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蠢萌!貓頭鷹飛進居民家偷吃鴿子 困籠裡出不來

2020-11-25 閩南網

­  生活報10月15日訊 近日,在牡丹江,一隻貓頭鷹闖進居民家的鴿子籠偷吃鴿子,卻被困在鴿籠裡出不來,讓鴿子主人抓個正著。

­  據鴿子主人曹先生介紹,他家住在牡丹江市新榮市場附近煉油廠家屬樓。四五天前,他就發現總有自家的鴿子慘死籠中,還有的不見了。一天半夜,曹先生聽到鴿籠傳來動靜,趕緊拿手電照,發現一隻貓頭鷹正用爪子抓鴿子。貓頭鷹一被照,放下鴿子飛了,可隔了一個小時又飛回來在附近落腳。當時曹先生就把鴿子籠門關上,也沒在意。

­  11日零點許,曹先生又聽到鴿籠子裡有動靜,趕緊出來查看。原來這隻貓頭鷹膽子更大了,居然鑽進籠裡吃鴿子。但由於這隻鴿籠是管進不管出,貓頭鷹「自投羅網」被抓住了。因為它大部分羽毛是灰色的,曹先生管它叫「小灰灰」。仔細地數了數,曹先生的38隻鴿子只剩下27隻了。當天,曹先生把貓頭鷹送到了牡丹江人民公園的野生動物救助中心。

­  14日,牡丹江人民公園野生動物救助中心的陳隊長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這隻貓頭鷹是從附近山區飛過來的,「因為牡丹江城市特點就是半山半盆地,可能是因為食物匱乏,它到城市中覓食,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一路追蹤鴿群,被鴿群帶過來的。」陳隊長表示,這隻貓頭鷹需要調養一陣才能放生,現在的食物主要是雞肉。

