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之前,應當明白自己的需求。最終的消費肯定是感性的,只能在衝動之前,儘可能的理性分析。買野馬之前有過兩輛車,平時也開過同事或朋友的車,對自己的需求有一定的了解。即將步入不惑之年,偶爾需要一點的興奮小作料,能讓平淡生活裡浮現一絲漣漪。外形適當的年輕,不沉悶就行,人老心不老,最後選擇了福特野馬2.3T動力版。
人到中年按理說不會選擇這麼張揚的車型,不過誰讓BBA已經拉大街了呢?最後提車福特也是因為落地40萬的性能車裡,野馬算是非常好看的。兩門四座可能不夠實用,但已滿足我的用車需求。可能不如奧迪RS系列有「樂趣」,但它的功能相對舒適。
沒開過5.0的V8野馬,甚至超過350馬力的車子,也怎麼開過。要指望它能在賽道有所建樹,2.3T的動力,不加任何改裝,可能會讓你失望至極。如果你95%的駕駛環境在市區,偶爾山路與高速,299匹的馬力對於一般人絕對夠用。紅綠燈的起步超車,九成以上的車子不是你的對手。開了快5000公裡,還沒有用過直線加速、賽道模式與暖胎模式,S擋+運動模式已夠超越大部分城市用車。看著油耗急速上升,還是調回舒適模式,心疼模式也得以平復。在對比下差不多價位的轎跑或大功率轎車,寶馬M330,奔馳C300,奧迪A4個運,A5等等,野馬的動力略勝一籌。
對於這臺野馬,功能性的沒怎麼動,外觀裝飾倒弄了不少,人生就是一出折騰的戲,你成功了這些就是奮鬥史,你失敗了這些就真成了瞎折騰。倍耐力的255/40 ZR19 夏季胎明顯不過癮,小小升個級,讓野馬來得更野!
狂野的紅色非常吸睛,甚至能夠在嘈雜的馬路上一眼就能辨認出哪臺是你的野馬,尾部是LED尾燈設計,雙邊雙出排氣也中規中矩,沒有採用四出誇張的修飾,算不上完美,但也足夠。
野馬配置齊全,功能實用,主要說幾個我非常在意的配置。舒適性的配置,有真皮座椅,座椅加熱,座椅通風(夏天的福音,誰用誰知道)。安全配置,有防碰撞預警,主動剎車,自適應巡航(開高速必備)。實用配置,12.1寸液晶顯示(支持觸摸,沒有寶馬奧迪奔馳的好用,行駛中手抖,不一定按得準),支持Carplay(支持百度地圖、酷狗等)。外觀配置,19寸燻黑大輪轂,日間行車燈等,白色的尾燈(中規車最不爽的配置)
這款車帶有換擋撥片而且尺寸非常大的一種,美規車最好還是選擇高配,很多配置比較非常需要。而且怕後期麻煩,上牌、保養和維修等等,還有一點就是不想改車。這輛車估計就素車一直開了,動力與外觀也能滿足要求。美規車更適合玩車與改裝。中規與美規各有千秋,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和個人需求選擇就好。
對於已經駕駛三年多的野馬來說,各方面感覺還是不錯的,雖然有些細節做工不如BBA,但駕駛感受上確實非常接近原廠的改裝車了,12英寸的全液晶智慧儀錶盤,看著7000+的轉數,毫不擔心它飄不起來。
雖然野馬是一臺雙門車型,不過他的後排是可以乘坐兩人的,只是乘坐體驗確實不好,一般情況下都是放置物品更多一些,短途可以臨時乘坐。
10速手自一體變速器,福特品牌的車這個級別的很多都是10AT。2.3T版本的Mustang經過改裝後,顏值幾乎可以超過街上同價位99%的車。一臺超過300匹馬力,0-100加速不到6秒的雙門跑車30幾萬就能拿下,同價位下沒有對手。雙球節麥弗遜獨立前懸掛,多連杆獨立後懸掛,配備LSD限滑差速器的後輪驅動系統的EPAS電動助力轉向,在接近4.8m車長的情況下,能瀟灑的高速過彎;操控絕對優秀分數線上,但比起德系車,可能有些差別,畢竟造車理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