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2》分明情節真實的還原了原作, 然而有趣的是一旦影視作品不如人意, 就有一群原著粉說是電影毀了原作。
幾年前就看過《原來你還在這裡》 辛夷塢尚可的文筆削弱了情節狗血的硬傷, 讓書迷更多的關注男女主角的性格矛盾以及愛情中的相處不易 。 男主陽光自信驕傲,女主敏感自卑內斂, 書中足夠的心理描寫讓之後女主不願跟男主借錢, 不接受他愛自己的方式進而分開有了站得住腳的藉口。
影像化之後由於僅僅突出情節少了心理刻畫加上演員糟糕的演技 ,大家恍然大悟原來這個故事這麼狗血 ,這麼做作,這麼不合常理。 怎麼一樣平凡如蘇韻錦卻這麼多年都沒碰到一個程錚 ,為何自己的男盆友不像書中一樣在自己需要錢的時候衝在第一線, 怎麼自己的前任還會對別的女生有生理反應,書中的文字化呈現尚留給受眾可幻想的空間,一旦把情節安置在日常生活場景中,才發現這些情節分明離真實生活相去甚遠,戳破了書迷對另一種生活另一種男友的美妙幻想,進而否認說原著可好了,原著才不是這樣,屁嘞,原作就是這樣,別騙自己了。
前段時間熱播的《翻譯官》也一樣, 原著粉哭嚎著說電視劇毀了小說 。 懷著拜讀大作的心情看完了原作,完全不理解原著粉哀嚎的點。 說起來《翻譯官》原作跟《原來你還在這裡》情節太過相像以至於我覺得這兩本書可能存在著一定借鑑關係。 一樣多金帥氣優秀的男主愛上家境一般敏感倔強驕傲的女主 , 兩人一定沒有辦法好好相處 , 因為矛盾誤會而分開 。 男主卻怎麼也無法愛上別的女人, 於是不知為何又破鏡重圓, 甚至最後女主無法生孩子這兩本書都神奇的相似,原諒我真的覺得這兩本書是從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在我看來,《翻譯官》的原作還不如電視劇情節豐富,一本三流言情小說也有書粉說被毀了還挺讓人驚異的,因為完全看不出糟糕的原作還有什麼被毀的餘地。
說起來我從來不覺得瑪麗蘇是什麼值得批判的東西,它跟A片一樣帶給人精神上的意淫進而產生愉悅感,藉此逃離一會兒當下平凡無趣的生活,這種生理本能無可指摘,同時我從來對長得好看的男性或女性有著莫大的寬容心。只是當瑪麗蘇劇情跟帥哥美女搭夥,裹挾差勁的團隊做出一部難以被稱為電影的商業快餐時,我還是希望他們對觀眾多些真誠,為女性編織夢境但演員卻全體夢遊擺出一副我就是在敷衍你的姿態就不可愛了。
故事的最後,蘇韻錦又回到了寺廟,好似冥冥中有召喚,讓她邁出的腳步猛然收回,掉頭去追尋曾經的記憶,她翻開幾年前程錚寫的功德簿,猛然驚醒,原來他一直在這裡!
如果你愛我,我陪你天荒地老;如果你不愛我,我願你過得比我好!程錚,用行動闡釋了這句話的真諦!
戀愛中的情侶總是喜歡問對方你到底愛不愛我,愛哪是說地出來的呢?他們追求轟轟烈烈的愛情,總覺得一定要有幾件刻骨銘心的事去紀念才算愛得深沉。這種愛來得快,去得也快,愛的時候如膠似漆,海誓山盟;分的時候恩斷義絕,老死不相往來。離開後,從此陌路,不說默默守護,哪怕是守護又何其少?
相戀容易相守難。生活就是如此現實,有多少堅持了愛情馬拉松,卻敗給了禮金;有多少同甘苦卻不能同享福……所以人們感動於愛情,看到別人結婚自己卻潸然淚下。
朋友去年結婚前夕想要給愛人一個驚喜,於是在新房擺了一條三米的蠟燭紅毯,紅毯的盡頭是顆愛心,我們作為後援團是來鬧新人的,可朋友的一句話,讓大家唏噓不已:三米的路,走了十年!作為看客,無法體會其中的酸甜苦辣,也無法感同身受苦盡甘來的幸福,但看著朋友止不住的眼淚,突然覺得這男人真帥!