相關焦點

  • 貓頭鷹飛進鴿子籠 咬死28隻進口信鴿
    恨 貓頭鷹第一次進鴿籠禍害了18隻名貴信鴿, 鴿子主人想「處理」它卻沒捨得下手,於是放生  氣 貓頭鷹第二次襲擊鴿籠,主人用鐵絲綁住它的翅膀,雖然損失的鴿子價值萬元,但他還是不忍「下黑手」  憐 貓頭鷹不吃豬肉和牛肉,一天天地沒精神。鴿子主人的哥哥無奈又弄來兩隻鴿子餵它  晨報撫順訊(記者 李戰洲)殺了它?
  • 呆萌貓頭鷹白天出沒萌翻網友 或嘴饞偷吃鴿子
    晨報96101現場新聞(記者 鐵瑾)一天的緊張工作剛開啟,不想卻和從天而降的保護動物來了個親密接觸。昨天上午,市民劉先生在位於北四環千鶴家園16層的辦公室窗外發現一隻呆萌的貓頭鷹,眼看著它短暫歇腳後安然飛走,劉先生和同事直呼新奇有趣。
  • 朝陽農家四隻鴿子「換了」一隻貓頭鷹
    黑夜,一隻長耳鴞(俗稱貓頭鷹)闖入民宅,直接獵食鴿子籠內的鴿子後,被困在籠子裡無法出來。目前這隻長耳鴞已經被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帶走。 清晨,居住在朝陽縣東大屯士毅村的張老漢,像往常一樣推開房門,來到倉房裡準備拎出鴿子籠給孫子玩。
  • 兩米長蟒蛇溜進居民家,還偷吃了一隻鴿子……
    本文轉自【南國都市報】;16日晚 保亭金江農場三十隊旁海軍農場 一戶居民家的果地裡 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還偷吃了一隻鴿子 嚇得主人趕緊報警求助 屋主介紹,16日晚上8點10分左右,他發現一條蟒蛇盤臥在雞圈內
  • 小小貓頭鷹飛進居民家
    市民張先生公司在新江岸二期生活廣場29樓,在工作期間,窗戶開著通風時,一隻黑色羽毛的小貓頭鷹,從窗戶飛進辦公室。這隻小貓頭鷹看起來奶兇奶兇的,張先生不敢靠近,就打了熱線電話求助,隨即二七路消防隊隊員們捉住這隻小動物並帶回去了。
  • 江蘇泗陽鴿子窩裡飛出「金鳳凰」
    泗陽縣眾興鎮楊集居委會居民鮑克武,憑藉扶貧資金巧發力,搭建鴿窩發展肉鴿養殖,鴿子窩裡飛出「金鳳凰」,走上了脫貧致富路。資金、技術、服務助脫貧「三進三幫」的人員進門後,面對這樣的低收入戶既授之以魚,又授之以漁,為鮑克武家送來了扶貧資金6000元,還提供了脫貧項目和項目技術。就這樣,鮑克武在幫扶人員的指導下,建起了200餘平方米的鴿舍,購進種鴿200餘羽。鮑克武沒有一點養鴿經歷,幫扶人員三天兩頭上門,提供優化食譜,防病治病方法等技術。
  • 「國保」燕隼偷吃被困 動保人員來幫忙
    燕隼獲救後被放生 記者 王健 攝民警和愛心人士救助的白鷺 記者 王健 攝一隻燕隼飛到居民院裡偷吃鴿子,卻被繩結網掛住了雙腳。面對這隻「貪吃」的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鴿子主人毫不記「仇」。目前,「受困」的燕隼已回歸天空。
  • 西安一燕隼偷吃家鴿被困 鴿子主人不記「仇」還助它脫困
    一隻燕隼飛到居民院裡偷吃鴿子,卻被繩結網掛住了雙腳。面對這隻「貪吃」的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鴿子主人毫不記「仇」。目前,「受困」的燕隼已回歸天空。原來是自己飼養的鴿子引來了一個不速之客,一隻嘴尖爪利的猛禽光顧了鴿子籠,被籠外的繩結網住了爪子不得動身,發出「啾啾」的鳴叫。經過司師傅查看,還有一隻鴿子已被這隻猛禽當作食物咬死,屍體就在旁邊的角落裡。在自家院子玩了多年鴿子的司師傅,遇到這種情況還是頭一遭。
  •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為覓食飛入鴿子籠 陝西民警暖心救護
    華商報訊(記者陳思存)保護動物,人人有責,這不該只是一句口號,而應該是深深印在所有人心裡的一個警鐘!12月3日,公安臨潼分局秦陵派出所民警聯繫森林公安,將一隻飛入鴿子籠的貓頭鷹放歸自然。  12月3日,公安臨潼分局秦陵派出所民警聯合村組網格員在巡查過程中,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貓頭鷹為覓食飛入毛家村一村民家鴿子籠中。
  • 鴿子怎樣進行家飛訓練?家飛訓練應該注意些什麼你知道嗎
    所謂家飛訓練。就是每天吧鴿子放出去在自己鴿棚周圍飛翔。家飛訓練有自由家飛和強制家飛兩種方式。自由家飛就是:每天定時打開籠門,讓鴿子出去自由飛翔,時間不限,等到餵食時再召喚回巢。這種訓練方式適合剛出棚的幼鴿以及換羽期的鴿子,朋友們一定要注意,剛出棚不久的幼鴿和在換羽期的鴿子,千萬不要進行強制家飛和訓放,不要操之過急,否則會適得其反。因為剛出棚的幼鴿定位能力差,對周圍的環境還不那麼熟悉。鴿子在換羽期,身體體能較差,如果操之過急鴿子很容易感染疾病。
