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國家對於青少年兒童近視防控工作的號召部署,打好近視防控攻堅戰,12月12日,由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舉辦的「看見2021」——眼科專家天團助力,青少年兒童護眼愛眼活動在廈門五緣第二實驗學校正式啟動。
此次活動得到廈門市黨政領導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廈門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張毅恭出席並致辭。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林德志、廈門市副市長國桂榮、廈門大學原常務副校長潘世墨、廈門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上官軍、廈門市人大教科文衛委主任陳李升、廈門市教育局局長郭獻文、廈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姚冠華、廈門市紀委監委駐市衛健委紀檢監察組組長王章榮、廈門市教育局體衛處處長洪建軍也出席了啟動儀式。
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理事長兼秘書長王林、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總院長黎曉新教授出席啟動儀式並致辭。華廈眼科醫院集團董事長蘇慶燦,華廈眼科醫院集團專家委員會主席趙堪興教授,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曾駿文教授,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視覺健康與安全防護實驗室主任蔡建奇、蹦床世界錦標賽男子單跳冠軍張雒,賽艇世界公開賽冠軍徐瑩和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瞳愛救助中心總監常冠男參加了啟動儀式。
啟動儀式上,廈門眼科中心向中華兒慈會瞳愛救助中心捐贈1200萬元善款,專用於開展中小學生視力義診工作,幫助學校建立視力健康檔案,定期關注學生視力發展情況。與此同時,上海摩秀創意眼鏡有限公司、廈門福倫達貿易有限公司、廈門業展光學有限公司、江蘇萬新光學有限公司、福州凱宏眼鏡有限公司和福建奕源貿易有限公司向中華兒慈會瞳愛救助中心捐贈了共計59600副眼鏡,為孩子「看見未來」贈薪添火。
此外,廈門五緣第二實驗學校作為近視防控優秀學校,由校長石錫伍介紹了校園近視防控的現狀及成功經驗。隨後,華廈眼科中心執行總經理姚鄭玲玲為校園近視防控優秀校醫代表贈書。
看見·政能量
根據2019年11月教育部發布的數據,中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中國青少年近視率已達到天花板。面對這一嚴峻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8月作出重要指示「全社會都要行動起來,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讓他們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張毅恭部長在致辭中提到,委市政府積極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建立防控機制,落實防控措施,抓好宣傳培訓,改善軟硬體環境,多措並舉做好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工作,保障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張部長還表示,廈門市一直都在積極塑造、豐富和提升文明有愛、向善向上的城市內在精神和人文溫度,建設溫馨和諧的「愛心廈門」。
看見·公益心
兒慈會瞳愛救助中心一直致力於保護和關注中國青少年兒童的眼健康及視力問題,自成立至今的七年裡,瞳愛救助中心已走遍30個省市,開展1200餘場義診篩查活動,共為超過200萬名適齡兒童開展眼病篩查,共救助超過5000名患弱視疾病的孩子,為八萬餘名近視的農村學生配上符合質量標準的眼鏡。
「看見計劃」發起於2019年,是瞳愛救助中心的重點項目。這個計劃整合了國內權威專家、醫療機構和企業資源,深入校園為廣大中小學生進行了視力篩查義診和愛心救助工作,定期開展近視防控知識科普宣傳,從意識上引導學生和家長重視眼健康。2021年,「看見計劃」進行了全面升級,聯手眼科精英專家和醫生、愛心眼科醫院和科室,大力開展近視防控進校園公益活動。將專業的醫療力量帶入校園,通過校醫、志願者的參與和培養,為孩子們提供更專業和貼身的眼健康服務。同步,將開發近視防控系列公益課程,帶領更多地方NGO提升公益能量建設,進而推進兒童眼健康項目的醫療專業化。
