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16封信》,是寫給孩子的,還是寫給家長的?

2021-01-18 燕子飛行

《爸爸的16封信》,是寫給孩子的,還是寫給家長的?

 

文/張會彥

 

  

01

 

《爸爸的16封信》這本書,「百千」平臺贈予的。拿到書,看到書名時,我在想,林良先生,是以兒子的身份接受家父的信件,還是以父親的身份寫給女兒的信件呢?這16封信,到底是寫給孩子們看的,還是寫給家長們看的呢?

 

我帶著這樣的思考,花了近三個小時的時間,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

 

本書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林良和女兒林櫻為這本書寫的序;第二部分是櫻櫻的話和16封信的內容;第三部分是附錄。

 

02

 

我覺得,有必要先介紹一下林良先生——本書的作者。

 

 

臺灣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有著「臺灣現當代兒童文學之父」之稱,臺灣兒童文學界公認的「大家長」「常青樹」。1924年生於福建廈門,曾任臺灣國語日報社社長、董事長;習慣以筆名「子敏」發表散文,以本名「林良」為小讀者寫作,是臺灣小讀者口中的「林良爺爺」。

 

以兒童文學工作為生平職志,為兒童寫作長達60多年,以臺灣《國語日報》「看圖說話」專欄與小讀者結緣,結集出版《樹葉船》、《青蛙歌團》、《月球火車》、《小紙船看海》、《小動物兒歌集》等圖畫書作品十餘冊,散文作品《小太陽》、《林良爺爺的30封信》、《爸爸的16封信》、《會走路的人》、《早安豆漿店》、《回到童年》多冊,兒童故事《我是一隻狐狸狗》,兒童文學論文集《淺語的藝術》、《純真的境界》等,另外,翻譯有國外經典兒童文學作品200多冊。

 

曾獲臺灣地區文藝最高獎、「金鼎獎終身成就獎」、信誼「兒童文學特別貢獻獎」、「楊喚兒童文學獎特別成就獎」、「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特別獎」等殊榮。

 

03

 

林良先生為什麼要寫這本書呢?

 

本書的扉頁上,林先生是這樣說的:「中小學生所想到的問題和所遭遇的困惑,如果有人聽他談談,陪他談談,分析他的想法,解除他的困惑,那該有多好。寫《爸爸的16封信》和《林良爺爺的30封信》這兩本書,我承擔的就是這樣的角色——做中小學生的好朋友。」

 

林先生認為孩子跟大人一樣,有思想、有想法。小孩子有些事情想不透,發生困惑,很自然地就會向父母傾訴。父母應該像朋友一樣,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孩子,讓孩子自己再想想:這就是現代家庭所重視的「親子溝通」。

 

林先生的大女兒小名叫櫻櫻,她讀小學高年級時喜歡跑到書房,向林先生提出一系列的「人生問題」。而林先生忙於趕稿件,不能當場回答,只好等深夜工作完畢以後,再把自己的想法寫在紙上,放在她的桌子上,第二天早上櫻櫻就能知道林先生的意思了。這樣,一來二去,這些寫在紙上的「想法」,變成了父女倆溝通、交流的信件。

 

1971年,「中華兒童叢書」主編潘人木女士,邀請林先生為青少年寫本書。她這樣對林先生說:「小孩子進入青少年期,就要開始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實際問題。你能不能為他們寫一本書,就算是把你的人生經驗傳遞給他們?」

 

天時、地利、人和,這本書就這樣誕生了。

 

04

 

分析到這裡,不能看出:這本書是寫給孩子們看的。

 

為了避免枯燥乏味,林先生還特意編撰了一個故事:

 

父親寫給女兒的信,一共有16封,為櫻櫻所保存。有一位出版家看到了,就想拿去出版,讓所有的青少年都可以讀到,櫻櫻得到爸爸的同意,就把這16封信給了那家出版社,並且還親自寫了一篇「序」,說明這16封信的由來。

 

16封信,16個主題,9篇與櫻櫻自己的心靈成長有關,另外7篇則是與他人相處有關。主題不只照顧到孩子應該學習如何建立良好習慣與人生態度;他還告訴孩子,朋友是很重要的,如何與人相處才能獲得友誼、獲得快樂。

 

如,《專心的人是活神仙》,告訴孩子:書要念得好,念得有心得,最要緊的就是培養專心的好習慣。一旦養成了專心的好習慣,想做什麼,就能定下心來做什麼,再也沒有任何東西妨礙得了自己。

