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專家《柳葉刀》聯署聲明:我們與中國同行站在一起

2021-01-10 騰訊網

隨著新冠肺炎(COVID-19)感染病例在近日突破 70,000 大關、中國疾控中心發迄今最大新冠病例分析、首次描述肺炎發病流行曲線,越來越多的新冠疫情爆發細節浮出水面。

與此同時,先前頗有群眾基礎的新冠病毒人為幹預流言也正在被科學事實逐一反駁。例如,新冠病毒乃「合成」。

近日,幾位業內知名科學家就聯合發表了一篇預印本論文,詳細分析了新冠病毒(SARS-CoV-2)中兩個疑似人為幹預的特徵。最終,研究者認為,新冠病毒不是製造而洩漏的病毒,而是病毒自然進化的產物。

文章題為「The Proximal Origin of SARS-CoV-2」,據悉目前已經進入投稿階段。但 DeepTech 電郵團隊尚未得到更多回復。

(來源:http://virological.org/)

這篇文章的合作者也可謂「群星閃耀」,既有被 Discover 雜誌譽為「全球最知名病毒獵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W. Ian Lipkin,也有來自著名研究機構博德研究所的傳染病遺傳學家 Kristian G. Andersen,愛丁堡大學生物進化研究所進化生物學家 Andrew Rambaut 教授。

預印本論文一經公布,在推特上,眾多著名病毒學家如哥大教授 Vincent Racaniello 都紛紛轉載並支持,並大讚這個研究提供了對新冠病毒人為幹預的強有力反擊。

(來源:http://virological.org/)

疑點分析:病毒並非算法所預測的最優化,而更像自然選擇

目前已知有七種冠狀病毒可感染人類,而這次的新冠病毒則是第 7 個成員。

其中,CoV-229E,-OC43,-NL63 和 - HKU1 在人群中普遍流行,通常引起普通感冒症狀,另外三種 SARS-CoV、 MERS-CoV,以及此次的新冠病毒都具有嚴重的危害性,可導致重症肺炎甚至致死。

而引發新冠病毒合成論的一大疑點正在於,新冠病毒對人的 ACE2 受體具有高度親和力。ACE2 受體是人與冠狀病毒結合的關鍵部分,也就是說,病毒與人 ACE2 受體結合的親和力越高,則病毒的傳播性越強。

近日,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發表的研究就詳細分析了新冠病毒的 S 蛋白結構,還利用表面等離子共振技術(SPR)分析 S 蛋白與 ACE2 的親和力。

圖丨 SARS-CoV-2S 蛋白殘基的突變(來源:http://virological.org/)

結果發現,新冠病毒的 S 蛋白與 SARS 病毒在結構上存在差異,但整體相似度高。並且新冠病毒的 ACE2 蛋白與新型冠狀病毒的親和力是 SARS 病毒的 10 到 20 倍,這也是為什麼新冠病毒的傳染性更強。

而決定這種特性的某些關鍵胺基酸突變,與此前一些研究中預測可用於增強親和力的胺基酸突變一致,因此,有傳言稱,這是由實驗室定向突變而生成的病毒。

但這篇闢謠的最新研究論文提出,新冠病毒 S 蛋白與 ACE2 受體結合的關鍵部分為受體結合域(RBD),RBD 中的 6 個胺基酸殘基決定了冠狀病毒感染宿主的物種範圍。

與具有 96% 基因序列相似度的菊頭蝠冠狀病毒相比,新冠病毒的 6 個殘基(對應為 L455、F486、Q493、S494、N501 和 Y505)有 5 個發生了突變,這解釋了新冠病毒與人類、非人靈長類、雪貂、豬、貓等 ACE 受體具有高親和性,但菊頭蝠冠狀病毒卻不感染人類的現象。胺基酸 F486 的出現,更像是新冠病毒針對人類和其他動物宿主發生的一個自然的進化突變。

