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短尾矮袋鼠天生笑臉,喜歡和人自拍,走紅後帶來生機

2020-10-03 瓜聊科學


網際網路的發展,方便生活的同時,也推送了很多「網紅」,而這些「網紅」,有人也有動物。

幾乎每一年,網際網路上都會出現一種炙手可熱的動物。

2011年,懟天懟地懟空氣的「平頭哥」蜜獾吸引了數百萬人的討論;

2012年,一隻因為一張看起來脾氣很不好的貓咪意外走紅;

2013年,人們又愛上了一種治癒人心的短尾矮袋鼠。

在網絡上,水滴魚、牽手的水獺、鯨頭鸛等眾多網紅中,短尾矮袋鼠之所以能脫穎而出,一方面是因為毛絨絨嬌小的身體,另一方面是因為臉上永遠掛著微笑,而且一點不介意和人類自拍。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微笑天使」短尾矮袋鼠。

喜歡和人類自拍

和我們常見的大袋鼠一樣,短尾矮袋鼠也生活在澳大利亞,大部分生活在洛特尼斯島,在這裡大約生活著4000-8000隻。

這些小型有袋生物只有家貓大小,看起來更像一隻大版的老鼠,臉圓圓的,耳朵圓圓的,鼻子大,爪子小,全身毛茸茸,非常可愛。

它們是夜行性生物,一般白天都在樹林裡休息,晚上活躍出來覓食。

讓人覺得短尾矮袋鼠可愛無公害的還有一方面是:它是素食主義者,喜歡吃樹葉。

最為重要的是,島上的短尾矮袋鼠並不介意和人相處,它自帶的微笑,每年吸引很多遊客來到島上和它拍照,也在網絡上留下了很多和人類臉貼臉的照片。

短尾矮袋鼠的意外走紅,拯救了這種生物

和其他所有生物一樣,短尾矮袋鼠也無法逃脫人類對它的影響。

全球成熟的個體只有20000隻不到,短尾矮袋鼠是一種瀕危的物種。

然而,在歷史上,短尾矮袋鼠在澳大利亞的分布非常廣泛,數量也很多。

17世紀時,荷蘭探險家在這個島上發現了大量短尾矮袋鼠,於是將這個島命名為「Rottnest」,在荷蘭語中,意思是「鼠窩」,可見當時數量驚人。

在20世紀30年代,澳大利亞由於大量引進赤狐,導致短尾矮袋鼠數量大減。

一般來說,短尾矮袋鼠會選擇有濃密植被和潮溼的地方作為居住地,但事實上大多數短尾矮袋鼠都居住在乾燥,且環境並不好的洛特尼斯島,主要是因為這裡沒有狐狸。

再加上人類足跡不斷往外延伸,導致短尾矮袋鼠棲息地不斷減少,數量也越來越少。

然而,正是這些和人類的親密合照,讓短尾矮袋鼠意外走紅,給它們帶來了新的生存希望。

對這種動物的喜愛,激發了當地人和政府對它們的保護。

當地頒布一系列非常嚴格的政策,包括不允許將它作為寵物,不能隨意買賣並帶出國,不能隨意投餵人類食物,也不允許操控它的行為等等。

就連和它互動拍照,也有諸多要求需要遵守。

特殊懷孕技能:胚胎滯育

短尾矮袋鼠的孩子有一個特殊的名字,叫喬伊。

一般來說,短尾矮袋鼠一年只產下一隻小喬伊,出生後,小喬伊會在媽媽的育兒袋中生活一段時間,六七個月後才會離開。

短尾矮袋鼠是可以全年繁殖的,這意味著,雌性短尾矮袋鼠會在分娩後馬上再次交配。

但此時,為了能盡全力照顧好第一隻小喬伊,下一個胚胎會進入胚胎滯育期,一種等待的狀態。

如果第一個喬伊能活下來,那麼胚胎就會解體,第二個喬伊就不會存在了。

如果第一個喬伊死了,那麼胚胎將會自然植入並發育出一個替代者。

為了生存,微笑天使也會出賣自己的孩子

儘管短尾矮袋鼠的天性甜美友好,但它們的生存本能卻非常殘忍。

如果一隻雌性短尾矮袋鼠被捕食者追逐,那麼它有可能會犧牲自己的孩子來保全自己。

它沒有手,顯然不會把喬伊扔出去,但會把喬伊從育兒袋裡「彈射」出來,喬伊會在地上連蹦亂跳,發出聲音會吸引捕食者注意,結局可想而知。

從我們人類的角度來說,這是一種可恥的行為,但對於這種生物來說,這是一種求生的本能。

如果媽媽不這麼做,那麼結局極有可能是,媽媽和小喬伊一起被吃掉。

換句話說,媽媽用喬伊來換取再次生育的機會。

最後

雖然人們已經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保護短尾矮袋鼠,但是它們的情況還是不容樂觀。

