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一種菠蘿蜜的種植技術,正是很多果農朋友需要的乾貨!
菠蘿蜜想必大家都應該吃過,菠蘿蜜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菠蘿蜜的水果皇后之稱並不是徒有虛名,菠蘿蜜可是有實實在在的東西,菠蘿蜜果實中蘊含非常豐富的糖類、蛋白質、B族維生素(B1、B2、B6)、維生素C、礦物質、脂肪油等,對人體的日常生活和生機有很大的作用,菠蘿蜜現在在市場上不論是南方還是北場都屬於非常昂貴的水果。既然這麼昂貴,那麼肯定就有人看到了它的價值,有很多地方都開始種植它,但是有的地方種植的效果並不是很好,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下菠蘿蜜的種植經驗。
菠蘿蜜又稱為樹菠蘿或者木菠蘿,是一種著名的熱帶水果,它屬於桑科常綠喬木,適宜在熱帶潮溼地區栽培,在海南、廣東、廣西、雲南、福建和臺灣都有栽培,傳統的種植大多停留在房前屋後的零星種植。近兩年由於海南、廣東和廣西都有規模化的種植,北方的讀者朋友也可以品嘗到新鮮的菠蘿蜜了。在百年以上的菠蘿蜜樹,木材堅硬可以製作家具,樹體流出的白色液體和葉片可以做藥用,除了作為水果食用,也可以加工成果汁,果醬,菠蘿蜜樹形美觀生長非常快,還是非常良好的綠化樹種,適宜在熱帶和溫暖的亞熱帶地區廣泛發展。
菠蘿蜜共有30多個品種,我國本土的品種樹體高達,單個果實主要為圓形,或者橢圓形,重量在8至10千克之間,一般4至5年開始結果,新引進的馬來西亞1號、2號、3號、6號品種以馬來西亞1號最佔優勢,果實形狀好,果實大,單個重在20至25千克,一棵樹結果量可以達到250千克,每畝的產量可以達到5噸,馬來西亞1號品種結果早,最早的定植後18個月就可以結果了。
菠蘿蜜樹高2至3米之間,樹體比較粗糙,為棕灰色,帶有灰白色的大花斑,葉片為單葉,圓形或者卵形,有的花頂生有的則腋生,雌雄同株,雌花長4至15釐米,鮮綠色,生長位置比較同一結果樹上的雄花較低,雄花長約5釐米,表面較為光滑,呈暗綠色,每年2月起開花,花期為5個月,一邊開花一邊結果,果實大若冬瓜,長橢圓形,棕綠色。菠蘿蜜的果實淺黃色,成熟時果皮為黃綠色,採收之後會轉變為黃褐色,皮像鋸齒,有六角形的瘤凸起,堅硬有軟刺,果肉被乳白色的軟皮包裹著,果肉是肉質,金黃色,種子淺褐色,卵形或長卵形。
果熟其為6至12月的半年時間,菠蘿蜜喜歡高溫多溼的低地環境,喜歡溫暖溼潤的熱帶氣候,不耐寒冷,要求種植地的年平均氣溫大於21攝氏度,最冷月平均氣溫大於13攝氏度,在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中,微鹼性的粘滯或者沙壤土中都能夠正常生長。在海拔600米以下的低丘陵地或者平地栽培為最好。
菠蘿蜜栽培的經濟效益關鍵在於育苗,菠蘿蜜的育苗也分為砧木苗的培育和嫁接苗的培育兩個不同的階段,下面我們先看看砧木苗的培育。培育菠蘿蜜的砧木苗要先選種,在沙床上播種催芽,每年的6至10月都可以催芽,催芽前的第一件事就是選種,種子最好選種抗逆性和適應性強的本地菠蘿蜜品種的種子,要選用從果實中剝離出來的新鮮種子,時間不能超過48小時,要求種粒成熟,飽滿,外面光滑,無斑點,沒有外傷,沒有病蟲的危害等等。
選出的種子應該立即放入清水中用手搓洗,最好搓洗2至3分鐘,將果粒上的果肉和糖分搓洗乾淨,洗種之後選用多菌靈500至800倍液,在配好的藥液種加入15千克清水,將種子倒入藥液中,讓種子浸泡2至3分鐘,接下來做沙床催芽的準備工作,沙床面面積可以根據種子的面積而定,要選用細的河沙做芽床,溼度要求為25%,先鋪10至15釐米的沙土作為底沙,將處理好的種子慢慢的鋪在沙床上,要將種子散開以免影響出芽。
鋪完了種子,我們在種子上覆蓋一層面沙,厚度在兩釐米左右就可以了。接下來要在芽床上鋪蓋一層幹枝雜草,以達到進一步遮陰保溼的目的,還有增溫的效果,如果在18 至30攝氏度之間,催芽20左右就可以的,如果遇到8至18攝氏度的天氣,催芽大概需要35天左右才行,要觀察沙床的乾濕狀況,要及時淋水,淋水的次數不定,以保持土壤的溼潤為原則,等到出芽之後揭開雜草,這時我們看到幼芽已經長到3至5釐米這麼高了。
在10至11月份進入苗圃地的培育時期,苗圃地應該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的沙壤田地,要求交通便利,日照充足,水源排灌方便。選擇好苗圃地之後先翻土整地,苗行上要深翻,深度為20釐米,苗行的寬度為30釐米,苗行之間的寬度為60釐米,營養土的配製選用原土壤就可以了,將苗圃地的黃壤土整細打碎,準備好牛糞、雞糞或者豬糞一類的有機肥,每畝苗圃地的用肥量為2000千克,將肥料和土壤均勻的混合在一起,然後準備裝袋,將配好的營養土鋪蓋在苗行中,就可以開始下苗了。
其實菠蘿蜜的前期種植並不是特別的複雜,難點並不是特別的多,希望今天這篇文章能夠幫助正在種植菠蘿蜜的朋友解決一些困惑。