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在預產期當天分娩的孕媽僅有5%左右,多數孕媽會在預產期前後的2周內分娩。
編輯:邱寫寫
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預產期,媽媽們總是忍不住提前「買買買」,尤其眼下年關將近,不少的商家都在搞活動,我們總是忍不住囤了一大堆的待產物品,到頭來卻發現沒幾個能用上的。
到底哪些物品是待產的必需品,哪些物品是可有可無的「雞肋品」,哪些是壓根用不上的「坑娘」品?
二胎寶媽分享經驗:待產包別買太早,真心浪費
當初在懷我家老大的時候,電商剛開始流行起來,那會兒特別迷戀在網上買東西,自己的衣服、生活用品都沒少買,母嬰用品更是提前買了一大堆。
結果等真的臨近預產期的時候才發現,家裡的待產物品堆成山,拿都拿不動!我跟娃爸從裡面挑挑揀揀、收拾了一整天,才終於整理出了一小半的物品打包。
這還不算完呢,等到了醫院以後,這一小半的東西,也有不少都沒用上,後面還是自己現買了不少東西,那叫一個手忙腳亂。
等到懷老二的時候,我也算是輕車熟路了,寶寶發動之後直接輕裝上陣,只帶了一個22寸的小行李箱,就把所有的東西都裝齊全了。
所以說啊,待產包真的沒必要買太早,很多東西都用不上,花了錢還佔地方,瞅著糟心、扔了浪費,實在是犯不上。
重中之重:證件準備
別的啥都可以不帶,到醫院現出去買都行,唯獨證件是重中之重,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證件這塊帶的越齊全越好。畢竟,多帶一本證件,也不佔多大地方。
證件:
身份證、準生證、醫保卡、婦幼保健手冊、懷孕以來所有的產檢報告、銀行卡和現金、手機。
雖然現在很多醫院都已經支持微信預約,可以不刷身份證,不過為了保險起見,小島還是建議媽媽們將證件佩戴齊全。
▼需要注意:
部分媽媽可能會因為一些特殊原因,無法到往常產檢的醫院去分娩,這個時候產檢手冊和報告就尤為重要了,可以方便醫生全面了解產婦媽媽的身體信息。
不可缺少:媽媽用品、寶寶用品
這裡主要指的是衛生用品和生活用品了,畢竟媽媽們生娃後還需要住院觀察,一些常規的洗漱用品、更換衣物都要備齊哦。
◆ 媽媽用品
衛生用品主要有:產婦衛生巾、產褥墊、一次性內褲、紙巾、溼巾。哺乳用品主要有:哺乳內衣、防溢乳墊、奶瓶、奶粉。生活用品主要有:軟毛牙刷、溫和的牙膏、毛巾、換洗的衣物、有後跟的棉拖鞋。▼ 小tips:
產後的1~2天惡露排出較多,推薦媽媽們用安睡褲,形狀像個小內褲一樣,包裹性強,不容易側漏。
不確定產後能否母乳親喂,媽媽們可以先準備小包裝的奶粉,如果寶寶不喜歡喝這個牌子,或者是母乳完全可以滿足寶寶需求,那麼買的奶粉直接換掉也不會太肉疼。
◆ 寶寶用品
小傢伙們的用品,最佔地方的就是紙尿褲啦,最小尺碼NB碼,一般準備1~2包就夠了。寶寶長得很快,不少寶寶剛出生就開始用s碼了,媽媽們不要買太多哦。
寶寶的衣服,準備2套斜對襟和尚服就夠了,最好是分體的,方便穿脫。另外,避免選擇後背系扣的款式,寶寶躺著的時候會有點硌得慌,不太舒服。
有的醫院會提供包被,媽媽們也可以自己準備一套。
嬰兒提籃是非常有必要的,出院的時候會用到,不建議用嬰兒車,提籃更穩定舒適。
用不上的「雞肋」品
每個寶媽都是隱藏的「剁手」達人,看到啥母嬰神器就忍不住買,但這幾樣東西,我真的不建議媽媽們入手,一定要慎重啊。
① 月子牙刷:又貴又雞肋,海綿頭根本刷不乾淨,軟毛牙刷就非常適合媽媽們了~
② 嬰兒襪子、手套:別再給寶寶戴手套啦!新生兒吮吸手指是正常反應,重要的是做好清潔、勤剪指甲,寶寶身體產熱快,襁褓包裹下真的不會凍腳,反倒是出汗不少~
③ 溫奶器:這個看個人情況吧,我是覺得沒太大用,月子裡的乳量不大,寶寶食量也小,幾口就吃飽了,根本不用熱啊。
小島今日話題:過來人寶媽們,評論區集合~說說你的待產包裡有哪些實用好物、哪些雞肋品?
孕育島,一個專業的孕產、育兒團隊,多平臺優質創作者,關注我,孕期營養健康、孩子成長教育,給您專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