並且,新冠病毒與 ACE2 的親和力雖高,但其 RBD 還不是最完美的選擇。有科學家曾對 ACE2 受體蛋白進行結構生物學分析,並預測了與其匹配程度最高的胺基酸序列,這與在新冠病毒 RBD 中發現的不同。新冠病毒 RBD 中的幾個關鍵胺基酸殘基與計算生物學預測的最適合結合人 ACE2 受體的胺基酸殘基完全不同。

簡而言之,正如文章作者之一 Andrew Rambaut 所言:「關鍵在於這個病毒非常適合感染人類,但是它感染人類的方法並不是計算模型當前所給出的最優化答案」。如果是邪惡的生物學家想要製造這樣一種致命病毒,這個選擇顯然不是最好的辦法。

圖丨近日,西湖大學周強實驗室利用冷凍電鏡技術成功解析此次新冠病毒的受體——ACE2 的全長結構,這是世界上首次解析出 ACE2 的全長結構。ACE2 是新冠病毒侵入人體的關鍵(來源:西湖大學)

研究團隊的另一個發現在於,新冠病毒存在著不尋常的多鹼基切割位點,而這些位點僅和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細胞或動物中長時間多代傳播後才存在,且其中存在的 O-linked 聚糖結構無法通過實驗室細胞培養方式獲得,通常需要免疫系統的參與。

基於上述對新冠病毒的基因組分析,團隊明確寫道:「重要的是,該分析提供了證據,表明新冠病毒既不是實驗室內的產物,也不是manipulated virus」(Importantly, this analysis provides evidence that SARS-CoV-2 is not a laboratory construct nor a purposefully manipulated virus)。

那麼,病毒究竟起源於哪,又將如何演化?

團隊給出了兩個他們認為可以關注的方向。

溯源刻不容緩

一種可能在於,在傳染給人類之前,新冠病毒已在非人類動物宿主中進行自然選擇並發生變異。

因為新冠肺炎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爆發,因此此地可能存在動物傳染源。而且,新冠病毒與蝙蝠 SARS 病毒序列相似度極高(尤其是 RaTG13),那麼蝙蝠作為病毒的一個來源也是有據可依的。

但需注意的是,先前在人類中爆發的冠狀病毒,其傳播鏈中都有蝙蝠以外的動物,例如 SARS-CoV-1、MERS-CoV。以此類推,與新冠病毒密切相關的病毒可能正在一種或多種動物中傳播。

圖丨新冠病毒正在全球傳播。上述模型顯示了新型冠狀病毒從北京國際機場傳播到世界各地機場的最有可能的路線。氣泡的大小代表了每個機場的相對風險(來源:DIRK BROCKMANN)

初步分析表明,最近在非法進口到廣東的馬來穿山甲中發現冠狀病毒,其中 S 蛋白 RBD 的 6 個重要殘基與 SARS-CoV-2 一致。但尚未鑑定出整個馬來穿山甲冠狀病毒基因組都與新冠病毒足夠相似,以支持直接人類感染。另外,穿山甲冠狀病毒也不存在多鹼基切割位點插入。因此,對可疑動物源的冠狀病毒篩查,將是溯源的重點。

另一種可能在於,新冠病毒的 「祖先」 從非人類動物直接躍遷至人類。

這一種推測將更為可怕,因為,這意味著新冠病毒在進化出高度的 「適人性」 上天賦異稟:無症狀的新冠病毒祖先在人類群體中悄悄傳播,直到突變後引發肺炎疫情爆發。目前為止,所有測序的新冠病毒基因組都具有顯著的 RBD 和多鹼基切割位點,不同樣本中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說明其具有共同祖先。具有上述基因組特徵是通過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過程中進行適應而獲得的。

我們如何測試新冠病毒的秘密傳播增強了其對人類的適應性?回顧性血清研究可能會提供參考,並且我們已經看到一些此類研究正在進行。

Andrew Rambaut 在其推特中強調,新冠病毒具有任何已知蝙蝠病毒都沒有的功能,它可能起源於更早種類的蝙蝠,但之後在另一種宿主中得到進化。目前尚不明確的是,它是否是在與人類高度相似(細胞 / 分子水平)的非人類動物上進化獲得這種高度的「適人性」。

