視紫紅質」,而近岸海魚和淡水魚眼中有「視紫質」,從而導致大洋魚類對藍綠光比較敏感,而近岸海魚和淡水魚對橙色光和紅色光比較敏感。當然,還有一些魚類的眼中同時具備兩種視色素,它們就可以在需要的時候自動切換頻道。這類魚通常都是汽水域的觀賞魚。

結論:大部分觀賞魚的眼睛是既可以感光有可以感色的,所以當你換了一件衣服的時候,你家的魚是知道的。只不過,你最好穿那些它感興趣的顏色的衣服,畢竟,它並不能把七色光全部分辨明白。而對於清道夫的那種類型的夜行魚,它其實就是個色盲,你無論換色盲衣服,在它的眼中,就是黑白灰三色。

觀賞魚真的能識別主人嗎?

到目前為止,我們一定可以確定三件事——

第一,在魚眼的定焦範圍之內,觀賞魚的眼睛是可以看清你的;

第二,如果你玩的不是夜行魚,絕大多數的觀賞魚的眼睛都是有辨色能力的;

第三,觀賞魚是有超過六個月的記憶能力的。

可是,這就可以得出「觀賞魚可以識別主人」的結論嗎?

譁仔覺得,還不夠。

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不妨來打個比方吧!

假如譁仔給你一百條孔雀魚,比如全是藍草,我隨機給你拿出來一條,讓你仔細看它的花紋細節,然後再把這條藍草孔雀魚在放回到魚缸裡。緊接著,我讓你把我剛才撈出來的那條魚再撈起來。你可以辦到嗎?

注意!此時此刻,你是有超過六個月的記憶能力的,你的眼睛是可以看清那條孔雀魚的,你的眼睛也有感光和感色能力,可是,你能保證你一定可以識別出那條魚嗎?我看不一定。

由此可見,良好的記憶力和視力,是觀賞魚記住主人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

還差一個什麼必要條件呢?

譁仔的答案是:智商。

為什麼寵物狗和寵物貓可以記住主人?那是因為貓狗比魚的智商高,在貓狗的腦子裡,不僅形成了「主人的影響」,同時形成了「主人的概念」。而寵物魚呢?沒有「主人」這個概念。

在觀賞魚的眼中,你不是上帝,你只是一個會移動的物體而已。

所以,在眾多鏟屎官中,觀賞魚玩家註定是最孤寂的那一個。

譁仔的心裡話:有人說,我家的龍魚跟手,所以它認識我;也有人說,我家的錦鯉可以來我的手中吃飼料,所以它認識我。醒醒吧,兄弟!那不叫「認識主人」,那叫條件反射。看到「你」這個會移動的物體來了,它認為它可以大快朵頤了,並不會對你感恩戴德。不信你換個人試試,人家照樣會做出以上的動作。在觀賞魚的心目中,你不是主人,你只是個不定時的「自動投餌機」。