青少年護眼工程不僅僅是公益團體和醫療機構的使命,更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看見計劃2021」項目也吸引了蹦床世界錦標賽男子單跳冠軍張雒和賽艇國家級健將、澳大利亞雪梨賽艇世界公開賽冠軍徐瑩的關注。在啟動儀式上,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理事長王林向兩位體育明星頒發了「愛心大使」聘書。隨後,兩位明星以體育的視角探討視力保護的重要性,呼籲青少年兒童關注運動和眼健康。
看見·專業力
「看見2021」項目將組建一支「眼科專家天團」,為項目的推進實施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和專業指導。「眼科專家天團」由國際眼科科學院院士黎曉新教授,斜視與小兒眼科專家、國際眼科科學院院士趙堪興教授,國家衛健委近視防控專家組成員、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曾駿文教授領銜,匯集全國精英醫療團隊。啟動儀式上,三位領袖專家為首批12位醫生代表進行了「愛心醫生」的授牌。
黎曉新教授在致辭中提到,「看見計劃2021」是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提到的「降低到近視患病率」的要求。作為視力的守護人,廈門眼科中心將在這一項目中盡最大的努力。
在啟動儀式上,趙堪興教授發表了《0-6歲兒童眼保健重點》的專題講座,強調了眼病篩查的重要性。趙堪興教授表示,健康兒童應當在生後28-30天進行首次眼病篩查,以後分別在3、6、12月齡和2、3、4、5、6歲進行健康檢查,做到及早發現、儘早治療;幼兒園大班的兒童應當被列為兒童眼病防控的重點。
曾駿文教授發表了題為《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體系》的專題分享。曾教授指出「眼睛是最好的照相機」,並深入淺出地解釋了近視形成的原因,包括相關基因、調節功能和鞏膜的改變。曾教授進一步指出了近視轉換和危害,一是單純近視可以轉化為病例近視,二是近視已經成為致盲的主要原因。青少年近視防控主要從四個角度進行,包括行為幹預、光學幹預、藥物幹預和科學幹預,強調了眼保健操對於近視防控的重要性。
最後,曾教授介紹了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治的六項措施:一是加強近視病因機制的科學研究,二是充分認識難防可控,三是建立學生屈光發育電子資料庫,四是建立標準化近視防控基地,五是規範防近產品、儀器、技術標準,五是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六是相關機構參與。
研究證明,光源與照明條件是造成青少年近視的重要原因。在此次啟動儀式上,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視覺健康與安全防護實驗室蔡建奇主任分享了課題《面向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的光生物機理研究與標準研製》。蔡主任提出了視疲勞、LED藍光對人眼的影響,提出了視覺健康舒適度VICO評價工具,並給出了健康光照的核心要素:光譜、光強和照明時長。
值得一提的是,蔡主任對視覺健康給出了詳細建議:一是中小學各年級選擇相應的課件字號;二是調整眼鏡與電子設備屏幕的使用距離;三是調整屏幕亮度,建議在60%-80%之間;四是注意屏幕色溫,常規使用時不建議使用夜覽模式或底色發黃的顯示模式;五是注意環境光,看課件一定要輔以照明,照度建議在200-300XL;六是注意用眼時長,一節課後建議視遠或閉目休息10分鐘以上;七是合理使用防藍光眼鏡,建議使用通過GB/T 38120國家標準的產品。
在「看見計劃」實施的三年中,瞳愛救助中心積極倡導「健康光源」,為孩子送去了護眼燈,幫助他們提升光源質量,減少光源性近視。2021年,「看見計劃」還將繼續下沉到廣大農村和縣城,為留守兒童帶去健康光源,從源頭上遏制青少年近視。
這三個課題深度分析了光源對於近視的影響,並通過數據、案例解答如何使用科學的方法有效防控近視。中華兒慈會瞳愛救助中心將吸收並借鑑這些科學方法,通過「近視防控進校園」的活動落實青少年視力防控工作。
正如中國少年兒童慈善基金會瞳愛救助中心常冠男最後所說的一樣,「看見計劃2021」才剛剛開始,傳遞愛心的事業永不止步。守護兒童青少年眼健康,需要全社會的每一位家長、學生、老師、醫生和各行各業專家學者共同努力。在此,我們誠邀你們加入我們的行列,共同呵護孩子的光彩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