為了迎合遊客的喜好,在洛特尼斯島上佔用了大量的土地建立休閒區,導致本來就少得可憐的棲息地更加小了。

人來人往的遊客,改變了短尾矮袋鼠晝伏夜出的習慣。

遊客還會隨意觸碰這小動物,並投餵一些人類食物,對短尾矮袋鼠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尤其是麵包類食物,很容易黏在牙齦上,會導致感染疾病。

所以很難說,短尾矮袋鼠的走紅究竟是好還是不好,或許互不打擾才是最好的方法。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拍照達人短尾矮袋鼠,天生笑臉,喜歡和人類自拍
    袋鼠總給我們一種猛男形象:肌肉發達的四肢,直立後和人類差不多的身高,再加上粗壯爪子,一個成年男性還真不一定是它的對手。然而也並不是所有袋鼠都是這個屬性,同屬袋鼠科的短尾矮袋鼠,給我們帶來了另一種風格:松鼠般毛茸茸的外表,總是咧著嘴,臉上帶著治癒人心的笑容,而且它們非常好奇,喜歡和人類親近。
  • 澳大利亞拍照達人短尾矮袋鼠,天生笑臉,喜歡和人類自拍
    然而也並不是所有袋鼠都是這個屬性,同屬袋鼠科的短尾矮袋鼠,給我們帶來了另一種風格:松鼠般毛茸茸的外表,總是咧著嘴,臉上帶著治癒人心的笑容,而且它們非常好奇,喜歡和人類親近。也正是因此,短尾矮袋鼠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快樂的動物,為了捕捉這麼可愛的生物,每周有多達15000名遊客來到短尾矮袋鼠的聚集地——澳大利亞的羅特內斯特島,只為了能捕捉到和微笑短尾矮袋鼠的自拍合照。
  • 最愛和人自拍 矮短萌「開心果」短尾袋鼠
    圖片來源網絡短尾矮袋鼠是最小的袋鼠之一,體高不到60釐米。看起來像老鼠一樣,它們大多生活在澳大利亞西南海岸外的洛特尼斯島。 因其胖嘟嘟的臉龐和「甜美」的笑容被稱為「最快樂的動物」,僅一種,無亞種分化。從它外形上看,短尾矮袋鼠與其他有袋類的動物外形上相似,但它們的皮毛更加濃密,粗糙,為棕灰色,背部毛髮顏色會稍微淺一點,身體矮矮的,胖墩墩的,看起來有點駝背。臉圓嘟嘟的,額頭上有一道暗色的條紋,耳朵很短小,鼻子上沒有毛髮,黑色的鼻頭裸露在外,前肢很短,後肢強壯有勁。它們最喜歡笑了,在加上那圓嘟嘟的臉,讓人覺得它們好像沒有一點煩惱,總是很開心的樣子。
  • 澳洲超萌短尾矮袋鼠,和它們自拍已成外國人風潮,你也想來一張嗎
    短尾矮袋鼠們生性好奇,不懼怕人類,當遊客將手機舉在它們面前時,它們會望向鏡頭,還會露出「甜甜的笑容」。去羅特尼斯島上和短尾矮袋鼠自拍一張,已經成為了外國人在社交平臺上必備的「炫耀」照片。和這些小可愛們自拍並不是一件難事,它們對人類很友好,有時還會主動接近遊客們。
  • 一起來自拍?澳短尾矮袋鼠將迎官方慶生聚會
    據《澳洲新快報》15日報導,還記得澳大利亞的自拍「明星」短尾矮袋鼠嗎?每當相機對準它們時,這種神奇的小動物就會嘴角上揚、微微一笑,以生動活潑的表情感染遊客。近日,這種最「上鏡」的動物即將迎來自己的官方慶生日。
  • 世界上最快樂的動物——短尾矮袋鼠,讓人看著就有好心情
    本文屬於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世界上最快樂的動物——短尾矮袋鼠,讓人看著就有好心情在澳大利亞西南海岸外的洛特尼斯島,生活著一群世界上最快樂的動物,短尾矮袋鼠。因為它們站立起來的高度不到60釐米,所以也是這個世界上最小的袋鼠之一,它們圓嘟嘟的外表和甜死人不要命的笑容,俘虜了全世界人民的心。
  • 短尾矮袋鼠——最愛笑的動物