作為辛夷塢的書粉、看過四五遍的小說黨,電影基本上還原了小說的情節,總體來講比較滿意,演員也是比較符合氣質,因為我最偏愛的辛夷塢男主就是程錚,畢竟現實中真的沒有這樣完美又痴情的男人, 程錚又霸道又孩子氣,痴情得愛著蘇韻錦,蘇韻錦一個貧困家庭中長大的女孩,獨立有著自己的尊嚴,不想處處求助程錚。畢業舞會,蘇韻錦親吻了程錚之後說了一句晚安程錚,程錚真的以為蘇韻錦藥跟他在一起,他就站在那裡傻笑,那個孩子氣傻傻的程錚,就是我心中的程錚,那一刻覺得特別心疼他……程錚因為妒忌蘇韻錦遇到困難的時候找了沈居安而不找他,爆發了他們之間的矛盾,其實小說裡面他們同居之後慢慢地出現了挺多矛盾的,因為程錚從小生長在富裕的家庭,起居生活都有人照顧,他又喜歡出去玩,同居之後都是蘇韻錦在照顧他,加上蘇韻錦性格比較靜,又有自己的工作,難免力不從心,忍受不了。
導致他們分手的就是向沈居安借錢,這一段看小說的時候就感覺很傷感,演員的情緒也處理得不錯,兩個人明明還愛著對方,卻又不得不說分手。結局跟原值有點出入,不過我還挺喜歡的,程錚出國,蘇韻錦看到功德簿知道他還一直愛著她,自己也忘不了他,於是出國找程錚,是一個開放式又很明確的結局。 另一對是周子翼和莫鬱華,一直就覺得莫鬱華這麼學霸的人為什麼會愛上周子翼這種人,電影裡面周子翼比小說的藥渣,小說他倆沒在一起,電影居然還有車震,莫鬱華無疑是一個悲情的人物,愛上一個渣男又心甘情願,等到渣男要結婚了才離開他,其實以她這樣的人, 我覺得會很適合那種風度翩翩的文科男……總體而言,電影很不錯,因為小說這個故事大部分發生在廣州,而我又生活在廣州,看小說的時候難免帶入了很多地方,包括六榕寺、二沙島、天河、還有莫鬱華的學校中山醫科大學,都是我非常熟悉的地方,我去這些地方的時候都會想像到他們在這裡發生了什麼,只可惜拍攝地點是在上海。另一個就是電影簡化了他們的矛盾,就如上面所說的, 程錚和蘇韻錦的矛盾並非一件事造成的,可能拍成電視劇會更加容易說清楚一點。
程錚是一個很孩子氣的大男孩兒,喜歡、高興、生氣、難過...都寫在臉上;他對愛的表達很單純很直接,他希望蘇韻錦能和他在一起,蘇韻錦不來他就去找她。而蘇韻錦是個敏感又有些自卑的女孩兒,她刻意的躲避耀眼的程錚,把彼此劃分成兩個世界的人,卻終究抵不過程錚一次一次的痴情執著......吳亦凡就是最好的程錚吧,不需要太多假意,最樸實真摯的演繹了那個對愛熱烈到付出自己全部真心,哪怕受傷的男孩,所以心疼又動容。八年的時光,兜兜轉轉,那個人原來還在這裡等你。這只是一份很美好的愛情。
看到《原來你還在這裡》搬上大螢屏,才驚覺,那個全班傳閱討論程錚這般的白馬王子的時光,也還在腦海裡,並未忘去。難得有提前觀影的機會,自然沒有放過。
書中的程錚是特別敞亮的男孩兒,天之驕子,造就了他敢愛敢恨的性格,面對親近的人,喜怒哀樂都放在臉上,對待愛人甚至是把愛意雙手奉至眼前的人,無論對方是否接受、是否一次次地推辭。而蘇韻錦則是內斂低調的,甚至有些自卑,但仍然倔強得不願意得到其他人的同情和施捨,特別是愛人的恩惠(所以當年也有很多讀者把蘇韻錦的行為定義為zuo)。
電影裡吳亦凡把這些感覺都高度還原了出來,滿足了我少女時期對程錚的所有想像;而劉亦菲也演活蘇韻錦的敏感、低調、自卑但倔強的樣子,當初得知演員時對「太過漂亮」的擔心也煙消雲散。
初吻後傻乎乎地笑,大學校園重遇時的欣喜-不滿-難過-爭執,被接受時又笨拙又小心翼翼的牽手,連最後的小竊喜都塞了觀眾一大口糖。除此之外映後大家最津津樂道的莫過於是船戲了。其實一開始又期待又擔心書中的船戲會被拍得太無語凝噎,造成大家對作品的誤解,但是電影裡的改編真的恰到好處,真難得見到這麼可愛的激情戲啊。