文章也提到,控制疫情、尋找其他更直接的中間宿主以防止再次爆發將是當務之急。

科研人員開啟反擊行動,《柳葉刀》刊登信件:支持中國公衛專業人員

Andrew Rambaut 所在的這支團隊公開這篇研究不久,便獲得了許多專業人員的認可,其中不少人都在推特回覆中表示「陰謀論可休矣」。

圖丨此前的一篇印度論文曾稱新冠病毒非自然形成,現已撤回(來源:bioRxiv)

在中國出現 COVID-19 的事件之後,有關該病毒起源的謠言、誤傳的傳播令國內、國際上的科學家感到沮喪。這些謠言專門針對科學家和衛生專業人員,儘管他們中的一些人為抗擊這一疾病付出了極大的努力,並以快速、開放性和透明性共享數據。

但是,錯誤信息有可能破壞廣泛的全球合作,而這種合作對於抗擊這已在各大洲蔓延的新冠疫情至關重要。

現在,全球一批科學家開始號召用科學反擊此次疫情中出現的種種險惡言論:來自 8 個國家的近 27 位公共衛生科學家小組在《柳葉刀》上寫信以支持與新冠肺炎作鬥爭的中國科學家、公共衛生和醫學專業人員,並全面抗擊其中的險惡言論。

這些科學家包括 Jeremy Farrar OBE 爵士,Jim Hughes(前助理外科醫師,CDC NCID 前負責人,美國海軍上將後公共衛生服務部),Rita Colwell(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前負責人)、Sai Kit Lam(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教授、馬來西亞醫學科學院院士,共同發現了 Nipah 病毒)、John Mackenzie(澳大利亞教務長,WHO GOARN 指導委員會成員),Jerry Keusch 博士(前 NIH Fogarty 國際中心負責人)以及傳染病研究和公共衛生領域的其他領導者。

他們發布這封信的目的,是在新冠疫情爆發的關鍵時刻儘可能擴大受眾範圍,以消除毫無根據的謠言,並且鼓勵和聲援中國同行。

以下為信中文版內容:

-End-

DeepTech關於新冠肺炎的系列報導(上下滑動可見全部報導):

參考:

