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是譁仔!
歡迎朋友們再一次回到這個有點不一樣的寵物魚專欄,我就是那個魚和熊掌已經兼得的譁仔。
最近有魚友問譁仔:觀賞魚可以像貓狗一樣認識自己的主人嗎?
哇!魚友們的問題越來越有難度了,不偷偷補課,有時連譁仔都覺得應付不來了。
其實,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要想回答清楚,我們需要考慮三個角度的問題,才能比較有說服力地解決這個難題。
首先,我們要解決觀賞魚記憶力的問題。
這倒是不難,譁仔今年上半年就發表過一篇文章,專門解釋了魚的記憶問題,證明魚的記憶至少有六個月,而非謠言所說的七秒。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搜一下那篇文章學習一下。
其次, 我們要解決的最大難題是——觀賞魚可以識別出你是它的主人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恐怕就需要很專業的魚類學知識了。
今天譁仔就來挑戰這個高難度,嘗試從專業的角度分析一下魚的視覺問題,進而來論證它「能不能認出主人」的問題。
在我正式開始分析以前,您可以嘗試在心裡默默給出自己的答案,看看你的答案是不是和譁仔的答案一樣。
好了,開始吧!
友情提示:本文適合求知慾旺盛的觀賞魚發燒友,不適合不求甚解的觀賞魚殺手。預計閱讀218秒。
非友情提示:譁仔所有的文章,包括這一篇,都拒絕任何個人、任何公司和任何媒體的善意轉載,更加拒絕那一小撮疑似不孕不育的偽原創作者的惡意洗稿。請你們自重!
觀賞魚是近視眼嗎?
答案是——是。
不僅是近視眼,而且少數魚類還是徹底的睜眼瞎。
觀賞魚的眼睛的構造和人眼不一樣,它的眼角膜弧度小,晶狀體是圓球形,而且毫無彈性。
如果你玩攝影,其實你可以把魚的眼睛理解為定焦鏡頭,只不過這個鏡頭可以上下前後左右自動旋轉一定角度而已。
而且,它的焦點距離魚體很近,大多只有幾釐米~幾米之間,在這個範圍內,它是有可能很清晰地捕獲你的影像的,如果超過距離,它只能很模糊地看到有個玩意兒在動,但是已經看不清你具體是個什麼東西了。另外,在完全清澈的水體中,魚眼可以看到的極限距離是40米,超過40米,對於魚類來說,那就是夜晚了。
另外,就算你在魚眼的定焦範圍之內,你也必須出現在魚眼的可視角度範圍之內,換句話說,你不能出現在觀賞魚眼睛的盲區。
假設魚在水裡,而你在魚缸外面,以魚眼的中心點為圓心畫一個97.2度的立體圓錐,在這個圓錐範圍之內的物體,魚眼才可以看到,超過這個範圍,魚眼就完全看不見了。
假設把魚撈起來,這就排除了光線折射的幹擾,魚眼的可視範圍範圍反而縮小了,可視範圍就變成一個接近60度的圓錐體了。
因為魚眼不能調焦,再加上有盲區的存在,所以觀賞魚其實就是一個可視範圍比人類小很多的的近視眼。
不過,只要你站在觀賞魚眼睛的定焦範圍之內,它還是可以把你看清楚的。
可是,光是看清楚還不夠,我們還有有必要知道——觀賞魚可以辨色嗎?
觀賞魚是色盲嗎?
假設觀賞魚是可以識別主人的,那它會不會因為我們換了一套行頭就不認識我們了?
上文提到了,魚眼也是有視網膜的。
魚眼的視網膜上有兩種特別的細胞——視杆細胞和視錐細胞。
視杆細胞是用來識別光線的,換句話說,周圍環境中有沒有光是由視杆來感知的。
而被魚眼抓取的物體身上有什麼顏色,這就是視錐細胞的任務了。
用專業一點的話來說:視杆細胞接納光線的強弱,司光覺;視錐細胞接納光波的長短,司色覺。
在自然水環境中,如果你的觀賞魚是日行魚,它們的眼睛一定是既能感光,又能感色;
如果你的觀賞魚是夜行魚,它們的眼睛也是可以感光的,但是感色能力極弱,甚至完全沒有感色能力。
而那些生活在400米以下的深海海水魚,除了少部分魚類外,它們的眼睛大多是個擺設,基本是連感光的能力也喪失了。當然啦,也是沒有人會拿深海魚來飼養的。
另外,離海岸比較遠的魚類的視網膜裡面含有「視紫紅質」,而近岸海魚和淡水魚眼中有「視紫質」,從而導致大洋魚類對藍綠光比較敏感,而近岸海魚和淡水魚對橙色光和紅色光比較敏感。當然,還有一些魚類的眼中同時具備兩種視色素,它們就可以在需要的時候自動切換頻道。這類魚通常都是汽水域的觀賞魚。
結論:大部分觀賞魚的眼睛是既可以感光有可以感色的,所以當你換了一件衣服的時候,你家的魚是知道的。只不過,你最好穿那些它感興趣的顏色的衣服,畢竟,它並不能把七色光全部分辨明白。而對於清道夫的那種類型的夜行魚,它其實就是個色盲,你無論換色盲衣服,在它的眼中,就是黑白灰三色。
觀賞魚真的能識別主人嗎?
到目前為止,我們一定可以確定三件事——
第一,在魚眼的定焦範圍之內,觀賞魚的眼睛是可以看清你的;
第二,如果你玩的不是夜行魚,絕大多數的觀賞魚的眼睛都是有辨色能力的;
第三,觀賞魚是有超過六個月的記憶能力的。
可是,這就可以得出「觀賞魚可以識別主人」的結論嗎?
譁仔覺得,還不夠。
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不妨來打個比方吧!
假如譁仔給你一百條孔雀魚,比如全是藍草,我隨機給你拿出來一條,讓你仔細看它的花紋細節,然後再把這條藍草孔雀魚在放回到魚缸裡。緊接著,我讓你把我剛才撈出來的那條魚再撈起來。你可以辦到嗎?
注意!此時此刻,你是有超過六個月的記憶能力的,你的眼睛是可以看清那條孔雀魚的,你的眼睛也有感光和感色能力,可是,你能保證你一定可以識別出那條魚嗎?我看不一定。
由此可見,良好的記憶力和視力,是觀賞魚記住主人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
還差一個什麼必要條件呢?
譁仔的答案是:智商。
為什麼寵物狗和寵物貓可以記住主人?那是因為貓狗比魚的智商高,在貓狗的腦子裡,不僅形成了「主人的影響」,同時形成了「主人的概念」。而寵物魚呢?沒有「主人」這個概念。
在觀賞魚的眼中,你不是上帝,你只是一個會移動的物體而已。
所以,在眾多鏟屎官中,觀賞魚玩家註定是最孤寂的那一個。
譁仔的心裡話:有人說,我家的龍魚跟手,所以它認識我;也有人說,我家的錦鯉可以來我的手中吃飼料,所以它認識我。醒醒吧,兄弟!那不叫「認識主人」,那叫條件反射。看到「你」這個會移動的物體來了,它認為它可以大快朵頤了,並不會對你感恩戴德。不信你換個人試試,人家照樣會做出以上的動作。在觀賞魚的心目中,你不是主人,你只是個不定時的「自動投餌機」。
敬請關注百家號譁仔說魚專欄,帶你明明白白玩轉觀賞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