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住過院的網友可能遇到過相似的情況,出院時醫院的工作人員會列印出患者的住院清單,再根據「多退少補」原則結算,有的人需要補交住院費,有的還可以退還住院費。不過近日網傳#一老人去世後還產生了720小時心電圖費#報導,在網上引發爭議,家屬的質問和醫院的回應如下,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人死後產生720小時心電圖費#
老人遺體火化當天產生住院費經過
據@新浪新聞@鳳凰網素材了解,2020年2月初,貴陽市百宜鄉村民汪老伯突發肚子疼,後經家人及時送往烏當區人民醫院救治,經診斷老人是突發疝氣引起的疼痛,情況比較嚴重,醫生馬上為患者安排手術。在經過29天的救治後,院方宣布老人已回天乏術。3月5日上午11點老人被接回家,於晚上9點左右離開人世。3月6日家屬們將遺體進行火化。時隔一周,汪老伯的兒子去醫院辦理出院結帳手續,無意中看到去世父親在3月6日的收費清單上,被收取了「720小時心電圖費用」。
患者家屬提出3點疑問
汪老伯的兒子汪睹全還原了住院期間的幾個小細節,他們覺得無法理解並提出三點疑問。
一、父親去世後所產生的「720小時心電圖費用」從何而來,他拿出醫院提供的清單,上面詳細列舉了汪老伯住院期間每一天的收費依據。其中,如果這後面產生的720小時心電監測費是出院時累計的30天的費用,那為什麼在之前每一天的收費記錄上都有一個「24小時心電圖監測費」。
二、如果院方明知在提供給患者家屬的收費清單不是最終的出院結算單,為什麼不能出具詳細完整的出院清單。
三、老人在住院期間需要掛一個叫「人血白蛋白」的藥劑,可是每次家屬在告知收費單上簽字時都被要求不用填寫日期,由院方來填寫。並且一天4袋的用量,有天用了8袋,還有一天用了12袋,他質疑老人在病情嚴重的情況下用藥量過大,院方為何一次都沒有和家屬告知。
院方回應稱存在一定責任,否則有「亂收費」現象
對於患者家屬提出的幾點問題,烏當區人民醫院陳副院長回應稱,當時患者在醫院住了29天,出院後給患者辦理出院手續一般都要晚幾天,是為了對患者在住院期間所產生的治療費進行核對,最後按照「多退少補」的方式結算清單,這才導致了老人出院後還產生了720小時心電圖費用的記錄,這在其他醫院也比較普遍。
至於家屬提出的第二點疑慮,他解釋,患者手中的收費清單明細其實是醫院記帳單,和院方最終的結帳單不同,實際情況要以醫院實際結算為準,可能是新來的護士不知道就把記帳單列印給了患者家屬。不過當老人子女提出查看正確的結算單時,對方拒絕的理由是醫院系統不完善,列印出來的單子會有偏差。
至於第三點要求家屬籤字不用填寫日期的說法,院方表示上面都有,而且都是按照規範流程來走。不過患者家屬並不認同,老人的兒子表示,籤字的時候你們基本上都喊我不要籤日期,說您們會來寫的。日期就是你們來填,這些東西狡辯是沒有用的。
對於院方這樣的解釋,患者家屬表示不能接受。陳副院長表示,負責患者的一些科室存在一定責任,但是不存在「多收費、亂收費」現象,接下來會對科室進行系統化學習,避免再次發生類似的問題。考慮到院方的失誤,會對患者在3月5日至3月7日所產生的3千多治療費予以不收取。不過汪老伯家屬沒有接受這一方案,表示接下來會找有關部門上門核對住院清單。
一張「720小時心電圖清單」,網友意見不一
事情在網上曝出後,許多網友紛紛發表了不同看法。有網友說,之前看到的電視劇情節居然真的發生在現實生活中。有網友表示這是後補入帳,住過院的應該都經歷過,醫院的帳單時間經常有延後開的,院方不存在任何問題。還有網友建議要一查到底,還患者家屬一個明白。
在事情沒有落水石出之前,我們也不好妄加判斷,到底有沒有「多收費」,希望有關部門可以儘快核實。另外也希望能少一點醫患矛盾,患者家屬的心情可以理解,醫護人員工作也很不容易。那麼對於這件事,你們又是怎麼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