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三農政策,解讀三農新規,聽一聽農村故事,獲悉農民最新福利?趕緊動動手點擊上方關注吧!
編者按:前兩天,在養豬人群裡流行了一句話,叫做成也」非瘟「,敗也」非瘟「。2018年8月,「非瘟」闖入我國生豬業,減產,撲殺,掩埋,讓我國的生豬供應極度短缺,很多生豬滯銷,賣不上價,一斤5塊還要賠上一頭仔豬,就算是這樣,大多數養豬人都沒有收回本。很多養豬人都是背負著幾百萬的外債,勉強堅持下來得也都寸步難行。很多人都說2019年和2020年這兩年是「金豬年」,豬價和豬肉價一路飆升,養豬人一定賺得盆滿缽滿,但實際上就在今年元旦,我才剛剛把欠的帳全部補完。
無奈欠帳
之前,我侄子拿著幾萬塊來找我,問我能不能用這個錢去建造一個豬場,養養豬?我當時笑一笑說道:「拿著這筆錢去幹點其他的事情吧,且不說這錢夠不夠,就算是萬事俱備,養豬也難保能賺到錢。」一個豬場從選址,建設,再到漏糞板,圍欄,產床,電熱板,料槽等等都需要前期鋪墊。簡單來說,豬還沒養,這樣設備,飼料,保暖散熱的設備都要準備齊了。然後就是引進母豬,仔豬。再到育肥,檢疫等等。可以說養豬人前期的投入又豈是幾萬塊了事得?
2018年,因為生豬價大跌,之前賒帳得飼料,設備和一些仔豬的錢都結不了,就那麼幾個月,寫了我一生中最多的欠款單,大概有100來萬,本想想著把豬全賣了,多少能折一點,但是總感覺不甘心,這100來萬,我要去打工得打多久呢?那會幾乎夜夜難寐。
慢慢回本
於是,我又養起了豬,要知道,豬每天都要消耗飼料,消毒殺菌的工作也不能停,幾乎每天都繼續要往外支出錢。幸運的是,後來堅持的那一批豬賣了個好價錢,慢慢得我賺到的錢能夠支撐豬場,形成一個資金鍊了。可是我依然沒有能力把欠的款還完。
隨著生豬價的持續漲高,仔豬價和母豬價也翻了一番,飼料價也在原料緊缺的情況下幾番調價,雖然養豬人賺得多了,但也投入得更多了,所擔的風險也每日劇增。經常聽有的養豬人不注意平時的疫情防控,豬中招了得,一邊感嘆養豬不容易,一邊一筆一筆得算著什麼時候能還完這筆帳。
豬的生長周期是6個月,想要賺錢實際並不容易。去年因為「百日行動」關停整頓了不少屠宰場,留下來的都是本地較大的場子。豬價剛開始漲那會,屠企就開始拼命壓價,如果不是因為生豬產能的緊缺,養豬人很難在豬價上去的話語權。而如今雖然生豬價高,但一天一個樣,波動很大,如果不能抓住每一次高價,就只能暗自嘆氣,看著別人歡歡喜喜賣豬。
你賺到錢了麼
就這麼漲漲跌跌,我也拖到了元旦才結清所有的欠款。都說養豬人賺錢買寶馬,買別墅。可我只想說,這兩年的「金豬年」,我全部還款了,並沒有賺到自己的錢。那麼,你如何看待這幾年養豬業的發展?你今年賺到錢了麼?想獲取更多資訊,快快關注編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