    曾一度瀕危的短尾矮袋鼠在羅特內斯特島獲得了新生,這與當地城市的發展息息相關。 在澳大利亞的珀斯市,一名男子正和一隻短尾矮袋鼠合影自拍。   好運降臨在2012年,一名男子在該島與一隻短尾矮袋鼠合影自拍,把照片發到了網際網路上,而短尾矮袋滑鼠志性的嘴型看上去就像在微笑,這幅甜美的小臉蛋瞬間火遍全球。   很快人們紛紛湧向羅特內斯特島與這些小可愛合影留念,島上的遊客數量也創了紀錄。為了滿足越來越多遊客的需要,該島擴建了不少服務設施。奇怪的是,遊客越多,短尾矮袋鼠也多了起來。
  • 短尾矮袋鼠把樹葉吃出薯片的感覺 短尾矮袋鼠遇到危險會扔孩子?
    網絡上的一段視頻火了,一直可愛的短尾矮袋鼠把樹葉吃出薯片的感覺,網友都說:糟了,是心動的感覺,一起來看看。咔哧咔哧~看短尾矮袋鼠吃播短尾矮袋鼠天生自帶治癒系笑容敲可愛,糟糕,是心動的感覺。延伸閱讀:短尾矮袋鼠(學名:Setonix brachyurus)。它是最小的袋鼠之一,體高不到60釐米。短尾矮袋鼠是有袋目哺乳動物,看起來像老鼠一樣。它們大多生活在澳大利亞西南海岸外的洛特尼斯島。因其胖嘟嘟的臉龐和「甜美」的笑容被稱為「世界上最快樂的動物」。僅一種,無亞種分化。
  • 動物界的拍照達人短尾矮袋鼠,鏡頭感十足,太可愛了!
    說起袋鼠來,總是會給人一種印象:如猛男一般,發達的四肢,結實的肌肉,直立起來是那麼的高大,還有它那爪子是那麼的粗大,一個成年男子都不一定是它的對手。但是並不是所有袋鼠都是這樣,在同一個袋鼠科中還有一種短尾矮袋鼠,這種袋鼠就非常可愛,它有著像松鼠一樣毛茸茸的表皮,經常咧著嘴帶給人治癒性的笑容,而且它們非常平易近人,總是好奇一些新鮮事物。正是因為這樣,短尾矮袋鼠也就被認為是世上最開心的動物,因為它的可愛,導致每周都有上千名的旅客為捕捉它們的微笑而來到澳大利亞羅特內斯特島,這是它們的主要活動範圍。
  • 傳播幸福的短尾矮袋鼠
    如果去澳大利亞,人們一定會做的事情之一就是與短尾矮袋鼠合影。短尾矮袋鼠是什麼?看下面的照片,就知道至少是在電視上看過一次的動物。非常可愛、溫順的袋鼠和這傢伙因為總是面帶笑容,被稱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動物。因為它們只生活在澳大利亞羅特涅斯特島的動物,所以如果想見到短尾矮袋鼠,必須去澳大利亞的羅特涅斯特島。羅特涅斯特島位於澳大利亞西部的珀斯前的海。從珀斯乘渡輪可以進入羅特涅斯特島。即使對短尾矮袋鼠這個名字很陌生,但我想大家肯定看過這動物的照片。旅行者們認為,在澳大利亞羅特涅斯特島與這種動物合影是必須做的事情之一。
  • 短尾矮袋鼠--來自澳洲的微笑天使!
    雖然這倆也是澳村特產也都很戳萌點,但是今天要講的萌物並不是它們,而是--短尾矮袋鼠!鼓掌!短尾矮袋鼠:學名Setonix brachyurus。它們生活在澳大利亞西南部,是體型最小的袋鼠之一。它們的顏色雖然灰撲撲的並不華麗,但是它們常年掛在臉上的微笑卻能打動很多人,也被媒體稱為地球上最歡樂的動物。短尾矮袋鼠也屬於袋鼠,所以它們也有一個育兒袋。寶寶出生以後,會在媽媽的袋子裡繼續發育,直到袋子裝不下它們才會出來獨自生活。
  • 世界最快樂動物,自拍都會看鏡頭微笑,被攻擊時會扔出孩子
    不知道,前一陣子「雷神」克裡斯漢斯沃(chris hemsworth)發的一系列和短尾矮袋鼠的自拍,大家看過沒有?雖然雷神是很帥,但他旁邊的這只可愛的短尾矮袋鼠,拍照的時候手裡還拿著小一段葉子,也太可愛了吧,讓人的焦點都離不開它。
  • 世界上最快樂的生物,天生長著一張笑臉,最愛就是和人類自拍
    筆者-小文袋鼠總是給人一種肌肉猛男的形象,它們是動物界中最出名的「拳擊手」,當它們直立時身高可以比得上一個成年人,而如果你不小心把它惹火,袋鼠揮過來的一拳可能會讓你昏迷好幾天。但並不是所有的袋鼠都是兇猛的,生活在澳大利亞西南海岸外的洛特尼斯島上的短尾矮袋鼠就是世界上最可愛的生物之一。它們因為擁有肉嘟嘟的臉以及「最甜美」的笑容而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快樂的動物」,但實際上,短尾矮袋鼠的處境並不快樂,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短尾矮袋鼠已經成為了瀕危動物。