 

再如,《「樂觀"使你萬事如意》,告訴孩子:人生是「不如意事常八九」,樂觀的人,越是遇到困難,越能積極進取。樂觀的態度,跟好習慣一樣,是可以培養的。

 

又如,《朋友就像一本一本的好書》,告訴孩子:朋友能增長自己的知識,擴充自己的生活經驗,所以朋友真像是一本一本的好書。多認識朋友,就等於多讀好書。多認識新朋友,等於多看新書。在學校裡,應該多認識幾個同學,多跟他們談話,多去了解他們。這樣會使自己的生活格外豐富,格外有意義。

 

還如,《人人都有自己的難題》,告訴孩子:人人應該學習「自己解決自己的難題」,這是一種很可貴的獨立精神。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每天都有許多許多事情等著我們「下決定」。要,或者不要。去,或者不去。做,或者不做。答應,或者拒絕。從大清早一直到晚上,我們都要在那裡「下決定"。如果你沒有「下決定」的能力,或者每次要你「下決定"你就為難得不得了,那麼你就會連日常生活都不能應付了。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就是培養「下決定」的能力最好的辦法。

 

為人大度、做事專注、樂觀從容、勇敢穩當、勇擔責任……這些良好的心理品質,要不要培養?

 

學會欣賞不同、不譏笑身體有殘疾的人、正確對待失敗、替別人著想、正確認識自己不嫉妒別人、學會關心別人,不亂發脾氣……這些與人交往的原則,要不要學習?

 

書中,林良先生都有很好的方法,等你去發現呢!

 

05

 

其實,我覺得這本書,不僅是給孩子看的,更是給家長看的。

 

本書中的故事不外乎是櫻櫻在家裡、學校遇到的問題。爸爸試圖利用各種方式讓櫻櫻能了解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處理這些人生問題。其中最常用的方式,爸爸列舉自己的親身經歷與櫻櫻分享,這種方式有如在聽爸爸講故事,但故事與這封信的主題息息相關,格外的有說服力。

 

如在《為什麼大家不理我?》這一篇中,爸爸講述自己如何誤會親密的朋友,與朋友決裂,互相賭氣,而自己也無法加入別人的團體,感覺孤獨,最後才發現朋友並非故意,而是有難言的苦衷,心結才順利化解。藉此告訴女兒櫻櫻,若受到別人冷落對待,必定有其原因,應該先學習不害怕,因為在還沒認識一個新環境之前,自己何嘗不是也單獨一人,況且這世界還有很多愛你的人。以此告訴櫻櫻放寬心胸、不要計較,也教導她不怕寂寞的重要。

 

這些都是爸爸透過自己的經驗與女兒分享心得,是非常高超的說教手法,通常家長若是遇到孩子犯錯,或者有困難,都會直接以嚴厲的方式訓教孩子;而林良先生選擇的方式不同,改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孩子:爸爸也曾經遇到相同的事情,犯過類似的錯誤,然後爸爸如何解決,得到了什麼啟示,這種間接的說教方式,讓孩子的接受度也大為增加。

 

大人愛面子,其實孩子也是愛面子的。直接打擊孩子的痛處是非常要不得的,會讓他們顏面盡失,轉化成憤怒,接下來有什麼心事,孩子就會藏在心中,因為他們不想受到二次傷害。林良先生無意間也把教育孩子的方式教給老師父母,所以這本《爸爸的16封信》不只是寫給孩子讀的,更是寫給家長們讀的。

 

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事情,如果沒有時間,或者是羞於開口的問題,寫信,不失是最好的溝通、交流的方式。值得大家一試!

 

好的方式+明智的方法+十足的耐心=培養出優秀的、人格健全的孩子。


請掃碼關注公號,點擊「在看」,寫下您的看法。如果,您覺得我寫的還不錯,歡迎轉發或轉載。您的參與,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相關焦點

