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缸各種濾材買回來之後,是直接丟到魚缸裡面,還是放在哪裡?放過濾槽裡應該怎麼放,這些關於魚缸濾材的擺放問題,一直是新手朋友關心的問題。其實之前也不是沒說過,不過隨著後來關注的朋友越來越多,還是跟之前說魚缸水質渾濁一樣,需要再跟大家分享一次,還是那句話,如果哪天沒什麼人不懂這個了,那才算是大家真的一起都懂了。
魚缸濾材的擺放順序和水流息息相關
魚缸濾材擺放原則遵循順著水流的方向走,而不是單純的放上面還是放下面的問題,因為有的水流方向是從下面往上面流的,所以如果是單純按照上下的順序擺放,有可能是放反了。當然了,放反了也不是說濾材就失效了,只是就無法發揮濾材的最大功效了。
魚缸濾材之前我們說過,大類可以分為物理過濾和生化過濾,那麼順著水流的方向就是,先流經物理過濾,再經過生化過濾,最後回到魚缸。為什麼是這樣順序呢?
物理過濾先除水流大雜質
物理過濾一般我們用的是白棉,白棉裡面孔的密度比較大,所以是集中起來過濾掉一些雜質的,比如一些魚糞啊,食物殘渣啊,就都經過水流在第一道過濾,物理過濾上面被攔截下來了。
這樣的好處也方便我們清理物理過濾系統,如果物理過濾只是白棉而已,那麼就更好清理了,直接白棉拿出來後清水清洗,就可以放回去繼續使用了,直到清洗到爛掉就可以換新的了。而白棉通常因為價格比較便宜,所以大部分魚友也有每次換水都直接換白棉的做法。雖然白棉也有一定的培養硝化細菌的能力,可是這跟生化濾材的效果比起來,就是小巫見大巫了,可以直接忽略,所以直接換白棉的問題不大。
生化濾材長期接觸水流培菌
生化濾材在後面接觸水流,目的是前面的大顆粒雜誌被物理過濾篩了一遍之後,水就「乾淨」了很多,所以不容易造成生化濾材的堵塞。我們都知道,生化濾材是多孔結構,所以如果前面沒有一道物理過濾先篩選,過濾一下水裡面的雜質的話,那麼這些雜質在長期不斷的水循環過程中,就非常容易堵住生化濾材內部的孔。這樣就不利於生化濾材更大面積地接觸水流,也不利於硝化細菌的培養。
所以,生化濾材其實並不一定需要泡在水裡面,只要能一直保持和水接觸也是可以的,換句話說,水一直流過生化濾材,而生化濾材不泡在水裡面也完全沒問題。我們熟悉的滴流盒就是這樣的設計,即便生化球,陶瓷環這些沒泡水裡,依然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淨水效果。
最後總結一下,魚缸濾材的擺放順序是,按照水流的方向,依次經過物理濾材再經過生化濾材,這樣才是正確的濾材擺放方法。此外,如果因為過濾槽空間不夠無法放更多的生化濾材,其實生化濾材直接放魚缸底部也是可以的,不夠就是觀賞性沒那麼好。因為濾材畢竟不是造景的素材,所以設計上面也不會太追求顏值。因此最好放在過濾槽隱藏起來更好。
這裡是養魚說,如果你也喜歡飼養觀賞魚,不妨動動手指點個關注,所有養魚所要的都在這兒。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