  • 短尾矮袋鼠為什麼會笑?在中國可以買到它嗎?
    短尾矮袋鼠介紹:短尾矮袋鼠,它是最小的袋鼠之一,體高不到60釐米。短尾矮袋鼠是有袋目哺乳動物,看起來像老鼠一樣。它們大多生活在澳大利亞西南海岸外的洛特尼斯島。因其胖嘟嘟的臉龐和「甜美」的笑容被稱為「世界上最快樂的動物」。僅一種,無亞種分化。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 短尾矮袋鼠微笑臉走紅,遊客紛紛表示已被萌化!
    導語:短尾矮袋鼠微笑臉走紅,遊客紛紛表示已被萌化!如今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啦,寵物能給我們帶來很多的歡樂。如果現在的你沒有辦法去養寵物的話,其實也可以嘗試一下關注我哦,因為我會經常和你分享一些萌寵的趣事,讓你們能夠有機會雲養寵哦,希望你們能夠多多支持我們。在大家的印象當中,澳大利亞最大的特色應該就是各種動物橫行吧,在這個國度,總是會有著這些那些的動物在路邊蹦來蹦去。
  • 拳擊袋鼠走紅 胸肌發達能通人性
    ,而且胸肌發達,據了解,拳擊袋鼠走紅的原因還和其拳擊     原題:拳擊袋鼠走紅:胸肌發達直逼現實版長腿歐巴——來源:網易-齊魯晚報(濟南)導讀:【拳擊袋鼠走紅 胸肌發達能通人性】近日,澳大利的拳擊袋鼠走紅引來無數女網友的愛慕,如此大塊頭身高2米直逼現實版的長腿偶吧,而且胸肌發達,據了解,拳擊袋鼠走紅的原因還和其拳擊鍛鍊身材發達以及通人性有關
  • 西媒:短尾矮袋鼠為何被稱為「世界上最幸福動物」
    >新華社北京6月26日新媒體專電;西媒稱,世界上最幸福的動物既不是聰明的海豚,也不是人類的好朋友狗,而是在網際網路上備受追捧的短尾矮袋鼠。短尾矮袋鼠之所以被評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動物,主要是因為這種除了澳大利亞在世界範圍內都不太知名的動物時刻保持著微笑。 短尾矮袋鼠是矮袋鼠屬中僅有的一種袋鼠,是一種小型袋鼠。短尾矮袋鼠體形接近家貓,乍一看外形更像老鼠或松鼠。但可以肯定的是,它與嚙齒類動物有著天壤之別。短尾矮袋鼠是有袋動物,近親是大袋鼠,因此很多人稱之為「侏儒袋鼠」。
  • 擁有最可愛笑臉的矮袋鼠,遇敵時,會拿自己的孩子做誘餌
    袋鼠總是一個很彪悍的感覺,它們是動物界的拳擊手,其水平就連專業人士也望塵莫及,但並不是所有袋鼠都那麼可怕的。在澳大利亞就生活著一種名為短尾矮袋鼠的可愛動物,它們天生長有一張治癒人心的笑容,無論是誰,只要看到這種生物都被它們的笑容所迷倒。
  • 短尾矮袋鼠求正名:我是「開心果」,危險時拋棄孩子純屬冤枉
    澳大利亞西南海岸外的洛特尼斯島,是一個集沙灘海灣和衝浪海灘為一體的島嶼,這裡風光無限,在這裡可以見到罕見熱帶魚在水中漫步,也能見到世界最小的袋鼠,帶著孩子賣萌討吃的。它們就是短尾矮袋鼠。矮胖結實,它被稱為「世界上最快樂的動物」短尾矮袋鼠是世界上最小的袋鼠之一,身高不足60釐米,是澳大利亞特有的物種,絕大多數生活在洛特尼斯島,在澳大利亞大陸,它們曾一度被認為已經滅絕,後來在澳西部和南部發現。
  • 澳短尾矮袋鼠微笑自拍 鏡頭感十足(組圖)
    2017年12月28日報導,22歲的澳大利亞小哥Campbell Joness在羅特內斯特島拍攝到一組短尾矮袋鼠的照片。畫面中,這些毛孩子們有的津津有味吃樹葉,有的開心跳上跳下,有的甚至還和Campbell一起玩起了自拍。它們鏡頭感十足,肆意賣萌,微笑並擺出各種p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