敬請關注百家號譁仔說魚專欄,帶你明明白白玩轉觀賞魚。

相關焦點

  • 訓練觀賞魚和主人的互動性,只是少食多餐就可以了嗎?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在昨天養魚老道給大家發表的視頻中,我們看到了我所飼養的蝴蝶鯉可以隨著我的手勢遊動,很多魚友感覺非常有意思,我在視頻中也做了比較簡單的講解,魚友們希望能夠詳盡一些,在此和魚友們再詳細聊聊。
  • 哪些觀賞魚,能夠和主人一起愉快地玩耍?這些品種都可以
    看老道文章,學老道養魚,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關於觀賞魚能夠和主人互動的文章,養魚老道寫過很多,有位魚友想讓我大體總結一些都有什麼品種,藉此文章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
  • 黃金眼鏡蛇雷龍魚,能夠和主人互動的觀賞魚,飼養簡單容易
    黃金眼鏡蛇雷龍魚原產於印度阿薩姆北部亞熱帶雨林,在2000年被發現之後,立刻成為了觀賞魚界的新寵。黃金眼鏡蛇雷龍魚是一種極為兇猛的中大型鱧科魚類,野外體長可達60釐米以上,水族箱內到底能夠生長多大,就看我們的水體大小和養功了。
  • 觀賞魚不和自己互動?一定是這幾點沒做好!培訓互動性從餵食開始
    在上期文章中小編跟大家分享了幾種非常漂亮的熱帶觀賞魚。在發布之後,有網友留言教會了小編很多的有用的觀賞魚知識!這裡像這位網友表示由衷的感謝!【前言】養過魚的朋友都知道,養魚的樂趣除了觀賞魚的外觀,還有很大一部分來自與魚的互動。什麼是叫做魚的互動呢?
  • 任何觀賞魚都不可能對於主人置之不理,為什麼我們的觀賞魚不行?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若是論到飼養觀賞魚的種類,因為養魚老道以前開過魚店,所以說除了海水魚之外,大部分的淡水觀賞魚都有養過,養魚老道就發現一個問題,幾乎是所有的觀賞魚,都不會對於主人的到來而置之不理。
  • 龍魚鸚鵡魚地圖魚等大型觀賞魚飼養攻略,養好大型魚,互動性很強
    現在小型魚已經逐步滿足不了一些魚友的需求,一些大型魚就因此慢慢進入各個魚友的家中。雖然大型魚脾氣兇猛,皮實,觀賞性發色都很好,互動性還強,宛如養了一條水中的狗狗。但是養護大型魚和小型魚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 膽大親人的觀賞魚有哪些?
    養魚的水族愛好者中普遍有一種認識,那就是大部分觀賞魚膽子都比較敏感和膽小,一旦它們感覺身處環境有稍許異樣就立馬出現逃避行為,甚至出現激烈的竄遊現象。畢竟水中的觀賞魚和陸地上的貓狗等其他寵物不同,我們不能夠和它來一個熱烈的擁抱,但是在品類繁多的觀賞魚中我們還是能夠選擇一些膽子比較大的品種和我們親密互動的。
  • 為什麼觀賞魚會吃不飽,就是因為食物不好?原因未必在這裡
    觀賞魚攝食魚飼料,會有三種基本習性觀賞魚對於魚飼料的選擇不但會有氣味性和習慣性,更多的還是適口性。最後一點就是觀賞魚攝食魚飼料的適口性了,這個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條。如果適口性不解決,會出現哪些問題?很多魚友總是感覺,不就是個破魚嗎,只要有口吃的就行,什麼大、小顆粒的飼料不是一樣的吃?
  • 家中飼養的觀賞魚再多,也要做好下述幾件事,保證觀賞魚越養越好
    並不說,觀賞魚買回家,只要往魚缸裡一放,或者是每天撒點魚食給它們,這就是養魚了。很多新魚友和老魚友之間的差距,不是差在換水上,也不是差在投餵上,而是差在了對於觀賞魚的觀察上。,不但是為了防病,更是為了培養互動性,否則,它們的狀態一定會每況愈下,稍不注意就拜拜了很多魚友會問到一個問題,為什麼魚店裡的觀賞魚,基本都不怕人?
  • 跟「豬」一樣的觀賞魚:地圖魚,會認主人,你養過嗎?
    地圖魚也叫豬仔魚,是來自南美洲的一種原生魚,但是到了我們這邊就搖身一變,變成非常經典並且非常那樣的一種觀賞魚地圖魚進入我們中國的觀賞魚市場,已經非常久了。基本上已經成為每一家水族店必備的一個觀賞魚品種,也是成為每一位養魚愛好者熟悉的觀賞魚品種。
  • 觀賞魚跳缸怎麼辦
