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大地開始復甦,一片片,一叢叢,各種鮮花與綠葉掩蓋掉冬天枯黃的大地,重新穿上了鮮豔的外衣,大地之上,處處花紅柳綠,大自然正向人們展示她那最美好的一面。
下面我們就來談一談野生鳥類,一說到野鳥,可能大家第一印象就是麻雀、白頭翁、斑鳩等農村常見的鳥類,它們顏色偏灰,外貌十分平庸。但並不是所有鳥兒都像這般,自然之後還隱藏著許多漂亮的鳥兒,它們穿著十分前衛時尚,仿佛如T臺上穿著黑絲走秀的模特,十分引人注目,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品一品這些潮鳥們的打扮吧。
翠鳥
我們在農村釣魚的時候,經常會聽到水面上「咚」的一聲,抬眼望去,你會看見一隻顏色鮮豔的鳥兒划過水面,瞬間飛到了對岸,留下一片水波。這就是翠鳥,它們主要捕捉水中的小魚,並且捕魚時飛行速度極快,卻又能掌握好平衡,不會栽入水中,很多次,我聽到很大的入水聲,以為捕魚的翠鳥不慎墜入了水中,可抬頭望時,翠鳥已佇立於對岸樹梢上。
翠鳥的家往往安置在堰塘的土壁上,它們會用自己尖尖的嘴鑿開泥牆,留下一個直徑約7cm左右的圓洞。翠鳥的洞很深,以前村裡頑皮的孩子發現了翠鳥洞,伸手去摸,整個手臂都伸進去了還觸不到底,這個洞也是翠鳥和它們孩子最安全的窩。
白胸翡翠
白胸翡翠的成鳥體長一般在27cm左右,常棲息於山地森林和山腳平原河流附近,因為它的胸上長有一團白毛,後背長有翡翠般的羽毛,所以也被稱作白胸翡翠。
叉尾太陽鳥
太陽鳥屬於纖小的鳥類,成鳥的體長在9cm左右,尾部長有剪刀般的羽毛,就如燕子的尾部羽毛一樣,所以別稱也作燕尾太陽鳥。
叉尾太陽鳥很適合裝扮自己,就如被三稜鏡分開的太陽光一般,五顏六色。太陽鳥在我國主要分布與南方,常見於丘陵地帶,已花蜜為主食,常懸停在空中吸食花蜜,它的個頭很小,如果你不細細觀看,很難再花叢中發現它的蹤跡。
朱背啄花鳥
相信大家聽到這個名字就能想到它的樣子了吧,朱背啄花鳥的特點就是在背上長有一段猩紅色,它主要生活在海拔12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帶的闊葉林和次生林中,經常單獨活動,以昆蟲和果實種子為食。
從圖片上查看,可能大家會以為這隻鳥至少是和麻雀一樣大小,但是實際上,它體重只有7g左右,身體長度平均也就8.5cm左右,就如太陽鳥一樣,很小,但很漂亮。可能自然進化就是這樣吧,穿著已很時髦,惹眼,只有縮小自己的個頭來實現躲避天敵的襲擊了。
暗綠繡眼鳥
暗綠繡眼鳥體長稍稍比啄花鳥要長,整體呈現橄欖色,平均長度在10cm左右,但也是屬於小型鳥類。在我國,主要棲息於華南沿海地區,以昆蟲作為主要捕食對象。它也喜歡到處旅遊,欣賞不同的風景,別看他個頭小,飛行能力卻一點也不差,經常旅行地點有印度、巴基斯坦、菲律賓、俄羅斯、斯裡蘭卡等國家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