http://virological.org/t/the-proximal-origin-of-sars-cov-2/398

https://www.thelancet.com/lancet/article/s0140-6736(20)30418-9

相關焦點

  • 全球醫學專家聯署聲明支持中國抗疫
    (抗擊新冠肺炎)全球醫學專家聯署聲明支持中國抗疫中新社北京2月19日電 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本月18日在其網站上發布了一份由全球多名醫學專家聯署的聲明,對正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科研、公共衛生以及醫務工作者表示支持,並強烈譴責有關新冠病毒「並非自然起源」的陰謀論。
  • 海外頂尖學者柳葉刀上聯署聲明
    在圍繞新型冠狀病毒 (SARS-CoV-2) 起源的爭論愈演愈烈之際,在這次疫情中刊發了多篇重磅論文的核心醫學期刊《柳葉刀》,再次作出強有力的舉動。27多名來自全球8個國家的權威公共衛生專家,在《柳葉刀》上刊發聯合聲明,宣布抵制關於新冠病毒「人為製造」的陰謀論,並呼籲更多專家以及公眾加入他們。這篇聲明於北京時間2月19日,在《柳葉刀》上以通信文章 (correspondence) 的形式刊登。聲明提到,「在這次疫情中相關數據迅速、公開且透明的共享,如今正受到關於該疾病起源的謠言和錯誤信息的威脅。」
  • 41家香港地產商聯署聲明 強烈譴責暴力行為增加經濟下行風險
    香港41家地產商聯署聲明,強烈譴責近日不斷升級惡化的暴力行為和破壞事件。
  • 香港市民發起聯署聲明,知名藝人也表態譴責暴力
    發起聯署聲明的是一群自稱為「土生土長、熱愛香港」的市民,希望通過該方式凝聚市民力量,發出理性呼聲,齊心捍衛社會秩序。聯署聲明強烈呼籲廣大香港市民聲援五大訴求。這五大訴求包括:1、堅決支持香港特區政府和警隊嚴正執法,制止一切違法、欺凌、破壞及暴亂行為。2、要求香港特區政府在社會秩序恢復之前暫停批准一切公眾遊行集會活動。
  • 香港41家地產商聯署聲明強調:絕不可以縱容暴力行為
    本報香港8月13日電(記者連錦添)香港地產建設商會13日發表聯署聲明,強烈譴責近日不斷升級惡化的暴力行為。聲明指出,香港和港人絕不可以縱容擾亂公共秩序和安全的暴力行為。香港地產建設商會成立於1965年,是香港最具代表性的地產發展商商會。
  • 逾萬臺民眾聯署抗議蔡當局新課綱 余光中發聲力挺
    摘要:蔡當局「12年國教課程綱領」引發爭議,上周,王德威等聯合發起「國語文是我們的屋宇」聯署聲明,呼籲課綱拋開文白(指文言文和白話文)之爭,至今聯署人數破萬,包括余光中等。余光中30日受訪時表示,「如果把文言文拋掉不用,我們就會變成沒有記憶的民族!」
  • 港5大學校長聯署聲明:支持「一國兩制」,理解訂立國安法必要性
    香港5所大學校長6月1日發表聯署聲明,稱完全支持「一國兩制」,理解訂立國家安全法的必要性。據香港東方日報網6月1日報導,聯署的5所大學校長包括嶺南大學校長鄭國漢、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教育大學校長張仁良、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及香港大學校長張翔。在傳統的香港「八大」中,城市大學校長郭位、浸會大學錢大康及科技大學校長史維未參與。
  • 美軍方鷹派聯署反華 「法輪功」扮演「皇協軍」角色
    針對美國前軍人的這一舉動,外交部發言人耿爽7月22日主持例行記者會時表示:(這封)所謂公開信充滿意識形態偏見和冷戰零和思維,百般詆毀抹黑中國內外政策,極力挑動中美衝突對抗,很多內容根本站不住腳。耿爽說,公開信聯署名單中甚至夾雜著一些「法輪功」邪教分子,這本身就令公開信的嚴肅性大打折扣。
  • 厭惡做中國人的港獨女在德國發起聯署,要德國制裁中國?
    「港獨」女在德國發起聯署,要德國制裁中國?  「『我們都是中國人』,這句話比粗口還難聽!」還記得2018年在香港特區立法會上口出狂言的「港獨」女鄺頌晴嗎?如今,這名香港大學的畢業生已跑到德國求學,近日更聯合其他反華勢力發起所謂「聯署」,要求德國就香港國安法的實施等制裁中國....。.  9月,「港獨」女鄺頌晴向德國國會請願委員會提案,呼籲德國聯邦議院就香港國安法的實施制裁中國。逾2個月後,鄺頌晴在社交媒體專頁更新信息,宣稱有關聯署「終於」收齊了5萬人的籤名。
  • 全球百餘位專家發來「野保法」修訂聯署建議
    日前,綠會法工委收到EndPandemics(終止大流行病聯盟)128位涉及全球公共衛生、醫學、生物、動物、生態等多領域的全球專家聯署的對「野保法」《草案》修改建議。11月19日,綠會法工委已將該建議稿遞交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
