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的發展,方便生活的同時,也推送了很多「網紅」,而這些「網紅」,有人也有動物。
幾乎每一年,網際網路上都會出現一種炙手可熱的動物。
2011年,懟天懟地懟空氣的「平頭哥」蜜獾吸引了數百萬人的討論;
2012年,一隻因為一張看起來脾氣很不好的貓咪意外走紅;
2013年,人們又愛上了一種治癒人心的短尾矮袋鼠。
在網絡上,水滴魚、牽手的水獺、鯨頭鸛等眾多網紅中,短尾矮袋鼠之所以能脫穎而出,一方面是因為毛絨絨嬌小的身體,另一方面是因為臉上永遠掛著微笑,而且一點不介意和人類自拍。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微笑天使」短尾矮袋鼠。
喜歡和人類自拍
和我們常見的大袋鼠一樣,短尾矮袋鼠也生活在澳大利亞,大部分生活在洛特尼斯島,在這裡大約生活著4000-8000隻。
這些小型有袋生物只有家貓大小,看起來更像一隻大版的老鼠,臉圓圓的,耳朵圓圓的,鼻子大,爪子小,全身毛茸茸,非常可愛。
它們是夜行性生物,一般白天都在樹林裡休息,晚上活躍出來覓食。
讓人覺得短尾矮袋鼠可愛無公害的還有一方面是:它是素食主義者,喜歡吃樹葉。
最為重要的是,島上的短尾矮袋鼠並不介意和人相處,它自帶的微笑,每年吸引很多遊客來到島上和它拍照,也在網絡上留下了很多和人類臉貼臉的照片。
短尾矮袋鼠的意外走紅,拯救了這種生物
和其他所有生物一樣,短尾矮袋鼠也無法逃脫人類對它的影響。
全球成熟的個體只有20000隻不到,短尾矮袋鼠是一種瀕危的物種。
然而,在歷史上,短尾矮袋鼠在澳大利亞的分布非常廣泛,數量也很多。
17世紀時,荷蘭探險家在這個島上發現了大量短尾矮袋鼠,於是將這個島命名為「Rottnest」,在荷蘭語中,意思是「鼠窩」,可見當時數量驚人。
在20世紀30年代,澳大利亞由於大量引進赤狐,導致短尾矮袋鼠數量大減。
一般來說,短尾矮袋鼠會選擇有濃密植被和潮溼的地方作為居住地,但事實上大多數短尾矮袋鼠都居住在乾燥,且環境並不好的洛特尼斯島,主要是因為這裡沒有狐狸。
再加上人類足跡不斷往外延伸,導致短尾矮袋鼠棲息地不斷減少,數量也越來越少。
然而,正是這些和人類的親密合照,讓短尾矮袋鼠意外走紅,給它們帶來了新的生存希望。
對這種動物的喜愛,激發了當地人和政府對它們的保護。
當地頒布一系列非常嚴格的政策,包括不允許將它作為寵物,不能隨意買賣並帶出國,不能隨意投餵人類食物,也不允許操控它的行為等等。
就連和它互動拍照,也有諸多要求需要遵守。
特殊懷孕技能:胚胎滯育
短尾矮袋鼠的孩子有一個特殊的名字,叫喬伊。
一般來說,短尾矮袋鼠一年只產下一隻小喬伊,出生後,小喬伊會在媽媽的育兒袋中生活一段時間,六七個月後才會離開。
短尾矮袋鼠是可以全年繁殖的,這意味著,雌性短尾矮袋鼠會在分娩後馬上再次交配。
但此時,為了能盡全力照顧好第一隻小喬伊,下一個胚胎會進入胚胎滯育期,一種等待的狀態。
如果第一個喬伊能活下來,那麼胚胎就會解體,第二個喬伊就不會存在了。
如果第一個喬伊死了,那麼胚胎將會自然植入並發育出一個替代者。
為了生存,微笑天使也會出賣自己的孩子
儘管短尾矮袋鼠的天性甜美友好,但它們的生存本能卻非常殘忍。
如果一隻雌性短尾矮袋鼠被捕食者追逐,那麼它有可能會犧牲自己的孩子來保全自己。
它沒有手,顯然不會把喬伊扔出去,但會把喬伊從育兒袋裡「彈射」出來,喬伊會在地上連蹦亂跳,發出聲音會吸引捕食者注意,結局可想而知。
從我們人類的角度來說,這是一種可恥的行為,但對於這種生物來說,這是一種求生的本能。
如果媽媽不這麼做,那麼結局極有可能是,媽媽和小喬伊一起被吃掉。
換句話說,媽媽用喬伊來換取再次生育的機會。
最後
雖然人們已經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保護短尾矮袋鼠,但是它們的情況還是不容樂觀。
為了迎合遊客的喜好,在洛特尼斯島上佔用了大量的土地建立休閒區,導致本來就少得可憐的棲息地更加小了。
人來人往的遊客,改變了短尾矮袋鼠晝伏夜出的習慣。
遊客還會隨意觸碰這小動物,並投餵一些人類食物,對短尾矮袋鼠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尤其是麵包類食物,很容易黏在牙齦上,會導致感染疾病。
所以很難說,短尾矮袋鼠的走紅究竟是好還是不好,或許互不打擾才是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