    因此今日在此和大家談談觀賞魚養殖中發生跳缸現象的原因和防治辦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喜歡釣魚的朋友知道,鰱魚在受到驚嚇後會越出水面甚至跳到岸邊。觀賞魚中的一部分也是十分敏感的,如雙線魚和七彩神仙魚。這些魚類生性溫和膽小,在遇到噪音或威脅時,會變得不安,到處亂撞,甚至越出水族箱。
  • 對於觀賞魚,咱的認識到位了嗎?怎樣才叫養好觀賞魚?
    不過從這個問題,我們希望延伸出來的是,觀賞魚也要狀態好的時候,才有比較高的觀賞價值。如果是狀態比較差的時候,其實是沒有很好的觀賞價值了。打個比方,我們經常飼養的血鸚鵡魚,狀態好的時候全身是紅的,長相也是比較可愛,比較呆萌。
  • 常見的海水觀賞魚有哪些?牢記這些餵養知識,養出健康觀賞魚
    大家好,我是愛寵的冬天,感謝大家的收看和關注,馬上就要過新年了,在這裡小編祝各位魚友2019好運連連,年年有「魚」!淡水觀賞魚平時我們都看多了,今天呢,就給大家介紹幾種海水觀賞魚的常見品種及餵養方式吧!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 盤點好養的觀賞魚
    盤點好養的觀賞魚 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在家裡嘗試著養一缸觀賞魚,這在很多時候和興趣沒有什麼關係,只是希望家裡多一點有生機的東西罷了。有一些朋友一直都很喜歡觀賞魚,但是卻一直都沒有養,其原因主要是怕自己養不活、養不好。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三種最好養的觀賞魚,一起看看吧。
  • 南美觀賞魚互動性很強,造景很狂野
    昨天我們跟大家分享了,關於南美熱帶觀賞魚的一些性格特點。還有,一些疾病的治療,以及常見的品種。不知道對大家有沒有幫助呢?今天的五篇文章,我們跟大家,介紹一下,或者說是聊一聊。關於,養南美魚的一些好處啊,以及混養的,注意事項。還有南美魚,這種風格的魚缸怎麼造景比較好。以及一些相關歷史。
  • 觀賞魚不好看?可能是燈光出了錯
    雖然飼養觀賞魚難免要遇到問題,但是如何讓觀賞魚更健康的生活在你的生活中。也是作為主人的一份責任,也是為了自己平時所付出的關心的回報。不過呢,雖然不是所有的朋友都會去飼養那些名貴特殊的品種。但是一定會有所關注,比如說七彩神仙魚、龍魚這種比較出名的觀賞魚。
  • 比孔雀魚還好養的觀賞魚其實有很多,也能夠繁殖小魚!
    許多熱愛觀賞魚的朋友最先養殖的觀賞魚基本都是孔雀魚。可是,許多魚友卻發現,孔雀魚之類的卵胎生魚,雖然能繁殖,卻也照樣越來越難養。因為現在的觀賞魚,商品化太厲害了,雜交也太厲害了,近親繁殖,用藥過度等等因素,導致普通孔雀魚的質量是越來越差。而高檔孔雀魚的價格一直又居高不下。
  • 很多觀賞魚不是死於主人的無知,而是死於主人的性急和不動腦
    這種現象很普遍,很多的冷水魚或者是中大型熱帶觀賞魚,都會有體表鱗片不全的現象,不足為怪也根本無需醫治。就是一個捕撈傷、打鬥傷、擦碰傷的事能夠造成觀賞魚掉鱗的原因,大多數都是源於外力傷害,比如說捕撈傷,是最容易造成我們購買觀賞魚的時候,體表出現各種外傷,致使我們不注意把各種病魚帶回家。
  • 所有觀賞魚都要使用飼料餵養嗎,如果能夠和活食結合豈不是更好?
    關注養前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關於觀賞魚的餵養問題,養魚老道已經寫過了很多的文章,總起來說,我是比較反對使用純飼料來餵養觀賞魚的,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們的觀賞魚飼料的質量問題。
  • 什麼是飼養觀賞魚的養功,如何鍛鍊和培養?
    觀賞的養功,大致的意思就是說:觀賞魚愛好者,能夠根據自己所飼養觀賞魚的自身發展,來不斷的調整和改善,其在不同發育時期,對於餵食量、水質、水溫、背景環境、心理狀態等各種不同情況的要求。同時把觀賞魚的這種不同需求,儘量做到和我們對於魚兒品相塑成的要求,二者儘量相吻合,或者達到一個平衡點。也就是說,既讓觀賞魚能夠生長的很好,又能夠按照我們所設定的方向去有重點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