  • 鴿子家飛完就馬上進棚的好處
    現在訓練賽鴿的鴿友,一般賽鴿家飛結束之後就會讓鴿子馬上進棚。其實這樣做是很有好處的事情。如果不比賽的話,這樣做,對於鴿子的好處也是很多的。除了訓練鴿子快速進棚的這一個習慣之外,鴿子家飛之後馬上進棚還有這麼一些好處。第一,減少鴿子丟失。
  • 貓頭鷹嘗了一口啤酒,瞬間從高冷到蠢萌,貓頭鷹:人生到達了高潮
    貓頭鷹在我們印象中,似乎僅僅只是出現在一些魔法劇中,像我們所熟知的哈利波特等等,現在也有一些朋友會選擇飼養一隻貓頭鷹來陪伴自己。下面這位朋友就養了一隻貓頭鷹,雪白的貓頭鷹,圓圓的眼睛,看上去非常的可愛。
  • 呆萌貓頭鷹 夜闖居民家
    10月20日凌晨,家住貴陽市相寶新村的徐先生一家正準備睡覺時,廚房裡突然傳出響聲,以為家中進賊的徐先生前去查看發現,原來是一隻成年貓頭鷹闖入了家中。民警帶走貓頭鷹當日凌晨2時23分,雲巖公安分局巡邏(特警)大隊二網格接到指令後,當班民警吳雲趕到了現場。據徐先生講述,當日凌晨2時20分許,他正準備睡覺時,突然聽見廚房有響動。當他打開廚房時發現,原來是一隻貓頭鷹誤闖進來,將鍋碗瓢盆等碰翻發出了響聲。
  • 重慶一市民家裡飛進巨型「貓頭鷹」
    重報移動傳媒8月13日訊(記者 徐文娟 實習生 肖湘婷)8月12日凌晨四點半,家住墊江縣桂東大道明慶東方財富中心小區的楊先生回到家中,竟發現自家陽臺來了一位不速之客。這是一隻體型巨大的貓頭鷹,由於身體被防護欄卡住,貓頭鷹進退兩難。事發後,市民楊先生聯繫到森林公安,經民警鑑定,它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貓頭鷹飛入東石居民家
    晉江新聞網訊 昨晨,一隻貓頭鷹「撞」進晉江市東石鎮第四社區一居民家裡;隨後,接警趕到的東石邊防所官兵將這隻貓頭鷹帶回所裡。東石第四社區居民蔡先生介紹說,貓頭鷹看見他,動也沒動,「看起來沒有精神,有氣無力的。」因看見貓頭鷹有一對鋒利的爪子,他沒敢貿然行動,急忙打電話報了警。  昨日下午,記者在東石邊防所見到了這隻貓頭鷹,只見它身高約二十釐米,全身長滿淺棕色羽毛,其中夾雜著一些白色羽毛,淡黃色的爪子很鋒利,金色的雙眼炯炯有神。
  • 你是怎樣訓練鴿子家飛的?都有什麼好處,壞處
    我們的賽鴿,平時都要對鴿子進行訓練,尤其是平時的家飛訓練。在家飛訓練中有兩種方法,你會選擇哪一種?1 鴿子的定時放飛訓練,所謂的定時放飛,就是每天早,午,晚,打開鴿舍, 放飛鴿子,鴿子在外繞舍飛行後回到鴿舍,就再也飛不出去的一種方法。
  • 廈門市民家中飛來蒼鷹吃掉三隻鴿子 動物園建議放歸大自然
    吳先生:正月初一,有一隻非常漂亮的蒼鷹飛到我家裡來了,有鴿子那麼大,我把它關起來,餵養到現在。蒼鷹這種東西,我養不起,它是要吃肉的,已經吃掉我三隻鴿子了。我給海滄動物園打電話,接通了,但是他們沒有跟我聯繫,中山公園電話又打不通。我住在軟體園二期西門這個村莊。哪個部門要餵養就來領走,這隻鳥非常漂亮。
  • 被困在倫敦「鴿子籠」的流浪漢:失業、瘟疫與瘋病
    後來,有人開始將發糧點稱為「鴿子籠」——發糧時常有大批鴿子為拾救濟糧的殘渣而飛入。我在4月底首次造訪特拉法加廣場,並且在接下來的一個半月時間內與一批流浪漢每天共同生活8小時左右,記錄了他們在封城期間的流浪生活。
  • 家飛領頭鴿就一定是好鴿子?
    最近有鴿友跟筆者說,自己多年來都是用家飛領頭鴿拿去參賽,戰績非常好。其實這是許許多多養鴿人的做法,一般家飛領頭鴿都是體型好,定向能力強,且在鴿舍中身強體壯的鴿子,他們是鴿群的領導,自然能力不錯,在選不出好鴿子或者是不知道如何選好鴿子的時候,這種選擇方法往往是非常正確的!
  • 年幼貓頭鷹受傷飛進飲品店 遇類似情況可送東湖動物園
    閩南網10月14日訊 昨天,泉州市區黎明大學旁一家飲品店裡,一隻「大眼萌物」貓頭鷹,吸引了很多學生的圍觀。飲品店的老闆鄭先生說,這隻貓頭鷹是前晚6點多從窗戶飛進店裡的,它嘴巴有點受傷,自己不敢用手去抓,便拿了裝水果的塑料筐罩住它。得知貓頭鷹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鄭先生一家對它好米好肉伺候著,可它吃都不吃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