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說所有的植物都可以開花結果,答案並不是,有一類植物就有不同的進化方向,它們就用孢子進行繁殖,沒有花朵、果實。蕨類植物是和恐龍同時代的產物,現在也有很多觀賞性比較好的蕨類植物,走進花友們的家庭。
包括常見的波士頓蕨、鐵線蕨、鳥巢蕨和狼尾蕨等。而下面要介紹的就是鹿角蕨,它有著非常奇特的形態,它的葉子看起來有點像麋鹿的角,所以就叫鹿角蕨。
平常我們在栽種鹿角蕨的時候,並不會用到普通的營養土,或是普通的菜園土,這些土都不疏鬆透氣,養鹿角蕨要用到一些水苔、蛇木屑或樹皮之類的,甚至直接將它掛在木板上,用一些水苔包裹,水苔就是用來保溼透氣的。
鹿角蕨最害怕的就是根部不透氣,想要將鹿角蕨種得很好,一定要給它提供通風的環境,栽培的材料要透氣疏鬆,它原本就是一種常綠型的附生草本植物。
1、鹿角蕨的結構
在全世界有著非常多的鹿角蕨品種,現在園藝觀賞的品種就更多了,鹿角蕨的整個植株是分不同的部分的,就是我們平常看到長得像鹿角一樣的葉子,就是屬於它的「孢子葉」,就可以產生孢子並繁殖的;而在植株的底部會有一個像一塊圓盤一樣東西,那些就是它的「營養葉」,是用來儲存養分、吸收養分的地方。
鹿角蕨營養葉會一層層堆疊起來,用來護住它的根部,也是負責攔截空氣中和周圍所能獲取到的水分和養分。
2、鹿角蕨的不同品種
鹿角蕨其實有兩個不同的產地,就包括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平常我們在花市或網上經常可以看到的二叉鹿角蕨的身影,它們有著葉片岔開的模樣,看起來就像鹿角一樣。也有的是超大型的鹿角蕨,通常會用來布置景觀,這些都是產自於澳大利亞的。
另外一種就是產自於非洲的象耳鹿角蕨,它的葉子沒有分叉,看起來並不像鹿角。生長在還有一種就是生長在南美洲地區的,就叫安第斯鹿角蕨,是原產於安第斯山脈的。
而亞洲地區比較常見的鹿角蕨品種,就包括女王鹿角蕨、皇冠鹿角蕨,還有大葉鹿角蕨等品種,這是鹿角蕨的形態,是非常奇特的。
3、鹿角蕨上盆改善
我們栽種鹿角蕨一般就用水苔,直接購買栽種就可以了,水苔就可以直接在網上或園藝店購買,在使用之前需要用清水浸泡半小時,再捏幹水分,就可以包裹在這個鹿角蕨的根部。
鹿角蕨的生長方式就是附生型的,平常我們會用一些種植籃或者是用一些樹皮將鹿角蕨固定,可以覆蓋少量的腐葉土,就是為了給這些鹿角蕨提供適當的養分。
當然,用水苔栽種鹿角蕨其實就是為了保證它的根部能夠透氣通風,底部有較多的氣孔,就有利於避免爛根績效,也有一些人會用一些瓦盆栽種,底部要留較多的孔的盆種鹿角蕨,種好之後一定要擺放在合適的位置,它們是喜歡明亮的散射光的,特別害怕強光照射,
4、環境光照
鹿角蕨養在窗臺邊或陽臺邊是特別適合的,在夏天一定要避免陽光照射,可以給早上或傍晚柔和的光照,或者拉上較厚的遮陽網,要遮掉50%~70%的光照。在冬天溫度較低的時候可以稍微增加光照。
鹿角節並不是太難打理的一種觀賞蕨類植物,這個難做到的其實就是維持溫暖和高溼度的環境,越冬的溫度保持在10度以上才可以安全越冬,
5、養護的溫度和溼度
如果是在溫帶地區,一定要做好防寒的工作,有一些鹿角蕨的品種會略微耐寒一些(提前做好功課)。
在室內養鹿角蕨時一定要保持良好的通風,如果環境過度密閉,通風不良,很容易招惹蚜蟲或蚧殼蟲,在養護期間,一定要定期檢查葉片上是否有蟲害,
保證環境溫暖,溫度在20~25度之間是最好的,平常我們給鹿角蕨補充水分的時候,一般就是在周圍噴霧狀水,但這樣只能起到增加環境溼度的作用。
如果是沒有固定的盆栽,就可以將鹿角蕨連帶栽種的水苔木板拿下來,放在清水中浸泡3~5分鐘,讓水苔吸飽水分之後就可以重新掛回去。如果是用花盆栽種鹿角蕨,可以用浸盆的方法將花盆底部底部浸泡在水中3~5分鐘,再取出來之後瀝乾水,直到底部有水珠不斷重複滴水為止。
很多人養護鹿角蕨並不是因為乾旱而掛掉的,大多數都是由於澆水太頻繁導致根部腐爛,就是過度頻繁澆水。
用水苔或者苔蘚栽種,一定要等它們偏幹了,再給它補充水分,如果是養在通風透光處,光照不是太強烈,就可以每周澆水一次就足夠了。
澆水的時候一定要保證澆透,鹿角蕨中間的營養葉就是一大塊的,葉盤處不能有積水,並且要維持較高空氣溼度,溼度環境要通風,平常多在周圍噴霧狀水,而不是噴在葉片上。也可以在鹿角蕨旁邊放幾桶水,這樣也可以提提高環境溼度。
6、繁殖注意事項
養護鹿角蕨的水苔不要完全乾燥,也不要幹得太久,一定要注意定期補充水分。養護鹿角蕨是不需要頻繁施肥的,它對肥料需求極少,而且不不能使用平常的濃度,就比如使用常見的花多多10號,給它補充養分,濃度就要降到平常的是1/5~1/8,濃度一高就容易導致葉片被燒傷。後期如果想要繁殖鹿角角,就可以用分組的方法進行培育,一般就是在每年的春末夏初的時候進行分株培育。
在鹿角蕨的根莖底部就可以長出一些小幼苗,幼苗長到10cm左右,就可以小心地用刀片將幼苗,連帶營養葉切割下來之後,用水苔包裹起來,種好之後要養在通風遮陰處,之後就可以慢慢高通風透光處定期噴水,保持溼潤,等分出來的幼苗長出新的孢子液就可以正常管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