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丁格爾,能讓人如此著迷的只有方錦,人們幾天不去海邊看看方錦都會覺得少了點什麼」
嚮導史蒂芬·安娜跟我說的方錦其實是頭寬吻海豚,對於這個說法我一開始持保留態度,因為海豚是群居的海洋生物,就算這頭海豚比較特殊,但也不至於讓小鎮居民幾天看不到就失魂落魄了吧?
丁格爾是個半島,位於愛爾蘭凱裡郡的北大西洋沿岸,半島上的唯一城鎮也叫丁格爾,總人口約2000左右。
丁格爾鎮的高光時刻應該是1529年,當時的西班牙與愛爾蘭在小鎮上簽署《丁格爾條約》,西班牙出資在小鎮修建教堂和碼頭,愛爾蘭準許西班牙商船免費使用港口,一度被譽為是兩國交流的橋梁,直至1849年爆發霍亂後,小鎮港口廢棄人口銳減,活下來的居民只能以捕魚勉強度日。
1983年的一個午後,小鎮漁民吉米划船帶著妻子和12歲的小兒子在海岸邊釣魚,一頭寬吻海豚突然冒出水面朝他們一家噴水,小吉米從父親的網兜裡拿出一條魚扔給海豚,還與海豚嬉戲了好一會兒。
令吉米一家和小鎮所有居民都意想不到的是,這頭海豚從此就一直在小鎮海岸生活,從未離開,也從未與其他海豚群居,每逢小鎮有船出海,它都會冒出水面與漁夫打招呼,一直陪伴漁夫安然抵達預定地點後才返回,因為它不走,漁夫是捕不到魚的。
1985年5月,小鎮漁民蘭戈開著小船出海捕魚,結果纏上漁網導致螺旋槳故障,正當蘭戈絕望時,這頭海豚趕到了,咬住纏在螺旋槳上的漁網就往6海裡外的海岸遊去。獲救後的蘭戈哭著跟妻子說:它一定知道每天出海的人數,意識到我還沒回來,所以才趕來救我。
1986年7月,小鎮年輕人們照常在海邊遊泳,15歲少年佩萊斯潛水時被海藻纏住了雙腿,也是它咬斷海藻救出了佩萊斯。
類似事件在過去37年裡多達上百件,其中也不乏烏龍:有個居民遊泳時浮在水面上休息,海豚誤以為溺水咬著他的腳就往岸邊拖;幾個孩子在海裡比賽遊泳,落在最後的那個孩子可急壞了海豚,不停的在背後頂他的屁股;在岸邊測試船隻的漁民更「無奈」,連人帶船都被它強制推回岸邊……
丁格爾鎮因海豚成為「愛爾蘭零海難城鎮」之一,人們給它取名為Fungie(音譯方錦),還在廣場上立了一座雕塑,意喻海豚就像無所不在的真菌一樣守護著小鎮居民。
方錦也有不開心的時候,如果當天沒有漁船出海,它會遊到岸邊等著人們出現,如果人們還不下水跟它一起玩(冬天很冷啊),它就皺著額頭在岸邊來回的撲騰水花,哪怕餵它最喜歡的鯡魚也不吃。
久而久之,居民們乾脆成立「方錦會」來輪班安排「陪玩者」,從早期的口口相約變的越來越正式,如今方錦有自己的「個豚網站」和社交帳號,粉絲多達數萬。
1990年,方錦被丁格爾居民評選為小鎮唯一的明星,小鎮議會聘請方錦擔任「旅遊代言豚」,薪水是每隔三天可享用一頓鯡魚大餐,管飽的那種。為啥不天天喂?因為方錦一旦習慣人類餵食,會喪失它的捕食能力,也會因失去運動而導致機能退化,更何況方錦是獨居的,也因此被譽為全球最孤獨的海豚。
此後,方錦連續30年當選小鎮明星,也連任了30年的「代言豚」,使得小鎮迅速成為愛爾蘭最具特色的旅遊目的地,巔峰期一年衝著方錦來的遊客就有十多萬人。
從當初毫無存在感的漁村,變成炙手可熱的旅遊小鎮,方錦可說是以「一豚之力」撐起了丁格爾鎮的旅遊業,不僅人口連年增加,就連星級酒店和度假村也有好幾家。我去的時候剛好是旺季,提前12天通過安娜才預定到房間,3天行程總費用超過700歐元(屬於低消費者),因為方錦的存在,丁格爾人均GDP超過16萬歐元,是愛爾蘭平均水平的兩倍多。
年近50歲的小吉米曾經在採訪中說過:如果沒有方錦,我們會失去發生意外的親人,也不會有今天的好日子。
然而,從2020年10月15日開始,人們就再也沒看到方錦的身影,越來越多的遊客反映,早知道方錦不在我們就不來了。但小鎮居民們卻沒有想太多,因為方錦早前也有過幾次失蹤的案例,最久的一次失蹤了7天。
直至25日還是沒有方錦的消息,人們才意識到問題嚴重性,開始自發的在海岸尋找,小吉米甚至每天都要在岸邊呼喊方錦,直至聲嘶力竭才垂頭回家。
為了找到方錦,議會採納建議決定向凱裡郡海軍請求援助,同時發起徵召小鎮漁船出海尋找,很快就得到所有居民的一致通過,小吉米和蘭戈甚至打電話給鄰近城鎮的親友,跟他們借船借人,無法出海的居民就在岸邊製作「方錦料理」,將它愛吃的幾種魚切成薄片一路拋灑直至海岸10公裡外。
然而,全鎮船隻和漁夫都下海搜索還是沒有方錦的任何消息,人們開始焦慮慌亂,與方錦一起長大的居民天天在它的社交帳號上留言,希望能儘快看到方錦的出現。失蹤15天後,愛爾蘭國家動物保護協會介入調查,根據此前對方錦的體檢資料顯示,它的壽命大概在35-40歲之間,這個數字已經大大超過野生寬吻海豚的平均水平(17歲),更何況還是獨居的。
目前最好的猜測結果是:方錦只是跟其他的海豚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