甜完自然有虐,其實內心對這場爭吵戲的欣賞更勝於其他戲份,但是因為略有共鳴,以至於難過得不願總是回想。不過,這場戲結束後旁邊的小女孩們交談:程錚幹嘛還是要喜歡她啊。特別可愛地表達著自己的不忿。但程錚就是這麼專一長情啊,否則怎麼能成為最受歡迎小說男主角的常客呢?(笑)
對功德簿的改編,以及最後的開放式結局,是我個人的加分和扣分點。功德簿的加戲,真的完美戳中我的少女心。但是說實話我寧願導演在結局塞我一大口淋上了焦糖的黃金狗糧,或者沿用書中的結局也是非常恰到好處的。按前面的節奏,沒太大必要留這種想像空間,因為程錚和蘇韻錦是一定會在一起的啊。
另外,導演剪輯節奏的把握略有不足,這個我見很多人也提到,就不再贅述了。這也是小說改編的通病了,尤其《原來》的情節本來就滲透於生活點滴,改編難度更高。
《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是由辛夷塢的小說《原來你還在這裡》改編電影,也是該作家自《致我們終將失去的青春》後的另外一部青春題材小說被搬上大銀幕,近幾年青春電影是市場上出現率比較高的電影題材,這部原來你還在這裡相比於其他青春片比較獨特的是,導演換了新的視角,相比以前市面主要講述80後墮胎癌症車禍的疼痛青春片,這次把視角放在了90後這一代人身上,這部電影的目標是做一部「明媚」的青春片,風格獨樹一幟,耳目一新。
由於篇幅問題電影在還原小說的基礎上進行了刪減及合併,但總體電影還是很尊重原著的,男主角是個頭腦靈活,運動細胞發達的男生,家境殷實幸福,蜜罐兒長大的孩子,養成的性格就是,控制欲強,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就算有困難也要積極爭取,相反女主角家境困難,父親病重,加上學業的壓力,自尊心比較強,養成了性格內斂小心翼翼的性格,男女主角的性格差異也為後面兩人感情矛盾,為彼此付出的表現埋下了伏筆。
愛情往往這樣,唯獨對你不一樣,男主角從第一次看到女主角有了好感,女主有困難想幫她,想告訴全世界自己喜歡女主,他偏偏只對女主好,對女主愛的腦殘程度肉眼可見,那麼估計會有人疑問,那么女主喜不喜歡男主呢?在我看來是喜歡的,溫柔的女主只有面對男主的時候才會野蠻女友上身,異常暴力。那層窗戶紙沒捅破的原因在於男主的生活充滿著飽滿的理想,而女主的生活卻是骨感的現實。在家人去世及被孟雪提醒兩人不同世界人讓她認清現實後,原本自尊心強小心翼翼的女主的心理狀態只想平淡生活,不想再經歷天崩地裂,而男主就是她的「天崩地裂」。而男女主知道彼此心意後默默為對方做的事,卻是非常溫馨動人的。
愛就要告訴全世界的男主會默默為女主解決困難,默默在功德簿上寫滿女主的名字。而不主動的女主,在男主表達愛意後主動回應他,讓他知道。為了跟男主團聚,雪片式向北京投遞簡歷,但找不到工作毫無辦法只能妥協當地卻發覺男主因此生氣後,便放下一切立刻拖著行李去找男主。女主的這些舉動能看出,她是深愛男主的,但這個秘密只有她自己知道。
兩個愛著對方的人,因為種種現實的矛盾分開,但是兜兜轉轉,彼此的愛還在那裡,男女主這條感情線也就是導演口中的「希望看完電影,能讓大家更相信愛情」。
這個故事要傳遞的精神內核在於對真摯愛情的歌頌,勇敢愛,遇到困難不要怕,是有這麼一種愛,兜兜轉轉依舊如初的。沒有背叛,只有忠誠。
電影整體風格輕鬆甜蜜,非常適合暑假這個檔期,還是比較推薦大家看的,唯一的遺憾在於,缺少兩人在一起生活的具體描寫,不管是甜蜜還是小磕絆,能多五分鐘這樣的具體描寫,兩人分開和最後和好都會更加的合理有說服力。不知道最後會不會出導演加長版,如果有的話,還是非常期待的,看完電影後,有點意猶未盡。
男主對女主腦殘般的愛在影片中提供了蠻多的笑點和虐狗點,這樣的忠犬型人設也顯得男主特別的萌,蠻可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