  • 每經22點丨2605人聯署!成龍等香港文化演藝界發聲明支持涉港國安...
    每經編輯:郭鑫1丨2605人聯署!成龍等香港文化演藝界發聲明支持涉港國安立法據北京日報,全國人大28日高票通過訂立「港版國安法」。今天,成龍、譚詠麟、曾志偉、莫華倫、霍啟剛、汪明荃等2605名香港文化演藝界人士及110個團體發表聯署聲明,支持立法並期待全國人大常委會儘快制訂「港版國安法」。在今天的聯署聲明中,香港文藝界人士和諸團體懇請有關部門能與社會各界充分溝通,消除疑慮,並呼籲香港社會各界以此為契機,增進包容理解,讓香港重回文明法治的正軌。
  • 剛剛,2605名港星、110個團體發表聯署聲明!給力
    剛剛,2605名港星、110個團體發表聯署聲明!給力據悉,5月29日,香港文化演藝界發表了相關聲明,支持涉港國安立法。聲明表示,文化演藝界充分理解並維護國家安全對於香港的至關重要性,支持全國人大對香港國安立法所作出的決定。
  • 《柳葉刀》主編:中國醫生更關心醫患關係
    近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和《柳葉刀》雜誌第四次共同主辦了2018「柳葉刀-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會議」。相比於四年前第一次舉辦這樣的學術會議,《柳葉刀》主編理察·霍頓(Richard Horton)感受到了中國醫學論文的巨大進步。「4年前第一次開會時,參與交流的論文質量不等,有一些論文質量很好,但是仍有一些研究規模很小,數據不完善。
  • 《柳葉刀》還中國清白!新冠病毒或最早起源於印度,源頭就在恆河
    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在全球肆虐了大半年的時間,外界都十分關心新冠病毒的起源地,最近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專門為此發表了一篇論文,該研究團隊通過分析世界各國傳播病毒基因組序列中的毒株,發現印度和孟加拉國的毒株多樣性最高,這表明新冠病毒在該地區的存在時間最長,由此他們認為印度次大陸正是新冠病毒的起源地
  • 終於還中國一個清白!新冠病毒起源於印度?《柳葉刀》發現新線索
    終於還中國一個清白自從疫情在全球爆發以後,有關於新冠病毒出現時間就被不斷地向前推,然而始終沒有一個相當權威跟嚴謹的完整論文在證明相關的事情,近段時間以來也有著許多相關的醫院專家給出了自己的推斷,都表示中國不是新冠肺炎病毒最開始出現的地方。
  • 泰國抗議群眾聯署,列泰王為"不受歡迎人物"
    泰國近日爆發反政府和反對王室特權示威行動,泰國網友在「Change.org」發起聯署,呼籲德國政府將泰王列為不受歡迎人物,讓他無法在德國境內居住。泰國當局針對此事,已於上周五(16日)下令以涉嫌違反《電腦犯罪法》為由禁止國內用戶進入聯署網站。
  • 南昌大學大二醫學生文章獲《柳葉刀》「威克利·伍連德獎」
    韋芊 圖片來源:《柳葉刀》1月8日,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發布2020年威克利·伍連德獎,今年的獲獎文章來自南昌大學的二年級醫學生韋芊。韋芊在她的文章《你也有隱秘的角落嗎?》中回顧了自己在新冠疫情時期所經歷的過程和內心的掙扎,《柳葉刀》發表評論認為這篇文章不僅讓每位醫療衛生工作者所作出的犧牲閃耀了光芒,而且還完美體現了中國所有醫務人員在開始接受醫學教育時所做的誓言的意義。
  • 《柳葉刀》:中國男女平均身高東亞第一,這3個因素在起作用!
    過去35年,中國兒童平均身高增長最多。 《柳葉刀》近期發表的一項研究真是讓界弟又欣喜若狂又黯然神傷啊!和他們站在一起,你總是被淹沒在人群中。 實際上,國人在不知不覺中已經長高了。
  • 與神同行2:因與緣中國上映嗎?一起看劇情介紹
    《與神同行2:因與緣》是由金容華執導,河正宇、朱智勳、金香奇、馬東錫、金東旭、李政宰主演的電影。《與神同行2:因與緣》是電影《與神同行》的下部,影片講述面臨最後第49次審判的三位陰間使者遇見知道他們一切秘密的城主神後,往返於陰陽兩界和前世今生,逐步揭開真相的故事。
  • 《柳葉刀》高級執行主編Summerskill教授受聘為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2017年10月10日上午,世界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The Lancet)高級執行主編William S.M.Summerskill教授受邀來到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為醫院師生及臨床科研工作者進行了題為「高水平科學研究在中國的快速進步」的精彩專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