  • 龍應臺寫給兒子的信:我為什麼要你用功讀書?無數家長看完醒悟!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中給兒子安德烈的一封信,內容是通過幾個簡單的生活細節,告訴孩子為什麼要用功讀書的道理。相信看完這封信各位家長會受益匪淺,如果您的孩子還找不到努力的理由,請把龍應臺這番話告訴他!
  • 這是12封亞丁灣來信 護航官兵寫給他們最愛的人……
    這是12封亞丁灣來信,護航官兵寫給他們最愛的人……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笑笑 通訊員 薛飛 梁立虎遠海寄相思,家書抵萬金。國慶、中秋佳節將至,在這個舉國歡慶、萬家團圓的日子裡,正在遠海大洋執行任務的海軍第三十六批護航編隊官兵仍堅守在崗位,奮戰在一線。他們寫下一封封家書,表達愛與思念……
  • 【你好,警察節】一封寫給警察丈夫的信
    【你好,警察節】一封寫給警察丈夫的信 2021-01-06 21: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名高一新生寫給父母的信:人總要慢慢長大
    原標題:一名高一新生寫給父母的信:人總要慢慢長大  編者按:新學期開學,學生們相繼邁進新的學年。孩子們在成長,心智也在一步步走向成熟。很多學生不僅要面對新學業新課程的挑戰,更要遠離父母獨立生活,面對人生中突然出現的許許多多的第一次。
  • 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一位網友寫給死去狗狗的信,感動無數人
    一位網友寫給死去狗狗的信,感動無數人現在很多人家裡都會養狗,因為家裡有一隻狗狗的話會讓家裡溫馨不少。有的家裡剛生下小寶寶的家庭會選擇領養一隻也剛出生不久的狗狗來陪伴小baby,這對孩子童年的快樂,成長都會有不少的幫助。
  • 母親在狼群前寫給孩子的信
    母親在狼群前寫給孩子的信文/靜水深流孩子啊,母親天生柔弱從只會與兄弟姐妹青山綠草中嬉戲、從弱不禁風只會用尾巴掃蠅從只會聞牧人熬製的奶香、看白雲散落在河邊的風景可自從有了你,母親可以在皚皚白雪之上,前行可以任獵人的槍孔從肚皮下走火
  • 爸爸說,內心最柔軟的...
    期末考試快要到了,杭州天地實驗小學603班的家長周先生,前天晚上(上周六)收到了兒子寫給他的一封信。周先生看了信之後,內心洶湧,昨天一大早,發了一條朋友圈:期末考前,兒子偷偷寫給我的一封信,事先保密工作做得很好,據說寫信也是偷偷跑到同學家裡寫的。昨天(上周六)晚上,家長會後,他把信交給了我。拆信的時候,我感覺自己的手都在顫抖,生怕打開後看到的是一篇討伐我的檄文。
  • 關爸寫給22歲關曉彤的信:不要聽忽悠奉承之言
    記者從關曉彤18歲開始,連續三年請求關少曾將寫給女兒的信作公開報導。而關曉彤嚴格按父親的信中的要求去做,進步很大。因為是關少曾寫給女兒的家書,他這次很不願意公開刊登。但在封面新聞記者的再三請求下,關少曾終於同意將寫給女兒22歲的生日信披露。
  • 《小美人魚》寫作背後:不是童話,而是安徒生寫給一男人的表白信
    可其實《小美人魚》原本就不是安徒生專門寫給小孩子們看的童話,他寫這個故事另有深意,其實這是安徒生寫給自己單相思多年的男人愛德華·科林的一封表白信。安徒生出身貧寒,父親是一個鞋匠,母親則靠在富人家幫傭換取微薄的薪水。因為家境的緣故,安徒生小時候沒能去正規的學校讀書,只能去教會組織的慈善學校。慈善學校不收取學費,但是教育水平也有所欠缺。安徒生只能白天在學校讀書,晚上自學,學習非常的辛苦。
  • 患癌媽媽寫8封生日信 囑咐要做「有用的人」
    眼下,覃小連還是樂觀地與病魔做鬥爭,希望自己的身體能好起來。「她想趁著暑假,我們一家三口回趟她的老家桂林。」張志元說。  媽媽確診癌症晚期後  寫給兒子8封生日信  「祝你十八歲生日快樂。當你看到這封信的時候,媽媽要跟你說聲再見了,媽媽不能再寫生日信給你了,接下來的路你要自己走下去,因為你十八歲,是大人了,但媽媽的心一直會陪在你身邊,直到永遠……」  這是覃小連給兒子軒軒寫的18歲的生日信,這樣的信還有7封。被確診為癌症晚期後,最讓她牽掛的是尚未滿10周歲的兒子。按照醫生的說法,覃小連的生命也許不會超過一年,這意味著,從11歲起,覃小連可能沒法陪伴在兒子身邊了。
  • 一群小孩子寫給聖誕老人的信,看了挺感動的
    孩子們會在這封信裡,把自己一年的收穫分享給這個永遠見不到面的老朋友,並許下願望,在聖誕節前把信寄出,默默期待自己在聖誕那天醒來時,能在床頭看見期許已久的禮物。
