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創團·七七情歌
刷微博的時候,被一個視頻暖到了。
廣西北海,一位爺爺蹲在孫女的身後,第一次嘗試為她綁頭髮。
爺爺小心翼翼地握住孫女的一小把頭髮,再輕輕地繞上橡皮圈,生怕把小姑娘扯疼了。
雖然手法略顯笨拙,但卻藏著滿滿的愛意。
正如一位網友所說,這可能是爺爺這輩子幹的最仔細的活兒了。
源自微博用戶@未來網
這世上有一種愛,笨拙且質樸,平常但不平凡,它來自爺爺奶奶,來自外公外婆。
這種愛,就是「隔輩親」。
隔輩的愛,都藏在細節裡
因為想念開理髮店的孫子,70多歲的姥姥動不動就往店裡跑,每次衣服裡都是鼓囊囊的。
孫子問她懷裡揣的是什麼。
姥姥就嘿嘿一笑。
有時候掏出一個熱乎乎的包子,有時候摸出兩根剛買的雪糕。
還有的時候,竟然是一盒臭豆腐。
源自抖音用戶@錢江晚報
看得人笑著笑著,就哭了。
和姥姥在一起,無論到了什麼樣的年紀,都被寵得像個小孩子。
平時,媽媽不讓孩子吃雪糕。
但姥姥經不住小孫子的哀求,買完菜回家的路上,偷偷給孫子買了一根雪糕。
擔心被媽媽知道,姥姥就陪著小孫子坐在路邊吃。
結果沒想到,正好被下班的媽媽抓包了。
一看見媽媽,姥姥不好意思地笑了。
源自微博用戶@地球託兒所
讓人想起了《櫻桃小丸子》裡面,爺爺曾對小丸子說:
「即使世界上的人都不偏袒小丸子,但我最最最偏袒小丸子。」
或許有人會指責老人對孩子太過溺愛。
但其實,他們只是捨不得孩子委屈,更不願讓孩子失望,所以想把這世上最好的一切都給孩子。
早上一起床,看見下大雪了,孫子很高興。
於是,要去接孫子的時候,爺爺偷偷在口袋裡裝了兩把鏟雪的小鏟子。
源自微博用戶@宇宙兒童頻道
黑龍江齊齊哈爾,有個孩子喜歡滑滑梯。
為了讓孫子在家門口就能玩,80歲的奶奶在小區樓前親手為孫子搭建了一個20米長的冰滑梯。
源自微博用戶@人民網
據奶奶說,她是把雪一點點裝進袋子,拖到樓前,再堆積,直到搭成一條滑梯。
真的很難想像,身材瘦小的奶奶是怎麼完成的這一切。
但,奶奶的愛,是一種神奇的力量。
這份對孩子的愛,讓這世上,再也沒有什麼事情是爺爺奶奶做不到的。
隔輩的親,是為愛奮力託舉
網上曾有過這樣一個問題:爺爺奶奶能疼你到什麼程度?
很多網友都是一邊流淚一邊寫下評論,其中,有這樣一條答案:
「奶奶平時扎紙人紙馬,每個賺幾毛錢,眼睛不好只能慢慢做。有時候還會去廟裡念經,一小時給幾塊錢。
可我去上大學的時候,奶奶居然一口氣掏出一萬元錢。
後來我才知道:
鄉下的銀行一次取不了那麼多錢,這錢是奶奶用好多天跑了好多家才取到的。」
原來,比父母還愛孩子的,是父母的父母。
他們對自己節儉,卻對孩子從不吝嗇;他們寧願自己吃苦,也不願孩子受一點委屈。
看過一則新聞:
從孩子上五年級開始,父母為了鍛鍊他的獨立能力,就讓他一個人上學。
可孩子不知道的是,每天清晨,他的背後都有另一個身影。
這個人就是爺爺。
整整三年,爺爺每天都悄悄跟在孫子身後,一直目送眼前小小的身影走進學校的大門。
源自微博用戶@梨視頻
爺爺不怕累,不怕遠,只怕有一天,不能再陪在你身邊。
去年,奶奶「偷聽上課」的視頻火了。
視頻裡,奶奶站在教室的窗戶外,微微彎著腰,目不轉睛地盯著黑板,還時不時低頭記筆記。
源自微博用戶@頭條新聞
原來,教室裡坐著奶奶的孫子鑫鑫。
鑫鑫因為出生時缺氧導致小腦萎縮,視覺功能和智力也受到影響。
怕孫子跟不上課程,遠在老家的奶奶特意來到這裡,「偷課」回家再教孫子。
奶奶說:「無論如何我都不會放棄他,我會陪著他一輩子的。」
有的人習慣了沉默。
但他們的承諾,一旦說出口,往往就是一輩子。
隔輩的情,一生都還不清
這一天,是女孩結婚的日子。
她化妝的時候,意外拍到了一張奶奶的照片。
只見奶奶站在門口,正探著頭望向孫女的方向。奶奶嘴角帶著笑容,眼角卻含著淚水。
源自微博用戶@一手Video
女孩從小父母離異,是奶奶把她帶大的。
可這一刻,奶奶看著滿屋子忙碌的年輕人,看著出落得亭亭玉立的孫女,只擔心自己打擾了他們。
這種不求回報的付出和愛,常常讓我們有想要流淚的衝動。
學校舉辦親子運動會。
可孩子的爸爸媽媽都不在身邊,為了不讓孩子感到失落,已經70多歲的爺爺決定自己上場,帶著孩子參加親子運動會。
源自抖音用戶@七樂樂
這一刻,瘦弱的爺爺託著孫子努力前行的樣子,像極了頂天立地的大英雄。
陝西西安。
火車站內,一對75歲的老夫妻正帶著一男一女兩個孩子往外走。
這對老夫妻是孩子的爺爺奶奶,孩子的父母在新疆工作,原本孩子是跟父母住在一起。
但近來,父母的爭吵越來越多,爺爺奶奶擔心影響孩子。於是,爺爺奶奶跨越千裡,也要把孩子接回了自己身邊。
說起爺爺奶奶的辛苦,小孫女的眼淚止不住了。
她說自己最大的願望就是發明時空穿梭機。
這樣的話,哪怕有一天爺爺奶奶過世了,她也能找到他們。
源自微博用戶裡視頻
是啊。
比起孩子的親生父母,爺爺奶奶才更像是自己的爸爸媽媽。
這份愛,早已經穿越了時空。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公式:
如果人的壽命是75歲,父母還剩下30年的時間,而子女平均過年回家一次,每次待5天。
那麼除去吃飯、睡覺和應酬的時間,每年真正陪伴父母的時間只有24小時。
24小時×30年=720小時。
餘生,我們能陪伴父母的時間僅剩一個月而已。
源自微博用戶@人民網
父母尚且如此,何況是爺爺奶奶。
很多時候,我們總以為還有時間,卻殊不知「來日方長」這四個字,正是人生最大的錯覺。
餘生很短,世事無常。
為了不留下更多的遺憾,請一定要珍惜眼前,珍惜爺爺奶奶所剩不多的時間。
多去見見他們,陪他們聊聊天,或者只是和他們一起吃頓飯也好。
哪怕我們阻止不了爺爺奶奶變老,但卻可以給他們更多溫情的陪伴,給孩子更多純粹的愛。
作者:七七晴歌,永遠飢餓,永遠無知,希望從一次次的學習力不斷新生、野蠻成長。新東方家庭教育(ID:xdfjtjy),傳遞專業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內外家庭教育資訊,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議。讓持續的學習成為家庭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