  • 16年前爸爸寫的情書被女兒發現,內容太肉麻,女兒頻頻「乾嘔」
    當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之後,家長們就會給孩子們灌輸一定的愛情觀,婚姻觀,避免孩子在這一方面吃虧。而有的孩子對於爸爸媽媽的過往也會非常感興趣,甚至可以說是有點八卦。家長們很少會向孩子提及自己的情感史,有些家長對此更是絕口不提,而越是這樣,孩子們就越加好奇。
  • 父母寫給孩子的兒童節祝福語 2020年六一兒童節賀卡祝福語
    父母寫給孩子的兒童節祝福語 2020年六一兒童節賀卡祝福語時間:2020-05-31 22:3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父母寫給孩子的兒童節祝福語 2020年六一兒童節賀卡祝福語 佛說: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插肩而過。
  • 戰「疫」一線丨護士寫給襁褓中的孩子一封信: 對不起 我親愛的樂寶
    這是郴州市第四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的護士王玲霞,在醫院發出號召組織對外支援醫療隊的當晚做出的決定,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並飽含熱淚寫下給還在襁褓中的孩子一封信。一邊是抗擊疫情,一邊是嗷嗷待哺的孩子;一邊是家人的牽掛,一邊是黨員的使命。她選擇把責任扛在肩上,把歉疚埋在心底,自願報名參加對外支援醫療隊。
  • 寫給前任催淚的一封信,讓前任心軟複合的句子
    寫給前任催淚的一封信,相信這樣的事情我們大部分的人都做過吧,尤其是當你結束這段情感的時候,忽然間發現對方對你還是特別的重要,你還想要繼續這段情感,自然也會讓你有這樣的一種衝動,而且在信中你也會很好的去表達自己的情感遠遠要比你當面對他訴說效果要好的多,因為讓你現在去找到他,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 瀋陽「蝸牛慢遞」:專寄寫給未來的信(圖)
    蝸牛慢遞提示人們:您今天在這裡寫下的不是一張普通的明信片,它是一封寫給未來的信,您的愛意、記憶、祝福、祈願都蘊含在方寸之間的明信片裡,在表達感情的同時也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來到這裡的人們會被告知:在未來您希望的某個特別日子(如生日、紀念日、節日等),您的信件將由我們的投遞員送往指定之處。  瀋陽蝸牛慢遞由今年(2010年)二十七歲的曹先生經營。
  • 《馴兔記》——寫給家長和老師的「暗黑童話」
    這則童話被拍成了短片,僅僅24分鐘,說是童話不如說是寫給大人的,在孩子看來可能是恐怖的「暗黑童話」。老師說:「很深」皮皮魯回答:「那就讓我爸爸再買一個球吧。」聽到這樣的答案,全班同學哄堂大笑,老師卻生氣了:「你是故意搗亂是吧?」皮皮魯卻很委屈:「我沒有!如果是個很深的坑,我們這些小朋友去撿球會不會不安全,要是發生意外怎麼辦?」
  • 寫一封挽回老公心的信,寫給老公最催淚的信
    2019-12-16 16:29:12 來源: 搞笑小珊虎 舉報
  • 小學作文《我有一個想法》《小老鼠玩電腦》《寫給爸爸的一封信》
    我有一個想法最近,我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我的爸爸是一個「手機控」。他不會放過任何時間,只要有空,就會拿起手機看個不停,戳個不停,玩個不停。手機佔據了爸爸太多時間,以至於他都沒有時間好好陪我了,我不得不吐槽一下了。有一次,爸爸關著門在上廁所。
  • 蠟筆小新:小新第一次寫信,美伢以為他寫給小白,結果太暖心了
    今天小新看到美伢在寫信,於是自己也有樣學樣,但是提起筆後都不知道該給誰寫信,美伢提示寫給風間啊、正男啊、妮妮啊都可以。小新忽然好想開竅了,然後很堅定地說:好!那我寫給小白!小新真是不走尋常路,雖然能想到小白,對於小白來說確實挺欣慰的,但是呢小白又不認識字,寫給它也沒用啊。這一點小新好像也知道小白不會認字,於是他說用畫的小白就能看懂了。美伢把信寫好後準備拿去郵箱了,小新也抓緊最後的時刻急急忙忙寫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